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湿”义考*

2021-04-17方威政丘述兴蒋筱

中医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论素问阴阳

方威政,丘述兴,蒋筱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299

从“湿”的字形演化来看,湿与土有着深刻的渊源。然,若从其自然形成的过程来思之,则离不开三大因素——水、土与日。纵观中国版图,东南近水而西北远水;依其地势,则西高东低,河流大致由西向东汇入大海;根据全国干湿分区图,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呈梯度递减,其中湿润区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年降水量>800 mL,降水量>蒸发量,湿度由此得以保证,分析其理,则与地势地形地理位置及经纬(太阳照射量)有关。湿润区主要分布于东南方,以此为例,我国东南方多山地地形,毗邻海洋,夏季时间长且盛行东南季风,雨水充沛,因地势平坦而水行缓慢,可下渗而土壤湿润;且靠近赤道,其常年光照充沛,一年内有1~2次太阳直射机会,因此空气湿度大,植被茂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3]。在太阳的蒸腾下,海水云化升腾,又在循环气流推动下到达陆地上空,待云层积聚厚重之时,云层会在地气的作用之下沉降为雨,雨水降至地面一可滋润土壤,二可下渗补充地下水,三可蓄积于地面(覆土)成沼泽、湖泊等。当再次或多次受到太阳的蒸动时,水气会弥漫于虚空中而成湿。“阳化气,阴成形”,太阳之阳热之性可蒸化水气,土地之降沉之性可化云为雨,土壤的敦厚之性可载覆、涵蓄雨水。可见,土壤和太阳在当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太阳提供的阳热成为湿形成的动力,土壤承载和涵蓄的水成为湿形成的来源,湿是在二者协同作用下形成并维持的。当然若要保证湿的稳定性和无害性,同样离不开二者的互制作用,土覆水可防阳热蒸发太过而致燥,阳蒸化可防土覆水太过而致水聚成患。因此,水、土与太阳共同构成了湿的生态环境。另外,维系着自然生态的稳定和发展,是湿最大的意义所在。

从湿的字形延伸出的字义认识它与土的渊源,以及与水和太阳的必然联系,是我们对湿最初的理解。以此为线索,通过搜寻古文献的相关记载,从而认识湿的含义,对湿病的病因病机以及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流行病学调查已经证明,湿阻是临床常见病症,患病率达10.55%,与性别、职业、年龄无明显联系。而且其病程较长,病程2年以上者占52.8%[4]。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它。

1 哲学渊源

中医有着深厚的哲学和天文地理渊源,经过了汉前时期的思想文化爆发和积淀,西汉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时期,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体系——《黄帝内经》。因此我们先由哲学和天文学考证“湿”的含义。群经之首《周易》虽没直接谈到“湿”,但提及了它的现象和动力,在“乾”彖中提到天施行的云雨给万物的繁衍带来了生机:“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5]。这是跟“湿”有关的最早记载,可窥见天阳对湿的决定作用。《吕氏春秋》则直接道出了“湿”的利与害,言“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大湿……动精则生害矣”[6]。其利与上同,即惠泽万物,而其害在于动摇精气。前两者均言天湿的利害,而《淮南子·地形训》[7]则对地湿有所发挥,如“阳气之所积,暑湿居上。”认为南方因阳气的聚集而产生暑湿,已经认识到湿与暑和阳的关系。

2 中医“湿”义

据现有文献记载,中医对“湿”的认识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婴儿索痉》中:“索痉者,如产时居湿地久”[8]。记载的是婴儿因其母生产时身处潮湿之地过久,受到湿邪侵袭,而引发痉病。它认为“湿”是导致痉病的因素,这是中医对“湿”首次作为病因来认识的。而到了《黄帝内经》,其含义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并成为后世论证“湿”的理论依据。

