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茨维坦·托多罗夫对话批评中的真理观探析

2021-04-16杨丽娜

文艺评论 2021年4期
关键词:批评家文学作品文学

○杨丽娜

托多罗夫提出的对话批评是对西方传统以主客二元对立为主导的思维方式的一种超越,也是对集中于某个单一要素进行研究的一元论批评范式的修正。文学的功能在现代社会中变得更加多元化,文学的解读视角也更具有开放性,对话批评打破了对文学解读的单一模式,是对以探索文学性为目标的内在批评和从既定前提出发进行文学阐释的教条论批评的超越。对话批评可以调解差异、生成意义、超越个人局限,被托多罗夫视为近乎“正确”的文学批评模式。

一、对话批评的产生和提出

托多罗夫对西方20世纪的文学批评进行了反思,考察了20世纪主要的意识形态潮流以及它们在文学、批评上的反映,托多罗夫反对批评家发现一种普遍适用的批评模式,他通过吸收前苏联批评家米哈伊尔·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和其对话学说提出了对话批评(Dialogic Criticism)并将其发展成熟。

(一)对话批评产生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文学批评界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西方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为主导的一元论哲学传统受到质疑,主客二分的二元对立模式受到挑战,二元对立和一元论在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上虽有不同,但都是以达到一个终极意义为目的。批评界出现了一种力图打破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批评范式。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使人们认识到对人文学科进行深层结构的分析并不能把握意义,过分追求科学化的普遍秩序不能使人类摆脱生存的困境,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暴露了它的不足之处。同时,主体间性关于自我与他人关系的重新阐释使存在被看做是主体间的存在,文学不再是与自我无关的客体,而被看作一个与自我息息相关并具有言说能力的主体。

托多罗夫在1984年出版了《批评的批评》,这标志着对话批评的正式提出。《批评的批评》副标题为“教育小说”,教育小说一般是叙述一个人的发展及成长过程,而《批评的批评》则关注自己思想转变的层面,论述了他对所选取的文学理论家的看法和思考,托多罗夫选取了20世纪中期(约1920—1980年前后)十几位对他的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并且属于不同批评流派和思想倾向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甚至历史学家作为研究对象。他们是德国作家德布林和布莱希特,法国的萨特、布朗肖和巴尔特,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加拿大文学理论家弗莱,英国批评家伊昂·瓦特和法国历史学家兼批评家保尔·贝尼舒。这些批评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18世纪末德国浪漫派内在论文学观的影响,同时他们的思想中又都包含着否定和超越这一观念的成分,正如托多罗夫在文中论述的:“我所感兴趣的是所有能让人超越已具雏形的二分法(内在论、外在论)的东西。确切地说,在我分析的作家中,我将探求对‘浪漫主义’美学与思想提出置疑并且也不为此就回到‘古典主义’教条中去的那些思想观点。”①这些思想家的观点对托多罗夫产生了启发并且也促使着托多罗夫不断地反思自己。托多罗夫使用的“浪漫主义”一词并非专指19世纪文学运动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在托多罗夫这里是指文学只在其自身找到目的的一种理想模式,浪漫主义在方法论上割裂了文学与人类生存和道德的关系,托多罗夫看到了浪漫主义的不足并肯定了文学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及其功用性:“如果文学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那么它就什么也不是。”②

同时,托多罗夫对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的弊端也进行了论述,他在《濒危的文学》和《批评的批评》中描述了自己当时思考的立足点和论述的主题:“首先,我想考察一下人们对二十世纪文学及批评的看法;同时,试图弄清什么样的文学观及文学批评观是近乎正确的。同时,试图弄清哪一种意识形态立场更有道理。”③他试图找到一种“更有道理”与“近乎正确”的批评理论,托多罗夫通过对结构主义的分析和反思发现,结构主义从兴起到结束,它留给我们的启示是文学和批评都不能在它们的自身找到目的,文学和批评的目的在哪呢?这是托多罗夫所要思考并探讨的。

