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影像中的国家形象塑造及问题探讨

2021-04-18薛宁馨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国家形象对外传播

摘要:影像作品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其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能极大程度决定海外民众对中国的印象与认知,而由于中外文化存在差异,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仍未找到精准定位。文章从对外传播研究角度出发,剖析当代中国影视作品国家形象塑造现状,从国内创作与国际传播两个切面探讨中国影像的国家形象塑造问题,进而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国家形象传播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中国影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3-0045-03

在国际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的今天,国家间的政治交流、经济合作、文化传播使国际关系日趋复杂,国家形象成为对外传播研究者关注的话题。除去政治、军事等国家硬实力的比较之外,各国软实力的比拼在提升国际地位、塑造国家形象等方面愈发重要。中国影像的输出是国际传播的重要一环,当代电影、影视剧与纪录片等影像中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日益丰富且全面,但在国际传播中仍存在文化认知层面的局限,须正视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形象

美国学者肯尼斯·布尔丁提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我国学者李寿对其的定义为“一个主权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示的形状相貌及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不论哪位学者的定义,广义的国家形象都明确代表人民对国家与民族的总体形象认知,也代表着国家对外实力的展现。

国家形象作为一种主观印象,构成人们对于一个民族及国家的心理表征,这种表征总会通过一定的媒介手段或显或隐地表现出来,显性是集体无意识的结果,隐性则渗透着个体或群体不同的解读方式[1]。个人会对影像中塑造的形象进行潜意识的解读,而国家形象的建构除去政治宣传、媒体传播等传统形式外,大众影视具有更大的传播价值与更深远的传播意义。如何塑造正面的国家形象,有效诠释并传达经济进步带来的国际地位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亟须更为精准的定位。

二、当代影像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影视形象并非只是简单的客观投射,银幕的背后必然有主流意识形态对国家形象塑造的思考[2]。形象的建构在其传播与解码的过程中,与其实际代表的客观现实已产生差异,因此,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往往也需要借助大众艺术媒介。影像作品作为跨越国家、民族、时间的传播工具,影像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往往就是他者心中对中国的主观印象。

中国影像中的国家形象塑造有电影、影视剧、纪录片等多种媒体呈现方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国的影视产业发展迅速,国家形象也在多种文化元素的作用下逐渐从单一走向饱满。可以清晰地看到,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崛起,影像中的中国形象从政治符号化的集成概念演变为如今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多元样貌。

但当今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输出主流价值的影像作品并未在国际上得到完全意义的呈现,同时中国的国家形象传播也无法获得有效的態度反馈。因中西方意识形态与文化观念的差异,西方媒体往往以政治为出发点,刻意塑造负面的中国国际形象,同时对中国的正面输出进行一定程度的封锁,而处于劣势的中方媒介仍没有找到合适的策略解决此类双方对立的矛盾问题,导致中国形象对外传播路径受阻。

针对此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当代中国影视作品的国家形象塑造现状入手,以考察当前中国影像塑造国家形象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影像作品的国际传播进行分析,进而从国内创作与国际传播两个切面探讨中国形象在影像中的塑造策略。

(一)电影:新主流的商业演进

伴随商业电影的持续发展,近十年来的中国电影创作由历史重构、群像奇观等“华语大片”的制作模式逐渐转向类型化的影像探索。从横空出世、掀起民族主义热潮的《战狼2》,再到2019年全民共话祖国盛况的《我和我的祖国》,继而衍生出《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等一系列主旋律电影,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一直在电影文化基础上探索商业化元素的加入,以推动政治表达逐步与大众文化接轨,使新主流电影更贴合大众的观影需求。

中国类型片发展迅速,电影已在逐渐工业化的生产流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创作路径,《唐人街探案》系列、《流浪地球》等具备鲜明特色电影的票房成功填补了中国侦探与科幻等题材电影的空白,并在类型突破的基础上适应了高科技、现代性、娱乐喜剧性等创作方式和创作理念。《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等一系列以中国古典名著或神话为原型的国产动画电影的诞生同样推动着中国的动画制作科技与国际接轨。近年来,华语电影在不断塑造一个创新、包容、富有凝聚力与生命力的中国形象。

