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遵循*
2021-04-18刁传秀徐玉梅
刁传秀,徐玉梅
(潍坊医学院医学伦理学研究室,山东 潍坊 261053)
“健康中国战略”是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意在促进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1]。医学生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和促进者,肩负着普及、宣传、推广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使命和历史重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因此,“健康中国战略”应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医学专业教育、医学人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见习实习、实验实训等各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渠道。将“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二者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具有划时代价值。
1 “健康中国战略”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融通性
“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健康中国战略与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价值融通性。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需与医学生的学业和职业发展规划相契合。“健康中国战略”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元素,提供了有效的价值引领,从而凸显了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增强了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了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1.1 价值融通:“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理
健康“不只是身体没有病,也指心理、生理和社会福利的一个完美状态”[3],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追求。自十八大以来,我党高度重视健康问题。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视人民健康为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自此,我党确立了优先发展健康的战略定位,将健康中国战略上升为国家的战略安排,大力提倡建设健康中国以增进人民的健康福祉。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新时代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4]。该理念迫切需要在医学院校得到贯彻落实,因为医学院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始终与健康相关,医学院校是普及、宣传、推广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阵地。医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特殊职业属性奠定了其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中流砥柱的地位。将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在提升医学生“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的政治站位以及医学生服务于健康中国和人民健康的强烈意识。因此,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深入结合和突出体现医学院校的特点,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为行动纲领,以全面提高医学生健康素质为目标,树立医学生“大健康、大卫生”的健康理念,以期提高医学生的健康素养,并将其培养成不仅能护佑自身健康还能守望他人健康的健康专业人才。
1.2 同向同行:“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机制
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健康中国战略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二者的无缝对接。“健康中国战略”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其内在的价值融通性而在实践中表现为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外在推进机制。
医学院校惯于将医学专业课看作医学生获取健康理念、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主要途径。受此影响,医学教育普遍呈现出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泾渭分明。部分医学生以不断更新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以“治好病”为习医的唯一目的。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疾病谱的不断变化,“治好病”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顺应社会发展境遇和时代发展要求,“治好病”前移到“治未病”,“被动医疗”转变为“主动健康”,“以治病为中心”发展为“以健康为中心”。健康理念的上述变革需要医学专业教育,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以强化医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医学生的健康素养。况且,健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根基。健康中国梦凸显了新时代医学生的使命担当。
健康中国梦引领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它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以健康相关问题为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资源,打造医学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以及德艺双馨的健康专业人才[5]。
2 “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健康中国战略”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融通性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前提和现实契机,但融合绝不是随性的而是必须遵循相应的价值原则,即政治性与科学性、针对性与系统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
2.1 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政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它“主要指教育内容的政治性以及人们言行中的政治立场,它源于政治”[6]。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若思想政治教育不讲政治,也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通过渗透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并在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从而从战略高度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政治议题。当今的医学生正处于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其成长、成才的时间节点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完全吻合。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健康与卫生工作的生力军,医学生承载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夯实健康之基的时代重任。人民健康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的时代探索,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卫生健康领域贯彻落实的必然要求。“没有离开政治的业务,也没有离开业务的政治”[7],“健康中国战略”凸显了新时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政治特色。
同时,“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作为高校必修课程,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普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等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由于专业特色和个体差异,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只停留在理论、方针、政策的宣教与解读上,而应立足实际,分析不同教育对象的学情,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提升大学生的主观认同感,注重用思想武装头脑,做到知行合一。“健康中国战略”不仅是国家层面的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还与医学生的专业特色、学业特情、关注焦点贴合。将“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培养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意识、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从而更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
2.2 针对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教”与受教育者的“学”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要看学生,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然而,教育者的权威性长期凸显,受教育者的地位相对式微,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这就要求从受教育者个体和整体的认知需要、接受特点等出发重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内容的健康教育蕴含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长期形成的独特教学方法,对当前实施思政课教学改革,加强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提供了借鉴[8]。
