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山市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2021-04-15

晋中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龙舟佛山影视

彭 莹

(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广东佛山528000)

“创意产业”最早出现在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1998年11月发布的《创意产业图录报告》中,而创意产业的概念则源自20世纪90年代初的澳大利亚。[1]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新极点,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2]创意产业有三个特点:一是创意产业以文化为资源,以创意为生产要素。二是需要对创意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使其成为经济学意义上的财产”[3]。三是创意产业通过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增效转变。本文所述的创意产业倾向于以文化为资源,创意为核心生产要素,通过知识产权保护、高新技术运用等途径促进传统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从而实现高赋值经济效益的市场主体。[4]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我们认为传统体育类非遗创意产业至少有以下两种发展模式。第一种是基于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传统体育文化I P+再创作+发行推广”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文化I P(intellectual property)指有特定受众认同度和有高辨识度的文化符号或文化实体,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全时性,核心点在于“粉丝经济”与“推广投入”,因此在产业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市场资本注入完成版权购买与营销推广。就佛山而言,其中围绕“黄飞鸿”“咏春拳”等文化I P打造出来的系列影视作品已取得了早期的发展与成功。第二种是基于传统体育非遗核心资源产业链横向扩展模式。该发展模式的重点是以非遗核心资源为根基,拓展衍生出平行的横向产业链,包括文艺创作、教育培训、影视宣传、活动赛事、全域旅游、理念品牌、生活美学等。

一、佛山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困境

佛山是中国南派武术发祥地、中国龙舟龙狮文化名城,现有的传统体育非遗项目主要集中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传统武术和龙舟两大类型。国家级传统体育非遗项目为咏春拳,省级传统体育非遗项目为蔡李佛拳、赛龙舟(九江传统龙舟)、鹰爪拳(佛山鹰爪拳)、洪拳(顺德洪拳),市级传统体育非遗项目为顺德赛龙舟、蔡李佛拳、龙形拳、白眉拳、咏春拳、九江传统龙舟、佛山少林南家拳、佛山鹰爪拳、龙形拳、华岳心意六合八法拳、叠滘弯道赛龙船、扒草艇(湖涌)。尽管佛山传统体育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近些年有很大的发展,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与困难:

(一)佛山传统体育非遗项目的品牌影响依然沉浸在早年影视传播的余热中

“佛山功夫”名扬海内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借助了早年佛山功夫名人影视的有效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香港与内地制作的两百多部黄飞鸿功夫影视。[5]203-215实际上,佛山现存的武馆(协会)的训练场地面积平均只有200平方米左右,且大部分是藏匿于深街巷陌之中。佛山传统体育非遗项目的品牌塑造在影视传播的余热中更倾向一种文化符号的建构,现状是传统体育非遗的主体在文化坚守与生存空间上都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二)佛山传统体育非遗项目主要集中于开展赛事活动和小规模培训

尽管佛山的龙舟赛事与文化节已成常态,但龙舟活动市场化仍然不高,各类龙舟赛事基本以政府投入为主,缺乏衍生的产业链。主要因为举办龙舟赛的经济成本较高,没有经济基础的基层政府难以开展,而企业的冠名支持和赞助又不具备持续性。传统武术非遗项目的产业化途径主要集中在开办武馆收徒培训,运营较好的武馆常年稳定的生源也只有50至100人左右,难以形成规模化的教学与培训,专业化的武校和培训机构更是屈指可数,产业化程度较低。

(三)佛山传统体育非遗项目专业传承与市场消费基础薄弱

目前对佛山传统体育非遗项目认同较高的群体在年龄上呈现两端分化趋势,一端是以非遗传承人为代表,另一端是以非遗进校园的对象为主。佛山市咏春拳总会秘书长曹敏辉指出,目前中小学生学拳多以兴趣为主,青壮年且武技精湛的学徒甚少。作为承上启下的年龄阶层对传统体育非遗的文化认同与实践参与是比较少的。我们曾对佛山市民就非遗相关的消费意愿进行调查,在1022份有效问卷中,48.3%的人选择每年只愿意消费500元以内,有13.1%的人不愿意进行任何消费,49.8%的人选择单次非遗消费要在200元以内。[6]2019年佛山G D P超过万亿元,但大众对非遗产品的消费兴趣并不高。佛山传统体育非遗的生产转换主要集中在赛事活动、武馆授徒和小型武术套路表演,远远无法满足大众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多元化需求。

二、佛山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发展路径前瞻

(一)探索“传承人+生产性保护基地+X”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佛山传统体育非遗的产业化发展大部分仍停留在“传承人+生产性保护基地”的方式上,基地日常运作的经费主要依靠各级财政的扶持与补贴,核心的生产力主要依靠传承人及其团队,产品服务单一,效益低下。比如,传统武馆主要依靠两三个师傅招收学员,依靠十几个学员组成表演团参加比赛与表演,赚取少量的演出费。基于非遗创意产业发展的第二种模式,我们建议在原有方式的基础上增加“X”这个提升非遗创新发展的动力因子,“X”动力因子主要指科研机构和规模企业,最终的目的是推动非遗保护走向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提升自我造血的生存能力。

