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劳动视域下内容把关人工作的异化
2021-04-13邵恒媛
邵恒媛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一些媒体平台开始探索新型把关机制,先前以“守门人自身价值观”为主要依据的传统审核模式也遭受了冲击。本文对今日头条目前实行的人机协同审核模式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发现头条将承担把关工作的类群扩大至机器算法、人工审核与用户,从而形成内部把关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双层联动。基于个案研究,结合数字劳动、媒介化等理论进行分析,本文指出:与传统把关人机制相比,参与今日头条内容审核的人员工作呈现出“数字劳动”偏向,而导致此种工作形式变化的原因则是劳动媒介化与媒介劳动化。
关键词:今日头条 把关人 数字劳动 劳动媒介化 媒介劳动化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在算法时代背景下,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内容分发平台更偏向于利用机器算法来解决问题,头条早期运行的算法推送、机器审核等模式更是打开了内容把关与分发的新格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技术流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机器有时候识别不出文字表达的“伪装”,这给走在智能化发展前列的头条带来了不小的困扰,甚至一度面临“灭顶之灾”。屡遭重挫之后,头条摸索出了一套新的把关机制,通过引入“智能化”+“人性化”的人机协同审核机制,这才得以暂时化解危机。
但是这种机制背后也存在着协调问题。首先是人与机器的矛盾,人是有温度的,可以区分出文章的表层价值导向和实际价值导向,但机器不会。我们虽然给算法设计了审核逻辑,但其自身的机械性不鼓励这样的灵活变通,事实上它还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立于人为控制之外的运行逻辑,往往只要文章包含某些敏感字眼,机器就会自动打压;其次是人与人的矛盾,由于某些审核人员新闻专业性的缺失,他们对新闻报道分类的定义、自媒体发文资质标准很难对齐,这也增加了一定的沟通成本。
针对这些问题,头条也在不断进行优化,人机协同审核机制在经历多层迭代后,机器逻辑与人的价值逻辑最终从二元对立逐渐走向协同,头条对于内容把关的价值偏向也发生了转变:调整了机审与人审的把关权力拥属;优化内部人工审核结构,设立人工初审及复审、质检、风险召回审核环节,并引入外部力量作为审核辅助。
把关是决定信息能否进行传播的重要步骤,以“今日头条”为例,其在引入人机协同审核机制后,承担审核工作的把关人性质是否还和传统把关人保持一致呢?如果存在区别,差异在哪?形成此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实习期间的观察,笔者发现头条当前的人工把关审核具备内外联动特点,且他们的工作呈现出数字劳动偏向:对内,初审和复审人员工作存在异同,即相比复审人员,初审发挥主观价值判断的空间极其受限,但不论初审还是复审,其工作都因网络的出现变得日趋弹性化;对外,头条构建了评论回炉模型,组织建立专家质量团,将部分把关权赋予外部力量,使得用户为平台进行了无意识劳动。
结合此现象,本文会从新视角出发,结合“数字劳工”理论对今日头条的把关人工作进行再定义,指出其与传统把关人的区别,并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以期给未来的把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一)互联网环境下的“把关人”研究
考虑到媒介融合趋向愈发明显,不少学者认为处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把关人角色正在进行重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内容把关就此消解。梁苑认为传统媒体把关人虽没有必要“谢幕”,但需要结合当前环境进行角色深化,他也对新媒体时代的传统把关人提出了“坚守审稿环节、强化页面意识、重视有效互动”等建议。[1]
国内有关把关人的研究是从对西方文献的梳理和再思考开始的,且多集中在新闻业务研究领域。邵培仁对把关人的角色进行了新的阐释,他认为把关人身兼三职,即接受者、守门者和传播者,与此同时他也指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具备隐形性、依附性、追加性和完善性特点,拥有五项功能:具体执行检查、加工、评价、导向、桥梁。[2]郭庆光认为在理解把关实质时,不要仅仅关注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的分析,还要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在内。[3]
