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生态化的测度与分析
——以武汉市为例

2021-04-18刘相君武汉大学

环球市场 2021年8期
关键词:生态化武汉市指标

刘相君 武汉大学

新型城镇化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核心是推进产业生态转型。本文以武汉市为例,构建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社会发展三个维度的指标体系,测算武汉市产业生态化水平及其动态趋势,分析其变化原因并以期提出建议。

一、产业生态化衡量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构建加权的综合评价模型,求解武汉市的产业生态化的综合评价水平。武汉市产业生态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可表示为:C=w1Cec+w2Cr+w3CS。其中:w1、w2、w3分别为由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得到的各主成分的权重;Cec、Cr、CS分别为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各因子的得分。

本文权重计算指标选取如下,在经济发展方面:武汉市人均GDP 为X1、区域GDP为X2、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X3、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X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X5、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为X6、人均可支配收入为X7及常住人口为X8。在资源环境方面:武汉市用水总量为X9、人均用水量为X10、耕地面积为X11、人均耕地面积为X12、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X13、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为X14、工业废水排放量为X15、工业烟尘排放量为X16及工业SO2排放量为X17。在社会发展方面:每千人床位数为X18、每十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为X19及人均居住面积为X20作为权重计算指标。本报告的实证数据来源包括中国统计年鉴(2009-2018)、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2018)、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08-2017)以及中国国土资源公报(2008-2017)。

二、产业生态化计算

依据各主成分方差的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选取前3 个主成分C1、C2、C3。对主成分因子作Kaiser 正规化方差最大旋转可知,第一主成分C1与变量X1、X2、X5-9、X11、X14和X20项指标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与X12、X15、X17项指标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此类评价指标属性反映系统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表征经济发展方面;第二主 成 分C2与 变 量X3、X4、X16、X18、X19项指标呈较强的相关关系,其中与X4、X19呈负相关关系,此类评价指标主要反映社会发展状态,因而可用来表征社会发展方面;第三主成分C3与变量X10、X13、X15项指标呈较强的相关关系,C3主要表征资源环境方面。以C1、C2、C3构建的武汉市综合评价框架,利用熵权法计算各主成分得分的权重,得到测算模型为:

如表1 所示。

根据前述的模型显示,从2008-2017年,武汉市产业生态化水平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其得分由2008 年的1.730 增加到2017 年 的3.040。一 方 面,2008-2012 年,武汉市产业生态化水平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先从2008 年的1.730 上升到2010年的2.106,再降低到2012 年的2.024;另一方面,2013-2017 年,武汉市产业生态化水平表现为逐年上升,年均提高28.69%。从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构成分析来看,武汉市经济发展方面贡献率最大,之后贡献率依次为社会发展、资源环境方面。

表1 武汉市2008-2017 年产业生态化水平

三、结论及建议

武汉市的产业生态化水平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其经济方面贡献率最大。因此提升武汉市的产业生态化水平必须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优化城市产业布局。

资源环境限制是制约武汉市产业生态化建设的主要因素。武汉当地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加强产业生态化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猜你喜欢

生态化武汉市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建民族共同体 促生态化发展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苏州市体育生态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