将“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培养符合国家要求的医学从业者的使命”[9],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教育内容紧扣“培养什么人”这一首要议题,针对性地从医学生热衷于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实现“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根本任务的职业特点和执业要求出发,扭转了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枯燥、乏味的印象,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单纯的政治宣讲和理论宣教,契合了医学生的学习需要,增强了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认同感,激发了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赋予医学以灵魂,守护医学救人生命的疆界,维护医学的神圣性,将关爱生命、敬爱生命的精神渗透于各种医学技术之中,克服当代医学对人性的冷漠”[10]。
“健康中国战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医学生的健康素质。健康素质是医学生系统发展和系统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能有效实现医学生全面发展的系统发展目标,从而为医疗卫生行业输送一批既自身健康又能服务于他人健康的德才兼备的健康促进者,并为社会培养一批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和奋斗者。
2.3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健康中国战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在于回答“怎样培养人”这一关键议题。首先,应基于医学生在人格特征和生命境界上的个体差异而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秉承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坚决杜绝千篇一律或以偏概全,保证不同个体之间的异质同构和同质异构,切实从受教育者的特质出发加强“健康中国战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健康中国战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内容上的融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元素和新内容,普及“健康中国战略”需以知识灌输为基础,在知识传授中对医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对照和批判当今社会不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启发学生主动发现自己亲历、身边亲见、亲耳听闻的各种不健康的行为现象,自觉思考和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方案。
基于此,“健康中国战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回顾历史,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健康事业的发展历程进行理论解读;追本溯源,梳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健康理念;传递健康,将健康理念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关于健康中国的各规划纲要中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等内容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之中;共筑健康,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秉承健康理念、锻炼健康体魄、培养健康心理、形成健康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共享健康,以预防为主,开展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进行健康便民服务等实践活动。
归结起来,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出发,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统一的原则以及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
3 “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新时代,将“健康中国战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利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平台,以理服人、入心化行,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再就是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渠道传播健康人文理念,于潜移默化中实现健康文化对医学生的育化功能。
3.1 利用多种教学平台,以“健康中国战略”赢得学生,使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
课堂教学是“当今高校思政课的主阵地”,也是“健康中国战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1]。“健康中国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体现了国家在健康战略层面的巨大进步,同时也为医学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政治任务,那就是普及“健康中国战略”。医学专业课和带教教师要将健康中国战略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合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去,实现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推进,同向而行,进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12];思政课教师更应先受教育、先学懂弄通,通过梳理健康中国建设理念的来龙去脉坚信这一政治路线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精确把握其政治性、科学性、思想性和针对性,着力开拓满足医学生实际需要和兴趣、紧扣医疗行业特色的思政育人新模式和新手段,既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理直气壮地用透彻的理论说服学生、引导学生、征服学生、赢得学生,同时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典型事例、经典案例、身边故事等使医学生亲悟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医学生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新的使命担当。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朱文公文集之答曹元可》)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行。以此为鉴,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将“健康中国战略”内化在医学生脑中、心中还远远不够,还需外化为行。只有将“健康中国战略”入脑、入心、入行,才能促使医学生在“健康中国”路上用脑、用心、用行。因此,实践教学是“健康中国战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渠道,它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学于行、行于学,实现了知与行的合一,敦促医学生主动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追梦者和圆梦人。
网络教学是“健康中国战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当今社会,网络对医学生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它“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对大学生的政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乃至心理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极大地改变了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育环境”[13]。利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网络平台,使用app、微信公众号等载体,能使医学生更快速、更便捷地获取关于“健康中国战略”的新闻、信息和文章等,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育人目标。
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将课内与课外、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有机的联系起来,从点、线、面出发实现了“健康中国战略”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贯通,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活起来。
3.2 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播健康人文理念
校园文化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精神与环境氛围,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就是校园的‘环境’,就是校园的‘氛围’,就是校园的‘生态’,就是校园中弥漫着的文化精神,乃至可以说是学校的灵魂”[14]。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要紧密贴合新时代 “健康中国战略”以及培养健康医学专业人才的办学宗旨,充分利用多种校园文化建设载体,着力打造健康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氛围,比如在校园内放置古今中外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的雕像并对其事迹进行详细解说;搭建基于WIFI的校园局域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健康人文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广播、宣传栏、校报、校刊等发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的健康人文知识和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座、研讨会、报告会、征文比赛、演讲、辩论、情景剧、晚会等校园实践活动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诠释健康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之,新时代将“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合健康中国建设所需,需要挖掘“健康中国战略”中蕴含的思政元素[15],基于健康中国战略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融通性和外在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推进机制,遵循政治性与科学性、针对性与系统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并利用多种教学平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健康人文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健康人文理念对人的化育,使思政课活起来,提升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