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髎穴古今研究说略*

2021-04-17羊璞惠建荣高霞张英子効迎春庞苗苗

中医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进针电针膀胱

羊璞,惠建荣,2,高霞,张英子,効迎春,庞苗苗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12046;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咸阳712000;3.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4.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陕西西安710054

中髎,“中”是方位、中内之意,“髎”有深空之意[1]。中髎穴位于骶部,归属八髎,位于上、次髎之下,下髎之上,适对第3骶后孔处[2]。中髎穴是临床上治疗各科疾病的常用要穴之一[3-7],但是在临床施治时,中髎与次髎的选择问题还不清楚,且针刺深度、角度也存在差异,故对此穴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归纳了古代文献与现代研究中关于中髎穴的记载和论述,旨在为临床针刺选用本穴治疗疾病提供参考。

1 历史沿革

中髎是属八髎穴的一组穴位,“髎”同“窌”,《说文解字》云“髎”为上股与尻之间的大骨。最早出自《素问·骨空论》:“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间”。《黄帝内经》以“腰尻分间”“腰尻之解”作为八髎穴的统称,至《针灸甲乙经》后,正式将其分为4个独立的穴位,分别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而后《素问悬解》有“腰髁胂下,尻骨两旁,各有四骨空,曰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右八穴,谓之八髎”的记载,形成了现代八髎穴有8个独立穴位的理论。中髎穴主治病症广泛,《备急千金要方》云:“中髎、石门……主大便难”“中髎主腹胀飧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中髎治丈夫五劳七伤六极,腰痛,大便难,腹胀下利,小便淋涩,飧泄,妇人绝子带下,月事不调。”《针灸大成》载:“次髎主小便赤淋,中髎主小便不利。”《胜玉歌》曰:“腰痛中空穴最奇。”杨甲三版《针灸腧穴学》指出,中髎具有调下焦、强腰膝、通经络的作用。

2 定位分析

中髎的定位最早在《甲乙经》中被提及,历代医家均以此沿用。现代中医院校《针灸学基础》及《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针灸经穴定位》对中髎穴位置的描述较为模糊,并未指明该穴位的具体取法[8]。至2006年,《腧穴名称与定位》一书中才明确提出了中髎穴的取穴方法,即确定次髎(髂后上棘与第2骶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凹陷处)后,从次髎穴向下触摸的第一个凹陷即为中髎穴[9]。也有部分医家先定位上髎或下髎穴,再定位中髎穴[10]。但上髎穴与下髎穴的位置也存在较难定位的问题,故中髎的定位仍是现代学者研究的内容。如田金玉等[11]通过对成年女性正常骶骨标本进行测量,提出临床定位首先应确定次髎穴,其在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中点外侧约2 cm(测定值为1.75±0.12 cm)处,然后在次髎穴下方约2 cm(测定值为1.98±0.23 cm)处,距后正中线约1.5 cm(测定值为1.59±0.15 cm)确定中髎穴。在定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骶骨发育、体会触知骶后孔凹陷、骶后孔走向等,以准确取穴。周惠芬等[12-13]运用CT三维重建对骶后孔定位、测量、取穴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亦取得相应的进展。综上,中髎取穴在临床上仍以经验取穴为主,现代学者则利用解剖学及影像学技术对中髎穴的具体定位进行深入研究。

