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岭南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2021-04-17陈焕鑫王羚郦赖小平鄢来均
陈焕鑫,王羚郦,赖小平,鄢来均
(1.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东 广州 510006;2.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广东 东莞 523808)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岭南,是以港澳广深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联动泛珠江三角区域城市,以文化同源为根柢,以先进发达的工业及服务业为根基,以创新转变为前进推动力,将港澳作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具有蓬勃的经济活力,蕴含着现代化世界级城市发展潜力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一批现代化高新中医药产业及创新平台与高水平中医药大学集群,具备高水平中医药产业、人才培养与高新科技创新发展优势和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的雄厚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医药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以地域环境特点为出发点,催生了形态各异的中医地域医学流派,体现了中医药文化因地制宜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作为岭南医学研究的倡导者提出:中医药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发展于长江流域,要复兴于珠江流域。岭南医家承袭中原中医之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融合独特岭南人文地理环境,造就了独具一格的岭南中医药文化。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需要担任对外开放、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角色。岭南中医药文化是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灵魂。粤港澳大湾区可整合粤港澳中医药资源,形成三边优势互补格局,借助港澳国际交流的平台及渠道,利用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联系,建立对外传播岭南中医药文化的窗口,彰显岭南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1 开放兼容的岭南医学
岭南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这五岭以南的地区,最早取自唐代设立的“岭南道”之名。随着朝代更替,所指区域也在不断变化,现今指粤港澳涉及桂、琼等省份地区。岭南地区地处中华大地南端,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融汇升华,自成宗系,孕育了以岭南中医药、粤剧、武术、醒狮等鲜明地域特征的岭南文化。由于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岭南人体质特征等因素,历代岭南中医家基于中医学三因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思想,将中医学理论体系与岭南地域特点相融合,开创岭南用药之道,药材取之于岭南地,用之于岭南人,逐渐形成岭南地域医学流派。
19世纪中后期,传教士的输入与港澳的割让和租借,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的兴起,位于对外交流前沿的岭南与西方文化交流不断深化,使西方医学在岭南地区与中医产生激烈的碰撞,也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汇的成果。1807年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与李文斯顿在澳门开设诊所,同时建立藏有800卷以上中医书籍的图书馆,并配备各式各样的中药。明清时期,岭南地区出现了许多中西医汇通的医家。朱沛文主张中西脏象“通其可通,并存其异”,并从哲学层面挖掘中西医方法论差异的根源,客观地评价中西医各自的价值与缺陷,认为“各有是非,不能偏主,有宜从华者,有宜从洋者”。这在今日对中西医如何共处的问题仍有启迪意义。郑观应主张会通中西医,实行“中西合璧”,将中医养生与西方的营养与卫生融为一体,撰著了《中外卫生要旨》,主张中西医养生理论相兼相容。在近代西医东渐的浪潮中,岭南医学不仅实现对中原医学的继承,在地域的新发展,同时对西方外来医学的包容吸纳,可以说岭南医学是中原医学、地域医学与西方医学的结合[1]。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与以西医为主导的国家,岭南医学能够大幅度消减中外文化隔阂,在医疗、养生等领域发挥中西医并兼的优势,实现岭南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让中医药在海外扎根发展。
