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检测研究进展
2021-04-14厉晨皓
◎ 厉晨皓
(平湖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浙江 平湖 314200)
N-亚硝胺类化合物(NAMS)与苯并芘、黄曲霉毒素是世界公认的三大强致癌物质,长期小剂量摄入可诱发癌变[1]。随着烃链的延长,NAMS 的毒性会减弱,因而N-二甲基亚硝胺(NDMA)是众多NAMS 中毒性最强的一种。1978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NAMS 按致癌的可能性划分成了2A 类和2B 类致癌物。
N-亚硝胺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腌肉、烤肉、咸鱼等肉类加工食品中,由于其对人体危害性较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2[2]对NDMA 进行了限量划定。近几年来对NAMS 的分析方法研究也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方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NAMS 不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拓展新方法的应用提供借鉴。
1 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形成
环境中NAMS 的含量较低,人体内的NAMS 主要来源于加工食品中存在的NAM 及日常摄入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合成。在口腔或胃部等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先转化为不稳定的HNO2(亚硝酸),随后快速分解得到N2O3(亚硝酐),然后与人体内的胺类物质发生亚硝化作用,生成NAMS。N-亚硝胺类化合物简称N-亚硝胺(NAMS),其一般结构为R2(R1)N-N=O。当R1和R2结构一致时,称其对称性NAMS,如N-二丙基亚硝胺;当R1和R2结构不一致时,称其非对称性NAMS,如N-甲基乙基亚硝胺。常见的NAMS见表1。
表1 N-亚硝胺类化合物结构式表
2 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2.1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仪(GC)是检测挥发性化学物质的一种较普及的常规分离仪器,原理是样品经汽化后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利用各组分沸点、极性或吸附性能上的差异进行分离。但气相色谱不能直接对样品进行测定,需要通过与检测器的联用来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NAMS 常用的GC 检测器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氮磷检测器(NPD)、热能分析仪(TEA)和质谱仪(MS)等。
2.1.1 GC-FID
夏日耀等将腌制鱼干经碱液加热处理、二氯甲烷萃取、棷壳活性炭净化及C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等步骤后,利用GC-FID 同时测定其中9 种NAMS,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05 ~5 μg·mL-1,检出限(LOD)为0.05 ~0.29 μg·mL-1,定 量 限(LOQ)为0.18 ~0.95 μg·mL-1,回收率为76.8%~129.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9%~15.5%。市售的50 种腌制鱼 干 中NDEA、NDIP、NPYR、NDBA、NDMA 和NMEA检出率分别为20%、20%、24%、14%、10%和8%,有一种鱼干中的NDMA 超过国标限量规定[3]。
该方法的优点是设备要求较低,操作相对简单,能满足一般实验室对NAMS 的常规分析要求,缺点是FID 检测器的灵敏度较低,且缺乏特异性,样品基质较复杂时难以定性与定量。
2.1.2 GC-NPD
氮磷检测器对于含氮或含磷化合物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极高,是一种专属性质量检测器,其结构与FID相近。由于NAMS 中均含有两个氮原子,NPD 检测器对其有特异响应,因而适用于挥发性NAMS 的痕量分析。杨华[4]和张甜等[5]都使用了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GC-NPD 的方法测定肉制品中NAMS的含量,对解析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氯化钠浓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杨华等得出NDEA 的灵敏度最高,检出限为0.67 ng·mL-1,3 种烤肠中NDEA 的含量在3.68 ~9.67 μg·kg-1,回收率为89.7%,而该方法对NDMA 和NPYR 的测定适用性还需继续探索。张甜等测得9 种NAMS 的LOD为0.01 ~10.00 ng·mL-1,回收率为50.19%~93.20%,其中NDMA、NDEA、NDPA 和NDBA 有较低的LOD,符合肉制品中4 种痕量NAMS 的测定要求。
NPD 检测器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对含氮化合物的灵敏度高,主要的不足是新铷珠需要老化,使用寿命不长,寻找最佳气流比比FID 略为困难,因此使用的普及程度不高。
2.1.3 GC-TEA
