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支付,能否“牛”转乾坤
2021-04-14方连军
文/方连军
加油站能否使用手机,还需客观评价,完善规定。
◇扫码支付,还有机会吗? 供图/东方IC
之前,浙江省海宁市检察院召开了全省首场行政公益诉讼以外领域案件听证会——针对加油站扫码支付安全性对“手机电磁辐射”进行实验,结论是:扫码的电磁辐射功率远大于通话。于是,叫停了加油站现场扫码支付行为。
扫码有风险?
针对市民疑虑,检察部门咨询了通信专家,对四种场景下手机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W/m2)进行了测试。经过检测,手机待机状态下的功率密度为1.58m W/m2;手机在观看视频状态下,功率密度为2.59m W/m2;在扫码支付状态下,功率密度为4.45m W/m2;在通话状态下,功率密度为2.23m W/m2。
从以上数值看来,扫码支付的电磁辐射功率远大于通话功率。可见,在加油站易燃易爆范围内使用手机扫码支付存在一定风险。于是,经过讨论,专家评议团得出“在加油机旁进行移动支付存在安全隐患”的结论。
两种不可能叠加
笔者认为,以上行为将影响经济正常运行,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是什么?标准是多少?为了保护环境,保护公众健康,促进电磁辐射合法行为的发展,环境保护部2014 年颁布了环境保护控制限量(GB 8702—2014),即电场公共暴露限值在环境中的能量。具体而言,30~3000 MHz 范围内的标准限值是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0.4W/m2(相当于电场强度12V/m),比西方和国际标准严格4 倍。
也就是说,这个值是限制公共场合电磁辐射对人的伤害程度的一个值。其极限是每平方米电磁辐射不超过400 毫瓦,是国际标准的四分之一。手机扫码是4.45 毫瓦,只是国家标准的1/90,是国际标准的1/360,相当安全。而且这个值只是对人的辐射强度值,跟打火无关。
其次,上述听证会认为,在危险场所射频火花持续一微秒以上、能量大于6 毫瓦时就可能产生射频火花,引燃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这里有个问题要说明:检测结果认为,射频火花持续一秒、能量值大于6 毫瓦能引发火花,一是本身并没有产生火花,也不会产生火花,更不要说火花还需要持续一秒。二是4.45 毫瓦听起来确实接近6 毫瓦,但4.45毫瓦是1 平方米范围的辐射强度值,而6 毫瓦必须是一个点,就像燃气灶打火一样,如果一点按0.1平方毫米算,而一平方米是1000000 平方毫米,也就是6 毫瓦要乘以10000000,这就得出一平方米是60000000 毫瓦,比4.45 毫瓦大了13000000 倍,意味着手机辐射测试可以忽略不计,几乎为0。
再次,他们描述:当射频电流在金属导体间环流时,遇有锈蚀或接触不良,就会产生射频火花,只要射频火花持续一微秒以上、能量大于6 毫瓦时就会引燃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
事实上,目前经过国家有关机构综合管理,加油站全部装上了油气回收系统,现场油气检测值基本为0,即使出现少量油气,最高不超过爆炸极限(国标为1.3%~6%)的20%,否则就不可能营业。真有浓烈的油气味,是不会有司机及加油员扫码的,即使暂时油枪损坏,加油员也不愿意用那杆加油枪或那台加油机加油,通常会切断电源、标注停止使用。
最后,众所周知,通电时导体确实会产生电流。当电流在两种不良导体、两种不同材料导体或导体接触不良时,还会产生有限的电势差,在不同材质的导体及锈蚀金属连接处可能会产生闪火现象,当火花遇到处于爆炸极限状态的油气时就会产生爆炸。
这在阐述时设置了如此多接近不可能的前提,包括:有金属,有两种以上不良导体,有锈蚀,有接触不良,手机按键或电池为不防爆的外置式结构,油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只有此时,才会产生燃烧爆炸的结果。
现在的手机基本没有山寨机,电池和手机都是一体化、内置式的,所有线路在设计和生产中都有严格的工艺控制。手机基本都是触屏,是封闭结构,没有一个外露按键,手机和电池接触点不会暴露,也就是说不会有火花。当然,也不存在油气超标。两种几乎不可能的情况叠加,就意味着极不可能。所以,现在在加油站用手机是非常安全的。
因噎废食不可取
制定政策应有科学态度。决定加油站是否能使用手机扫码、支付或直播,是很专业、很严谨的事情,不能想当然用一个检测器测几个数值就下结论,最终会使很多先进技术无法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相反地,邀请国家权威机构专业人员鉴定才是正道。
谈任何危害都要注意“量”。没有一定的量,其实是不能定性的。比如,辐射有害,但剂量合适可以治病。所以,要让人信服,不能抛开剂量说危害。
危化品行业“HSE 管理体系”通常用LEC 评价法对加油站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即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分析时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用这种方式分析加油站扫二维码的行为,L 可为0.1(实际不可能),E 可为10(最高值,连续暴露在危险环境中),C 可为15(可致人死亡。近些年,在我们能够了解的范围内,加油站即使产生自燃或加油枪起火,也都是被加油员扑灭的,真出现爆炸基本是施工违规操作,而不是加油违规操作造成的)。
这样,D=0.1×10×15=15,是个完全可以被忽略的风险。
因此,笔者认为,加油站不扫二维码就会存在新技术得不到应用和发展的问题,市场全面开放后技术落后丧失客户、无法参与国际竞争的风险,严重地甚至使国家经济和产业升级换代受挫,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这些问题的风险,远远大于扫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