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核心素养入手,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2021-04-14苟良利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1年4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苟良利

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来指导高中历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历史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有效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建立起来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互动、统一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能和教师产生情感共鸣,并将知识与技能升华,内化成能力与品质,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笔者结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鸦片战争》,具体谈一谈如何从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两大核心素养入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上,要发挥唯物史观的主导和统领作用来进行有效教学。唯物史观是科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对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起到理论保障的作用,必须在教学中处于统领其他史观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多元史观”的兴起,唯物史观在教学中受到了很大冲击。

例如,在回答鴉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时,学生容易受近现代史观的影响,得出“鸦片战争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这一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结论。要知道,鸦片战争首先给中国带来的是灾难和破坏。因此,教师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价值导向,帮助和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去认识历史,促使学生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急需打开中国大门,从而掠夺原料和开拓市场的结论。要让学生明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所造成的消极和破坏作用是主要的,而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文化、促进中国的近代化则是在侵略、掠夺和奴役中国人民的过程中产生的客观作用。

联系实际,课堂总结升华,有效培养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有的价值情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升华和终极目标。学完课文,联系实际,做以下课堂小结:首先,出示材料帮助学生回顾2018年以来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美国为了阻止中国商品自由进入美国市场,动起了关税的心思。接着,播放一段中美贸易谈判取得阶段性成就的新闻视频,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中国政府有决心、有能力维护国家利益和捍卫民族尊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使得中国人民更加团结。作为学生,更应该把个人的前途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此举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使历史课堂真正达到育人目的。

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学习历史核心素养相关理论知识,勇于探索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措施,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做到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一名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有效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责编 马孟贤)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谁咬得更厉害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