3 针刺角度及深度

临床上,同一腧穴由于针刺角度、方向、深度的不同,所产生的针感强弱、感传方向及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安全针刺的前提[14-15]。针刺的角度与方向也属于近年针刺临床试验干预措施报告标准(STRICIA)的评判标准之一[16]。古代文献中很少提及中髎穴针刺角度,对于针刺深度的记载也存在较大差异,从一分到两寸不等。《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医学入门》载:“针二寸。”《铜人》云:“针二分,留十呼,灸三壮。”《类经图翼》载:“针二分。”《针灸集成》载:“上髎、次髎均针三分,中髎、下髎均针二分。”《针灸学基础》中建议针刺深度为0.8~1寸,针刺较浅,并未刺入骶后孔中。近年,金洵等[17]对盆腔CT三维重建,结果表明,针刺中髎应采取斜刺法,针尖朝向内下,针身与皮肤表面最适进针角度为(58.25±8.69)°,针身与后正中线最适进针角度为(17.36±7.90)°,最适角度下的针刺深度为(33.96±10.74)mm,还指出八髎最适进针角度下的针刺深度从上往下递减,且男性与女性针刺不同深度发挥效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王玲玲等[18]在文献中提到俯卧位从下髎向上髎针刺,下髎垂直进针,中髎进针角度为70°,次髎进针角度为50°,上髎进针角度为30°。李汪等[10]认为中髎穴针刺应向内下斜刺,针刺角度为30~45°,进针深度为75~112 mm(3~4寸),刺入骶后孔至骶前孔,针感向前阴、骨盆放射,但在临床操作时应避免刺入过深,以免损伤直肠。综上可知,目前对中髎针刺的角度、深度意见不一,尚需深入研究,今后应充分考虑骶骨孔外附着结构,探明皮肤表面至骶后孔、骶前孔部位的实际距离,骶后孔与盆腔器官组织之间的相关性及进针角度与深度之间的相关性。

4 临床应用

中髎穴具有理下焦、健腰膝的作用,可治疗运动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现代研究表明,中髎穴常用于压力性尿失禁、前列腺增生、便秘、失眠等疾病的治疗。

4.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髎穴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重要穴位之一,常和会阳配合使用。中髎属足太阳膀胱经穴,能助膀胱气化,因膀胱为“州都之官”,可治理水道,且深层有第3骶神经,能调节尿道外括约肌功能,控制排尿。Liu等[3]应用电针中髎、会阳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结果显示,经过6周的针刺治疗,电针组尿失禁发作较假电针组明显好转,研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河恩惠等[5]使用电针中髎穴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疗程为6周,疗效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而愈发明显。中髎穴具有双向调节膀胱的功能,不仅可以控制尿失禁尿液的渗漏,也可以缓解由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尿潴留、尿频等症状,故膀胱失约症状均可选用中髎穴治疗。杨涛等[19]临床应用电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症状,可增加最大尿流率,减少残余尿量,疗效优于西药治疗(P<0.05)。魏艳红等[20]通过对比针刺上髎、次髎、中髎与布洛芬胶囊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即刻与远期镇痛效果,发现针刺上述穴位对痛经具有良好的即刻与远期镇痛效应,可能与针刺能持续下调患者血清前列腺素有关。

4.2 消化系统疾病中髎位于骶部,深层有骶神经根,针刺中髎可刺激低级中枢向上传导,产生排便意识。王丽娟等[21]深刺中下髎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进针2.5~2.8寸,使患者肛门或会阴部出现酸胀感,整体疗效较好。邹洋洋等[22]使用电针针刺中下髎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在改善排便时间和肛门坠胀感方面疗效确切。针刺中髎不仅可以治疗便秘,对泄泻也具有相同的效果[23],证明针刺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针刺对穴位相关的臀中皮神经、骶神经后支及副交感神经具有刺激作用相关[24]。

4.3 其他系统疾病针灸脊髓骶段可抑制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放电,抑制大脑皮层兴奋。针刺还能减少神经递质及神经活性物质的释放。黄莉等[25]应用电针中髎穴治疗失眠症患者,结合辨证选穴,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周晓峰[26]以中髎为主穴电针治疗失眠,刺入深度为1~1.5寸,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优于以艾司唑仑治疗的对照组。

