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何以变“新闻”?*
——一项基于新闻本体论的研究

2021-04-15谢轶菲

浙江社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信息

□ 王 臻 谢轶菲

“新闻属于信息”曾是新闻学界普遍认可的观点①,但随着移动传播时代的到来,“新闻信息”似乎成了专有名词,②信息被直接当做新闻使用,模糊了二者之间的差异。有学者认为“新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③,“新闻是文化信息中具有新闻意义的一种信息,叫新闻信息”④。也有学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包含有信息,并不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都能登报、播出,而成为新闻。”⑤那么,信息与新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信息变新闻的知识生成是怎样的?有无规律可循?移动时代这种传播路径是否还成立? 它对新闻实践活动的意义何在? 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一、“信息”变“新闻”的过程:变与不变

在移动传播尚未出现时,信息以简单的 “媒体-受众”传播模式传递。到了移动互联时代,大量的信息聚合平台完成了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信息的整合收编,其聚合特性为信息传递增设了一道关卡,形成了“媒体-平台-受众”的传播模式。传播模式的改变背后,是信息“把关人”的变化。

传统媒体的 “把关人” 对信息进行核实和筛选,决定送入传播渠道的信息内容,并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发布。这种选择发布并非完全主观,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系统性,比如盖尔顿和鲁奇列举的新闻九要素:时间性、重要性、明晰性、文化接近性、一致性、新奇性、连续性、构成平衡性、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满足上述要素越多越能成为新闻。⑥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者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

在移动互联时代,除传统的新闻从业者之外,商业网站编辑、自媒体编辑、用户都是信息的“把关人”,他们从海量信息中选取“重要的内容”,进行改编、拼贴、组合,并“起一个叫座的标题”,扭转原来的报道重点甚至价值取向,“赋予原生信息新的价值取向”,实现信息的重组与赋值。这些被重组的信息进一步被技术公司或分发平台通过算法推荐给用户,最终进入“新闻”的信息不仅是“把关人”把关的内容,更是“人工+机器”挑选、分发的数据。⑦

更进一步,“把关人”变化的背后,有没有不变的东西? 马克思认为:“由于他们(人类)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⑧这里,人类的交换包括了劳动交换、信息交换、物质交换等。从信息交换到新闻发布,每一次都会经历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种过程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侧重了不同的转换条件,但始终遵循着一条——新闻“是人们需要的、关注的”信息⑨。

首先,劳动需要是信息变新闻的第一步。斗转星移、四季轮回、潮涨潮落、花开花落、生长繁衍、朝代更迭、社会变迁……产生了大量的信息,人类一直生活在信息世界之中。维纳定义信息是“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和名称”⑩。信息不断被传播和交换。远古时期,人类为抗击自然灾害和外族侵略,结群而居,共同劳动。他们“本能或自觉地把‘新近发生的事实’通报给本部落的其他人”⑪,原始的新闻传播便产生了。李元授、陈扬明认为,新闻产生的过程就是人的意识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反映和加工制作的过程,进入人的大脑并成为意识反映的是事实的信息。⑫伏羲在树上挂了一个牌子,牌子上画着八卦符号告诉百姓天气的变化,这是最早的气象预报,也是一种新闻形式,它满足了原始人类劳作的需求。

其次,政治需要是信息变新闻的关键一步。麦克卢汉认为报纸是“靠透露消息的政治”⑬。人类对信息的需求不断攀升,信息变新闻的外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这其中,政治起了关键作用。公元前59年,凯撒在罗马议事厅外大街上的石膏板上,每天报道元老院的会议;公元前6年,渥大维创办《每日纪闻》内容涉及帝国政事、战争消息、刑事案件、名人言论、宗教活动和议会纪录等。历史学家认为“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统治辽阔的疆域,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它有一个发达的信息传播系统”⑭。

在中国,东周时期的孔子编集《春秋》被后人称为“新闻的雏形”;汉朝首现的邸报“实为地方政府驻京之邸发行的报纸”;唐朝的进奏院状“通过首都长安为中心的交通网络,得到广泛的传播”⑮。宋朝邸报“构成了官方体制运作的一个链环,在一定程度上亦成为士大夫之间交流的平台”⑯。邸报始终代表朝廷的政治意图,以稀释不利朝廷信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为目的,进行政治传播。

宋代还出现了流传于民间的小报,它“打破了封建王朝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局面,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使搜集新闻成为一种职业。”⑰相比邸报的官文化象征,从衙探们手中流传出来的“小报”则是纯民间的信息传播活动,“隐而号之曰新闻”。由于“官本位”文化传统鄙视“邪门异端”,打压非官方、非正统的思想,因此“新”总是与俗、小连在一起,大都含有轻蔑的意味。然而“新闻”的“闻所未闻”、“新之闻”却打开了广阔的受众市场,在历代王朝中屡禁不绝,也反映了受众对事实多面性的需求。