(二)对话批评产生的理论基础

托多罗夫通过对结构主义的反思认识到了结构主义分析法的弊端,他反对的不是研究作品的形式和结构,而是反对那种与世界割裂开来只在自身找到目的的结构批评:“研究作品的结构并非没有益处,但要结合作品的意义及作者的意图来研究。”④他看到了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对理解作品有利的一面,同时也看到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可以反眏现实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是对生活真理性的把握。文学作品根植于社会中,不可能与世界割裂开来,研究艺术作品的形式不能与世界、作品内容、作家的思想相割裂。

托多罗夫在《濒危的文学》中提到了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对理解作品的意义有一定的帮助,他举了美国批评家约瑟夫·弗兰克的例子,约瑟夫·弗兰克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量草稿和笔记的研究中运用了形式主义或结构主义的文本分析研究,这些分析研究都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的思想:“人们逐渐体会到,围绕一个文本的所有视角或切入点,它们之间相互补充,而远非敌对关系,只要人们一上手就认同作家是在观察和理解他生活的那个世界,之后才将这种认知体现在故事、人物、场景、图画、声音当中。换句话说,作品产生出意义,作家在思想;批评家的作用是将这种意义和思想转换成其时代的共同语言,至于他是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对于我们并不重要。”⑤文学作品是作家在遵循人的审美规律和创作规律的基础上的创造,形式主义的分析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创作原理,理解美是如何通过艺术形式展现的,也就是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这一问题,可以作为一种更好地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和意义的手段。文学作品的创作手法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以及人类生存目的的手段,文学作品不是孤立地存在社会上,它既是社会的产物,也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作品时刻与其背景相连并与之对话,如果只是坚持严格的内在切入法就会对文本的意义理解得很糟。”⑥作品与其存在的背景之间也时刻存在着对话关系,此种对话活动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意义和目的。

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其内容存在的载体,是传达内容的一种手段,艺术作品的目的不是仅在其自身的形式和结构中,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样是其存在的目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借艺术形式传达出来,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艺术有其自律性的一面,文学的审美自律性表现在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遵循其自身的艺术创作规律和原则。同时文学也与现实密不可分,结构主义的分析法固然有它的不足之处,但是完全舍弃对作品的形式及结构进行的分析也是不可取的,要把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结合起来分析,才能达到对一部作品最好的阐释,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形式是手段,内容是目的,不能偏废其一,同时也不能颠倒它们之间的位置,“以什么方式展示一部作品的意义和艺术家的思想?各种‘方法’都好,只要它们始终是手段,而不变成目的”⑦。

艺术是以它自身的形式调动人的理解力和想象力的自由运动,能够使人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康德关于美的艺术的论述中既肯定了美的自律性一面,又看到了艺术的功用性:“美的艺术是一种意境,它只对自身具有合目的性,并且,虽然没有目的,仍然促进着心灵诸力的陶冶,以达到社会性的传达作用。”⑧美在它的自身合目的性之外,还有其社会功用性的一面,美作为一种意境在向人类提供美感的同时也传达着一定的思想内容,审美主体在审美欣赏过程中的审美体验是与认识和道德联系在一起的,艺术作品可以作用于人的反思判断并推进人的精神力量的修养,从此种层面上来考察艺术可以看出,艺术的最终归结点还是在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发展,以有利于人生和社会为目的。

二、对话批评中的真理观

西方文论史上文学与真理的关系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我们在对对话批评中的真理观念进行分析时,厘清并界定好真理的含义和使用语境是十分必要的。

