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寒论》误治生变证浅析*

2021-04-17关玉龙王小琴

河南中医 2021年12期
关键词:汤主误治大论

关玉龙,王小琴,2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 2.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1

《伤寒论》不仅提出了六经辨证的临证识病方法,还展示了临证因多种原因误治生变证的情况。正如程郊倩所说:“汗后亡阳动经渴燥谵语,下后虚烦结胸痞气,吐后内烦或胀满,温针后吐衄惊狂之类,纷纭错出,俱是为前治所坏”。笔者基于条文,将误治的原因与条件、误治对人体正气的影响、误治对疾病传变的影响叙述如下。

1 病机不明

1.1 表里不明《伤寒论》重视病邪所在部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1]《伤寒论》中:太阳病辛温发汗,少阳病和解枢机,阳明经热证辛寒清气,阳明腑实证通下里实,太阴病温中散寒;少阴热化证,滋阴清热;少阴寒化证,温里回阳;厥阴病寒热并调。若不循其法,不察表里,邪在表反攻里则损伤正气,引邪内陷,开门揖盗;邪在里反发汗解表则更助邪势。如“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1.2 虚实不辨《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金匮要略》言:“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临证需辨清虚实,各施其法,勿犯虚虚实实之戒。《伤寒论》第115条言:“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火热内盛,蒸腾外越,医者反以温灸之法祛邪,两阳相劫,火势不制,灼伤津液,迫血妄行。《伤寒论》第294条言:“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少阴病,阳气亏虚,失于温煦,故四肢厥冷。阳气亏虚,阴寒内盛不能相合而作汗,若强发汗则更伤阳气,损阴液,阴不敛阳,虚阳浮越,迫血外出。

1.3 寒热不分对于寒热论治,《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治寒以热,治热以寒。”然而亦有寒热不明,症状难辨者,更有真假寒热之证,导致寒病用寒而冰伏,热病用热而化火。如《伤寒论》第333条言:“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此名除中,必死[2]。”脉迟为寒,当以热药和之,反予寒药,寒邪内盛,凝滞而痛。中阳亏虚失于健运,腐熟无力则不能食。今反能食,乃除中。“阳明病,脉浮而紧……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阳明病,邪热内盛,阳气怫郁,故脉浮紧。医者妄用温针,反助热势,火热燔盛,风火相煽则怵惕,热扰心神则烦躁,火热内盛,阳不入阴则不得眠。此乃以热治热,化火难收之变证。

1.4 高下不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指出要根据病邪的位置顺其势而除之。《伤寒论》第243条言:“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伤寒论》第159条言:“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言明需分清病邪高下。

1.5 不判邪形《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有形之邪需攻逐泄实,用药多峻猛;无形之邪需顺势而为,用药多轻灵。若不明邪之形态,妄而攻之,要么重伤正气,病邪内陷;要么病重药轻,延误病情[3]。如“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本为阳明气分热盛之经证,当以白虎汤辛寒清气,医者不辨邪形,致中气受损,健运失司,湿与热合,水道不通致小便不利。

1.6 不探病因正邪盛衰对疾病发展与传变至关重要,故临证需详察病邪性质,如伤寒主要是寒邪致病,温病主要是温热之邪致病。治疗上,伤寒多辛温发汗,温病多辛凉透表。若不明病邪之异,则生变证。“形作伤寒,其脉不浮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解之当汗出,愈。”本属温病,当辛凉解之,反作伤寒,以火攻之,则两阳相劫,热炽成火,扰乱心神而致谵语。

1.7 以偏概全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五脏相系,六腑和调,疾病表现复杂多变,病机虚实夹杂,病性寒热错杂。治疗上应统筹全局,分清轻重,明辨虚实、寒热,若以偏概全,则病必不除。《伤寒论》第29条言:“伤寒脉浮……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

2 权衡失当

2.1 不遵先后病有虚实之别、先后之异、轻重之分,若弃重从轻,舍急求缓,则会引邪入内,损伤正气。“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太阳表证,当发汗解表,反数攻下,重伤中气,健运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成表里同病之证。

