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性一度”为标准的《林木病理学》教学探索

2021-04-15白露超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1期
关键词:两性一度教学改革

【摘要】《林木病理学》是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林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中涉及理论性的部分主要有植物病原、致病机理等,通过“两性一度”为标准的《林木病理学》教学探索,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深刻理解,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识别和鉴定林木病害的能力。本文通过探讨、改革和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林学专业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使本专业学生受益。

【关键词】两性一度  林木病理学  林学专业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21-03;青海大学课程基础建设项目,项目编号:JC20201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1-0179-02

林木病理学是植物病理学的一个分支,应用植物病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树木病害的症状、分布、病害产生因素、发展与变化规律及其预防技术问题的一个专业课程。《林木病理学》是本校森林学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都有较高要求。该课程内容中涉及理论性的部分主要有植物病原、致病机理等,还有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即林木病害诊断、病害发生和流行规律及其防治方法[1-3]。

一、《林木病理学》课程教学现状

课程内容比较庞杂,专业名词很拗口,而且需要死记硬背,学起来单调呆板,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我国一些农林类院校该课程设置是大学二年级先学习《普通植物病理学》64学时,三年级开设《林木病理学》48学时。目前该课程在我院是大学三年级学生直接开设,共48个学时(40+8),实验8学时,实验主要是观察验证型。在前期的教学实践中,本课组教师使用的主要课堂教学手段是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讲授、结合标本辨识。在多媒体课件中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动画等,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课时量的限制,使得很多相关内容无法在课堂上作详尽地解释,内容繁多且知识点细碎,学生往往抓不住重点,考试前死记硬背十几页的知识点,在试卷上却拿不到高分,给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习者对课堂的参与度不高,对基础知識了解得不够深入,而缺乏实践经验,学生有时很难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概念,甚至没有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老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怎样把课堂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怎样在限定的课时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将《林木病理学》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自主学习并掌握知识点,从而要求老师必须在课堂内外融合运用各种课堂技巧与技能。

综上所述,《林木病理学》作为森林学专业的一门理论和实际于一身的专业基础课和承前启后的学科骨干专业课,我们将以“两性一度”为标准,以创新、灵活的方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教学难点、拓展教学纵深,切实提高专业课质量,培养学生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林木病理学》课程改革探索目的及意义

《林木病理学》作为森林学专业的一个理论和实际于一身的专业基础课和承前启后的学科骨干课题,通过本课题的建立强调了理论和实际的紧密结合,并强调了学员主观能动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从教学设计看课程设计的“高阶性”

“高级性”是指知识技术能力素养的有机整体融合,也就是要训练学习者在处理复杂性提问时的综合才能与高级思想。在课程设计中,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进而明确课程与教学。高阶性的教学目标才能让课程达到“金课”的要求[4-5]。按照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我们在设计金课的时候更注重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等要求的设计。当然,我们在传统课堂教学流程中,老师关于学生初级知识部分也要涉及,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课程中,教师着重在传授基础知识,并训练学生的基本记忆、理解和初级应用。在高级知识方面不能做过多的设计,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必要的讨论、答辩、作业分享等活动,以引导学生开展发明与创造。我们的课堂设计中,关于教学部分的内容也可以利用不同途径缩短时间,用更多的创设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二)从教学活动的设计来看课程设计的“创新性”

“创新性”是指教学内容要体现发展前沿和时代感,课堂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教学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上应当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方针,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志趣与创造力,以提高学习者的社会责任心、创新精神与实践创新的能力。同时可以充分地把计算机技术与教育教学融为一体,将课程应用技术与教育教学服务技术相互融通,以适应网络课程、翻转课堂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开展新性教学。

(三)从考核要求来看课程要求中的“挑战度”

对学生的考核要求提高,不再是课堂中轻松学习就可以“混学分”的课程。对学生的要求高,考试有一定的挑战度。而这个挑战度的设计并非故意“刁难”学生,而是针对教学设计的三层目标知识认知部分、技能方面、态度方面分别设计相应的考核要求及题目[6]。

三、《林木病理学》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内容设计方面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体现了知识、能力与素养的有机融入,并围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考与创造力而进行了设计,要有适当的挑战性。随着分子生物科技以及其他有关学科的迅速发展,林木病理学的研究也从宏观逐渐转入微观,其深度和广度不断被拓展。学科组教授所担任的科研工作往往反映着学术前沿发展,同时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联系密切,应用价值较高。所以,通过把科研活动与科研成果融入课堂内容中,让学习者适当掌握林木病理学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研究热点等,也会提高教材的时代性、前沿性与使用价值。同时,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向学生演绎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向学生传递科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思维的训练,能更多地体现能力、知识和素质的结合,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课堂教学方面

增强师生课堂互动。从以老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消除课堂教学"单声道"现象。老师在课堂中的首要角色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关键知识点之间的重要联系者,教师应该给学生传递较高的期待,引导学生积极预习,勇于发问,并培育学生之间的团体协作精神。通过对教材内容设定合理的课堂探究、个案剖析等,用情境式和探究式课堂取代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满堂灌”,将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加强与教师交流,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都明显提高,有助于信息和知识向应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转变以及态度的转变,从而使学生与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达到“视界融合”的境界。

慕课课程与传统课堂的结合。以慕课为传统課堂教学的补充,先由学习者通过慕课平台上发布的教学录像、PPT和课间提问等方式预习课堂的章节内容,进而在课堂中进行以提问为引导的课堂形式,并选择一个片断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从而开展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有针对性的听课,同时也可以把知识融入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对这一节课内容进行梳理小结。翻转课堂要求老师精心地设计好整个教学的环节,比如怎么组织教学过程,怎么组织分组教学讨论,怎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如何进行学生学习评价等。

(三)课程考核方面

课程考核是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适用的、多样化的创新考核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地获取准确的教学效果反馈。比如更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更注重过程性考核,强调学习过程的连续性,甚至教学与考核同步进行,并适当提高考核难度,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体系,提高课程的“含金量”。

四、结语

目前,我院《林木病理学》课程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灌输式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式听讲,学生学习无兴趣,不能很好的理解《林木病理学》的理论知识,缺乏相应的防治实验和实践,让学生无法在真正的生产实践中解决病害防治问题。本研究基于“两性一度”的建设标准,在《林木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交叉进行,教学团队整合教学内容,设置了不同层次的教学实验项目,采用“线上”和“线下”、“虚”和“实”相结合的思路,分阶段实施教学,构建了更具客观性、建设性、科学性的综合性评价体系。通过教学改革,同学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慧敏. 谈谈“林木病理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35):1.

[2]侯瑞, 赵龙山, 徐芳玲,等.贵州大学林学专业林木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师理科学刊, 2018,38(9):110-113.

[3]祁金玉, 孙守慧, 尹大川,等.翻转课堂在《林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初步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 2020, v.26;No.50(2):68-69.

[4]汤晓蒙, 何昕, 杨婕. 有关“金课”概念的省思[J]. 高教探索,2020(10):7.

[5]宋专茂,刘荣华.课程教学"两性一度"的操作性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12):4.

[6]丁洁.“两性一度”导向下创造性思维课程的教学设计探索[J].传媒,2020,No.340(23):84-86.

作者简介:

白露超(1986年-),女,青海互助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林木病理。

猜你喜欢

两性一度教学改革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金课”建设探索与实践
“金课”建设实现路径的探讨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两性一度”建设方法研究
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型金课建设研究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会计学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