《黄帝内经》中“湿”出现的频次非常高,据统计达141次[8]。《黄帝内经》所论述的湿具有多重含义,大体可以归纳出以下四大方面。

2.1 自然产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寒暑燥湿风火,本是自然界当中因四时更替带来的生长收藏所产生的六气,而“在天为湿,在地为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湿乃土之气也,故湿为六气之一。这是气候之湿,即天湿。又“中央生湿”,属于地理之湿,即地湿。由此可知,湿是天地的产物。

“其令湿,其脏脾”(《素问·五常致大论》)说明生理上湿与脾相应,又“脾主长夏”(《素问·脏气法时论》),故湿盛于长夏。王冰注:“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干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9]。长夏是继端午及夏至之后的重要时气。夏天火热盛行,端午与夏至都是阴阳发生转化的关键时刻,此时阳气盛极转衰,一阴萌生,由六阳乾卦转为天风姤卦。《周易》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5]。这个姤卦的卦象,就是五阳在上,一阴来归。五阳为男,一阴为女,五月端午有关妇女和女儿的民俗,如五月归宁,即已嫁女子在五月节回娘家归问父母之行动,本质上就是按照《礼记·月令》应天顺时的思路,是对于五月阴阳转换做出的一种解读和模仿[10]。女子象坤土,五月重视妇女的民俗中可见长夏阳盛转阴,土湿滋生,则云雨密集。刘河间亦有“火热能生土湿也”[11]。

综上所述,湿自长夏而来,虽为阴邪,然而也是火热所生之物。既居于中央,又寓于天地阴阳(或水火)之间,同时蕴含阴阳之性,往往容易与温热和暑相兼致病。《温病条辨》言:“温者热之渐,热者温之极也。温盛为热,木生火也。热极湿动,火生土也。上热下湿,人居其中而暑成矣”[12]。亦有现代学者认为温与湿度是自然界变化的两大基本因素,就西南地区而言,气候炎热,年平均湿度可达77%以上,甚至有时的夏季空气湿度可接近满百,因此极易发生各种疾病。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13],野外驻训官兵与高湿密切相关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病发病率明显偏高。

2.2 生命化生者“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脏为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湿归于六气范畴,五行属土,五脏归脾,有着与脾土共有的自然生化之性。再如“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用为化……其化为盈”(《素问·五运行大论》),“湿化乃布,泽流万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明湿是维系自然生态多样性的重要角色。

2.3 邪气和致病因素湿作为邪气,致病是广泛的,包含了天、地、人三方面因素,总体来说便是内因和外因。湿邪作为外因致病往往不是单方面的,如“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只有“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灵枢·百病始生论》)。人作为得病的主体占据主导地位,故正气不足才是湿邪致病的关键原因,如“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素问·痹论》)。若天地之湿超出人体的承受范围,湿方可成为湿邪。《仁斋直指》曰:“天气下降,地气上腾,二气熏蒸,此即湿也。湿之入人,行住坐卧,实熏染于冥冥之中。人居、戴、履,受湿最多,况夫湿能伤脾,脾土一亏,百病根源发轫于此矣”[14]。《医方大成论》曰:“湿之为气,冲溢天地之间,流注四时之内。体虚之人,或为风雨所袭,或卧卑湿之地,远行涉水,或感山泽蒸气,或汗出衣里,冷则浸渍脾肾,皆能有所中伤”[15]。湿乃天地二气熏蒸而成,冲溢于天地之间,留注四时之内,人居天地之间,四时之内,无不受湿之熏染。湿邪发病隐匿,不易为人所察觉,尤其体虚之人易感湿受病。现代医学已经证实,适当的湿度是生物病原体繁殖、传播、流行的必要条件。如果空气过于干燥或潮湿,可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菌的繁殖和传播。空气湿度高于65%或低于38%时,病菌繁殖滋生最快,而在45%~55%时,病菌的死亡率较高。夏季出现的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疾病中,革兰氏阴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占46.8%[16]。

