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理论探析仿译在微型小说作品标题中的应用
——以《译趣坊·世界微型小说精选》为例
2021-04-16张白桦王晶晶
张白桦,王晶晶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翻译中有一种现象,称为“仿作”,其特点有二,一是模仿,二是创作,作中有仿,仿中有作,二者相辅相成。[1]张白桦译作《世界微型小说精选·译趣坊》(以下简称《译趣坊系列》)第一辑标题翻译多采用这一方法,活灵活现地传达了原文的精髓。这种翻译也迎合了读者的审美需求与文化背景,通过仿译的方法在接受语文化中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在译文与原文之间搭建了一座桥,达到了最佳关联,发挥了译文文化优势。
一、《译趣坊系列》第一辑小说标题及其变化特点
《译趣坊系列》第一辑目标受众为青年读者,所收录的文章题材有寓言类、情感类、叙事类等,小说标题命名有以人物命题、以物象命题、以事件命题、以时间地点命题等多种方式(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原文以人物、事件、物象命题的译文数量变化较大,以时间地点命题的译文数量变化不大。
表1 《译趣坊系列》第一辑小说标题翻译类型原译文对照
译者在翻译《译趣坊系列》第一辑标题时与原文差异较大,大多使用仿译方法。《译趣坊系列》第一辑共有作品104篇,其中35篇采用仿译方法,占比33.65%。译者在抓住原文精髓的同时,考虑到中英语言在标题处理方面习惯的不同,以及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文化特点,模仿时下最流行的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变通处理,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引起读者兴趣。
二、关联理论对仿译的阐译
关联理论的翻译模式最早是由德国翻译家厄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Ernest-August Gutt)提出的。他将翻译看作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的解释和预测模式,翻译是一种语际的、文本加语境干预,与原语作者意图和接受语读者意图建立的关系。[2](P313)译者根据原文信息、语境及关联原则对原文作者的意图进行推理,向目的语读者传递信息,目的语读者再对译者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寻找最佳关联。译者的工作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读者话语理解的难度,同时最大限度增加话语的语境效果,将读者引向原作者想要传递的语境,使读者能够从语句意义中再推出“意义”。[2](P311)译者根据读者的知识构成和接受能力,将原作者和读者的认知语境最大限度地靠近,使原作者所要传递的话语信息与读者话语理解达到最大相似性。
译者使用仿译的翻译手法,使原作与译作之间建立一种联系,通过模仿简化了理解和欣赏的障碍,使二者的认知语境最大限度地靠近,从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和最佳认知关联,使原作者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让其在二者之间进行联想、对比,促使译文意义达到直接性和通俗性。而读者根据模仿取得的语境效果,处理译文所传达的信息,寻求关联和效果,有“似曾相识,似是而非”的感觉,顿生惊异而觉得诙谐幽默,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中对作品产生良好印象。
三、仿译在《译趣坊系列》标题翻译中的应用
关联理论的代表人物格特认为,译者采用的是内省式的分析,为不同知识层面的受众提供译文,读者要么能够理解,要么放弃。虽然人们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世界,但是文化、信仰以及知识构成不尽相同,最终反映到具体个人的认知和预设绝不会相同。[2](P316)译者的责任是努力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在《译趣坊系列》第一辑中,译者牢牢把握这一原则,明确作品以青少年为目标读者,采取直接翻译加仿译、间接翻译加仿译以及创造性仿译的翻译方法,达到了原文与目的语读者的最佳认知关联,译文读起来清晰、流畅、毫不费力。
1.直接翻译加仿译
译者试图在最大限度上,忠实于原文内容和形式进行翻译,达到形似的同时与读者的审美标准相符合,使得译文标题表达原文含义与读者形成共鸣,与原文读者一样获得所有的明示和隐含信息。[2](P316)下面以OnlyaMan译为《只是一个普通人》、CrazyGlue译为《胶水也疯狂》、TheCrackedPot译为《我们都是破罐子》为例进行介绍。
