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教师提升教学反思能力的策略

2021-04-14陈瑛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学教师集体教研

陈瑛

教学反思,特指教师对教学实践、教学经验、教学态度、教学理念等进行思考、反省、评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解构、重构和自我调控的一种认知加工过程。中学教学的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中学教师坚持不懈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反省、思考和持续改进的反思过程,对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有决定性作用。

依据相关理论,从教师对教学反思的认识、内容、特征、方式等方面,我们选取本校教师作为样本开展问卷和访谈调研。下面就调研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1.对教学反思的认识:教学反思的理念在教师中已经普及。2.教学反思的内容:处在不同成长时期的教师,反思重点不同。教学初期阶段的教师反思重点主要在教学方法与技能方面,而教龄4~6年的教师反思重点主要在教学管理和班级管理方面。3.教学反思的特征:大部分教师教学反思多是即时反思,缺乏教学全程反思的意识。这样教师虽能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但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同类问题的总结和归纳。4.教学反思方式:集中体现为教研反思、同组讨论反思、听评课反思、教案评比反思等。

调研结果表明,教师在教学反思具体操作过程及所获专业成长方面水平较高。但从教师自身来看,还存在诸如部分教师缺乏教学反思意识、教学反思动力不足、开展教学反思的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从学校层面看,缺乏教学反思的理论与方法的专业培训和引领、缺乏教学反思交流的平台和机会等。

教师要想取得长久的专业发展,必须要先学会反思。教师只有利用教学实际不断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合理的反思策略,才能把教与学统一起来,才能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以目标促反思,培养教学反思意识。教师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深入思考,并将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培养反思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渐构建符合自己教学特性的理论体系,并建立起深刻的教育情感。

以培训促反思,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培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外在因素。从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多数教师都经历了从“被动发展”到主动发展的过程。所以,学校应在校本培訓和校外高阶培训课程设置方面,有意识地加入引导教师反思的系统内容,帮助教师全面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以教研促反思,突出教学反思功能。教研活动应是集体反思的主阵地、主平台,但事实上,常规教研较少有系统深刻的集体反思,即使有一些集体反思,也很少对反思后的教学成长跟踪关注。学校可对教研组结构进行重构,突出教学反思功能,让思想火花的碰撞和集体智慧推动教学反思事半功倍。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反思驱动途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JKGHYB-0555)

(责编 桑 涛)

猜你喜欢

中学教师集体教研
论中学教师的“工匠精神”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中学教师教学自主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警犬集体过生日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集体逃学
“二元一次方程组”检测题
泛滥的集体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