在近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岭南医学诊治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岭南气候炎热潮湿,人们形成嗜食生冷及工作压力大而过度劳累的生活习惯,导致岭南人气阴两虚,上焦多浮热,中虚多湿蕴,下元多虚寒,所以岭南人多为气虚体质、阳虚体质和湿热体质[2]。因此岭南医学首重火热病证治。在治疗方面,治疗外感病主张清透化湿,调畅气机,顾护气津。强调“清热与化湿并重”“清热勿伤阳,化湿莫耗阴”。治疗内伤病则注重“寒温并用”“补泻兼施”“引火归元”“顾护脾肾”,养阴、护胃为常见临床手法[3]。在用药方面,善用岭南中草药,用药轻灵小剂,重视体质,慎辨寒热,药性平和且多用花叶,经方轻清芳香,甘平清淡[4],通利并重,权衡补泻。岭南医学根据不同病证与形成多种流派。首推养阴清热、主张“带瘤生存”的肿瘤诊治学术特色[5];主张伏气温病,根源内伤精亏,注重温病兼夹,挟湿证为多的岭南温病学术特色[6]。结合中西医优势辨证诊治,主张重补益脾肾、清利湿热、通腑泄浊、活血化瘀等的肾病诊治特点[7];以“火郁发之”立论,常用点刺,强调“温、通、补、清、消”疗效,善治顽痼疾的岭南火针[8];以传统针刺治疗配合穴位注射,并辨证运用拔罐、药物艾灸、护理调摄的岭南针药相须流派[9]。岭南医学取万家之长,避其短,融其精,让岭南医学不断地发展壮大,为岭南医学走向世界不断积攒实力。
2 名扬中外的岭南药材
岭南地区湿热的气候及充沛的降雨量,打造了生态环境优、品种多、产量大的天然药用植物宝库。岭南地区药用资源4 500种以上,占全国药用资源种类的36%,其中陆地资源中植物类约有4 000种,包括化橘红、广陈皮、阳春砂、广藿香、广佛手等多种岭南道地药材,被誉为“南药”“广药”。《本草纲目》记载:“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广东新会)采者为胜。”清代《本草蓬源》记载:“桔皮苦辛温无毒,产粤东,新会,陈久者良。”《化州志》记载:“化州橘红,治痰如神,每片真者值一金。”晋代葛洪利用青蒿等岭南中药材治疗疟疾,其所编纂《肘后备急方》中记载120余种岭南常用草药。汉晋的《异物志》与《南方草木状》,唐代的《海药本草》与《南海药谱》明清的《生草药性备要》与《岭南采药录》等多本著作记述岭南特有的南药及经岭南进口的海外药材的药物形态、性味主治、药材产地等中药材详细信息。《海药本草》中记载“谨按,陶弘景云,生西海律国,是波律树中脂也,如白胶香状,味苦、辛微温、无毒,主内外障眼。”《南海药谱》中记载:“龙脑油,性温,味苦,本出佛誓国。此油从树所取,摩一切风。”岭南独特的生态环境、浓厚的中医药民俗饮食文化与优质的临床效用突出了岭南道地药材的品质优异、质量上乘[10]。《广东地产药材研究》中收载79种具有抗肿瘤药理活性的岭南地产药材。岭南自汉代以来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与全国重要的药材集散地,其中穗港澳作为近代主要的通商口岸,秉持兼收并蓄、中西汇通的理念,与中原地区及海外交流密切,不仅让中国中药材走向世界,也让海药成为岭南本草的重要组成部分,引种驯化包括苏木、丁香、南玉桂、胖大海、印度藤黄等三十多个品种的海药。
岭南多用轻清灵巧、药性平和药,“南药”“广药”多具有“清而不寒”“滋而不腻”“温而不燥”“补而不滞”[11]的特性,特别适合在多湿热病证的潮湿炎热地区应用。以木棉花、鸡蛋花等花皮类药治湿,以芳香辛散宣透湿气,以轻灵轻清入肺[12]。道地药材广藿香、砂仁、广陈皮等芳香行气药长于芳香化湿,运脾和胃,又能芳香醒胃。芳香又能以升清阳而辟瘴气,比柴胡、麻黄等其他地区常用药收敛。另外,岭南多采用清蒸、盐蒸、酒蒸等多种岭南特色蒸制工艺,酒蒸达到缓和药物辛燥性,避免伤精耗气,增强补益功效,顾护脾胃的效果,并形成熟党参、盐巴戟天、酒玉竹等多个岭南特色品种[13]。这也成为了岭南中药材走向世界的独特优势,既拥有全国中药材集散能力,又有岭南特色工艺与品种,为岭南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 防病养生的岭南饮食
凉茶、药膳是岭南人在面对炎热、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将中医药学知识与生活饮食融合,将岭南中草药与民间经验结合,形成一系列针对不同症状,具有清热解毒、保健养生、防病治病功效的饮料及膳食。这也是岭南中医药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积淀的标志性文化产物。在2006年凉茶、药膳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知名的凉茶品牌众多、种类丰富,远销海外,成为代表岭南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一张耀眼名片。创始于清道光年间的王老吉随着下南洋及赴美风潮,遍布世界各个角落。梁启超在其著作《新大陆游记》中写到“有所谓王老吉凉茶,在广东每帖铜钱二文,售诸西人,或5元、10元美金不等云,他可类推”。王老吉凉茶已在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上市销售,让海外人们切实感受岭南中医药文化。岭南常用的土茯苓、五爪龙、水翁花、木棉花、金纽扣等南药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都具有抗肿瘤作用,岗梅根、金银花、板蓝根等具有抗流感等作用[14]。因此凉茶、药膳突出了岭南人祛湿降火、养胃清补的饮食养生观,蕴含抗肿瘤、抗流感的饮食文化特色,是岭南中医药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特征。
4 岭南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现状与发展
近年来,中医药文化国际化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意义与策略是学者研究的热点[15]。岭南自古以来作为重要的对外交流窗口,与海外的贸易与文化交流密切,人口流动频繁,海外岭南华侨众多,促使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兼容,形成了开放的岭南中医药文化,并对海外特别是亚洲地区中医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海外诸多广东地缘性的华侨会馆建立了中医药医疗机构,如1878年广东大浦人创立于马来西亚的“荣阳公司”;1903年肇庆同乡会于泰国、越南的广肇医局;新会人阮生福在澳洲巴拉雷特与墨尔本开设中医诊所[16],还有许多的华侨开设的中医馆为当地人们提供中医药服务。在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岭南中医药文化浓厚氛围,至今保留着凉茶、药膳等岭南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养生保健方式。