(一)西方传统中文学与真理的关系

西方从柏拉图开始就有关于文学与真理关系的论述,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包含着对真理的概括,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神定的理念,理念中包含着世界万物的本质和规律,理念在本质上就是关于世界的真理,现实中的事物是对理念的模仿,而诗人和艺术家则是对现实的模仿。我们从此种层面上来考察可以发现艺术不是对真理的直接模仿,而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加工关于真理的描绘,艺术和真理隔了两层,在柏拉图这里艺术不能完全达到对真理的概述,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却确立了文学与真理之间的联系——文学的背后存在着真理。后来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模仿说”是对柏拉图关于艺术是对理念的模仿的一种超越和完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进行加工和创造的模仿,认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受到严肃地对待;因为诗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⑨。我们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歌是诗人在尊重客观现实和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调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的艺术创造,用来揭示事物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诗人的模仿不是对现实的如实记录,而是主体在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基础上的艺术创造。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的模仿说虽然不同,但都认识到了文学与真理之间的关系,文学作为现象世界的再表现能够起到揭示真理的作用的,模仿连接了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并成为显示文学真理性的有效媒介。模仿说之所以能对整个西方文艺思想产生重要影响,是因为承认文学中蕴含着真理性的成分,文学的本体属性是依赖于世界的,文学本质上是对真理的一种艺术性把握。

到了现代,海德格尔从存在论的本体出发肯定了艺术作品中蕴含真理的问题,认为艺术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存在的真理,“美是作为无弊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⑩。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存在不是以认识论为参照的主客二分,存在是主体与客体在相互消融意义上的“此在”,“此在”就是“我”与世界合而为一的状态,艺术的本质是“艺术作品以自己的方式敞开了存在者的存在。这种敞开,就是揭示。也就是说,存在者的真理是在作品中实现的。在艺术作品中,存在者的真理自行置入作品。艺术就是自行置入作品的真理。”⑪艺术是由美而求真的生命感悟过程,艺术作品的本质是关于人如何诗意地生活的一种描绘,是对关于人类存在的真理的一种解蔽。

(二)对话批评中文学的真理属性

传统意义上我们所理解的真理即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一种状态。真理的范畴有哲学上的、科学上的以及文学上的,在哲学那里,真理是通过客观的、理性的逻辑推理推导出的概念;科学中的真理是以判定正误为标准,是一种普遍的规律,不会因适用的主体不同而有差异,它是客观的、确定的和必然的;文学中的真理与科学意义上的真理是有区别的,文学中的真理不具有永恒性和唯一性,文学中的真理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真理的价值标准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它不是绝对真理,而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是作为某一问题的合理立场的条件才成为真理。

文学作为一种承载着审美经验的艺术形式,它自身蕴含的审美体验与人类的生存经验息息相关,文学既具有其自身审美自律性的一面,又具有探求人类生活经验的无限可能性。文学中的真理不是作为事实判断的真理而存在,它超越了科学中对真理理解的狭窄定义,文学中的真理是对人类存在的自我理解,其价值判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文本解读的历史语境、读者接受的心理状态、批评家的价值导向等等。

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在人类的审美经验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人类的理解都是在语言的交流中发生的:“在语言中,而且只有在语言中,我们才能遇到我们在世界中从未‘遇到’的东西。”⑫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为人类描绘了一个真实而客观的世界,使人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认清生活的本质,文学作品中的真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作家通过艺术手法所表达的生活本质,作家通过艺术作品传达人生的真谛,教我们如何能够更好地生活,生活的本质是作家通过艺术手段进行的真理性表述,真理存在于文学作品中,艺术家的使命在于通过作品使世界的秘密和规律展示给世人,艺术作品的美是由作品的形式所构造的,是艺术作品的另一属性:“一个文学文本的美就是其真理,而非其他。这已经应了济慈的那句名言:美即真理,真理即美。”⑬文学采用艺术的手法来传达真理,作为非理性的存在,文学传达的真理比哲学传达的真理范围更加广阔,更能使人容易掌握和接受,使人们在审美欣赏的过程中感悟生命的本质。