(二)影视剧:国际传播类型单一

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与新媒体的迅速成长为当下影视剧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IP改编、宫斗穿越、悬疑刑侦等更多富有创造性的题材被应用至影视创作,“台网联动”带领多部电视剧走向网剧模式。近年来,国产影视剧中不乏取得不俗海外收视率和播放成绩的作品,《甄嬛传》被美国主流影视网站网飞买下海外版权,《步步惊心》被韩国翻拍,《琅琊榜》《延禧攻略》等剧在东南亚市场受到观众喜爱。

然而,以上作品在取得成功的同时,却也明显以宫廷剧、玄幻剧等单一类型为主,聚焦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题材作品国际传播较少,容易让海外受众将中国文化与封建君主制度、三纲五常等画等号。现实主义题材中的一大部分国产影视剧却又是披着行业剧、历史剧、侦探剧等外衣的言情偶像剧,严重脱离现实、缺少文化内涵,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例如《人民的名义》《扫黑风暴》等优质现实题材电视剧,却碍于其政治属性,在海外的传播力度较小,不能成为文化输出的主力影像。

(三)纪录片:真实视角的客观呈现

2010年后的中国纪录片开始打造更加有血有肉的中国形象,从2011年的献礼与文献片《旗帜》《长安街》等,到2012年通过美食消解文化差异、引起不同人群情感共鸣的《舌尖上的中国》,再到2016年细腻展示大国工匠精神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等,题材的丰富性、市场环境的变革、镜语体系与美学风格的变化都使纪录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得以结合在一起。在梳理国家宏观背景的基础上阐释文化和审视历史,使当代中国纪录片在意识形态与文化梳理之间得到了调和,中国的国家形象得到了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聚焦中国野生动物的纪录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在中美两国的院线尝试。作为为数不多的脱离电视播送的纪录片,选择影院是顺应时代的探索。2017年上映的纪录电影《二十二》同样获得了广泛传播。

面对西方国家对中国形象的刻板认知与差异化误解,精心雕琢的电影与电视剧却被选择性解读或忽视。对于西方受众而言,或许观看纪录现实的中国纪录片将是最好的选择,而纪录片也可能是中国对外建构国家形象的最好载体。

三、当代影像塑造中国形象时存在的问题

(一)理想化的自我感动

我国影像中的中国形象塑造充满了“理想化的自我感动”,这主要表现为许多在国内产生极大热度的影视作品在海外传播时却难以引起海外观众的情感共鸣,反而使许多人通过影像错误定义中国形象,原因就在于未能把握海外受众的情感期待。长期生活在本国的民众对本民族文化有天然的接受度,但这也易陷入狭窄视野。

未将本民族作品放置于国际文化视野中,影像里呈现的民族自信往往会陷入主观的自我感动中,也会造成国内外受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产生越来越深的鸿沟,这亦可能加强民族对立。在海外观众真正踏上中国土地、翻开中国书籍之前,这种已形成的中国国家印象可能由于中国影像中偏执的“美化”而难以消解。

(二)刻意营造下的无意识抗拒

近年来,新主流大片持续引爆国内电影消费市场,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然而多部影片中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却在国内百姓与海外观众存在着理解偏差。

以《战狼》系列电影为例,早在《战狼1》上映后,就有学者将《战狼1》的民族主义表达称为“马戏团式民族主义”,在《战狼2》取得了巨大的票房后,该影片成为2017年参与申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影片,但在此于海外宣传大国形象的重要时机,坊间却暗有嘘声。即便观众在观影时大都保留着对崛起的中国的自豪,但当这部过于直接的爱国主义电影被放置于国际视野时,大众展现出复杂的心态,这种潜意识抗拒影片中树立的国家形象的焦虑,显露出国家意志与大众心理之间的矛盾。

根源在于《战狼2》本身关于爱国主义的表达赤裸空洞,并没有将其放入适当的事件或情节中加以合理化,造成羸弱情节与民族感情营造之间的巨大割裂。这种缺少叙事逻辑支撑的空乏表达使观众在脱离电影之后难以找寻心理承接的载体。而当这适配于国内环境的爱国主义电影进入国际市场并参与他国的评奖评选时,受众的平衡心态被打破。

这种无意识抗拒并非全然来自对国家形象的不自信心理,而是在中国人含蓄内敛的行为逻辑与审美取向下,难以将直白的大国民族情绪代入理性的奥斯卡评奖中。主流电影的创作与传播在国内舆论环境中尚存困境,当面对海外不同的意识形态受众时,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将会更加困难。