5 中髎与次髎的选取问题

针对临床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次髎或中髎的选取始终没有明确的解释,临床多以中髎作为主穴。从古代文献分析中可知,次髎、中髎均长于治疗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27],二者的临床主治特点差别不大,且深层均有骶神经分布。中髎治疗女性SUI的疗效已被公认,但少有文献将次髎作为治疗主穴,次髎是否可作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主穴尚不清楚,现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传统医学角度看,中髎、次髎均在骶部,属膀胱经经穴,均有通调二便、通经活络、调理肾气作用。传统医学对针刺选择中髎或次髎无明显区别,古代文献表明针刺中髎或次髎皆可取。众多中医学者选择中髎作为针刺治疗SUI的主穴,可能是考虑了现代解剖学和神经科学等因素,但次髎也是可以作为主穴选取的,同样具有治疗效果,二者合用会产生协同效应。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次髎、中髎深层均有骶神经根分布,西方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发现对第2骶后孔和第3骶后孔进行电刺激疗法,可以明显调节膀胱的功能。近年,随着在第3骶后孔实施骶神经调控(sacral neuromodulation,SNM)技术的开展,第3骶后孔(中髎)与次髎的选择问题再次引起关注,目前较为合理的解释为刺激第1、2骶后孔神经根会导致同侧下肢肌肉痉挛甚至抽搐,给患者带来较强的不适感,刺激第4骶后孔时作用范围有限,而刺激第3骶后孔对患者刺激较小,且可提供最大的传入神经刺激[29]。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刺激第2骶后孔与第3骶后孔治疗女性SUI时的效果没有太大的区别。刘丛丛等[28]探讨次髎和中髎穴在抑制膀胱过度活动的穴位特异性,发现电针次髎/中髎能够显著延长膀胱过度活动症大鼠的排尿间隔时间,降低排尿频率,升高膀胱排尿压力至造模前状态,有效抑制膀胱的过度活动,认为电针次髎/中髎对膀胱过度活动的抑制效应具有穴位特异性。研究显示次髎穴、中髎穴位于第2、3骶后孔,当深刺进入骶后孔时会触及由骶后孔通过的S2、S3神经根,这与骶神经根电刺激疗法将电极直接作用于S2~S4神经根,上调整膀胱功能颇有相似之处[30]。研究表明电针次髎穴可通过抑制传入性C纤维,抑制膀胱过度活动,从而调节膀胱的排尿功能[31]。即可认为次髎和中髎在治疗女性SUI时,皆可选取,只要针刺方法得当,气至病所,使患者产生得气的感觉,均能收获不错的疗效。

6 实验研究

何婷等[32-34]研究发现,针刺中髎可刺激相关神经节段以激活逼尿肌的静止状态,从而调节膀胱功能。王慧等[35]通过针刺大鼠中髎穴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对大脑皮层兴奋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结果证实,针刺中髎穴能有效抑制大脑皮层兴奋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其受体来介导的。研究发现,深刺八髎可下调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血清5羟色胺水平,并能随时间变化呈现一定规律,能观察到明显的效应期和后效应期,血清5羟色胺可作为针刺八髎穴的效应指标[36]。王伟明等[37-38]电针中髎、天枢观察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模型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中髎、天枢能调节卵巢组织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mRNA表达,进而干预相应的IGF-1/IGF-1R轴,保护卵巢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卵巢颗粒细胞抑制凋亡因子Bcl-2蛋白的表达和下调促凋亡因子Bax蛋白的表达有关。研究发现,SNM能显著增加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并能诱导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直肠内的表达[39]。阿片类受体在抑制SNM过程中的膀胱过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可能是SNM的一个作用机制[40]。目前,对于中髎穴的现代作用机制研究仍不完善,就其作用的靶向器官产生调节功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还有待深入探讨。

7 小结

目前,中髎的临床定位仍存在一定的难度,针刺的角度、深度亦存在差异,应尽早规范中髎的临床操作,制定相应标准。此外,针刺中髎产生的针感强弱、感传的方向不同会导致治疗的结果不同,应深入探究中髎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不同疾病效应结果的差异。针刺以整体调节为主,具有多水平、多环节、多靶点的特点,针刺穴位可激活神经感受器兴奋及细胞功能,促进各种相关化学成分的释放[41],应进一步研究针刺中髎产生疗效的生物学机制。

近年,对中髎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通过对文献的归纳,可得出以下结论:①临床上中髎取穴大都是根据经验,指按触压定位,一般未经过具体的测算,难免会取穴不准,结合文献所测定的值可使临床取穴更加精准;②针刺中髎的深度各有其说,笔者认为治疗不同疾病可刺入不同深度,以达到不同的刺激量,进针深度根据病情或个体差异可刺入2.5~3寸,但安全深度为1~1.5寸;③中髎穴对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某些神经官能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④中髎穴治疗不同疾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同,相关实验研究尚不足,还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进针电针膀胱
浮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专家共识(第11版)
膀胱镜的功与过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膀胱镜引导下经耻骨上气膀胱膀胱肿瘤切除术(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