有学者将传统媒体把关模式与新媒体环境下的把关模式进行了对比:商建辉、刘俊冉认为传统的把关人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的是至高无上的“管理者”角色,垄断着内容发布权,而随着网络传播的冲击,如今的把关人已呈现出“去中心化”“反权威”的特点。也有学者着眼于网络媒体新型把关人,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霍洪田将网络媒体中的把关人分为四类,即职业把关人、技术把关人、影子把关人和最终把关人,提出新媒体把关人正在完成从“监控员”到“保洁员”、从“编审”到“舆论导航”的转变。[4]陆趣指出新媒体环境下把关人理论所面临的三点挑战,即角色弱化、困难程度加强、重要性提升。[5]阮立、朱利安·华勒斯、沈国芳对把关理论进行了扩展研究,提出了数字把关人模型,希望以此给未来的传播学研究提供新框架。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进行了个案研究,杨舒涵以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为例,研究了算法新闻生产中的把关机制,提出该机制有把关标准偏向娱乐化等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而杨怡溪则是从算法推荐对新闻把关人的影响角度切入,试图理清大数据技术对新闻把关人的冲击,从而探求技术与新闻价值的平衡。[6]
不难发现,虽然国内外学者将把关人放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其变化,但他们中的大部分都着眼于探究新媒体时代把关模式的特点,亦或是分析传统媒体把关人如何适应媒介融合这一“新旧交替”的问题。也就是说,学者们未能站在新闻生产劳动的立场上对把关人进行分析,这也导致从政治经济视角下看待新闻把关人成为目前的研究盲点。
(二)关于“数字劳工”的现有研究
因为“数字劳工”概念由国外学者提出,所以笔者在知网搜索相关论文时,英文文献占比更重,整理后总结出以下几种研究路径:1.对“数字劳工”进行概念分析:Treble Scholz表示“数字劳工”是以数字资本主义为背景产生的新型议题,他指出传播新科技的不断渗透使得资本完成了对劳工的隐蔽剥削,从而实现了对人员的“弹性雇佣”与“去技能化”,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劳工们的技能贬值以及工作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消泯。[7]而Fuchs以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作为引子,指出“劳动是一种生产性消费过程,它以自然物质与劳动力为消耗,在过程中创造出新产品”,由此延伸至“数字劳工”概念。除此之外,也有学者注重理清“數字劳工”与“知识劳工”的关系与区别。2.理论在数字时代网络现象的应用性分析:福克斯就揭示了Facebook作为社交平台的剥削本质,他指出用户在Facebook上保存的资料、与朋友的互动都在直接为 Facebook 创造收益。总的来说,国外学者更多将研究重点放在研究理论本身,讨论范围也更宽泛,有一点不足便是缺乏变通,论证“数字劳工”的结构与时间线都呈现单一化特点,缺少对理论认知的迭代。
与此同时,在爬梳国内关于“数字劳工”的相关学术研究后,笔者发现国内学者们更喜欢用数字劳工理论与实例相结合,从而解释一个具体现象,且“数字劳工”等理论还没有应用于内容审核人员,其研究人群多为新闻记者、编辑、网络用户等。陈宇恒致力于厘清数字平台对“数字劳工”的剥削逻辑,他将平台定义为“中介”,受众与平台保持着持续双向的“输出”与“接收”关系,而用户对平台进行输出其实是异化的劳动行为,平台也会将这种劳动占为己有,以此实现“劳动圈地”与价值再置换。[8]李孟名运用“数字劳工”理论分析了今日头条对用户的隐性剥削行为,她指出头条通过采取多种激励方案,使得部分用户完成了从“单一信息接受者”到“内容生产者”的角色转变,与此同时,用户在无意识中已经和平台形成了畸形的劳资关系。[9]与国外学者相反,国内学者研究的侧重点更倾向于现实问题,理论只是作为支撑,也就是说,国内学者很少对“数字劳工”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姚建华对“数字劳工”进行了多次研究。他认为国内外对数字劳工的研究多集中在以下几点:制造和服务业中的数字劳工、媒介产业中的数字劳工、产消合一者和玩工以及数字经济中的劳工组织,[10]而且还将“数字劳工”理论与传播学其他研究成果进行对话,在《劳动的“媒介化”与媒介的“劳动化”:数位劳动研究的内涵、现状与未来》一文中,他提出:数字劳动实际上是以劳动的媒介化与媒介的劳动化两条并行不悖的路径下渗至当下人类社会之中,并讨论了数字劳动可能的未来,即能否实现非异化劳动,具有前瞻性。[11]并且,他所提到的“数字劳动”两条发展路径也会与此次研究有着密切联系。
三、研究方法及问题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今日头条内容把关工作中“人”的活动是怎样的?2.参与头条内容审核工作的“把关人”与传统把关人工作有何区别?3.形成此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笔者于2019年1月至5月进入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每天记录实习过程中的观察所得、想法及困惑。以实习日记为依据,对包括今日头条审核人员(其中2名已离职)、频道运营人员、自媒体作者在内的10名对象进行访谈,主要访谈问题如下:
审核人员:1.头条内容的审核流程是怎么样的?2.您认为您在整个审核环节中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3.平时的工作强度大吗?是否可以简要概述一下一天的工作情况?4.平时在审核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后是如何解决的?5.您认为头条目前的审核机制是否需要改进?如果有,具体是在哪些环节需要改进?