但由于文化差异、中医药国际标准不完善等原因,中医被归属于替代医学或补充医学,不被海外国家政府承认及未纳入医保系统,导致中医药的应用与推广受到限制。因此,岭南中医药文化在海外主要存在于华侨、华人圈,海外政府与民间对中医药的认同度普遍不高,在当地民众普及率较低,发展迟缓甚至停滞。目前海外中医药国际教育虽然已取得不错的成效,在全球开设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岭南地区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主导开办广州国际经方班自1994年至今已开办九届,为海外提供中医药学术交流与专业教育培训。但目前海外开设中医馆仍大多以父子相传、师徒相授为主,中医师缺乏系统的现代中医药专业教育,导致中医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另外由于中外中药材质量要求标准差异,导致很多优质“广药”因不符合海外国家标准而无法上市。中药材、中成药的疗效未能得到认可,仅能以食品补充剂、保健食品的身份上市,不得宣传中药的疗效。这些原因使岭南中医药文化在海外难以传播与发展。因此,如何加强岭南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5 建设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药材国际贸易中重要的集散地,“南药”出口创汇的品种便有100多种,但与欧美国家间对于中药及中成药的检测标准具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在单种中药及复方中成药的活性成分定量测定及制剂残留物测定等标准上大为不同。以美国及欧盟为例,其标准要求规定活性成分测定量的上下限且对溶剂残留有详细的剂量要求,而中国却只规定下限且在溶剂残留方面未做出规定。这便导致了中药及复方中成药难以注册,也是中药走向世界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反观香港地区建立的中药材标准,却在这方面具有更好的优势。香港卫生署已完成对299种中药材制定完善的标准规范,并在标准细则中更多地选择与国际标准接轨,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异。因此,粤港澳地区政府、科研院所、医院和企业可以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地区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与中成药生产基地和港澳地区高新技术及国际贸易平台,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发挥多方技术与人才优势,加强中药及中成药二次开发与创新性发展,提高岭南道地药材与引种的海药质量,并建立中药国际标准与贸易渠道,让“广药”走向世界。一方面,利用岭南名扬中外的中药材资源,既要兼顾现有中药品种的升级改造,也要不断深入探讨岭南道地药材防治疾病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及新药创制研究,筛选并建立岭南中药材资源特色的化学成分样品库。同时推进先进科研成果转化,以符合国际标准与临床规范为目标,推动以中药为来源的新产品、新技术发展。另一方面,完善岭南道地药材种植、加工、炮制、制剂等流程规范化与国际标准化。严格控制药材来源与品质和控制提取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关键指标,保证提取物中有效组分的含量以确保中药产品质量。加快制定中药及其产品国际质量技术标准,为中药及其产品进入其他国家提供保障,减少因中药及其产品因缺乏相关标准而被其他国家拒之门外的情况。另外,完善岭南道地药材、中成药国际专利保护,在质量、标准与专利等方面缩小与日韩等国家植物药差距,加强南药特别是岭南道地药材国际市场竞争力。
香港及澳门作为世界金融交界点,可发挥香港、澳门国际贸易中心的优势地位,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搭建中医药集服务、经济、文化一体的国际交流平台。利用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中医药产品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横琴)”优势,沿着全球贸易网络推动如远程诊疗、线上中医药教学等创新中医药服务及岭南保健食品、药品、中医药产品海外注册与推广。以贸易带动中医药产品推广,以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让南药、岭南医学逐步走向葡萄牙语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高岭南中医药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夯实海外华人市场,打入欧美主流市场,让岭南中医药文化融入海外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6 深化粤港澳高校合作,培养海外中医药人才
粤港澳高校扮演着岭南中医药文化传承教育与传播者的角色,能够为海内外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位于广东省的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创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为办学基础,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中医学科建设高校,另外还有5所本科院校开设中医药相关专业。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均开设中医药专业。其中广州中医药大学自197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万多名中医药高级人才。但单一高校在岭南医学传承发展与国际教育中力量略显单薄。粤港澳高校可创建粤港澳合作机制与交流平台,促进师生与中医师跨区域进修交流,实现粤港澳地区优质资源互补,弥补区域局限性,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岭南医学现代化发展。