佛山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醒狮的省级生产性保护基地、佛山市南海黄飞鸿中联电缆武术龙狮协会(下文简称“黄飞鸿中联”)多年来的运营正是对该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黄飞鸿中联”在全国率先探索政府指导、企业扶持、协会运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路径。在市、区和镇街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佛山南海区大沥镇政府提供了50多亩土地,广东中联电缆集团公司出资1200万建成了集食宿、训练、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龙狮训练基地,为学徒提供全免费的食宿与教学。“黄飞鸿中联”中后期建设,注重与科研机构合作,目前有国际教练6人,国际裁判5人,在各类国际性比赛中获得南狮冠军50余项,武术冠军10余项,龙舟冠军60余项。他们通过高端商业演出、参赛得奖、固定表演等方式增加收入,承接南狮狮头制作代理,发展全球各地龙狮分会。近两年来,“黄飞鸿中联”更是依托自主研发的龙狮标准化教学开办了秉承传统体育特色教育的幼儿园,“传承人+生产性保护基地+X”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举办高水平的国际赛事与文化活动提升传统体育非遗的品牌传播

佛山传统武术非遗赛事的发展可借鉴佛山南海区西樵镇举办的国际狮王争霸赛,赛事中醒狮的传统技能与现代创新竞技相结合,推动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醒狮的品牌效益。在举办高水平赛事的同时,文化活动也是大众传播的有效途径。从提升内涵与创新形式的角度出发,龙舟文化节不能只有龙舟赛事,而应是集起龙祭祀、龙舟竞渡、彩龙竞美、巡游、民俗展演、龙舟饭等仪式和项目为整体的龙舟文化呈现与体验。此外,龙舟文化节还可以增设学术论坛、文化沙龙、艺术展览、博物馆藏等内容,通过这样的赛事和活动来促进传统体育非遗的品牌传播与文化认同。

(三)加强核心技艺知识产权保护与民俗文化传承,大力发展传统体育非遗项目现代服务业

就佛山传统的赛龙舟而言,又分为“游龙”和“赛龙”两类。“游龙”不注重比赛名次,注重的是表演技巧和观赏性,选手们身穿亮眼的服装,龙船装饰得非常华丽。“赛龙”则需要举行一系列的仪式:起龙、洗龙、投标、转龙头、龙头祭、洗龙舟水、吃龙船饭和藏龙等。其中“龙船饭”已经成为村民自发组织相聚、庆贺、祈福的民俗活动,在赛龙结束后,村民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回来,聚集在祠堂、公园、广场空地吃“龙船饭”。成百上千桌的“龙船饭”,需要专业的餐饮服务业来支撑,而“游龙”中选手的服装和龙船的制作与装扮都要聘请专业的公司和团队来制作。这些活动和仪式的背后都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与带动。“龙船饭”作为地方特色文化供外来游客体验参与和专业龙舟的规模制作都将成为赛龙舟非遗项目创意产业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传统武术非遗项目需要深入挖掘其核心技艺与文化资源,提高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发展。清末民初,佛山很多武馆、武行还有治疗跌打损伤的药方和手法,是南派武术“武医同源”的典型。但现在很多拳种门派的武医理论与技能已经失传。佛山蔡李佛拳的传承人立足传统、突破武术非遗传承甚少著书立说的困境,编写了《蔡李佛功夫推拿武医手法》。该书将蔡李佛拳的拳法转化到推拿治疗的手法上,通过其拳理主导手法在经络与穴位上的运行,以指代针和以拳代椿,结合自主研发的中药油,最终达到活血散瘀和扶正驱邪的效果。同时蔡李佛拳的传承人还申请专利对相关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佛山蔡李佛拳与地方体育院校广泛展开合作,开设了有关功夫推拿的专业课程,现在佛山市已经发展了五家连锁功夫推拿馆,服务周边社区居民超一万多人次。

(四)做大做强南方影视中心电影产业基地,推动佛山传统武术影视产业发展

佛山要加快推进南方影视中心重点项目建设,出台并完善相关影视扶持政策,推动传统武术影视产业发展。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强营造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以博物馆之城与主题公园广场建设为抓手,搭建传统体育非遗项目的生存与展演平台,也可为影视制作提供更多拍摄场地。二是鼓励武馆协会与非遗传承人多“走出去”与影视市场对接合作,对于以传统体育非遗项目或传承人为原型和主题的影视作品,政府在《佛山市扶持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基础上给予额外的资助和奖励,进一步擦亮“佛山功夫”的城市文化品牌。三是政府扶持政策中除了对佛山市注册的影视企业生产的影视作品进行播映奖励外,奖励对象还要从出品方扩大到生产制作方,目的就是要培育和推动负责创意、拍摄、剪辑、合成等前后期制作的影视企业的发展。四是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佛山丰富的传统武术资源和优势,力求在影视武术动作指导行业有所作为,创新建立武术教练和动作演员的等级段位评定标准和建立动作电影武术指导的评估体系。

(五)构建“1+N”传统体育非遗创意产业集群,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全域旅游的立体式发展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创意产业空间分布尚处于初级阶段,政府仍需鼓励创意企业集中分布和发展。[7]我们提出构建“1+N”中的“1”是指佛山要力争建设一个传统体育创意产业园,打造“城产人文”深度融合,突出岭南文化特色风貌的文旅产业集聚园区。“N”是全方位、深层次地挖掘提升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构建若干个文化事业与产业主体。一是在原有的传统体育主题博物馆、展览馆的基础上,筹建武术文化和龙舟文化地标建筑,营造城市文化空间。二是结合特色小镇建设、古村落活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等具体工作,打造以传统体育文化为特色的2至3条主题精品旅游线路。三是探索建立佛山传统体育学院,按需开设岭南武术、龙舟、醒狮、功夫推拿、针灸、影视表演、安保等专业,培养具有创意思维的高水平应用型体育人才。四是加强高新技术的引入,加大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推动龙舟竞渡和南派武术课程开发、数字教材、比赛裁判、动漫制作。

猜你喜欢

龙舟佛山影视
影视展
屈原 端午 龙舟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龙舟
《金娃——龙舟》
影视风起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