运营人员:1.您认为运营和审核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2.会出现运营人员不认可审核人员判断的情况吗?如果有,这种情况最后如何处理?3.您认为头条目前的审核机制是否需要改进?如果有,具体是在哪些环节需要改进?
作者:1.您成为自媒体创作者的大概历程是怎么样的?2.您如何看待头条目前的审核机制?有什么样的建议?3.您的文章在平时接受审核时遇到过哪些问题?4.您如何看待头条目前给予作者的扶持及激励机制?
四、从数字劳动视角看头条把关工作的劳动异化
(一)头条把关工作中“人”的活动:内部审核与外部把关相结合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一些平台开始探索新型把关机制,今日头条即为其中典型。头条目前实行人机协同审核机制,一篇文章从生产到推送会经历三审三校、两次人工确认的过程,第一步为人工智能审核,机器首先会对文章进行过滤,随后便是人工审核环节,此环节为内部分层审核与外部多维度把关相结合的过程。
1.人工审核把关分层:多队列+“N-N”模式
今日头条将人工审核进行分层,设置初审、复审,增设质检,实行“N-N”审核模式,以提高人工审核效率与准确度。TCS是人工审核的通用任务后台,队列则是人工审核的基本任务组织单位,在机审完成内容过滤后,剩下的文章即流入不同的队列审核后台。
目前头条内部人工审核的流程大致可分为初审和复审,初审主要负责解决高效、低耗时、可前置的安全问题。初审致力于降低内容安全风险,常见的审核模式为“标注”,而风险服务队列需要关注的内容可以归为三类:当内容命中自残自杀模型/敏感词表/泛时政词表/海外内容先发模型时,文章就会进入敏感先审队列;当内容命中领导人词表/图片模型时,文章进入高危双审队列;当内容命中低俗色情词表/图片模型时,文章进入低俗先审队列,由初审人员对内容可见度进行标注。与此同时,一篇文章也會分配给一个不同于初审的人进行盲审,如结果一致,可见度标注便可以生效;如果初审/盲审人员审核结果不一致,则任务会交给质检人员进行审核,结果遵照质检人员判断。
文章如果通过初审,便会进入人工复审环节,复审主要负责质量审核,判断文章是否违背公序良俗、是否存在不良导向等。人工复审结果对应的是内容最终上线的状态,需要把握的是内容质量,审核正确率也要求最好达到或无限接近100%。复审环节并不是只有一名人员负责,而是分队列同时进行审核工作,在大致相同的时间段里N条队列里会有若干人员审出相对应的文章。与此同时,一篇文章进入某条普通复审队列后,复审人员判断可以放出,文章展示量将会继续增加,当点击量/展示量达到一定阈值时,便会回流进行两次高展队列复审。此过程也包含随机质检环节,如果出现复审和质检结果不一致,质检或运营人员会根据需求举手捞回误杀内容。
2.外部把关力量引入:用户侧+作者侧+专家侧
我们在今日头条APP中除了能浏览到权威媒体发布的内容外,还可以看见相当多自媒体撰写的文章,而这些自媒体中,有些人由于不具备专业的内容生产经验,缺乏新闻素养,会出现为博眼球、一味追求阅读量而生产低质内容的情况,这也会增加审核人员的工作量。为此,头条也从多纬度对审核模式进行了优化,使得内容把关机制更加健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用户侧:对于已通过审核、并在平台进行推送的文章,今日头条建立了评论回炉模型,主要用于收集用户反馈及举报内容等。如果一篇文章在进行推送后,用户反馈的负面信息占大多数,算法会对评论内容进行分析,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对于命中高危评论模型和举报过多的内容,头条会对其进行风险质量召回审核,经人工审核判断是否继续将文章放出。