1.文学中真理的含义

关于真理的概念和具体含义,托多罗夫没有对其进行学理上的具体阐释和论述,但我们从他的对话批评著作中可以推导出真理的含义:“经典的结构主义者把真理问题与文本脱离开来,后结构主义者倒是愿意考察这个问题,但其千篇一律的评语使这个问题永远得不到答案。”⑭批评是对真理的探索,结构主义把真理问题与文本内容割裂开来,托多罗夫把真理问题与结构主义和文本相联系,从结构主义与文本的关系中可以推导出托多罗夫所说的真理是指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托多罗夫把对话批评与真理的问题联系在了一起:“批评是对话,是关系平等的作家与批评家两种声音的相汇。公开承认这一点是很有益处的,不过,许多流派的批评家在拒绝承认对话批评上不谋而合。教条论批评家、印象主义评论家以及主观主义的信徒们都只让人听到一种声音即他们自己的声音,而历史批评家又只让人听到作家本人的声音,根本看不到批评家自己的影子,这样禁止与作品对话、拒绝评判作品所阐述的真理无疑于削弱了作品的主旨所在:探索真理。”⑮我们从以上托多罗夫对文学功用性的强调以及在对话中探索真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承认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真理性的成分,并且认为只有在对话批评中才能把握住真理,显然在托多罗夫这里文学作品中真理的获得是通过对话来实现的。

我们从作品中蕴含着真理这一层面来考察,真理是静态性的,但是从对真理的探索这一层面来看,真理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探索”一词赋予了文学作品中真理的动态性、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只有在对话批评中我们才能够无限地接近真理,但是却不占有真理。

“文学既是小说也是宣传手册,既是历史也是哲学,既是科学也是诗。索尔仁尼琴、孔德拉、龚特尔·格拉斯、D.M.托马斯的作品并没有把人封闭在文学的旧观念中,它们既不属于‘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也不属于‘介入文学’(广义的介入,而不是萨特的‘介入’),这些作品意识到自己既是文学的结构,也是对真理的探索?”⑯托多罗夫本人思想的转变历程也是他不断地探寻文学中真理的一种写照,他在80年代的作品《濒危的文学》中讲述了自己思想发生转变的原因和历程,他当时为了摆脱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在文学研究上远离意识形态的东西,把关注点聚焦在作品的形式和结构方面:“我介入了一条可以使自己摆脱被统编的道路。这条道路主要是关注一些没有意识形态内容的研究对象;关注文学作品中涉及文本物质材料的东西,涉及其语言形式的东西。”⑰托多罗夫在研究文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他从一个保加利亚“文学理论家”转变成结构主义者,又转变成对话批评的提倡者和实践者。

2.真理的核心特征

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标志着西方现代哲学的重要转向,从古典哲学的主体性到现代哲学的主体间性,存在变为主体间的存在,具体到对话批评中,主体间性原则表现为平等看待各种交谈对象,一律将其视为平等的有生命的主体。主体间性原则还要求参与对话的各方以探求真理为终极目标。参与批评对话的各方都可能掌握部分真理,以探求真理为统一目标,真理无法占有,真理的核心特征是未完成性,它是人们期望达到的一个终点。

我们不能停止对真理的探索,真理是不可能被占有的,它永远处于需要被揭示的状态,真理的不可穷尽性为批评和再批评提供了可能,总会有别的批评家把你的批评作为他的研究对象,而且以一种无限循环的方式不断继续。对话批评的未完成性也要求人们在实践对话批评的过程中需要主动参与批评的循环,树立对话意识,积极回应来自他者的话语。

消除彼此的偏见,允许多样性的存在,允许听到不同的声音,通过对话来探寻“真理”。“我们还可以发现我们无法占有真理,但我们却不能放弃对真理的探索。真理可以是一种相通之处、一个期望的终极(而不是起点)。不同文化代表(或在我身上的不同文化成分)之间的互相理解是可能的,人的特性正在于能够超越主观偏见及个人局限性。”⑱我们要允许思想的多样性存在,对话批评中的主体让不同的思想观点得以充分交流,尊重个体的差异,消除偏见,允许各抒己见,在对话交流中产生“真理”的火花,丰富我们的世界,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因为人类从来都不是被一种标准所定义的,自由就是人类的本质。