第三,受众需要是信息变新闻的核心。“没有需要,就没有大众传播。”⑱施拉姆(1994)设计了一个选择或然率公式,来计算受众为何选择某一媒介/信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认为满足受众需要的可能性越大、费力程度越低,则选择某种传播渠道讯息的或然率越高。信息传播的原动力应该来自受众需要。凡是能够增进受众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知识、数据、符码都是信息,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新闻。“新闻只是指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并通过各种手段 (含人际间的原始交流方式)公之于众的那一部分信息,他只反映事物新近变动的状态。”⑲那么,什么样的信息才能成为公之于众的那一部分呢? “反映事物新近变动的状态” 又是何种状态?日本信息学者日比野省三(1988)说:“信息量与其本身的概率成反比,与意外性和新颖性成正比。”⑳信息出现的意外性越大,信息量也越大,新闻性也越强。受众的好奇心是新闻媒介选择信息的重要标准。

当下,信息过载严重干扰受众对有用信息的分辨和选择,信息变新闻的过程也显示出新的特征。一是对新闻真实性的需求被重新重视。二是即时性在新闻与信息上的差距被抹平,甚至新闻直接源于信息,比如电视台使用网友拍摄的视频画面报道某突发事件。三是与自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向纵深发展,向专业化迈进。移动互联时代,受众与记者的边界逐渐模糊,受众越来越多地参与新闻生产,公民新闻和公民记者崛起。这种信息消费图景,给受众认识世界设置了更多的困难,也呼吁对真实、有效、权威的信息的需求。

二、“信息”变“新闻”的条件:选择与赋值

移动传播工具廉价且上手容易的特点降低了媒体的准入门槛,相较于传统媒体的严格审核和新闻采编队伍的专业化,新媒体的“把关人”更像是“信息的策展人”,是对信息的选择、重组、赋予新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发布,以及对某一个新闻报道的意义阐释面临失控的危险,假新闻、反转新闻频现。有学者认为反转新闻“反转的是信息不是新闻”,这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路:既然信息与新闻不是同一个东西,那么从信息到新闻的过程必定存在某种转化,而转化总离不开某些控制条件。

考察信息变新闻的转化条件,必须搞清楚“新闻”与“信息”的区别。首先,什么样的信息可以成为新闻的信源? 信息论认为,信息是“两次不定性之差”,旨在减少或消除对象的“不定性”。新闻学认为,信息是一个经过传播环节的“受众者未知的事物”。信息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从时间看,信息可以分为历史信息、即时信息和预测信息。“对新近事实的报道” 的新闻属于即时信息。从接收者看,信息可分为实在信息、实得信息和先验信息。实在信息是事物固有的信息,实得信息是观察所得的信息,先验信息是观察者先前掌握的信息。记者新闻采访获取的是实得信息,记者采访前收集的素材则是先验信息,先验信息的掌握能力决定着记者职业素养的高低。从功能看,信息具有消息性、知识性、情感性、指令性和程序性。大量的历史信息、自然信息、社会信息、预测信息、档案信息等,唯有通过新闻媒体公开传播,才能成为新闻。

其次,从新闻的定义看,“信息”之上有哪些限定词?宁树藩定义“新闻是经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这里对信息的限定词有“经传播”、“新近”、“事实”,它们分别对应新闻的三个属性——公开性、时效性、真实性。张敬安也指出,新闻区别于信息的三个重要特性是:新闻是“事实的表征”、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是“经过传播的信息”,从同一个角度进行了不同的表述。“信息传播说”认为,“传播者作用于客观事实,借助一定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通过特定符号(语言、图片、文字)传播给受众并接受受众反馈的一种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才是新闻。”从传播学的角度,指出新闻较之信息,增加了新闻媒介的功能。王寄忠认为,运用新闻形式传播信息需要注意“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努力增加新闻的信息含量”、“加强宏观和预测性新闻”、“重视传播信息的时效性”,他把信息含量的多少作为新闻的一个量化指标,也就是说一条新闻可以包含多条信息,另外宏观与预测新闻的加强,也体现了新闻属性中服务性的增强。只有“建立在真实事实基础之上的、有价值的、可公开传播的、具有异常性的、新近发生的事的信息才有可能成为新闻。”

移动互联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并非“人人可以发新闻”。从信息到新闻的转换是有条件的。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写道:“消息处在报纸之外,是超乎报纸的信息。在当时最初级的知觉条件之下,报纸的主要功能是纠正谣传和口头报道中的错误……但没过多长时间,报界就开始感到,新闻不仅需要报道,它还需要去搜集。事实上还需要人去制作。于是,进入报纸的信息是新闻,未进入报纸的则不是新闻。”可见,传播者视角(被新闻媒介选取并报道)以及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决定了什么样的信息能够成为新闻。