作者侧:生产者的素质决定了内容质量的好坏,头条从这个角度进行了深度挖掘,在生产者侧建立了相应的奖惩机制,以期从源头提高内容质量,从而减轻审核工作量。为了激励作者生产更多优质的文章,头条分别以天、月为周期推出相应奖励计划,除了每天由各频道运营人员根据文章质量报送优质图文奖励之外,每个月资讯中心也会对各频道报送文章进行复盘,对于文章质量佳、数据跑量好的文章,会直接交给高编审核队列,由这些具备传统媒体工作经验的资深媒体人进行把控与审核。入选“青云计划”、“秋收计划”的作者会有一定的福利,如奖金、优质作者认证、特别标注等。但若作者在生产内容时违背了相关标准,头条也有相应的扣分惩罚制度来应对,如:含有广告信息、标题夸张等扣10分,违规声明原创、与事实不符等扣20分,侵犯版权、恶意发布他人负面消息等扣40分,每个账户起始分为100分,当扣至70分以下时,作者的头条广告收益、赞赏等功能会被关闭。
专家侧:2018年,头条对外宣布组建质量专家团,面向社会邀请专业人士监督平台内容与服务,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机构、新闻媒体、传播学界及各专业领域学者。专家在浏览头条客户端过程中如遇到低质内容可以举报,他们享有专用的举报通道,头条内部收到举报后会在30分钟内处理完成并优先将处理结果进行反馈,这是一个闭环流程。针对此举措,今日头条总编辑张辅评称:“专家学者对于内容的认识更深刻,除了实时的意见反馈对日常工作进行指导,我们还会定期把专家意见做汇编整理,用来优化算法模型,同时供编辑审核团队学习,整体提高人员素质。”[12]
(二)头条内容审核工作与传统把关工作的区别:呈现出数字劳动偏向
常见的数字劳动是由一系列互联网活动构成的,包括在线众包平台(例如维基百科)使用的有偿和无偿劳动力,以及有商业目的的免费在线活动(如产品评论、用户个人信息数据的录入)。它具有很强的分散性,空间上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时间上可以是工作间隙、假期甚至是通勤路上。
当媒介环境变得复杂多元,聚合类新闻APP、自媒体等层出不穷时,传统的内容把关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与此同时,媒介技术带来的自由有时候也会成为一种新的奴役机制,今日头条内容把关工作由于具备了机械化、弹性化、工作外包、隐性劳动等特点,从而呈现出数字劳动偏向。
1.内部把关人员能动性可发挥空间被压缩
虽然头条目前实行的审核机制也是三审三校,但与传统把关机制存在区别。在传统的把关机制中,三审由责任编辑、编辑室主任(或副主任)及总编辑负责,这些负责审核的人一般都具备专业的新闻素养,可以自主判断内容质量的好坏。
反观头条,针对初审人员而言,他们在进行内容把关时囿于公司下发的审核规范,留给自身进行主观价值判断的余地并不大。初审人员入职之后一般会接受职业培训,熟知基本规则是必须的,不过需要他们记忆的注意事项难度一般都不大,这也就注定了负责初审的人不需要具备太多技能。也就是说,人工初审更像是把关流水线上的工人,他们的能动性被剥夺,还受限于诸多条条框框,只需要根据硬性标准完成机械化工作,其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高压、低薪的“互联网灰领”。
至于复审人员,虽然他们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头条内部审核规范的制订,但无论是初审还是复审,也都需要遵循更高层级机构下达的指令,在这一层面上,人工审核都是在扮演“工具人”角色。当笔者向一位头条复审人员问及更为细致的质量审核规则时,他就表示:“大部分经过机器和初审过滤的文章,都是肉眼可见的低质内容。对于判定文章质量的审核标准,公司有规定是不能对外透露的,你知道的,无外乎就是公序良俗这几大类,而且更细化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平时工作中我们也会收到实时下达的动态指令,一旦指令下达,现有的机器及人工审核队列都要进行调整。”
2.审核人员工作时空界限因媒介技术而消泯
在互联网还没有产生之前,传统媒体对于审核把关的时间限制并没有达到十分精细的程度,以纸媒为例:由于报纸版面有限,需要刊登的文章数量基本固定,负责内容审校的人任务量并不会很重,只需要在版面印刷前完成审核就行。