2.2 治失其度《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临证需要把握疾病趋势,先其势而治,若不循其法,治失其度,则生变证。“发汗过多……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发汗太过,不仅表邪不解,反致阳随汗出,心阳亏虚,虚阳欲脱[4]。

2.3 误施药剂汤者荡也,丸者缓也,散者散也,膏者滋也。不同剂型药物适用于不同疾病状态。邪气初中,留滞难祛,需用汤药荡涤攻逐;正气亏虚,邪气深伏,峻补难以收效,需用丸药缓图;正气亏虚,虚劳难复,时值秋冬,以膏方滋补。若临证不辨病情,不明邪正,错用剂型,或药轻病重,延误病情,或药势迅猛,损伤正气,病邪深入而致变证。《伤寒论》第105条言:“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

3 谨守病机,明疾病转归

3.1 正虚邪陷“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正气充盈,不仅可以安五脏、运六腑、养精神,还可以抵御外邪、收敛神气。邪气入侵,正邪交争,若不能权衡病势,妄伤正气,则致邪气内陷。《伤寒论》中,太阳病本当解表,误用攻下,轻则损伤正气,表邪不除而致下利,重则内迫阳明,协热而利;表证误下,邪气不祛,内陷胸中,水湿不运,与热互结而致结胸;邪居少阳,本应和解,误用攻下,正气内伐,邪气内陷而成阳明之证等。

3.2 误治伤阳

3.2.1 卫阳受伤 《灵枢·本脏》言:“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温煦肌表,充养肌肤,司玄府开合,固三焦元真。卫出下焦,营出中焦,卫行脉外,营行脉内,营卫调和,腠理固密。太阳病,寒邪束表,卫遏营郁,当辛温发汗,汗出病瘥不必尽剂。若发汗过度,或误用温针则致汗出过多或大汗淋漓,气随津脱,卫阳亏虚,失于固摄。《伤寒论》第20条言:“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3.2.2 心阳耗损 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伤寒发汗,阳气鼓动心阴从玄府而出是谓汗。汗出过多,阳随汗泄,不仅损耗心阳,亦伤心阴[5]。《伤寒论》第64条言:“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3.2.3 中阳亏虚 中焦者,气血之源、水谷之海也。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皆赖其濡养。脾胃者,气机之枢纽也,脾胃调和则清升浊降,津液得布,然吐下之后定无完气。过于吐下,损伤中阳,脾失健运,水津失布,停聚成饮成痰,胃失通降,浊邪不下,蕴积中焦,升降乖戾。《伤寒论》第67条言:“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

3.2.4 元阳衰惫 元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五脏之气非此不能煦。卫出下焦,营出中焦。卫气生于下焦,依靠肺的宣发肃降而输布周身,发挥濡养、温煦、防御等作用。若发汗太过或以温针迫汗致使阳随汗泄,不仅损伤卫气,且穷必及肾,元阳受损。“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3.2.5 阴阳两虚,内外皆伤 《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阴阳互根互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伤寒论》中,过汗以伤阳为主,过吐、过下以伤阴为主,亦有阴随阳脱、阳从汗泄而致阴阳两虚者[7]。《伤寒论》第68条言:“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发汗之后,阴阳两虚,阳失温煦,阴失濡养,致恶寒、脚挛急。

4 小结

综上,临证中应注意相同症状的鉴别[7],探析病机的差异;立足整体,着眼主证和兼证;谨守病机,权衡正邪,以平为度;以常衡变,变证之中揣预后。

猜你喜欢

汤主误治大论
《临床误诊误治》2022 年投稿须知
《临床误诊误治》2022年投稿须知
《临床误诊误治》2022年投稿须知
《临床误诊误治》2022年投稿须知
《原机启微》眼病辨证思想探讨
中医小知识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寒热”“形气肿痛”探析
《阴阳大论》今何在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厥阴篇讲解(一)第一部分:版本文献
论述运气“七篇大论”与《素问》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