当湿运太过时,会引发肾水泛滥而致病,如“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水运太过或不及时,湿病都会流行,如“岁水不及,湿乃大行,长气反用,其化乃速,暑雨数至”(《素问·气交变大论》)。“太阳司天,寒气下临……水丰衍,寒客至,沉阴化,湿气变物,水饮内稽,中满不食”(《素问·五常政大论》)。湿运太过的发病有迅猛急劲的特点,如“其令湿,其变骤注,其灾霖溃”(《素问·气交变大论》)。当居住环境中的湿超出了人本身的适应能力,会反过来起危害作用,因此湿既可养人又可伤人,如“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素问·异法方宜论》)。由于湿带来的生命丰富性和生活舒适感,人们极易养成多食和安逸的生活习惯,从而形成痿厥之病,这是地湿和人共同致病的结果。再有,“病在脾……(禁)湿地濡衣”(《素问·脏气法时论》),此处反面说明居住环境和穿着的潮湿均可成为外在的致病因素。湿邪还可作为人为因素产生并致病,如“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素问·刺志论》),“饮发中满”(《素问·气交变大论》),饮食过度可单独作为病因致病。

2.4 脾湿“秋伤于湿,上逆为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主秋令,故秋湿会随脾上逆乘肺。“其令湿,其脏脾”(《素问·五常致大论》),言湿与脾脏的生理相关。“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湿邪为脾的病理产物,因此有“脾苦湿”(《素问·脏气法时论》)和“脾恶湿”(《素问·宣明五气》)的病理关系,病症表现为“肉痿”“腹满溏泄,肠鸣”“意不乐”“烦冤”等,均为湿反映在脾的病理表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素问·气交变大论》),湿性属土,太过则累肾。正如《难经·四十九难》所言:“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17]。湿为脾土之本气,既可本脏发病,也可累及肺肾二脏。

肺脾肾三脏与湿构成了生理和病理上的密切联系。在《景岳全书·肿胀》中也有对湿病及其与脏腑联系的描述:“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18]。再如华岫云曰:“如其人饮食不节,脾家有湿,脾主肌肉四肢,则外感肌躯之湿亦渐次入于脏腑矣”[19]。章虚谷曰:“始虽外受,终归脾胃”[20]。意在说明湿病虽有内外与脏腑之分,但终归于脾,因此脾是湿病形成的源头。

《黄帝内经》对湿的描述是多样化的,如“濡”“渍”“泥”“溽蒸”等,笔者根据相关描述,总结其具体含义与特性如下:①表湿润和迟缓之义。“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素问·痹论》),湿为天之阴邪,逢阳虚阴盛之体而汗出,可使皮肤湿润、肌肉滑嫩以及气机迟缓,“皮肤湿则分肉不解,其行迟”(《素问·大惑论》),“肌肉濡渍”(《素问·痿论》),气机迟缓无以维持肌肉和足的力量,则“肌肉痿,足痿不收”。②表黏滑之义,既能让土地变得稀烂,“湿胜则地泥”(《素问·五运行大论》),又易困阻脾土的运化,《周易象数例解》引虞注:“坤土得雨为泥”[15]。③表重浊趋下之义,“其病湿下重”“注下赤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脏气法时论》),湿困阻脾气之升清,使浊气不降、清气不升,而成重浊下注之证。④发病隐匿、广泛。⑤发病急骤。

3 结语

无论从哲学角度,还是中医主要文献记载来看,“湿”都与水、土和阳热有着一定的关联,外界的湿源于阳热对土中水的气化,而体内的湿一方面源于外湿的侵入,另一方面源于脾运化的失司。“湿”具备双重属性,既有利民生之性,也有致病之性,同时扮演着自然产物(如气候、环境)、生命化生者、邪气和致病因素等角色,蕴含着湿润、迟缓、黏滑、重浊、趋下等义,还有发病隐匿、广泛、急骤等特性。

猜你喜欢

大论素问阴阳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中医小知识
服药先分阴阳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寒热”“形气肿痛”探析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
《阴阳大论》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