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特征孕产妇孕期保健、产前检查和妊娠结局的关系
2021-04-14潘娅丽沙雪辉
潘娅丽 沙雪辉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特征孕产妇孕期保健、产前检查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本院接收的240例孕产妇,收集其基本信息,包括产检次数、文化水平、月收入及人口来源,依据产前检查次数分为产检<4次组(119例)和≥4次组(121例),在孕期保健管理中分别给予常规干预、常规干预协同孕期营养与运动指导及健康宣教。结果:240例孕产妇中无产检占比3.75%,1~3次产检占比45.83%,4~8次产检占比43.75%,≥9次占比6.67%。≥4次组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学历、月收入≥1000、固定人口占比较<4次组高(P<0.05)。≥4次组剖宫产率及低体重儿、子痫前期、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4次组(P<0.05)。结论:孕产妇文化水平、月收入、固定人口与产前检查次数有关。孕期保健期间,加强对孕产妇的营养指导、运动干预及健康宣教,可降低剖宫产率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关键词:妊娠结局;产前检查;孕期保健
孕期保健即指从受孕后贯穿整个孕期的母儿健康监测与保健措施,主要包括产前与产时保健两大部分,对及时发现并控制异常情况具有重要作用,可将孕产妇人妊娠相关风险降至最低[1]。相关研究提示[2],良好的孕期保健,是保障母婴安全、降低为围生期胎儿与孕产妇死亡风险的重要手段。为了解不同特征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妊娠结局,現对此展开研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本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录的孕产妇240例,以产前检查次数分为<4次组和≥4次组。<4次组(119例):年龄19~34岁,平均(28.74±3.29)岁。≥4次组(121次):年龄20~35岁,平均(28.76±3.31)岁。两组年龄、婚育史、月经史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240例孕产妇均无合并症、不良妊娠结局史,身体状况良好。
1.2 方法
收集240例孕产妇基础信息,包括年龄、文化水平、月收入、孕产史、人口来源等。
<4次组给予常规孕期保健,≥4次组在常规孕期保健基础上,加强孕期营养指导、运动指导、健康宣教:从孕早期开始标准化孕产期保健,强化胎心与孕妇各指标检测,为孕产妇提供科学的孕妇营养指导服务,及时疏导其负面情绪,指导其合理运动,科普口腔保健、分娩流程及胎教等相关知识,促进其对自然分娩的了解。
总结并分析孕产妇文化程度、月收入、人口来源与产前检查次数、妊娠结局之间的关联。
1.3 观察指标
观察240例孕产妇孕期保健状况、不同特征孕产妇产前检查及妊娠结局。
1.4 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 24.0处理数据,计量/计数资料( ±s/n、%)用t、X2检验,组间差异显著为P<0.05。
2 结果
2.1 240例孕产妇孕期保健状况
240例孕产妇中无产检9例(3.75%),1~3次产检110例(45.83%),4~8次产检105例(43.75%),≥9次16例(6.67%);产检内容:236例(98.33%)做过B超,平均4.5次,187例(77.92)做过听胎心检查,平均2.8次,229例(95.42%)做过腹部检查,174例(72.50%)做过血常规检查,232例(96.67%)做过血压测量检测。
2.2 不同特征孕产妇产检检查状况
≥4次组的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学历、月收入≥1000、固定人口占比高于<4次组(P<0.05),见表1。
2.3 不同特征孕产妇妊娠结局
较之产检<4次的孕产妇,产检≥4次的孕产妇剖宫产率及低体重儿、子痫前期、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均较低(P<0.05),见表2。
3 讨论
孕期保健是减少胎儿出生缺陷、孕产妇死亡重要措施。早期开展标准化孕期保健,强化孕产妇与胎儿健康监测,提供科学的心理干预、孕期营养指导及运动干预,可及时发现并处理妊娠并发症,解决胎儿发育异常及异常胎位等问题,保障母婴生命安全。产前检查是孕期保健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及时了解孕产妇与胎儿健康状况的主要手段。因此,为促进孕妇妊娠结局的改善,应提升产前检查次数、规范落实孕期保健。为明确本院不同特征孕产妇产前检查、妊娠结局,笔者对此展开研讨。研究结果显示:240例孕产妇1~3次、4~8次产检占比较高。目前,我国已经推出许多孕产福利措施,减轻了许多家庭经济负担,大多孕产妇均能承受,因此本次所统计的产前检查次数大多为1~8次。研究还显示:文化水平、月收入越高的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越多。孕产妇文化水平越高,越懂得产前检查的重要性,更愿意进行产前检查。固定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多于流动人口,这主要是因为固定人口孕产妇生活较为稳定,对未来生活担忧较少,且享受当地福利政策,所以产检次数更多。≥4次组剖宫产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4次组比,显著较低。说明加强孕期保健、增加产检率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不良妊娠的出现。
综上,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与文化水平、月收入、人口来源有关。强化孕期保健,适当提高产检次数,可改善剖宫产率,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肖苏琴, 方艳春, 刘芬,等. 中心群组化孕期保健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恐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 27(1):11-16.
[2]刘淼. 孕期保健对高龄孕妇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21, 36(10):223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