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岑巩县不同栽培密度对靓优3号植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2021-04-15欧世龙

农技服务 2021年1期
关键词:植物学试验田辣椒

欧世龙

(岑巩县农业农村局, 贵州 岑巩 557801)

近年来,随着辣椒在岑巩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品种逐年增多,辣椒在全县蔬菜中占比越来越大,已成为岑巩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新兴特色产业。近几年,辣椒靓优3号在岑巩县推广面积较大,凯本镇平芽村13.3 hm2辣椒基地及带动的周边种植规模增大,但该品种栽培密度对植物学特性及产量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因而造成种植主体在栽培密度及方式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设置了靓优3号4种栽培密度的产量试验,分析辣椒靓优3号的植物学特性及产量,为靓优3号的标准化栽培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设在岑巩县凯本镇平芽村吴用家田块里,试验田地势平坦向阳,粘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水稻,面积633.65 m2,海拔420 m,水源条件好。

1.2 供试品种

靓优3号是由贵州力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中熟线椒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种密度,分别为2 600株/667m2(处理1)、2 800株/667m2(处理2)、3 000株/667m2(处理3)、3 200株/667m2(处理4),采用田间完全随机设计,设3次重复,外设保护行。小区长方形,小区面积12 m2,小区宽2.6 m,1.3 m开箱,两相两沟,相面宽0.7 m,沟宽0.6 m,相面双行种植,用宽窄行方式进行移栽,规格为宽行0.9 m,窄行0.4 m;小区长4.62 m。按株距分别为0.32 m、0.34 m、0.36 m和0.39 m移栽,每小区穴数分别为58穴、54穴、51穴和48穴,每穴栽1株。播期按照当地同类型品种的最佳播期进行,各密度的播期一致。

1.4 栽培管理

试验于2019年2月8日播种(大棚穴盘育苗), 5月5日移栽,移栽时施生物有机肥500 kg/667m2、复合肥50 kg/667m2,6月23日试验地被大雨淹没,6月25号用硫酸铜和碧护进行灌根,从7月8日开始分4批次进行采收测产,每次每小区采收采5个辣椒带回各用卷尺、天平等工具进行室内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学特性

从表1可见,4个处理的整齐度一致,未发现杂株;株高起伏较小,处理3最高,为75.1 cm;处理1最矮,为73.2 cm。开展度相差较小,处理1最大,为98.8 cm;处理3最低,为97.3 cm。果长相差较大,处理4最长,为16 cm;处理1最小,仅13.2 cm。果形(指形)、果面(光滑)和果色(红)4个处理无差别。单果重差别较大,处理4最重,为11.7 g;处理1最轻,为9.2 g。

2.2 产量

从表2可见,产量从高到低的排位依次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最高与最低产量分别为1 974.2 kg/667m2和1 589 kg/667m2。经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方差分析,处理4、处理3、处理2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与处理1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2 不同栽培密度靓优3号的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就辣椒大类的角度看,栽培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多数在合理密度范围内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超过合理的密度范围呈下降趋势。合理的栽培密度是辣椒获得高产、稳定的重要因素[1-3]。从试验结果看,在同等的栽培条件下,靓优3号产量随栽培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说明在2 600株/667m2到3 200株/667m2的密度范围内,靓优3号产量随栽培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下一步探索超过这个范围靓优3号的生长趋势。在试验过程中,6月试验田被洪水淹没,这个因素是否对分析结果造成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植物学试验田辣椒
四川发现兰科植物新种
辣椒也疯狂
辣椒之争
简述化肥减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拣辣椒
不同种植密度对甜高粱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关于“植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初探与实践
模块教学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快大茂镇玉米试验田获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