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鱼际脉刍议
2021-04-17张华李潇然宫晴傅强李哲王世东
张华,李潇然,宫晴,傅强,李哲,王世东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是独具特色的中医学诊断方法,对疾病诊断、证候确立、病情转归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传统脉学中,个别具有特定征象的脉象,并不做单独论述,容易忽视,但其临床价值不容小觑[1],上鱼际脉即是此类脉象之一。古籍多称其为“溢脉”“溢”“上(出)鱼际”“上出鱼”等,脉位不在寸关尺三部,具有相对特殊的临床特点和诊断价值,梳理如下。
1 临床特点
“上鱼际脉”的描述首见于《难经》[2],《难经·三难》云:“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难经》以尺寸分寸口脉,正常的脉寸部长“九分”,寸脉长于九分者叫“太过”,表现为脉过腕横纹上鱼际,即是溢脉。关于此脉,《经络全书》[3]论述更详:“关以上溢于鱼际,而关以后脉伏行”“夫寸四倍于尺,则上鱼而为溢;溢者,寸倍尺之极也。”提示“溢脉”寸部明显长于尺部。张景岳言:“两寸俱盛四倍……脉大如此,则浮豁无根,其虚可知”。
上述“溢脉”往往出现在急危重症时,是上鱼际脉的个例,临床多数上鱼际脉常见于多种脉象中,表现在左右手单见或并见,脉体、脉势、脉位、脉形特点比较鲜明。如《续名医类案·呕吐》[4]言:“六脉大如箸头,两寸皆溢出鱼际”,言在脉体形大的基础上,双手寸部均见脉上鱼际。《医学衷中参西录·吐血衄血》[5]言:“脉洪滑而长,或上入鱼际。”言脉势洪、形滑、体长,又如《古今医鉴·妇人卷》[6]言:“厥阴肝脉弦出寸口,又上鱼际”,体现其脉形端直且长,如按琴弦,直上鱼际的特点。《一得集》[7]言:“左关弦而抟指,左寸上溢鱼际。”显示出上鱼际脉体的紧张度及明显的应指搏动感,按之有一种奔波激荡之象。同时结合临床所见,上鱼际脉往往脉体长,在脉势、脉形上,多出现在大脉、洪脉、滑脉中,脉位偏浮,轻则切之跳动,甚则可望见其搏动,同时脉体往往具有一定紧张度,容易在弦脉中出现。
2 形成机理
脉为血之府,气血运行其间,气运血,血载气,气为阳、血为阴,因此脉象反映气血盈亏的动态改变,也体现着阴阳的盛衰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8]云:“微妙在脉,不可不查。查之有起,从阴阳始”。脉上鱼际,即气血局部具有盈余上冲之势,《素问·脉要精微论》曰:“上盛则气高”,《诊家枢要》[9]言:“自寸口上越鱼际,气有余也”,提示上鱼际脉形成,主要是“气有余”“气高”,鼓动血以充盈脉道。气有余即是火,火性炎上,遂成上冲之势,过寸部本位,到达鱼际。所以上鱼际脉每因火成,如《疡科纲要》[10]云:“上焦气火沸腾,脉必应之而上溢……直上鱼际”。五脏中,心为君火之脏,肝为风木之脏,内寓相火,所以火多从此二脏出,如“此心肝阳盛者有之”,即上鱼际脉多与心、肝阳气偏盛有关。心肝阳盛,气火不能敛藏而上逆,或相火内燔,消耗阴精,尺必不足,所以《医学纲目》[11]云:“上出鱼际,寸脉大于关尺者,此名阳盛阴虚也”,即上鱼际脉事实上是阳盛阴虚,上盛下虚的一种状态。其病因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素体肝阳偏亢、升发太过,或心火引动相火,相火上燔,或年高久病,阴虚阳亢等。
马文辉[12]总结刘绍武先生学术经验,并通过临床观察和文献研究,从现代医学角度说明上鱼际脉多有交感神经兴奋现象,表现为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头晕脑胀、目花耳鸣等。也有研究认为,脑血流分布改变可能与此脉形成有关[13]。
3 临床意义