OnlyaMan译为《只是一个普通人》,标题类型属于以人物命名,讲述了一位落魄的老妇人冰天雪地中光脚乘公交车,形形色色的人对她的困难发表不同的见解,最后只有一个年轻人脱下了自己的鞋子给老人穿上,人们议论纷纷猜他是谁,其实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若译者按照字面意思直译原文标题,则为《仅仅一个人》,但是原文的最后一句话“Hewasonlyaman”[3]与标题形成了呼应,表达了自己的意图,说明了文章标题不仅仅是它表现的字面意思,还暗含着文章的整个感情基调。译者在充分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将Only译为“只是”,还增加了“普通”二字,精准传达了原作者的无奈,为读者推断原作者的意图提供了最大的语境效果,达到了最佳关联。
CrazyGlue译为《胶水也疯狂》,标题类型属于以事件命名,讲述了一位妻子因为丈夫有外遇,担心他与自己离婚而使用一种特效胶水,一步步引导丈夫,把他黏在了自己身上。译者没有直译原文标题为《疯狂的胶水》,而是由原文中crazy产生联想,调整词序,增加了“也”,模仿了广为人知的电影《修女也疯狂》。《修女也疯狂》由利·阿朵里诺执导,讲述了一名夜总会女歌手因躲避暗杀躲入修道院,被安排到唱诗班唱歌,对唱诗班枯燥的表演动手改造后竟取得了巨大反响的荒诞幽默的故事。译者根据原文信息、语境对原作者的意图进行推理,明白原作者通过标题所要传递的交际意图,即疯的不是胶水,而是人心,胶水只是一个线索。再通过模仿热门电影名称,为读者寻找最佳关联,这样译文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将译文标题提供的信息与原作者想要表达的交际意图结合起来,产生最佳关联,进而很好地理解文章,而且译文标题亦趣味顿生。
TheCrackedPot译为《我们都是破罐子》,标题类型属于以物象命名,讲述了挑水工的两个水罐,一个是好的,另一个有裂缝。裂缝的水罐因为自己总是漏水而自卑,可是农夫告诉他,正是因为它漏水,道路两旁的花才能盛开。如果译者将文章标题直译为《破罐子》,译文读者不能根据标题推测出文章内容,此时的语境效果不理想。译者由文中的一句话“Weareallcrackedpots”[4](P75)产生联想,借用译语中歌手王筝演唱的歌曲《我们都是好孩子》,将标题译为《我们都是破罐子》。二者的共同之处都是鼓励年轻人即便受了伤也还要记得我们都是好孩子,仿作顺理成章。译文读者能够根据译者提供的交际信息,推理原作所要表达的思想,形成最佳关联。译文标题也因为套用了流行歌曲变得生动形象。
2.间接翻译加仿译
所谓间接翻译是指译者把注意力放在取得与原文相同的解释性,译者可以替换一些语境线索,添加或省略与目的语读者无关的一些内容,以引导读者。[2](P316)间接翻译的使用关键在于替换一些语境线索,究其原因是为了使原文能更靠近读者。译者采取仿译方法,为的是在译语的思想和语句上分享原语的语境含义,进而达到最大关联。如:OneMillionDollars译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TheBigChange译为《升职记》、OneorTheOther译为《因为爱情》。
OneMillionDollars译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标题类型属于以物象命名,若直译为《一百万美元》,就不能为读者提供推测文章内容的信息,也未能与读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产生任何联系,达不到最佳关联。而将标题译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一非常熟悉的电影名称,读者一定会想知道二者之间有何联系,故事内容有无相似性。其实,对于标题的选择,译者是有意而为之的。OneMillionDollars讲述了爱上了富家女的穷小子为了满足富家女父亲的娶亲条件,要在一年内赚够一百万美元,就在他梦想成真的那一天,却收到了心上人已病逝的消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由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所执导,2008年上映,讲述来自贫民窟的印度街头少年参加了电视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目的是要找回失踪的女朋友,因他的女朋友对这个电视节目一向十分热衷。但当他即将获取高额奖金时,却被人揭发有作弊嫌疑。两个故事在主角的身份、目标、赚取的金额以及最后的结局等方面有很多相通之处。译者通过间接仿译,为读者提供了充足的背景信息,将自己解码的原作意图进行解释,引发读者对信息背后的交际意图进行思考,进而达到最佳认知关联。