“只要我承认了我们两者的话语是对话关系,我同样会赞成重提真理的问题。而在对话批评中,真理是存在的,但人们并不占有它。”⑲人们在对话中可以发现真理,但是却不占有真理,探索真理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并且这一过程会在对话的链条中循环下去,永不完结。未完成性是在平等性和互动性基础上必然延展出的理论特性,对话批评永远只能处于进行时,不可能最终完成,对话的过程在平等性和互动性的作用下永葆未完成的状态,互动性又令批评之间的对话不断产生新的内容,理解视域的增补和认识的增进为对话增添了无尽的新涵义,真理就蕴含在无数的新涵义之中。如果说对话是揭示涵义中真理的最有效手段,并且这种揭示还只能是局部的、不完全的,那么因为平等性和互动性而产生、更新的涵义,对话批评成为了一种创造性行为。更因为涵义的无穷性,对话批评永远只能处于进行时,不可能最终完成,曾经旧的涵义也会以新的形式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对话批评的非预设性决定了真理的涵义会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被深化,每一次对话都会有新的结果产生,它要求参加对话的各方主体达成探索真理的对话共识,以真理为最终目的,不预设立场,不强求结果,保持对话的对象、内容、方式、效果、结论的开放性,强调对话批评的重点在于对话的过程而不是对话的结果。不设定讨论的主导者,都只为逼近真理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托多罗夫同贝尼舒在《作为事实与价值的文学》一文中就具体践行了非预设性原则,托多罗夫认为贝尼舒的阐释具有一种正确性:“给予他的分析以活力的对真理的探求。真理,不再只是信息准确的意义,也成了作家和批评家共同探寻的远景。”⑳对话批评是一个没有完成时的活动,真理的探索永无止境,没有终极的答案,互动性又令批评之间的对话不断产生新的内容。

3.真理的功能

文学中真理的功能在托多罗夫这里是“疗救”,他在《濒危的文学》中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艺术能达到疗伤的目的。第一个是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例子,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在其20岁时患了严重的抑郁症,期间密尔读到了华兹华斯的一本诗集,他被书中的诗句打动,情感得到了升华,书中描述了他读到诗句时的切身感受:“我觉得就像饮用一泓甘泉,从中汲取到了所有的人都能分享的由衷的快乐、同情的喜悦和丰富的想象……我感受到了人们让我从静观自然美景中得到的那种真实而持久的幸福。”㉑密尔阅读华兹华斯诗集时所产生的审美体验使他从痛苦中解脱了出来,最终摆脱了抑郁症的折磨,文学作品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可以达到疗救人心的作用,这种作用和心理学有着某种相似性。

另一个例子是夏洛特·德尔波在监狱中通过阅读书籍使自己度过了艰难岁月的例子,书中描写到夏洛特·德尔波在监狱中面对生存的极限时,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发现书中的人物能够成为她在狱中的可靠伙伴。夏洛特·德尔波从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身上汲取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念,这些人物成了她可靠的伙伴并帮助她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托多罗夫在《濒危的文学》中强调了文学的功用性,认为所有的作品都脱离不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个网络,文学能够使人生活的更好,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认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文学的作用很多。当我们深度沮丧之时,它向我们伸出援手,把我们带向周围的其他人,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帮助我们活下去。这不就意味着它首先是疗救灵魂的技术;然而,作为世界的展现,它同时能够从内在方面改造我们每一个人。”㉒