(三)不匹配的剧情与现状:落后的臆想

许多外国人第一次来到中国后,都会因想象中的“落后”与现实中的“强大”之间的巨大差异而感到惊讶,这种群体印象来源于西方媒体在“中国威胁论”下对中国正面国家形象的刻意忽视与抹黑。影像作品作为文化产物,可以让西方观众较为直观地了解和认识影像中的国家或者民族、大众的文化和历史,从而传播一个整体、全面的国家形象。然而,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了解较少,即便是国人看来正常的影像场景,海外观众观看时依旧会出现误读。

国内创作者在电影、电视剧以及纪录片中都曾刻画古代、民国时代、改革开放前等时期的内容,同时关注底层与平民生活,展现立体真实的国内生活,从而构筑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然而在西方媒介的过滤之下,聚焦于当下的影视剧在海外市场反响平平,而采用这种接近于纪录片的拍摄手段白描中国底层社会的影像反而得到了更广的传播,甚至获得海外奖项。这些影像并非刻意展现畸变的文化和丑陋的社会状况,但西方社会的观众无法明确知晓这是否是当代中国的真实写照,从而产生落后的臆想。此时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便是贫穷、愚昧、落后、偏执的集合体。

(四)缺少共鸣的奇观展示

在古装电影、民俗纪录片、奇幻电视剧等多种类型影像的海外传播中,现实理解根基的缺乏使得传统奇观展示难以引起西方受众共鸣。在东西方不同的认知视野下,许多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在西方人看来只是神秘东方符号化的具象演示,并不能真正传达出中国的大国文化意蕴。

以武术为例。武术作为被西方社会乃至全球广泛认可的中国文化元素,满足了他们对中国的“猎奇”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但当机械暴力的武打动作被频繁应用于国际影片,并逐渐成为商业电影的常用元素时,其背后的中国武侠气韵却被掩盖,中国的悠久历史也被西方人忽视。虚构的、充满感官刺激的场景频现,构建起中国人喜欢铺张、生活奢侈的负面国家形象,民俗奇观的呈现并未营造出“文化多元”形象的预想,反而成为西方人猎奇东方“封建”“丑陋”习俗的一部分。

在海外媒体的报道中,也可看到当代中国文化形象的缺乏。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的中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形象有汉语、功夫、《西游记》、针灸、北京故宫、长城、丝绸、瓷器、京剧、苏州园林、孔子、道教、孙子兵法、兵马俑、少林寺、中国烹饪等。这些形象符号中传统形象居多,现代形象符号较少[3]。该现象反映出国外公众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影响了其对当代中国现实情况的认知。过于阳春白雪的题材或是易产生理解屏障的奇观展示,难以让西方观众产生文化共鸣。

与之相对的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油管网站上的好口碑便是一个正面建构国家形象的范例。以低风险且高接受度的饮食题材为主题,在美食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用潜在的叙事提供给观者“变化中的美丽中国”形象。本土影像与情感共鸣的结合易打破传播壁垒,同时也在顺其自然的描述中理性插入中国文化的智慧,构建真实正面的中国形象。

四、结语

中国影视业正在崛起,以“中国价值、国际表达”的方式传播并建构中国国家形象是当今国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一项重要传播任务。针对中国影像作品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中国影视工作者需要学习国外影像在塑造国家形象上的好经验。中國影像如果想要更好地为塑造中国国家形象作出贡献,就必须树立“以文化促传播”的理念,创作积极向上、展示中国正面形象的影视文化作品,并利用好国内国外市场,积极扩展中国影视文化的海外市场。此外,在对外塑造国家形象时,仍需坚持民族特色。同时,进入新时期的创作者们不应只把眼光聚焦在过去。着眼历史固然重要,但在具有差异化的文化语境下,一味地批判过去只会将海外观众引入带有更多偏见的视角。有选择地筛选民俗文化素材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重中之重,保持信仰并传递民族特色,坚守中国文化精神,才有可能在未来以影像文化传播正面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 张翠翠.中国电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塑造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2] 陈旭光,车琳.新中国电影60年:社会阶层变迁与银幕主流形象的流变:兼及中国电影国家形象塑造问题的思考[J].当代电影,2010(1):70-75.

[3] 胡晓明.国家形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6.

作者简介 薛宁馨,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电视剧与纪录片。

猜你喜欢

国家形象对外传播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道、势、术
《厦门日报》:联手华文媒体 讲好厦门故事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与对外传播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