TheBigChange译为《升职记》,标题类型属于以事件命名,直译为《大变化》,而译者仿译为《升职记》。对于没有读过原文的读者来说,《升职记》这一标题并不陌生。《杜拉拉升职记》是2010年上映的一部电影,讲述了一名普通员工通过努力蜕变成管理层的故事。只是看标题,译者就将文本信息和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传递给了目的语读者,目的语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对译者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寻找到最佳关联,即推测出这是一篇关于升职的微型小说,而直译的标题《大变化》,让人毫无头绪。在完成明示—推理这一过程之后,译者依靠仿译这一方法就达到了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的效果。
OneorTheOther译为《因为爱情》,标题类型属于以物象命名,直译为《这个还是那个》,而译者仿译为《因为爱情》。这个标题模仿了歌手王菲与陈奕迅合唱歌曲《因为爱情》,这首歌登上了2012年的春晚,引起了不小的热潮。歌曲和微型小说都讲述了年轻时热烈的爱随着时光的流逝沉淀成波澜不惊的爱,也许爱人已变亲人,可就是爱情让人们走到了最后,不悔当初。关联理论认为,交际中传递的是思想而不是形式。[2](P317)译者没有被原文的形式束缚,为了取得认知效果的相似性,间接仿译歌曲名称,使传递的内容与原文十分相似,译文与原文相关性进一步增强,无需读者“费力”处理,就会产生适当的语境效果,使译文与目的语读者相关,读起来毫不费力。
3.仿译加创造性翻译
创造性翻译主要用于所指不明确的标题,多集中于以人物命名或以时间地点命名的标题,译者为了取得一定的交际效果,对特定的人名、地名、不明确信息等进行了跨语言的重命名。尤其是对那些原作标题在直译之后不能完整表达信息,只是译出了一个毫无意义的抽象名称的标题,采取创造性的仿译方法,既提纲挈领又言简意赅,如:Ruthless译为《谁动了我的毒酒》、FourWordsThatChangeaLife译为《一句话、一辈子》、TheTinyPenguin译为《穿越大半个南美去看你》。
Ruthless译为《谁动了我的毒酒》,标题类型属于以事件命名,直译为《无情》,译者仿译为《谁动了我的毒酒》,套用了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仿译内容与原语相关联之处在于因变化而产生的不同结果。微型小说的主人公耍小聪明,用毒酒惩罚小偷最终害了自己;《谁动了我的乳酪》则是小老鼠在处理变化时比小矮人表现得好,这些都说明了人类那些过于复杂的智慧和情感有时会成为前进道路上的阻碍。译者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从整体上把握,抓住了文章的关键,通过仿译帮助读者联想到了熟悉的内容,并建立了最佳关联,深化了原文内涵,使得译文情趣顿生。
FourWordsThatChangeaLife译为《一句话、一辈子》,标题类型属于以物象命名,直译为《改变一生的四个字》,译者借用了周华健演唱的《朋友》这首歌的一句歌词。译者由four words和a life关键字眼产生联想,借用译入语中广为流传的歌词,为理解原文提供了解释语境。根据文章内容整体译出,目的语读者根据语境进行推理,找到了最佳关联。读者可以从仿译作品推断出,文章内容可能为人一生中重要的一句话。这一推断不仅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获得的明示一致,还使得译文鲜明醒目、吸引眼球,令人印象深刻。
TheTinyPenguin译为《穿越大半个南美去看你》,标题类型属于以物象命名,直译为《小企鹅》,读者阅读标题后并不能完整推断文章信息,译者仿译金智娟(娃娃)演唱的《漂洋过海来看你》这首歌歌名,将原文意义转换到译文之中。文章和歌曲都讲述了因为深厚的感情,企鹅和她都不远万里、不辞辛苦地来到爱人的身边。由于内容上相似,通过仿译歌曲名来翻译文章标题为读者提供了原文文本语境。译文与原文的相关度增强,既产生了适当的语境效果,又传递了意图,使译文更合文体规约和文辞习惯,更富有感染力。
四、结论
荒原在《小小说不好写》一文中曾经就微型小说的标题作过如下论述:“标题之于小小说尤有补充匡正之要义,而不止于诠释,重复或简单概括作品内容,更非平平然如庄稼娃命个乳名。好标题应当与作品似相干又不相干,那相干处便是韵味。小小说凝千古于须臾,缩万丈于径寸,标题是有机部分,是‘眼’,是引发读者联想与再创造的契机。”这就是说,微型小说的标题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需要原作者加以重视的同时更需要译者在翻译中格外用心。张白桦《译趣坊系列》微型小说第一辑的标题翻译以译入语的经典名言、妙佳句或者流行的书籍、歌曲、电影等作品为“原型”予以模仿,采用了仿译方法,通过对原文本交际意图的理解、推理,结合自身的创造和想象,为译入语读者创造了最佳关联,享受到了原文读者最大限度的等效明示。仿译方法的使用,打破了原文的形式,甚至内容,背离了原文,创造了特殊的效果,让读者对译文产生了好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