文学不仅仅是一种日常交往的工具,它也与我们的情感世界息息相关,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喜怒哀乐,我们可以与经典作品中的人物互动,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人类的生活经验,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文学比日常生活更精炼,更动人,但是并非与生活截然相反。文学拓展了我们的世界,促使我们用其他方式构想并组织世界。文学给我们提供了使现实世界更有意义和更美的那样一些不可替代的感受。文学远非一种仅使有教养者惬意的消遣品,它让每个人更好地回应其人之为人的使命。”㉓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获得并非仅仅是知识性的东西,而是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建立与世界之间的联系。我们通过阅读与世界进行“对话”,更好地认识自己并理解生活的本质:“从总的规范方面来讲,今天和昨天一样,非专业的读者读这些作品并非为了更好地掌握一种阅读的方法,也不是为了从中提取作品所由来的那个社会的诸多信息,而是为了让他在其中找到使自己更好地理解人和理解世界的那么一种意义,找到一种能丰富其存在的美;这样,读者就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文学知识本身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使每个人得到完善的康庄大道之一。”㉔

文学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生活的本质,教我们理解现实,使我们更好地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文学为我们提供人类生存的经验,为我们提供生活的智慧,就像哲学家和其他人文科学家给这个世界提供的知识一样,文学提供给我们的是关于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的思想和经验。

三、对话批评中获得真理的途径

怎样才能在文学中发现作品向我们传达的真理呢,在托多罗夫这里,寻找真理的途径是通过对话来实现的,不论是作家、批评家还是读者,每个人都应该以对话者的姿态抛除成见进行对话。

(一)承认文学中蕴含着真理

批评家要承认文学作品中的真理是存在的,这既是探索文学中真理的前提,也是实践对话批评的前提,对话批评要求批评的参与者接受共同探索真理的原则,如果他们承认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真理,他们就已经在实践对话批评了。

纯美的艺术是不存在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关于人类生活真理的成分。唯美主义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唯美主义早期的代表人物佩特提出了“纯美”的概念:“艺术美是脱离社会现实的、孤立的和独特的,是纯美;纯美主要体现在形式。”㉕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唯美主义割裂了艺术与世界的关系,并且认为艺术只在其自身找到目的,而唯美主义作为一个思想流派,其中的一些思想理论家并非完全否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奥斯卡·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的先驱并不否定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奥斯卡·王尔德在艺术自律方面增加了多种断然性表述;他认为,与其说巴尔扎克发现了他的那些人物,不如说是他创造了这些人物。但是,一旦这些人物被创造出来,就会介入当时的社会,从那时起,我们就不断与他们碰面。生活本身非常缺乏形式,由此引出了艺术的作用:文学的功能在于从粗糙的现实存在中,创造出一个将会比常人眼中所看到的更美妙、更持久和更为真实的世界。”㉖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艺术并不是“纯美”的,其审美感知背后也有某种目的性的成分,以利于人生为目的,作家创作出的人物并不是孤立的个体,从人物形象被创造出的那天起他就与我们的世界相关,成为我们人际关系网中的一员,同时也介入并丰富我们的生活,从文学作品创造的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艺术作品和人类生活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艺术作品所描绘的人类生活的本质和现实生活中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可以使我们通过文学作品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艺术活动是人有意图地基于理性基础上的自由创造,艺术的作用仅仅在它自身找到目的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艺术有更重要的社会意义,文学作品借着它自身的形式传达着有关道德的和真理的内容。“美所折射出的是灵魂之美,并由此获致绝对和永恒的美,既囊括了人类日常实践即道德,也涵摄了知之追求即真理。”㉗

美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真理,在此语境下的真理即人类生活的本质和意义。“美的概念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形式和结构概念,而是一种在现实性与理想性的联系中起中介作用的意义世界,是真理性地表达人类共同生活的一种形式。”㉘文学能够使我们获得关于人类经验的真理性的东西,而此种真理性的东西不是我们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能获得的。

