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研究

2021-04-15张志虎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5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道德与法治小学

张志虎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和国家文化建设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各个学段和学科的教学都体现出对学生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之正确塑造的追求。小学道德与法治可以说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起点课程,对各种先进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也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将从红色文化切入,对红色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一题撰文并提出一些看法,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关键词】红色文化  小学  道德与法治  课堂融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5-0052-02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理念及其一切表现形式的合集,它经过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的传承和丰富而流传至今,业已成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精神动力。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对红色文化的诠释和体现并不到位,只是通过单纯的理论宣讲对学生进行了片面的介绍,并没有真正引导学生实现对红色文化的有机理解和深度吸收,给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在笔者看来,要想彻底改变这一不利局面,广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理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在课程教学中挖掘课内教学资源

1.1利用课程教学主题阐释红色准则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大部分知识是对学生日常行为和基本道德理念的规范性内容,在这些看似平常的“小学问”中却处处都蕴含着红色文化的内核。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在教学当中深入剖析这些资源,将其中能够反映红色文化内涵的部分挖掘出来,并通过通俗、生动的方式讲给学生听,使学生能够对红色文化的含义形成“由小见大”的认知,并引导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和自己之间所具有的密切关系,从而为后续教学工作的进行打下良好铺垫。例如在讲解《校园里的号令》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就教材中所列举出的上、下课铃声的含义以及在听到上、下课铃声后应该怎么做等内容来提问学生,让学生懂得“铃声就是命令”的行动准则,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了解“纪律意识”的概念,进而使学生对这一种红色准则形成深刻的感知和记忆。

1.2利用课内人物展现红色精神

为了更为生动、具体的讲解道德理念的表现形式,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收录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其中就涉及到不少具有优良作风和可贵精神的先进人物,而他们的身上就能看到红色文化的影子。据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将这些人物作为展现红色文化的有机载体,帮助学生从这些人物的具体行为中了解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行为作用,同时利用学生的趋同心理和模仿欲来鼓励学生向这些人物学习,令红色文化在学生心中的生根发芽变得更加顺利、自然。比如对于《爱心的传递者》这一部分的教学,教材中出现了关于志愿者群体的详细介绍,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志愿者”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以及他们为什么要无偿帮助别人等问题做一番深入浅出的介绍,帮助学生懂得志愿者的无私是建立在对他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之上的,引导学生从志愿者们的付出中汲取到红色文化里“乐于奉献、服务人民”的灵魂养分。

1.3利用课内概念介绍红色历史

出于对小学生尚不成熟的认知能力的照顾,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里存在相当一部分对某些社会概念的解释,其中必然会体现出一些关于红色文化的内容。结合这些内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可以从中提炼出有关红色文化诞生起源和发展历程的知识性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串联成一条完整的链条,作为学生了解红色文化发展脉络的主要依据,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历史形成更清晰的认知。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我们都是少先队员》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除了要结合课程主题进行串讲外,还要就“少先队”这个组织的诞生和发展历史做一些简要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到少先队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与和平建设时期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同时培养起学生以身为少先队之一员而感到自豪的情愫。

2.在课程教学中引入课外教育元素

2.1利用课外影视和文学作品开展红色教育

正如笔者在前文当中所提到的,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比较薄弱,对于比较抽象的内容缺乏足够的吸收素养。基于这一事实,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内容和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向学生介绍一些具有红色主题的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让学生在观看、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到一些具体的革命事件和革命人物,并从这些内容中形成关于红色文化的朴素认知。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新鲜感,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比如在讲解《我们神圣的国土》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内教学任务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诸如《平型关大捷》《长津湖》等表现革命军人抗击外敌、捍卫国土之内容的电影或其选段;也可以利用诵读或课件展示的形式带领学生一起品读《野火春风斗古城》《白洋淀》等表现同一主题的“红色文学”作品的精彩章节等等。

2.2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红色教育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的带动下,社会上有很多相关的主题资源被大量发掘、集中起来,成为开展课外红色教育的优良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继续做好课内教学的同时,带领学生通过多媒体手段或实地参观等方式接触这些颇具红色气息的社会资源,让学生以更近的距离、更真实的感触去品读这些资源背后所蕴含的红色精神和革命信仰,从而带给学生更大的心灵震撼和更深的灵魂感染。例如在结束了《中国有了共产党》这一部分的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将学生组织起来,前往当地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或党史博物馆进行参观,通过观看藏品、聆听讲解的方式,对自中国共产黨成立以来无数位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峥嵘事迹形成更真实、具体的认知,同时对这些英雄们的感人事迹和伟大精神产生深深的敬意。

3.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日常生活场景

3.1从身边小事中挖掘红色文化

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中,他们对外界的认知和理解也要通过其中的人、事、物去完成。对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可以从学生身边着眼,在一些寻常小事中去挖掘红色文化,让学生意识到原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蕴含着红色精神,而自己也正处于这种精神的呵护、指引之下,从而使红色教育更具真实感和作用效果。比如对于《请帮我一下吧》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得到过哪些同学的帮助,又曾帮助过哪些同学,如:当自己橡皮用完时,同桌主动把自己新买的橡皮借给自己;体育课上自己不小心摔倒了,后面的同学马上把自己扶了起来;同桌生病没有来上课,自己主动要求将今天的作业带到同桌家里去……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帮助他人时有没有想过得到回报?别人在帮助自己后有没有索要过回报?以此来让学生体会到红色文化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广泛存在。

3.2在日常任务中弘扬红色文化

不少小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不是很到位,觉得它只能出现在惊天动地的“大事”中,而这些是自己做不来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纠正学生的这一错误认识,通过布置一些日常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践行红色文化,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也可以成为红色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进而激发起学生强大的行为动力和浓厚的行为兴趣。例如在讲完《坚持才会有收获》这一部分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未来的一个月乃至整个学期内,每天坚持背一首古诗或者写一篇钢笔字,并可安排小组长或课代表检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一开始的不耐烦到后来的自觉完成,从一开始的敷衍了事到后来的专心致志,慢慢地就会发现这些任务带给自己的积极改变;等到任务期满后,当学生回过头来看一看自己所获得的收获,顿时会产生一种成就感,意识到自己也能像那些先进人物一样去挑战“不可能”的任务。

4.在课程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实践永远是学习知识的最好办法,这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来说也不例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结合课程需要和学生的能力,积极组织一些具有红色精神和情怀培养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得以在活动中亲身践行红色文化,切身感受到自己在红色精神的指引下所能收获的快乐、产生的变化,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行动意识的进一步形成与巩固。比如在完成《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教学工作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当地的公园、街道或近郊地区,开展清理垃圾、美化环境的义务劳动,让学生结成几个清洁小组去打扫那里的卫生。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们首先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同时也能够从他人的赞许和感谢中品味到“为人民服务”的独特幸福感。

5.结束语

红色文化是蕴含着无穷力量和高超智慧的精神核电池,对于它的研究和传承既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当今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客观需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挖掘课内教学资源、引入课外教育元素、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方法,帮助学生真切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红色文化的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引导学生真正成长为红色事业的接班人和继承者,为他们日后进一步的成长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引。

参考文献:

[1]肖安伯,靳晓菲.传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文化 ——浅谈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的“红色基因”[D].浙江师范大学,2018.

[2]左志先,魏明宇.社會主义文化建设背景下试论红色文化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意义和具体融合策略[D].廊坊师范专科学院,2009.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道德与法治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装帧的特色审美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