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理路*
——以边疆多民族地区为例

2021-04-15蒲丽霞贾友军

新疆社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蒲丽霞 贾友军

内容提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面对来自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思想、西方政治思潮、狭隘民族意识等因素的挑战,文章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通过重拾历史记忆、夯实经济基础、强化政治认同、推进文化引领等方面的实践,实现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0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党的章程,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习近平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99页。团结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安全,尤其是边疆多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诸多挑战,在思想认识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因此,本文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视角切入,对新时代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面临的现实挑战进行探讨,以期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理路。

一、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厘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思想基础。其培育过程有助于消解地域认同、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所产生的张力,有助于加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本文认为,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动各民族群众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共识、价值信念和行动意愿,对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共识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基础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2页。作为我国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共同体的主观反映,更映射着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生活的真实需求。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不仅是个人、更是对本民族群体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或中华民族组成部分的心理确认。笔者认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共识,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得以形成:第一,知识性建构。一是通过接受教育直接习得的知识体系。通过传授关于国家、民族、历史、政策等内容,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印刻于受教育者的世界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之中,是单向度的过程;二是通过大众传媒、人际沟通等方式获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知识,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二者共同构成了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知识基础。第二,经验性建构。人们通过生产生活实践经验获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直观感受、理性思考。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为人们的交往互动提供了空间条件,促使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对中华民族概念形成直观印象,并通过自身感受做出价值评价。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经验是各族群众形成中华民族观念的基本来源,构成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基础,并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经验体悟的不断积累,最终形成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念的认同,这是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前提之一。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共识的内容是丰富的,最基本的内容是“五个认同”。“五个认同”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联系的,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国家认同,全称应该是民族-国家认同”(4)王卓君、何华玲:《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危机与重构》,《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它既包括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也包含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党和政府的积极培育和塑造。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五个认同”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属性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发挥其引导、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用的根本政治基础。主流意识形态以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稳定为基本目标。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共识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信念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精神动力

意识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延续性的特点。它植根于历史,同时反映着当下的社会生活。从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来看,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实践中,经历了一个不断流动、混杂、分合的漫长过程,伴随着交流交往的汇聚、融合,建立起紧密联系的社会生活网络,构成了我国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5)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页。。中华民族的形成是自在的客观历史事实,而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则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的历史演进。1840—1911年间,中华民族自发地联合起来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粉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捍卫祖国的统一和疆域的完整,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重新阐释了“民族主义”的涵义,即中国民族追求解放、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这一主张将民族的存续与国家的存亡紧密联系在一起,极大激发了民众的中华民族意识,为各族人民共同抗击外来侵略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对外求中华民族彻底解放,对内求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新“民族主义”思想,进一步揭示了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的根本一致性。中华民族日益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自觉意识,最大限度地凝聚了各族人民的力量,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历史表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底色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胜利。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中,各族人民在情感和精神上凝结而成的“我们感”,是植根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强烈的价值信念。这一信念“天然地”包含着对中华民族各成员之间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认知共识,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使命共识和捍卫国家统一的坚定意志。

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自为”,共同的价值信念是维护其存在的精神支撑和推动其发展的精神动力。在当前复杂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价值基础和方向指引。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大价值共识,既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又指出了中华民族的最高价值旨归,即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经验的智慧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续提供信念支撑,更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供精神动力。面对新冠病毒的肆虐,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迸发出磅礴力量,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和衷共济、共渡难关,将内心信念转化为统一行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巩固。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行动意愿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目标指引

作为物质生活的反映,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6)《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8页。基于认知共识和价值信念,中华民族的行动意愿来源于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追求既包括人们在物质需求上的获得感,更包括在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在这一目标激励下,各族人民以昂扬的精神斗志和积极的统一行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体现为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坚持中国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更是各族人民共同的选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凝聚各族人民的创造力,形成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没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国家就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根基,中华民族共同体就面临着被解构的现实危险。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必然会增强各族人民对国家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从而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供目标指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现实挑战

进入新时代,我国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各族人民心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然面临着多重挑战。

(一)民族分裂势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破坏

对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分裂势力始终是破坏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最大威胁。在当代中国,民族分裂思想是破坏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共识的最大威胁。进入新世纪以来,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加紧对我国特别是边疆多民族地区进行渗透,它们打着保护“民族文化特性”的幌子,利用各民族在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现实差异,散播分裂思想,蓄意制造民族隔阂、挑起民族矛盾,企图割断共同文化纽带,实现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政治图谋。其中“疆独”、“藏独”最为典型。青少年、基层群众和少数公职人员成为它们的“工作重点”。它们利用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弱点进行价值观“改造”,利用普通群众朴素民族情感的弱点进行煽动,利用少数公职人员的权力野心进行拉拢利诱,培植政治代理人。在社会层面,它们的渗透既有秘密传播非法宣传品、制造印有分裂隐喻话语的生活用品等隐蔽手段,也有利用互联网和境外电台宣扬散播分裂思想的公开手段,企图通过“量”的积累实现分裂国家的政治目的。尽管我国对民族分裂势力进行了严厉打击,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形势依然艰巨复杂。民族分裂思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筑、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依然严重。