热能分析仪是专门为检测NAMS 而设计制造的,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被我国国家标准GB 5009.26—2016 采用,作为第二法广泛应用于食品中痕量NAMS的分析,对于NDMA 的检出限达到了0.15 μg·kg-1。马兴等[6]以快速水蒸气蒸馏处理样品,结合GC-TEA测定肉制品和水产制品中的13 种NAMS。使用N-亚硝基二异丙胺(NDiPA)为内标物,该方法的稳定性和回收率得到有效提高。结果表明,13 种NAMS 在0 ~1.00 μg·mL-1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0.995,LOD为0.05 ~0.18 μg·kg-1,LOQ为0.17 ~0.59 μg·kg-1,回收率为80.1%~112.9%,RSD为1.88%~7.16%。在对16 批次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发现水产制品类样品中NDMA 检出较多,腌制等加工过程会促进NDMA的形成。
尽管GC-TEA 对于NAMS 有着较低的检出限和良好的特异性,但由于其价格较为昂贵,局限于NAMS 的测定,一般实验室的配备率不高,限制了它的推广。
2.1.4 GC-MS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是测定NAMS 最为有用的检测设备之一,同时具备了GC 的强分离功能和MS 的测定分子量与结构的功能,被国家标准GB 5009.26—2016 采 用,作 为 检 测NAMS 的 第 一法,LOD为0.3 μg·kg-1。邵明华[7]和高蕙文等[8]都以冷冻液液萃取结合QuEChERS 方法进行前处理,前者建立了GC-MS 法测定腊肠中7 种NAMS 的分析方法,LOD均在1 μg·kg-1附近,回收率达到82.20%~105.15%,RSD为2.56%~3.89%,基质效应在10%以内;后者建立了动物性食品中9 种NAMS的GC-MS/MS 分 析 方 法,LOD为0.1 μg·kg-1,回 收率在89.0%~117%,RSD在0.6%~8.0%。两种方法均有良好的重现性,操作简捷,并且可用于批量样品的处理。
GC-MS 的灵敏度高,定性效果好,基质较复杂情况下受到的影响较小;缺点是对于不易汽化、热稳定性差的NAMS 较难检测,可以考虑采用衍生处理,但通常反应不完全,定量不准确,且操作复杂。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是常规的色谱分析仪器,可以与多种检测器串联,主要用于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的、受热不稳定的和分子量大的有机化合物,对于非挥发性的NAMS 可以进行有效的分离,经常使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UV)、荧光检测器(FLD)和质谱仪(MS)等。
2.2.1 HPLC-UV
紫外检测器是依据待测物质特定基团对紫外光的吸收而开发制造的,朗伯-比尔定律是其工作原理。张建斌等将鱼肉类油炸制品用二氯甲烷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利用HPLC-UV 检测,通过优化条件得到样品经40 mL 二氯甲烷在400 W 功率下提取20 min 效果最好,通过回收率试验选取活性炭固相萃取小柱为样品净化,得到9 种NAMS 回收率在65.80%~93.20%,RSD均在1.19%~3.42%,方法简便、快速[9]。
由于NAMS 的性质以及样品中含量低等原因,使用UV 检测器灵敏度往往达不到要求,进行检测的研究较少。
2.2.2 HPLC-FLD
在当今经常使用的几种HPLC 选择性检测器中,荧光检测器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对于能激发出荧光的化合物的检测优势明显。在测定NAMS 时要经过化学反应或者光学反应,将其分解后再以衍生试剂进行衍生化反应。洪凰等采用柱前衍生化法,以丹磺酰氯作为衍生试剂,改变了NAMS 的结构,最后以HPLC-FLD测定肉制品中3 种NAMS,LOD为0.5 ~2.0 μg·kg-1,回收率为81.0%~116.4%,RSD均小于8.9%[10]。
尽管FLD 检测器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测定NAMS 时需要衍生,步骤较为繁琐,衍生不完全也会影响回收率和精密度。
2.2.3 HPLC-MS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了HPLC 对高沸点和热不稳定化合物的分离能力和MS 较强的组分鉴定能力,且分析速度快、前处理简单,是当前食品检验分析的一个热点方向。
张伟伟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提取,用HPLCMS/MS 对食品中NDMA 的含量进行测定,测得NDMA 的 线 性 范 围 为1.0 ~100.0 μg·L-1,LOD为0.5 μg·L-1,回收率为85.4%~101%,RSD均小于11%[11]。吴翠华等通以乙腈提取,结合增强型基质去除固相吸附剂进行净化,HPLC-MS/MS 对腌制肉制品中的NDMA 进行测定,省去了水蒸气蒸馏繁琐耗时的操作,优化条件下的LOD达到0.5 μg·kg-1,回收率达95.6%~102.5%,RSD为4.35%~6.76%,操作简捷、回收率高、重现性好[12]。HPLC-MS 对于复杂基质中NAMS 的检测方面值得更深入进行探究,因其价格昂贵,需要实验室加大投入。
3 结语
N-亚硝胺类化合物种类众多,常见于加工食品中,也可由日常摄入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合成,具有致癌性,应加强控制和预防。本文综述了NAMS 的检测方法,并比较优缺点,GC-NPD、GC-TEA、GC-MS、HPLC-FLD 和HPLC-MS 的灵敏度相对较高,不过由于GC-NPD、GC-TEA 的专用性较强,HPLC-FLD 的衍生操作较为繁琐,HPLC-MS 价格昂贵,目前对于NAMS 的研究以GC-MS 法为主,但仍存在一定局限,因此探索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NAMS 检测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应加大实验室经费投入,加强能力建设,促进科学研究,强化检验检测,有效监控食品中的NAMS,从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