诊脉不仅在于识脉、了解其形成机理,更可了解病因病机、病性,判断预后,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3.1 别体质中医学认为,体质的形成与先天禀赋、遗传关系密切,并始终遵循着“禀受于先天、充养于后天”的基本规律。而脉象亦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如《诊家索隐》[14]言:“若夫生禀之脉,各有不同,临证诊视,尤不可以不察”。脉为血之府,为一身气血通行之路,因此,体质与脉象关系密切,查脉可以初步判别体质。清代医家王燕昌[15]认为:“肥人能食,右关盛者,常也”“瘦人多不能食,右关弱者,常也”。上鱼际脉所见体质,多属素体厥阴肝旺体质或阴虚阳亢。如《一得集》[7]所载头晕案:“体质偏阳,头晕脚弱,患此数年……脉浮滑数大,溢上鱼际”。上鱼际脉尚有一种情况提示长寿体质,临床需特别注意,不当作病脉。这种脉往往与生俱来或平素即有,与长脉类似,《素问·脉要精微论》言:“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虽上出鱼际,但特点是有神有根,脉象从容和缓。《冯氏锦囊秘录·脉诀》[16]云:“平人神色充实而有此脉者,此天禀之厚,元神充满上溢于鱼也,其人必寿”。
3.2 审病因脉象与情志因素、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素问·经脉别论》载:“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脉)皆为变也。”上鱼际脉往往与七情郁结相关,《古今医鉴》[6]载一妇女:“乍寒乍热,食减形羸”,诊“右手寸脉浮长,出于鱼际者,气盛也。盖女人多思多妒,每事不遂意则郁,忿满则气无释,血益日消,气益日盛。”《轩岐救正论》[17]言:“心肝两部则洪长而溢鱼际,是皆七情为患。”指出此脉往往与七情郁结有关。
3.3 别病机上鱼际脉多出现于呕吐、衄血、眩晕、头痛、癫狂、类中风病等疾病中。《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肝阳偏亢,心肝火旺,致气机逆乱,上扰清窍,发为眩晕头痛;气机上逆,胃失和降,则发呕吐、甚至衄血;火炎于上,心神被扰,可发为失眠、甚则癫狂;风火夹痰,络损脉瘀,可发为中风。《续名医类案·呕吐》[4]载:“六脉大如箸头,两寸皆溢出鱼际……肝肾之火,上逆胃络则呕吐,浮入心胞则不眠”。《医学衷中参西录》[5]载:“治吐血、衄血,脉洪滑而长,或上入鱼际,此因热而胃气不降也。”均指出了此类上鱼际脉与心肝火盛、邪热上犯有关。
3.4 定病性张景岳[18]云:“人之疾病无过表里虚实寒热六字,其中只虚实两字足以尽之”,而“欲查虚实,无逾脉息”。一般情况下,证实脉实,证虚脉虚,热证脉数,寒证脉迟。上鱼际脉病机为气有余,鼓动血液,充盈脉道,形成上盛,至数偏快,多为实证、热证。如果出现在急危重症中,往往提示真虚假实、阴阳离决。刘绍武教授多认为此脉与肝阳上亢有关[12]。
3.5 判预后疾病是一动态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气血盈亏、阴阳消长、邪正进退均可以反映在脉象上,用于判断疾病预后及转归。《伤寒论》言:“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上鱼际脉若经过治疗,退至寸内,柔软均匀,提示疾病向好;若平素无此脉,在疾病过程中突然出现,浮于寸口,坚硬搏手甚或大而浮散空虚,多为真脏脉,多属阴脱阳竭之证,预后较差。
综上可知,上鱼际脉在诊断疾病、判断预后方面有独特价值。“三部六病”学派更是将其作为情志病“四脉定证”之一[19]。但仍需指出的是,此脉为局部脉象,对病情轻重、预后的判断上,需与其他脉象结合,寸关尺三部结合,四诊合参,进行综合辨病、辨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