信息变新闻的首要条件是符合传播者的视角。“自然信息无比丰富,传者只能通过选择和剪裁,传播出其中很小的一个部分。”陆定一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信息首先要符合新闻媒体的传播需要,然后被新闻媒体报道出来,成为新闻。这种新闻媒体的选择,正是“对不确定性的消除”。

信息变新闻的次要条件是符合新闻价值。“如果传播的是没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即使它穿着‘新闻’的外衣,严格说来是不称其为新闻的。”新闻作品的基本功能就是传递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这其中离不开新闻人的主观选择。都正阳认为新闻工作者“要把采访中得到的原材料,进行很好地回味加工,用脑子咀嚼出新闻,这个过程就叫比较碰撞。”这种比较碰撞就像大浪淘沙,必须提炼才能淘到金子,才能从大量信息中发现新闻价值。

三、“信息”变“新闻”对当下新闻传播的启示

传播是“在一端或准确地、或大致地重制与另一端相关的讯息。”移动传播时代,处在信息提供者一端是谁?传统媒介正在失去长期保持的“垄断性宣传功能”,受众对主流媒体的依赖逐渐转向对平台和自媒体的依赖,平台掌控着信息的重组、赋值和输出,在“媒介-平台-受众”的多重关系中,平台而非媒介影响着受众的需求,受众也可能制造和传播一些由于官方控制而无法从传统媒体获知的信息。

科瓦奇和罗森斯蒂尔在《Blur》中提到,对受众个体的培训可以提升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也就是媒介素养或者信息素养的养成。从受众需求的角度看,趋于完善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走向理性成熟的互联网网民、逐步多样化的互联网内容产品是新闻生产的三大利好,也对未来的新闻生产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

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看,信息是一种特殊产品。在移动传播时代,信息消费的环境、主体和客体显示出与一般产品消费不同的特质,进而影响到新闻生产与流通。信息何以变新闻,成为传统媒体生存之问。

从政治传播的角度看,传统媒体需要改变新闻报道策略以维护媒介权威。尽管我们无法阻止网络、手机以及最基础的人际传播,但是“如果权威性的权力机关不在第一时间出面讲真话实情,最容易造成信息多级传播中的扭曲和衰变,更大的社会不稳定必然来临。”传统媒体要想在新闻报道上取得优势地位,或许得从信息的纵深发掘入手,转向深度报道、专题报道、连续报道等,来弥补传统媒体信息传播速度慢、互动性差的劣势。

四、结论

“信息技术的革命毋庸置疑带来了受众主体性的解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受众通过主流媒体接触和消费信息,实现自己的某种目标,他们往往会发展“与那些感觉最有助于帮助其达成目标的媒介的关系”。然而在移动传播中,信息渠道变得多元,人们不再单一依靠官方媒体获取信息,传统媒介系统失去了长期保持的垄断性宣传功能,尤其是被动的受众变成了主动的信息策展人,受众的“狂欢”反衬了新闻传播者的模糊与无所适从。陈力丹指出:“过去有关信息公开的规定,地方政府和媒体没有报道权,为各种突发事件的传闻蔓延提供了机会,教训惨重。”尽管信息的传播未必通过新闻媒介,但如果新闻媒介没有抓住信息公开的主动权,那就意味着失去了对舆论的导向和监督。

传统媒体如何在移动传播时代赢得受众? 新闻工作者怎么样才能从大量信息之中找到有效信息,传播给受众?“信息”何以变“新闻”是现实的困惑,也是学界的热点。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每次都取决于已经发达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产生,也像它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假设人们信息化的生活依旧是物质生活的一部分,用历史的方法考察信息变新闻的条件,那么马克思的观点“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完全可以被证实。这种需要的满足,在信息交流层面,恰恰表现为从信息到新闻的转换,它使得信息更具有传播性,更为公开、真实、客观,也更利于满足人们的需要本性。在这个过程中,劳动需要、政治需要和受众需要三个层面共同促成了转换的前提,而“把关人”的把关则体现了新闻价值的判断。在此基础上,我们既可以进一步解答如何过滤删除过载信息的问题,也可为移动传播时代的传统媒体转型提供启示。

注释:

②于秀:《论自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负效应及对策》,《传媒》2017年第5 期。

③林凌、濮端华、张帆:《新闻学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3 页。

④肖保航:《试论新闻与信息》,《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 期。

⑤包军昊:《试论新闻与信息的关系及如何提高新闻的信息量》,《现代传播》1991年第5 期。

⑥⑱⑳邵培仁:《传播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134、310、163 页。

⑨⑲刘卫东、荣荣、殷莉:《当代新闻传播》,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6、48 页。

⑩维纳:《维纳著作选》,锺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4 页。

⑪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 页。

⑫李元授、陈扬明:《新闻传播学》,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第3 页。

⑭⑮⑰张昆:《简明世界新闻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7、18 页。

⑯刘大明、徐艳:《宋代邸报的新闻活动探析——围绕政治信息传递相关问题而展开》,《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02 期。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信息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订阅信息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