(二)批评家要树立对话意识

对话是发现真理的条件,批评的参与者必须相信共同探讨真理的合法性,对话批评的对话模式是多样的,它们是批评家与作品的对话、批评家与作家的对话、批评家与读者对话、批评家与批评家的对话。我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跨越时空与文学中的经典人物对话,从他们的人生经验中汲取生活的力量。“应该把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容纳进人与人之间的伟大对话中来,那是人类从蒙昧时代就开始,而且我们每个人无论多么渺小但都参与其中的对话。”㉙对话批评的这种互动性可以使作品产生新的内容和涵义,真理就蕴含在无数的新涵义之中,通过对话的开展,曾经旧的涵义也会以新的形式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参与对话的各方在非预设性的前提下以探求真理为终极目标,不预设立场、方法、效果和结论,修正了教条论和内在论在阐释活动里因预设立场、追求确定结果所带来的偏差。

对话批评是对真理的探索,对话批评要求在文学和批评中探求真理:“我所向往的那种真理只能通过对话去探索,反之,(在巴赫金那儿,我们已经看到),为了进行对话,应该把真理当作一种前景、一个调节原则。”㉚文学批评与文学写作密不可分,两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批评行为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它承载着比文学写作更重要的历史使命,不只是作家创作文学作品,批评家的批评也是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批评家的批评可以促进文学作品的发展和进步,文学作品中的真理借批评家来传达和阐释:“批评不是文学的外在附属物而是文学必不可少的一面(因为,文学作品本身永远不能说出其全部真理)。”㉛批评家的批评在文学活动中导致一部作品的产生是最重要的,批评家与作家探索真理的属性也是一致的:“批评能够也应该记得它也是对真理和价值的探索。批评探索的真理与文学所探索的真理是有共同属性的,即事物的而不是事实的真理、揭示的而不是相符的真理。”㉜托多罗夫承认了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真理,作家的写作和批评家的批评都是对真理的探索,但是在探索真理这一功能上,批评家的批评比作家承载着更重要的使命,对话批评将文学看作一种真理性的话语,并由此赋予了文学批评探索真理的重要功能,通过对话批评,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真理才不会被遮蔽,同样也增加了批评家的阐释空间和发现真理的可能性。

(三)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对话意识

对话批评既不像内在论批评家那样放弃对真理的探求,拒绝对文学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只关注文学话语的结构及其运作方式,不关心人类命运的问题,读者听不到批评家的声音,批评家放弃了价值判断,而放弃价值判断无异于放弃对真理的探求;也不能像教条论批评家那样根本不让别人说话,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代表着绝对真理。教条论批评家无视作品的真正意义,他们武断地解释作品以达到用作品去附会他们预先确定的教条的目的,作家在他们的控制之下失去了说话的权利,这种态度不是探索真理,而是以真理自居。

对话批评中的作品、作者、批评家与读者都是对话批评链条中的主体,他们在对话批评中是平等的关系,对话的过程中不是一个声音压倒另一个声音,一个思想战胜另一个思想。批评家要聆听作品的声音,批评家与作品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对话批评不是谈论作品而是面对作品谈,或者说,与作品一起谈,它拒绝排除两个对立声音中的任何一个。被批评的作品不是应起‘元语言’作用的物,而是批评家所遇到的话语,被批评的作家是‘你’而不是‘他’,是我们与之探讨人类价值问题的对话者。”㉝作品的地位被提高,从批评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客体变成了与批评家一样具有生命力的主体,批评家不再是高于作品对其进行评判的“审判者”,而是处在与作品具有平等地位上的对话者。