(二)宗教极端势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解构

“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7)吕大吉:《宗教是什么?——宗教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逻辑结构》,《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2期。在我国,边疆多民族地区通常具有多宗教并存的特点,宗教思想对信教群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产生重要影响,在信教群众的思想情感、伦理道德、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充分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一个时期以来,宗教极端势力利用信教群众朴素的宗教感情,通过歪曲宗教教义、宣扬宗教极端,蛊惑、煽动信教群众组织、参与非法宗教活动,削弱和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它们以“是否信仰宗教”为标准将各族群众割裂为“我们”和“他们”,不择手段地推动所谓“宗教教义”对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干预,重点向文化教育领域进行渗透,并妄图以此为标准“规制”世俗生活,鼓动一些不明真相的信教群众敌视国家、社会,成为它们分裂国家的“马前卒”。披着“宗教”外衣的宗教极端势力的实质是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直接威胁。

(三)西方政治思潮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苏东剧变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别有用心地向我国输出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妄图再次赢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近年来,来自境外的各类社会思潮交织激荡,不断冲击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以新自由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政治思潮在不同程度地解构着人们的原有价值观。新自由主义思潮曾在苏东剧变中发挥了重要的“思想武器”作用,其宣扬的“资本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认知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一度被个别国内学者“热炒”的文化多元主义脱离我国国情,搅乱了人们的认知。不可否认,文化多元主义曾在提升美国、加拿大等移民国家的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文化多元主义是在西方个人主义政治观与移民国家现实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与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及中国族际政治环境并不相符”(8)陆海发:《民族国家视阈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对文化多元主义的“热炒”极易引发某一民族的利益大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错误认知,刺激了“多元”、削弱了“一体”,侵蚀动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基础,严重危害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一度在社会层面“流行”的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抹杀、歪曲历史事实,丑化、抹黑英雄人物,否认和肢解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破坏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进而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达到“西化”、“分化”中国的目的。

(四)狭隘的民族意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危害

民族意识,是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一民族的情感认知和理性确认,是“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兴衰荣辱、权利与得失、利害与安危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9)熊锡元:《民族意识与祖国意识》,《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近现代史实表明,民族意识的觉醒,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着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积极作用。然而,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如果过于强调本民族利益,忽视或否定其他民族利益,破坏国家的整体利益,则会落入“狭隘民族主义”的“窠臼”,引来外部敌对势力的觊觎和介入,往往会导致“一损俱损”的严重后果,近代以来的历史案例比比皆是。

狭隘的民族意识主要表现为:片面强调本民族的重要贡献和中心地位,而忽视其他民族的地位和作用;片面放大本民族的优越感,以自身的标准框定其他民族为“他者”,进而在心理上产生对其他民族的疏离感、排斥感,在行为上拒绝与“他者”交往交流,以“保护本民族文化特点”为由,拒绝融入主流社会,固守自身原有的生活方式。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人们之间的交往交流显著增强,但囿于宗教信仰、语言沟通、饮食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一些少数民族群众在观念上、思维上一时难以适应城市生活、现代文化及市场竞争压力,融入难度加大,在心理上产生对现代化、城市生活的负面认知,复归其原生生活,反而强化了其思想意识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削弱了与其他共同体成员的联系纽带。狭隘民族意识的存在让“三股势力”有机可乘,极易为其利用。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立物,狭隘民族意识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筑,侵蚀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基础。

(五)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带来的利益差别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影响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6页。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无法摆脱对物质经济基础的依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亦是如此。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不可否认的是,行业间、城乡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在我国,边疆地区往往是少数民族群众聚居的地区,地域广大而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人口少且居住分散,制约着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商品贸易、人员交流,客观上存在着加强经济联系和利益联结的诸多困难。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边疆多民族地区总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制约着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其中以教育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教育水平的落后引致受教育者思想观念的保守与开放意识的不足,从根本上影响其他事业的进步。尽管中央政府出台多项力度空前的综合支持战略,但短期内完全扭转边疆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并非易事。多方面的现实差距极易动摇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基础,造成心理落差、滋生消极懈怠情绪,产生对国家政策的错误认知,侵蚀其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维护边疆多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理路

