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英语口语隐性分层教学实施初探

2021-04-15冯秀娇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1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

【摘要】本文阐述了隐性分层教学的基本内涵和意义,提倡在中职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应尊重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认知以及情感等具体表现,通过隐性分层的教学思维实践模式促进各层学生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逐步快速递进,并提出在中职英语口语隐性分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实施策略选择。

【关键词】中职英语口语  隐性分层教学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1-0058-03

随着国际化合作的进程,英语课程作为中职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培养学生英语口语实用技能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中职生的英语整体水平与能力参差不齐。鉴于此,笔者提倡在中职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应尊重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认知以及情感等具体表现,通过分层的教学思维实践促进各层学生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逐步快速递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施教,最终在中职学校之中持续提升英语口语的教学质效。

1.隐性分层教学的内涵

隐性分层教学是相对于显性分层教学而言的,强调的是教师在班级之中不直接对学生进行显性的分层和分组,而是仍然保持原有的自然班集体教学组织形式不变, 在教师心中采用内在尺度衡量法,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当前水平等维度对学生进行分层,并且形成不同水准的学习小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分层设置目标、分层评价等差异性教学活动,即采用不一样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进行分类施教,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可以很好地达到他们理想状态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隐性分层教学充分考虑到了中等职业也学校学生的自尊心, 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学习英语的恐惧心理逐步得以消退,并且激发他们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并且相较于显性分层教学来说,这一方式对学生形成的心理压力显然要小得多,从而成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2.实施隐性分层教学的意义

近些年来,由于高校扩招以及私立高中的涌现,中职校生源质量每年都在出现下滑的趋势。从福建省在中职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实际表现来看,本文认为实施分层教学活动势在必行, 而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较低, 个体差异明显的现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水平着手,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通过隐性分层的方式来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展开教学和引导。

然而, 目前中职英语分层教学多以显性分层为主, 对隐性分层教学研究相对较少,中职生的英语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优秀学生“吃不饱”,他们的综合潜能不容易得到实际的发挥,而那些落后的学生则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负担较重,学习的热情不高,容易陷入学习掉队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隐性分层口语教学活动的实施势在必行,它可以为同一班级内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3.实施隐性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大圣贤孔子很早之前就已经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该思想倡导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异步教学方式,避免同步教学法所带来的优生“吃不饱”,差生又“吃不了”的不良局面。而隐性分层教学法的核心就是充分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差异性,并且针对所有的学生展开个性化的教学,力求达到有教无类的教学成效。

维果茨基认为,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时,可以在他人的帮助下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这一点,挖掘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最近发展区”,并且在分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切实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实际目标,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持续的学习形成新的突破。

美国学者布鲁姆认为教育过程的开展就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个体展开个性化的教育。在他看来,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学好,因此在集体教学的模式下,更加需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能够对不同类型、不同水准的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帮助学生的学习实践形成新的突破,不断找到自己的学习新目标。

4.隐性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实施

4.1学生主体隐性分层

中职生英语口语水平和学习能力普遍存在较大差距,隐性分层教学的达成需要教师在一定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进行隐性的分层,展开针对性的教学。

首先是多元性原则,教师通过访谈、课堂观察、口语测试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认知水平和英语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特征。由此为依据先将学生大体分为若干层次,如A、B、C三个不同的层次或更多层次,如:A层为优等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口语基础,学习基础较好;B层为中等水平的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兴趣浓,能够让英语口语的学习任务很好地达成,在口语表达方面则表现得略差于优等生;C层为学困生,口语基础薄弱,很难独立完成英语口语学习任务,用英语表达完整的句子有较大困难,没有能够在英语学习方面形成较好的习惯。

其次是非固定性原则。教师对学生展开的隐性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从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发展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变化展开相应的调整,形成针对性的举措,从而使进步的同学能够流向更高的层次,不能适应高一级层次学习要求的学生应调整到稍低一级的层次,从而对学生形成动态的管理。

