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GF对窦道性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尖区骨组织缺损修复的影响

2021-04-14蒋丽娟梅国霆丁春艳吴中华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吸收量生长因子骨密度

王 晶 蒋丽娟 梅国霆 丁春艳 王 华 吴中华

窦道性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需要完善的根管治疗及针对根尖周骨组织病变的协同治疗才能有效地消除病损,保留患牙。血小板浓缩生长因子是一种新型的口腔生物材料,由血液通过变速离心制得的富含高浓度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凝胶[1]。具有丰富的生长因子,其中包括转移生长因子-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以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目前在骨组织、软组织和粘膜的修复,炎症调控等方面均有广泛的研究[2,3]。本研究采用CGF 与根尖手术结合的方法治疗窦道性根尖周炎,探讨其对窦道性根尖周炎根尖区骨组织缺损修复的影响。

资料和方法

选取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于本院收治的70 例窦道性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 例。其中实验组男20 例,女15 例,年龄为21~72 岁,平均年龄为(36.29±5.65)岁。对照组男19 例,女16 例,年龄为22~75 岁,平均年龄为(37.09±4.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诊断符合窦道性慢性根尖周炎的相关诊断标准[4];②患牙反复肿胀不适、牙龈处有慢性窦道长期不愈,牙髓活力测试阴性;③根尖X片显示根尖周有明显的透射区(<10mm);④患牙均为上下颌前牙以及前磨牙;⑤无手术禁忌症;⑥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有关文书。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口腔疾病或口腔肿瘤者;②牙根折断或根尖1/3 折断者;③合并有肝、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疾病或功能不全者;④存在精神、神经类疾病,认知、沟通障碍者;⑤不愿意接受抽取自体血患者;⑥既往有口腔手术史或种植史。

术前准备:常规拍口内片及根尖片,判断根尖周状态。然后开髓,探查疏通根管,使用根尖片法测量根管长度。采用PROTAPER NEXT 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配合3%次氯酸钠及15%EDTA 进行根管荡洗。一周复诊观察窦道闭合情况及牙齿松动度,询问患者自觉症状,达到根充条件行根管充填术,若患者仍有不适,则换药观察。

对照组患者在根管治疗后采取根尖刮治术治疗:采用局部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在局麻作用下对患者牙根尖部作(1.5~2cm)弧形切口,翻瓣后能看到根尖的骨质缺损,若骨质完整确定根尖所在位置,去骨开窗。在显露牙根尖后,用刮匙把根尖肉芽组织病变的位置刮干净,并锉去少许根尖,待露出健康牙骨质,然后进行冲洗和缝合。

观察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CGF 治疗:CGF制备:抽取患者静脉血液15ml,放入无抗凝试管剂中,使用Medifuge(Silfradent 意大利)离心机设定制备CGF 程序,过滤掉血清,修剪富血小板凝固层,保留少量血浆层,制得CGF 块状标本。在根尖刮治,去除病变的根尖周肉芽肿及病变骨质,生理盐水冲洗后,修建合适大小的CGF 胶条,覆盖于根尖区术创,关闭术创。

术后处理:两组患者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一周后拆线、复诊。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①临床疗效[6]:分为显效:患者牙周红肿溢脓消失、无牙叩痛,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根管内无分泌物和异味,根尖区窦道闭合,X 线片显示根周部阴影消失;有效:患者牙叩痛、红肿溢脓等症状有所减轻,根管内有少量分泌物,无明显异味,咀嚼功能有所恢复,根尖区窦道未闭合,X线片显示根周部阴影有缩小;无效:患者牙痛症状和体征未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总例数- 无效例数)/总例数×100%。②骨吸收情况:对比治疗后三个月两组患者的骨吸收量,包括垂直骨吸收量以及舌侧骨吸收量;③对比两组患者X 检查的灰度值以及CBCT 检测下的骨密度值。④对比两组患者血清骨形成的生化指标,包括血清钙(Ca)、(P)磷以及碱性磷酸酶(APL),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⑤血清炎症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 反应蛋白(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空腹上肢静脉血5ml,在转速3000r/min 的条件下离心10min,CRP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TNF-α 采用ELISA 测定。

统计学方法:骨吸收量、骨密度、灰度值、GBI 以及生化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包处理。检验水准α=0.05。

结 果

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29% vs 71.43%)(χ2=6.437,P=0.011)。

骨吸收情况:观察组治疗后3 个月以及治疗后6 个月垂直骨吸收量以及舌侧骨吸收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吸收情况(χ±S,mm)

骨密度值以及灰度值比较:观察组治疗后3 个月以及治疗后6 个月骨密度值以及灰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血清骨形成生化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a、P 以及ALP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CRP 及TNF-α 水平均下降,观察组CRP 及TNF-α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2 两组骨密度值以及灰度值比较(±S)

表2 两组骨密度值以及灰度值比较(±S)

组别 例数 骨密度值治疗3 个月 治疗6 个月灰度值治疗3 个月 治疗6 个月对照组观察组35 35 t P 100.06±5.33 114.26±4.96 11.538<0.001 120.96±7.64 146.35±6.42 15.021<0.001 65.53±3.26 74.62±5.37 8.560<0.001 72.15±5.33 89.97±6.46 12.588<0.001

表3 两组血清骨形成生化指标比较(n/%)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指标比较(χ±s)

讨 论

CGF 在调节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同时并影响炎症反应的激活,还能通过下游信号促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同时能促进骨的再生长[6]。CGF 能促进白细胞分泌因子分泌大量白细胞,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从而降低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炎症反应激活是牙周炎患者局部组织的病理表现。由于CGF 所具备的良好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在临床口腔颌面部运用广泛,关于其运用的研究也有不少[8]。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在根尖刮治术的治疗基础上联合CGF 进行填充治疗,研究结果表明了观察组在治疗后3 个月以及6 个月的骨吸收量要低于对照组,同时骨密度值以及灰度值要高于对照组,血液骨形成指标水平也要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证实了CGF 治疗对骨组织缺损的修复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慢性牙周炎是一种全身炎症性疾病,多种炎症因子参与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9]。CGF 的蛋白网中富含大量的白细胞,在促进骨缺损修复的同时,可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在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TNF-α 以及CR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充分表明了其降低炎症的反应的作用,与既往研究结果也相符合[10]。

猜你喜欢

吸收量生长因子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生菜养分吸收特性研究
氮肥对棉花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影响的Meta分析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肥一体化对玉米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我国寒地中小学教师体质及骨密度调查研究
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养分吸收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