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盆腔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T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

2021-04-17刘显旺刘宏薛彩强李昇霖邓娟魏晋艳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叶状实性盆腔

刘显旺,刘宏,薛彩强,李昇霖,邓娟,魏晋艳,周俊林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30;*通讯作者 周俊林 lzuzjl601@163.com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是一种少见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占所有肉瘤的比例不足1%,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神经嵴细胞,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见于胸壁、脊柱旁,原发于腹盆腔者少见[1-2]。PNET 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影像学检查容易误诊。PNET 发病率低,目前影像学表现报道较少,且多为个案报道。本研究拟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腹盆腔PNET的临床、CT 及病理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病理证实的4例腹盆腔PNET,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17~74岁,中位年龄36.5岁。临床表现:进行性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2例,无明显诱因发现腹部包块2例。实验室检查:4例糖类抗原CA125 不同程度升高,其中1例同时伴有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升高。4例均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本研究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7A-126)。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Discovery CT 750 HD扫描仪,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从肝脏上缘至耻骨联合。扫描参数:平扫管电压120 kVp,采用自动管电流技术,管电流100~600 mA,准直器宽度0.625 mm,机架转速0.6 s/rot,螺距0.983,重建层厚和层间距均为1.25 mm。增强扫描经肘前静脉高压团注碘海醇(300 mgI/ml),流速3.5~4.0 ml/s,剂量1 ml/kg,腹主动脉监测触发阈值为100 Hu,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分别于触发后20 s、60 s及120 s扫描。

1.3 图像分析 由2名高年资腹部放射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独立阅片,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有无出血、钙化及强化特点,意见不一致时讨论达成一致意见。

2 结果

2.1 CT表现 4例腹盆腔PNET均为单发,大小分别为8.8 cm×11.9 cm×8.5 cm、6.7 cm×8.5 cm×8.5 cm、13.0 cm×13.7 cm×9.1 cm、15.0 cm×19.0 cm×23.0 cm,肿块呈分叶状、膨胀性生长,2例边界清楚,2例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CT平扫病灶呈密度混杂的囊实性肿块(图1A、图2A),1例病灶中央伴有出血,1例病灶内可见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后病灶实性成分呈不均匀轻至中度渐进性强化(图1B~D,图2B~D)。1例出现肝脏多发转移(图1E、F),1例伴有盆腔种植转移(图2E),2例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2.2 病理表现 4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腹盆腔PNET。镜下小圆形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密集排列,胞质嗜酸,核大、深染、核分裂象易见,局部可见菊型团,部分瘤组织内伴出血、坏死(图1G、图2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D99均呈弥漫性阳性表达,不同程度地表达波形蛋白、NSE、突触素等;Ki-67表达均≥30%,其中1例高达90%。

3 讨论

3.1 概述 PNET 原发于腹盆腔者少见[1-2],以男性多见。Li 等[2]报道12例发生于腹盆腔PNET患者年龄24~68岁,平均34.5岁,男女比例为2∶1;李家尧等[3]报道15例腹盆部PNET 男女比例为3∶2。本组4例患者年龄与文献报道一致。腹盆腔PNE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表现为上腹部胀痛、不适。既往研究报道腹盆腔PNET 无特异性的血清学指标[1,4],本组 4例均伴有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25 不同程度升高,可能为腹盆腔PNET的诊断提供参考。

图1 男,17岁,盆腔PNET。CT平扫示盆腔内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密度混杂,局部可见出血灶(箭,A);增强扫描动脉期(B)、静脉期(C)及延迟期(D)图像示病灶实性成分呈轻度渐进性强化,坏死、囊变区无强化;动脉期冠状位(E)及矢状位图像(F)示肝脏内见多发转移灶形成;病理镜下示瘤细胞呈小圆形,弥漫性分布,核分裂象易见,局部可见菊型团(HE,×100,G)

图2 男,38岁,腹腔PNET。CT平扫示腹腔内密度混杂的软组织肿块,呈分叶状,局部与腹壁分界欠清(A);增强扫描动脉期(B)、静脉期(C)及延迟期(D)图像示病灶整体呈不均匀中度渐进性强化;动脉期冠状位图像(E)示直肠膀胱凹内可见转移灶形成(箭);病理镜下示小圆形肿瘤细胞排列密集,呈弥漫性分布,核分裂象易见(HE,×200,F)

3.2 CT特征 腹盆腔PNET的CT特征[1-6]包括:①多为孤立存在的软组织肿块,体积较大,呈分叶状、膨胀性生长。本组4例均为单发,病灶最大者直径为23.0 cm。Kim等[6]报道腹盆腔PNET多数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本组2例与邻近腹壁分界模糊。②CT平扫肿瘤多呈密度混杂的囊实性肿块,肿瘤内部坏死囊变较常见,部分肿瘤内部可见出血灶,少数病灶内还可见点状或片状钙化[6],本组4例肿块均呈密度不均的囊实性改变,1例病灶内伴有片状出血,1例病灶内可见点状钙化,与Liu 等[1]的研究结果一致。③增强扫描后肿瘤强化不均匀,肿瘤实性成分呈轻中度强化,坏死囊变区无强化效应,本组4例增强扫描后均表现为典型的不均匀轻至中度渐进性强化,可能与肿瘤生长速度快、肿瘤供血血管不能满足肿瘤生长需要有关。④相应的恶性征象,腹盆腔PNET的侵袭性强、恶性程度极高,发现肿瘤时常伴有提示肿瘤恶性程度较高的征象,Li等[2]报道58.3%的腹盆腔PNET 可侵犯邻近组织或出现远处转移;李家尧等[3]报道15例腹盆部PNET 中,6例初诊时已出现不同形式的转移。本组2例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伴有肝脏内多发转移,1例出现盆腔种植转移,并且部分患者原发病灶与邻近组织分界模糊,可为恶性肿瘤的诊断提供参考。

3.3 病理特点 腹盆腔PNET 确诊需要依靠病理检查,镜下瘤组织由密集排列的小圆形细胞组成,核大、深染、核分裂象易见,局部可见较具特征性的菊型团。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99 呈阳性,对于诊断本病具有特异性[7-8]。肿瘤细胞还可以不同程度地表达波形蛋白、NSE、突触素等标志物,本组4例CD99均呈阳性。Ki-67 是一种细胞增殖核抗原,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常用于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肿瘤恶性程度较高,Ki-67表达水平常较高[9]。本组4例Ki-67均≥30%,其中1例高达90%,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进一步支持本病的诊断。

3.4 鉴别诊断 腹盆腔PNET 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发病年龄与腹盆腔PNET 相仿,但多见于女性,增强扫描后呈中度至明显强化,免疫组化染色CD117 与DOG-1 呈阳性表达较具特异性;腹盆腔PNET 多表达CD99,而CD117、DOG-1 呈阴性。②多形性未分化肉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也可发生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强化,但钙化较腹盆腔PNET 更常见。③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也可表现为体积较大的分叶状肿块,增强扫描后呈轻度强化,但坏死囊变少见,可与腹盆腔PNET 鉴别。

3.5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且仅分析了腹盆腔PNET的CT特征,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丰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腹盆腔PNET的影像学特征进行更全面的分析。

总之,腹盆腔PNET 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但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当CT检查发现腹盆腔内体积较大,呈分叶状、膨胀性生长的孤立性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后肿块呈不均匀轻至中度渐进性强化,同时伴有转移征象时,要考虑腹盆腔PNET的可能。

猜你喜欢

叶状实性盆腔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CD34、CD10、CD117在乳腺叶状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94例单中心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24例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48例临床病理分析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