4.2 教学目标隐性分层

在开展中职英语口语隐性分层教学活动之前,英语教师对于不同类型学生的英语口语实际掌握情况要做到切实了解,并从教学目标出发对学生制定出分层目标,进而助力于推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其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效,这样一来,教师也可以更为游刃有余地开展口语教学实践活动。具体的教学目标分层可设置如下:

A層目标:能就熟悉的话题与他人流利地进行英语口语交流,并用英语表达其个人的观点和看法;B层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他人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C层目标:基本上能够看懂简单的英语口语句型表达,并且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英语口语交际语句。

4.3课堂教学隐性分层

对课堂教学进行分层是实现隐性分层教学的核心之所在,这一教学形式也需要多样化,以便激发学生的各种学习动机,推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课堂的学习效果更为令人满意。

首先,隐性分层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如pair work结对活动、group work小组活动等)有助于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英语口语的教学活动之中,并有利于他们在相互之间进行帮助,取长补短,可以避免低层次的学生在独立学习英语时产生恐惧感,也能让他们在被帮助中不断得到提升,从而树立起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同时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愿的原则组成的互助合作小组活动,也可使相对高层的学生在帮助他人中获得自信,而且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对话练习、角色扮演等也可以达到强化英语口语的效果,使各层学生都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次,实施隐性分层口语教学时,进行课堂提问要注重层次性,要对学生加以鼓励,让他们能够大胆地进行交流,能够将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入手,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并且对学生进行点拨,帮助他们树立起参与到英语口语学习活动中的热情与信心,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4.4考核隐性分层

考核分层是教师根据各层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等的差异性进行隐性划分的,分层施教的过程是离不开分层考核的践行的,分层考核的内容应覆盖课堂口语活动考核、口语作业考核、口语测试考核(包括阶段测试和终结测试)等相结合进行的分层考核方式,而口语课堂内容、口语课后作业练习和口语检测卷的分量和难易程度都应根据各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隐性层次化、梯度性设置,通过分层练习以及分层检测活动的顺利开展便于教师真正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并对发现的问题形成针对性的解决,推动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促动各层级的学生朝着更高层级不断进步,使层级的发展动态化。

4.5 教学评价隐性分层

分层评价就是教师基于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并对他们形成不同的评价,这是隐性分层口语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笔者认为隐性分层教学评价除了教师评价,还应有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这有助于对英语口语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监控,可促进教师获得更多公平有效的反馈信息,进而对自己的分层教学行为加以反思,使得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综合实力不断得到提高和改善。

中职英语口语课堂中实施隐性分层教学时,教师应重视不同层次学生在隐性口语分层训练后所取得的测试成绩,同时还应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在口语隐性分层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进步,并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共同开展的方式来对学生做出隐性分层评价。比如: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隐性分层教学评价时,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在英语口语实际学习过程中的不同表现情况进行几个不同等级的隐性综合评分,如:A表示优秀,B表示良好,C表示及格,D表示不及格,其中优秀层级可分为A+、A、A-,良好层级也可分为B+、B、和B-三个评价级别。教师对各个不同层级学生的英语口语课采用这种隐性分层评价方式有助于推动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不断得以提升。

5.结束语

总之,中职英语口语隐性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在本质上就是在践行因材施教的原则,这一过程可以推动个性化口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口语实际学习需要,从而更好地解决在英语口语隐性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在开展隐性分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具体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学生可以接受和实现成长的教学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愉快地参与到英语学习过程之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参考文献:

[1]谢思敏.试谈暗示教学法和隐性评价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结合运用[J].企业导报,2014(8):186-187.

[2]张继红.隐性分层教学在中职英语课堂中的实践—

—以一节分层教学公开课为例[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1(3):39-42.

[3]李月明.中職英语学习策略系统培养模式探索[D].鲁东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冯秀娇(1975年12月-),女,汉族,福建建瓯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
初中英语课堂中体验教学的模式和实施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浅析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