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求索与创新: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治理实践
2021-04-15翟绍果
■文/翟绍果
在中国共产党民生治理的百年历程中,土地分配、制度保障和民生善治体现了民生治理发展的历史性和规律性的特征,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民生的守望。而在民生治理政策演变过程中,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以均地权、建政权和强治权回应着时代要求,也求索着民生治理的本质。在历史与未来的交相辉映下,时代性、规律性和适配性统一的实践路径中也闪烁着中国共产党对民生治理的创新之思。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守望民生之心、求索民生之权中不断创新民生之治,时刻以新时代民生需求为导向,以民生治理的政策为遵循,恪守着规律性与适配性支配下的民生治理政策,从民生之治最终走向民生善治。
民生之心:百年守望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中不断调整着民生治理重心,守望着中国人民的民生,让民生治理发挥出最大功效。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为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不懈奋斗,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民生问题置于重要位置。中国共产党人为履行党的宗旨和使命,在通过均地权、救孤寡等方式保护农民阶级利益的同时,还实施了劳动保险、失业救济等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民生举措。真正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到革命队伍中,为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尽快使国家走出“一穷二白”的状态,采取了“城乡二元”的民生治理思路。在城市中通过以劳动保险、公费医疗政策为核心的政策体系保障城市人民民生,在农村则由于国家经济实力的限制,只能采取社区互济共助式的“五保”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民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应对贫困问题,制定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通过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创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国企改革引发的社会福利延续乏力的问题。在义务教育方面,出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定,明确了义务教育制度的法律地位。上述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义务教育制度等社会福利性质的民生举措有效地舒缓了经济转型和体制变革的阵痛,体现出民生政策同经济政策的良性互动。
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伴随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民生治理水平也日趋提高,通过强化民生制度的公平性、互济性,整合碎片化制度,提升民生支出水平,完善民生保障项目,其服务内容也随之明确,服务的规范性也随之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善治目标正在稳健实现。民生治理跃升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的重要来源。因此,民生之心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治理变迁中的初心守望。
民生之权:百年求索
从均地权到建政权再到强治权,民生治理政策演变映衬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民生治理的求索。
均地权:回溯民生治理的起点。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然以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行动纲领,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便尽可能地团结一切无产者。农民作为长期遭受残酷剥削和深重压迫的阶级,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革命最忠诚、最广大的支援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各时期革命任务的变化,在对环境形势综合评判后灵活地调整土地政策,彻底打破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业生产资料的垄断,让农民在政治和经济上实现翻身,最大程度地团结了农民阶级。与此同时,农民阶级在土地革命中所逐渐形成的对党和新政权的政治认同感,又进一步构成了中国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逻辑起点。
建政权:探索民生治理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准确判断社会基本矛盾,科学构建起经济体制及阶段性发展计划,并通过体制建设为人民提供契合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民生服务。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将权责下沉至基层和各级治理机构,形成了规范运作的民生治理体系,保证了各类民生治理内容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落实。
强治权:瞭望民生治理的维度。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权力来源,民生治权的强化也是实现民生善治的基本条件。一方面,在向基层的下沉中能够因地制宜地孵化出多元化的自治模式,并吸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生治理,从而构建出多元参与、多层分布的民生治理格局。另一方面,承担着动员、协调、组织和保障的重要职能,能够有效地弥补单一权力结构下民生治理短板。因此,民生之权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治理政策演变中的逻辑求索。
民生之治:百年创新
由政府、社会和公众在民生需求和民生政策之间均衡达致民生善治,是中国共产党对民生治理的路径创新,有3 个实践环节。
依据时代性回应民生需求。民生政策的演变遵循着鲜明的历史规律性,其本质是各历史时期民生治理逻辑的向外呈现。中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治理导向从固国安邦、稳定发展到和谐社会、公平共享,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民生需求的特征,而民生治理也需要依照所处时期的需求特征作出相应创新。新时代的民生需求已经蜕变为对多层次、全方面、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需要着力应对民生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时代挑战。这意味着新时代的民生政策要时刻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现实参照,紧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内涵。在实践层面,要依托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凝聚社会对民生治理的共识,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与民生领域的改革;以实现主体间联动为重点,形成对民生难点治理的社会合力;以共享发展成果为目标,形成民生治理的合作路径。
遵循规律性达成民生政策。民生政策遵循着特定的发展规律,在各个历史时期中,民生政策的选择实际是特定社会历史发展水平制约下所进行的环境适应性选择。在新时代,民生治理需要牢牢把握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面对日益活跃的市场经济活动、劳动力就业与流动形态,以推动民生治理顶层设计的制度创新为出发点,以推动完善管理创新为着力点,以运行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为落脚点。
重视适配性实现民生善治。基于新时代民生需要,通过完善民生保障的制度设计,达成深层次的民生治理良序状态;通过抑制危险度,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多维度的安全感;通过风险度化解,强化人民群众多层次的获得感;通过维持适存度,提振人民群众可持续的幸福感。具体而言,要精准识别、高效解决人民群众所面临的“民生五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住房难、养老难;要精准部署、全面实现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民生七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因此,新时代的民生治理要以强化社会政策在危险度抑制、风险度化解和适存度维持的基础性功能为起点,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为目标,通过共生、共识、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治理思路,实现人民群众“民生八更”——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民生之治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治理实践中的路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