立足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确保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最大限度凝聚人心,汇聚磅礴力量,这就需要明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直面当前各种挑战,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理路。

(一)重拾历史记忆:加强共同历史的宣传教育,激发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唤起各族人民的历史记忆,有助于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共识,为价值信念和行动意愿奠定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秦统一中国以来,无论是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还是中原王朝统摄周边,除了几个短暂的政治分裂时期外,封建统治者们始终遵循“大一统”政治传统,保持着中华民族统一的状态。在民间,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的长久不衰,维系着不同文化特点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大一统”观念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成为捍卫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侵略瓜分中国、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全体中华儿女强烈的共同体意识被唤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同仇敌忾、英勇抗争、浴血奋战,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谱写了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爱国主义壮丽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充分保障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基础,各族人民共同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始终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而存在,这是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人类历史演进的经验反复证明,对历史的正确认知能够激荡起人们历经岁月沉淀的深层意识与心理共识。

一要注重中华民族历史教育,将之融入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干部教育之中,明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历程,展现各族人民团结互助、抵御外侮的史实,阐释各民族休戚与共、唇齿相依的关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二要结合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加强区域历史文化教育,凸显各族群众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的历史,阐明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的贡献,让各族群众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组成这一整体的各民族不可分离。三要增强政治敏感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对认识模糊、易引发争议的问题,通过权威解读澄清事实,廓清群众的思想迷雾,不给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

(二)夯实经济基础:加快经济发展,巩固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意识的利益保障

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是历史命运共同体,更是利益共同体。各族人民之间的利益是共生共联的。在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要兼顾和保障每个共同体成员的利益,推动各民族在民族复兴大业中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增强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意识,一要夯实经济基础,把发展成果这个“蛋糕”做大,为缩小区域之间、民族之间、阶层之间的差距奠定物质基础。列宁曾指出:“政治教育的成果,只有用经济状况的改善来衡量。”(11)《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0页。如果没有坚实的物质保障,任何思想学说都会成为“空中楼阁”,从而失去存在的根基和价值。因此,要注重保持民族间、区域间发展的均衡,尊重和保障各族群众合理的利益诉求。二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挖掘培育本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边疆地区曾经的“发展劣势”如今正逐步转化为后发优势,牢牢抓住发展机遇,科学统筹运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下,在运用财税政策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和保障民生,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利益冲突是民族或族群冲突的根源”(12)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只有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确保长治久安。三要引导各族群众正确看待边疆多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因客观环境和历史原因造成的经济差距问题,克服消极懈怠心理,帮助提振信心、一道攻坚克难,夺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胜利。这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各族群众理解新发展理念,支持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针,不断扩大和巩固党和国家的政策在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群众基础。

(三)强化政治认同:以对中国共产党认同为根本着力点,铸牢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作为我国的“国族”(13)周平:《中华民族:中华现代国家的基石》,《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4期。,依国家的存在而凝聚,依国家的发展而壮大。脱离了对国家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国家认同是“对自己的国家成员身份的认知及归属感,对所属国家的政治结构、精神价值等的主观认知及由此产生的忧患意识和国家自豪感等主观感受”(14)柏贵喜:《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浅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11期。。国家是中华民族存续和发展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归宿。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能否使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关键在于是否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各民族群众对国家的认同“主要是通过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15)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因此,以对中国共产党认同为根本着力点,是强化政治认同的首要前提。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和本质特征。历史和现实无数次表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个人利益三者的统一,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前提。任何将对党的认同与对国家的认同割裂开来的主张都是极端错误的。增强政治认同,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并不断完善。要统筹协调好统一和自治、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关系,发挥制度优势,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必须完整准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在民族关系上,要尊重差异而不固化差异。”(16)罗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新疆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

(四)推进文化引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17)《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79页。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文化是维系家庭成员情感的纽带,是各成员的精神家园和心灵依托,“没有了民族文化,也就没有了民族的独立存在”(18)刘燕:《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重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88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保持活力永续发展的深层基础。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一方面,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相协调,支持少数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推广工作。“关于语言,最重要之处在于,它能够产生想象的共同体,能够建造事实上的特殊的连带。”(19)〔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25页。在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中,了解、掌握、认同中华文化,培育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五个认同”教育。持续创新载体和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五个认同”在各族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加强互嵌式社区建设,拓宽各族群众交往的场域,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创造空间条件,加强民族团结“融情实践”(20)张建军、马娜:《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新疆民族团结建设》,《新疆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探索加强民族团结的新途径。新疆推行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在实践中增进了文化认同,有助于培育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根本遵循。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稳定与发展的两大主题,实现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必须不断强化基于历史记忆、经济基础、政治认同、文化引领等方面的实践路径建设。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