多方联合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利用现代医学技术阐释中药及针灸等临床手段治病机制,促进岭南医学达到国际规范及药物标准,进而形成高质量、国际认可的病证临床诊治依据。以粤港澳大湾区浓厚的岭南中医药文化底蕴为基础,挖掘岭南医学学术与人文内涵,通过借鉴古今医家的经验与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及临床实践相结合,突出岭南医学临床诊治学术特色与现代化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为岭南医学的自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也为岭南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借助海外岭南华人、华侨力量,与海外华人、华侨组织合作,架设海内外中医药沟通联络桥梁,为海外华人、华侨提供留学深造、中医药远程教育的渠道,完善海外中医师访学、进修培养计划与相关政策,促进海外以师承为主的中医师接受更加完善的中医药院校教育与继续教育。这样既可以解决海外中医师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提高海外中医师学术水平,又可以让中医药在海外的力量愈加壮大,让更多的海外人们能够切身体会中医药的魅力。另外,开展中医药本土化教育,吸引海外留学生来华就读中医药相关专业,让海外留学生在本土化教育中切实感受生活饮食、人文习俗等岭南中医药文化,在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不断提升与发展,理解中医药文化的丰富内涵[17]。以港澳对接葡萄牙语国家及面向英语国家优势,发挥与葡萄牙语、英语国家合作办学在教育中发挥双语优势,消减语言障碍,使富含中国哲学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理念的中医理念能够被准确地解读与传授。同时以孔子学院、海外中医药国际合作中心为媒介,促进粤港澳高校与国际高校间合作开设中医药相关专业课程,并与海外机构联合举办中医药短期培训班,提高海内外师生互授、互访频率,推动中医药国际教育标准体系建设,让中医药教育在海外落地,促进中医药教育国际化。
7 加强援外医疗队建设,传播岭南中医药文化
粤港澳地区作为古今对外交流的重要地区,是中外文化交融与碰撞的前沿,拥有相对较高的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造就了由中原医学与海外医学融合发展的岭南医学。所以,具有独特中西医学融合特性的岭南医学为岭南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提供了极大的兼容性与便利性。港澳地区英语与葡萄牙语的多语种优势,能够消减中医药术语转化的语言障碍,解决跨文化交流、贸易与传播面临的文化差异问题。因此粤港澳大湾区援外医疗队位于中外文化交流与沟通的前沿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岭南医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在面对热带地区的常见热带疾病及如疟疾等感染性疾病,具有成熟完善的中医预防、诊治体系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医学成果,也让岭南中医药在海外大放异彩。1971年,岭南中医药随着广东援外医疗队在几内亚大显身手,广东省累计派出28批次医疗队,医疗人员达510人次。面对文化、习俗与语言差异,特别是在医疗体系滞后与医疗设备短缺的情况下,援外医疗队利用中医药的便捷实用的优势与诊疗特色,为当地人们提供实惠又有效的中医药服务,增强当地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同时为当地提供岭南医学在中西医交汇碰撞的发展经验,在如何处理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及现代医学的关系的问题上提供指导性建议,辅助当地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融合并加快现代化发展进程。另外推广岭南中药材开发利用技术,协助挖掘当地具有药效价值的草药,缓解落后地区医药短缺问题。岭南中药材也跟随援外医疗队走向海外,并取得辉煌的成绩。以岭南中药青蒿素为主体的复方青蒿素在马拉维、尼日利亚等非洲地区展现出色的抗疟疾效果,在科摩罗使发病率下降98%,死亡率为零,被成为“广东方案”[18]。借助援外医疗队的海外平台,发挥岭南医学开放兼容的特性在海外大展身手,使中医药文化更好地融合当地文化并融入日常生活。因此加强粤港澳援外医疗队建设,发挥包含战备、奉献与协作精神的青蒿精神,以援外医疗队为桥梁,为葡萄牙语、英语语系及其他落后地区提供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援助,弘扬岭南中医药文化,展现岭南医学风采。
8 结 语
习总书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讲话中提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医药不仅属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医学实践结果,也是属于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岭南中医药文化汇聚了中西方医学成果,对外传播可增加中外文明的交流,促进中医药为全人类服务,为维护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贡献中国力量,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城市群,糅合粤港澳各地区中医药资源,可发挥区域特点优势,根植岭南,面向世界,作为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交融点,传承弘扬岭南中医药文化,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