同样,批评家与作家也应保持平等的关系,批评家在尊重作者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应该真实地反映作者的思想,而不把批评家自己的思想加在作者身上。批评家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平等的,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是审美活动得以完成的重要因素,对话批评的多维性决定了批评家与读者之间的平等对话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批评家在对一部作品进行评判时并非完美无缺,由于受到批评立场和视角的局限,作品富有更多探讨空间的可能性被消解,而批评家与批评家、作家、作品、读者之间的对话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这样,‘结构主义’在这方面的缺陷就可以由意识形态专家来弥补,反之亦然。”㉞批评家的角色在延续性的对话活动中是不断转换的,对话活动一旦开始,就会有后来者和他交流,他自己也会扮演读者的角色和之前的作者交换意见,批评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作者,批评家的批评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如果批评家愿意与他的作者对话,他也不要忘记,他发表的作品也使他成了一个作者,将来的某一读者也可能找他来对话。批评的理想并不是使读者瞠目结舌、自惭形秽和对作者推崇备至的权威性论断。批评家应该意识到,他所进行的对话不过是系列链条中的一个链节,因为作者是为了回答别的作者而写作,并且从这时起,批评家自己也成为了作者。”㉟对话批评中的参与者要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到对话中去,因为真理没有终极的确切答案,所以只要人们探索真理的愿望没有消失,对话批评就会永远持续下去,对真理的探索就永无止境。

(四)批评家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价值,批评家是批评活动的主体,文学批评不可能与价值判断相分离。“文学与价值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不仅因为排除价值而谈文学是不可能的,也因为写作行为是一种交流行为,它意味着在共同价值基础上互相理解的可能性。”㊱批评家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身上承担着比一般人更多的社会责任,批评家不仅要关注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还要关注作品的价值取向,要对作品中的真理进行评判,价值判断并不是关乎个人的,而是关乎整个人类的生存,现实生活中人类的价值包括伦理道德、善恶、美丑、正义与非正义,它们是人类社会得以运转的基础,是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会遭遇的普遍问题。批评家要作价值判断并不意味着批评家在对话批评中可以获得优先话语权,而是他们要在批评实践中表达自己对作品内容、理论问题的看法,是对真理问题的一种深层次关注,价值判断是真理的另一个维度。批评家有权就作品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干预,批评家的批评也是文学的一部分。

批评家的价值判断可以引导人们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生,文学中的价值可以让文学的未来发展的更好,“我们不会把我们的探索仅停留在作品的意义上,我们也要探索作品中的真理;我们不只关心‘他说了什么’也关心‘他说的对吗’”㊲。

托多罗夫在《批评的批评》中对诺斯若普·弗莱的形式主义观点评判,他不赞同弗莱的在文学研究领域排斥价值判断的观点,他认为:“文学作品也是充满认识和伦理欲念的,它的存在并非只是为了给这个世界创造出一点儿美来,也同样是为了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哪些是真理、正义,哪些是谎言与非正义。同样,批评家不仅可以表达他们的美学判断,也可以表达对作品中真理和正义的判断。”㊳批评家要在批评实践中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文学承载着价值,价值判断是关乎人类道德伦理的,是人类各种关系的本质和基础,文学批评需要对文学中的价值进行阐释和评价,批评家要坚持美和真的统一,尽管文学不能像科学那样使它获得真理,但是文学从来没有停止对真理的探索,批评家的价值判断是对作品内容、作家思想当中的合理性、不合理性做出分析,批评家关于美丑和善恶的价值判断可以对人的行为作出规范,同时给人类提供有关生活经验的真理。

注释

①②③④⑮⑯⑱⑲⑳㉚㉛㉜㉝㉞㉟㊱㊲㊳[法]茨维坦·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M],王东亮、王晨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页,第178页,第2页,第155页,第175页,第183页,第174页,第94页,第143页,第177页,第1页,第180页,第176页,第176页,第181页,第179页,第177页,第101页。

⑤⑥⑦⑬⑭⑰㉑㉒㉓㉔㉖㉗㉙[法]茨维坦·托多洛夫《濒危的文学》[M],栾栋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27页,第53页,第126页,第97页,第63页,第37页,第108页,第110页,第43页,第54页,第98页,第82页,第130页。

⑧[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51页。

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81页。

⑩[德]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46页。

⑪[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张月等译,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79页。

⑫[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

㉕伍蠡甫编《现代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

㉘李建盛《哲学诠释学与文学的审美真理阐释》[J],《中国文学研究》,202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批评家文学作品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新锐批评家
今日批评家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