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社交思想行为异化及其矫正教育
2021-04-15白新刚
白新刚
(晋中学院政史系,山西晋中030619)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真实世界的深度渗透,网络社交与日常生活实现了高度绑定,在其跨时空、多功能、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影响下,导致物质及物理意义上的“真实社交”被迅速边缘化。这种由网络技术带来的社交形式嬗变,是网络社交行为异化的根本原因。但同时,不能忽视人们在网络社交“客体变主体”过程中的顺应性,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在面对互联网技术建构的信息化新环境时,因自身原有社交认知结构无法同化“信息化新环境”而被迫做出一系列重组、改造、转型,这种“跨越式”的社交形式,也极容易造成社交思想行为异化。例如忽视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建设、过度依赖网络上虚拟情感提供的慰藉,造成孤僻、抑郁、消极等心理问题。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 NN IC)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总量达到9.4亿,其中职业“学生”占比达到23.7%,位居第一,并且从“学历结构”上看,“大专、本科及以上”的比例达到18.8%(《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由此可见“大学生”这一群体是网民主力,而“社交应用”几乎无处不在,仅以即时通讯为参照使用率就达到99.2%,据此可以认定“大学生”这一群体也是网络社交思想行为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关注大学生网络社交思想行为异化并提供有效的矫正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异化及网络社交思想行为异化的分析
在马克思提出交往异化理论之后,“异化”被正式纳入唯物主义研究范畴,并实现了“人的自我异化”向“人的相互异化”跨越[1]。在“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这一论述中引入了社会关系变量,将其纳入到历史演进维度中,不难发现人类社会进程中经历了“人的依赖关系”阶段、正在进行“物的依赖关系”阶段、将来必然达成“人的全面发展”阶段。在当前“物的依赖关系”阶段中,人们摆脱了生产力限制下被迫相互合作的水平,但尚未达到随心所欲“对物的支配”的境地,因此整个阶段都属于“异化阶段”——该阶段中,社交行为应然主体(即“人”)被物(即“网络”)及物的关系所取代,人与人之间只存在具有目的性的外部联系[2]。基于异化的解读,网络社交思想行为异化可以理解为,“网络交往主体的人类由于受到虚拟空间中各种因素的干扰,丧失了其原有的主体地位,作为客体的网络反客为主,演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成为控制、统治和支配人类的力量。”[3]
导致大学生网络社交思想行为异化的原因有三个:首先,自我认知的局限性。唯物主义方法论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意味着人们很难超越当下时代认知的局限,人类文明历程也验证了这一点,几乎所有先进科技出现时人类都自以为能够理性看待、有效控制,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科技都存在着发展盲目性与现实破坏性,网络技术也是如此。其次,主体意识的丧失。网络社交泛滥引出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究竟是“人支配网络(物)还是网络(物)支配人”,现实给出的答案是清晰的,沉迷网络、形成网瘾、陷入网恋等现象表明网络社交行为中“人的主体意识丧失”,恰如人错认了货币是“财富”而非“媒介”,本末倒置而不自知。再次,网络本身的属性。网络社交带来的强烈刺激与新颖体验,“技术决定论”在社交层面的过度放大化,造成了整个网络生态中社交思想行为的“泛异化”。
二、大学生网络社交思想行为异化的表现
大学生网络社交思想行为异化的表现具有群体共性,即“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前提下,“异化”也被限定于这一群体的社交需要、社交环境、社交资源等框架内。具体表现如下:
(一)自我封闭
大学生网络社交思想行为异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自我封闭,主要诱因是网络匿名性和虚拟性的影响,致使从主客体倒置角度分析[4]。这种现象即为“网络成瘾”,以至于完全失去对现实社交的兴趣,甚至否定现实社交的功能与价值。自我封闭表现的产生,不完全是因为网络社交的吸引力,还在于大学生对现实问题的逃避,如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等。相比在现实残酷竞争中的挣扎,网络社交提供了一个心理舒适的区域,大学生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可以尽情地释放情绪、建立虚拟世界中的自信形象。但显而易见的是,网络社交过程中获得的种种满足感,是无法移植到现实世界中的,如果高校无法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或心理健康辅导等方式引导其走出“心理舒适区”,“自我封闭”这一网络社交思想行为异化表现就会不断增强。
(二)孤独焦虑
现实中大学生人际交往容易出现比较落差,个体心理失落、压抑情绪产生后,会选择逃避现实交往、集体生活,并“转向了虚拟的网络世界,以寻求心灵的慰藉”[5]。结合前文关于“自我认知局限性”分析,网络社交营造的温馨氛围掩盖了“冷冰冰机器”的事实,大学生无论从社交平台及社交关系网络中获得多少认同感,都无法在现实中得到同样的肯定。在这种巨大的落差下,“人-机”封闭交流模式终有一日会达到情感满足的极限,而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对象(家庭成员、教师、同学等)又无法随时与之交流,由此造成大学生孤独焦虑的情感特点。例如,一些大学生宁可向网上陌生人吐露心事,也不愿意向学校辅导员反映问题,一旦离开网络社交工具就会出现心理不适感,相当于“人-机”交流进入一个死循环。
(三)角色迷失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社交思想行为异化是大学生“人格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会将大学生现实人格解构(即“人格分裂”),其中一部分丑陋、低俗的人性因子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聚合成一个“新人格”。究其原因,网络平台上的社交趋向于符号化[6]。大学生通过设定各种符号为表征的用户名、头像及虚假简介等,将网络社交活动中的“自我”赋予全新角色,这也暴露了网络社交的一个巨大缺陷,即它无法通过现实道德伦理、法律制度、人文规范等去约束网格行为主体,人格异化如果仅仅存在于网络社交思想行为异化范畴,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有限的,然而随着网络社交思想行为异化程度的加深,部分被异化的人格势必反映到现实社交中来,使他们自我角色迷失,做出反道德、反秩序、反社会等不良举动。
三、大学生网络社交思想行为异化的矫正教育
在大学生网络社交思想行为异化的矫正教育过程中,高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并采取多元化手段削弱“异化”的负面影响。具体建议如下:
(一)主体意识引导教育
本质上,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思想异化是由于主体意识丧失,相对应地在高校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中必须强化主体意识引导,促使其形成“自信”“自主”“自觉”的网络社交态度。
首先,主体意识引导下的“自信维度”实现,要从提高大学生现实社交能力着手,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参加各种社团、从事集体活动、组织社会实践等,而非是“键盘侠”和“低头族”。高校在这一方面要提供充分且便捷的条件,例如加大各院系社团资金投入,假期组织学生支教、勤工俭学等,以有效地规避网络社交对真实社交的挤占。
其次,主体意识引导下的“自主维度”实现,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出发,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清网络社交平台工具属性的本质,强化“人是社交主体”的认知。高校在这一方面可以借助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设专门的网络社交教学课程(校本课程),尤其要侧重对沉迷网络、自我封闭大学生的指导。例如,开设“如何正确进行网络社交”相关主题的论坛、讲座等。
再次,主体意识引导下的“自觉维度”实现,要从矫正大学生错误的网络社交需求及价值取向着手,利用一切契机引导大学生自我反思,弄明白、想透彻“网络社交的目的是什么?”“我要从网络社交中达到什么目的?”“网络社交对于我未来的发展有何意义?”将一些庸俗、低级的需求排除出去,从而有效弱化网络社交行为异化现象。
(二)校园文化教育
校园文化丰富、精彩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网络社交思想行为异化的程度,也关系到矫正的效率与质量。很多大学生之所以沉迷于网络社交,以至于自身与现实社会脱节、陷入人格混乱的境地,很大程度上是现实文化场域缺乏吸引力。当代大学生个性突出、爱好迥异、需求不同,所以校园文化要从“底色”上做到异彩纷呈,应该将各种文艺活动、文化交流常态化,从而将大学生从虚拟世界中拉回来。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不能完全否定网络带来的精彩,高校应该积极建设符合大学生社交需求的虚拟空间,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如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优质影视文化作品等),构建“柔性矫正”机制,再配合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刚性矫正”机制,做到双管齐下。
(三)家校合作教育
从成长周期来看,大学生社交关系网络中最稳固的仍然是家庭成员关系,家庭在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异化的矫正教育中应该发挥积极作用。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由于空间、时间的限制,家庭成员之间面对面的沟通无法及时实现。另一方面,则是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本身就存在情感隔阂,前者在匿名文化的引导下,更倾向于陌生人之间的交流,导致大学生排斥家庭成员间的网络社交形式。
充分发挥网络社交工具优势,将相对狭隘的“家庭交流”转变为“网络社交”形态——由于家庭成员在现实生活中的干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经济关系等),可以有效地避免网络社交行为异化——即大学生会自觉注意言行举止,以此为基础,构建系统性的“家校合作”教育,这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与家庭成员的亲情互动,也有助于消除“网络社交”是不受约束的错误认识。其中,高校要扮演好“桥梁”的角色,及时向家长反馈大学生个体的情绪、态度、表现,并结合大学生家庭情况建立个人“网络社交指导档案”。
四、结语
新时代大学生是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应该体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三观的塑造至关重要。而大学生网络社交思想行为异化的种种表现,足以颠覆正确的是非观、金钱观和世界观,在网络社交中丧失主体意识,最终使思想、信念、做人尺度等与现实脱节,所造成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有鉴于此,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异化的矫正教育刻不容缓。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主导力量,要抓住两个关键,其一是消除大学生“时空性焦虑”,让网络、电脑、手机等不再是一刻不能离开的事物。其二可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大学生感知,自己在网络中是“无所不能”,但在现实中是“相对无能”的,以此实现网络社交思想行为异化的有效矫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