但到了互聯网时代,内容生产与把关审核通过媒介技术都可以完成,内容生产不停歇,审核工作也不会停止,这也导致了审核人员工作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都渐渐消泯。头条对初审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其中三点最为重要:熟记规范、保证速度、可接受熬夜加班。公司会对审核效率提出要求,对于普通图文判断延时需要控制在90s之内,犯错则会扣绩效工资;至于工作制度则是轮班制(包括大早、大夜班在内),必须保证的是一天24小时都需要有初审时刻待命,节假日也会安排人员值班。知乎上有已离职的外包审核人员曾对这份工作有这样的评价:“工作难度不大,因为你不需要具备特殊的技能,你只要做别人让你做的事就好。同时这份工作也很伤身体,吃的就是青春饭。”
而针对人工复审来说,在节假日也会安排人员进行值班,且他们的工作也都日趋弹性化,审核操作完全依托于网络,这意味着只要人工审核人员手边有手机或者电脑,无论何时何地,连上公司的 vpn 后便可以对后台文章进行干预。
3.把关工作分剥成多节点,把关力量“外包”
传统的内容生产、审核与分发渠道是相互连通、没有分支的,同属于一个系统。以报纸为例,新闻内容是由具备专业采编经验的记者进行生产的,并且还要经过多次严谨审稿,有的采用三级审稿制度,而有的是采用五级审稿,经由多人把关后才能出版印刷。
而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内容生产与分发渠道被拆分,内容审核也形成了多个节点,以头条为例:头条是一个内容分发平台,没有内容采编权,用户在注册头条号之后便可以发布内容,内容由作者、不参与生产仅阅读文章的头条审核人员、浏览内容的用户进行把关后,通过算法实现推送。
除了把关工作被剥离成多个节点外,头条的把关工作还呈现出“外包”特点:对于内部审核人员来说,因为初审无需对内容进行核心干预,所以头条将这种劳动推向了外部市场,招募了许多外包初审。公司对外包审核与正职员工也实行区分管理,外包初审同学所享有的待遇与正职会有一定差距,这也使得初审人员的劳动更具有剥削性与流水线性质。与此同时,头条也试图将目光转向外部力量,以期实现部分把关工作的转移,例如:普通用戶或专家学者针对自己浏览到的不当内容予以举报;生产者因奖惩机制从而提高自我把关主动性等等。这些外部力量看似在使用媒介,实际上则是被媒介“使用”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他们是在从事一项隐性劳动,其评论、浏览、点赞的行为最终会转化为某种参考性指标,为平台所用。
这与传统把关也存在着明显差异:以往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如果发现错误,可以选择写信或电话反馈,但解决方案通常是次日媒体刊发公告、纠正错误并表达歉意;而如今,头条建立了评论反馈模型及用户举报模型,抛开评论反馈是否具备可参考性暂且不提,一旦举报过多,头条把关人员的反应会更加迅速,内部把关和外部把关形成联动效应,极大降低不当内容肆意传播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处理问题的滞后。
(三)今日头条内容把关工作异化的原因
与传统把关工作相比,头条的内容审核工作以媒为介,实现了内部工作与外部监督的双层联动。对于内部专门负责审核工作的人来说,他们在把关时承担了更多的审核任务量,且做到了审核时间短、审核速度快、审核结果准;对于外部用户来说,他们在浏览APP内容给予反馈的过程,也是无意识进行审核劳动的过程。针对把关工作呈现出数字劳动偏向的现象,“劳动媒介化”与“媒介劳动化”或许能为此提供解释。
1.从“劳动媒介化”角度看内部把关工作的变化
在头条对人工审核结构进行优化时,由于人员分层,审核的阶级特征也不可避免地显现了出来。并且,以初审为代表的审核劳动也发生了异化:他们虽然扮演的是传统意义的把关人角色,实际上却承担着数字劳工的工作。
与此同时,审核人员的工作空间与时间界限显然都已消泯,“办公室”于他们而言已成了一种液态的存在,而这种变化也使得他们的劳动强度增加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许多学者将类似人工初审这种高强度、低薪资“数字劳动”的产生归因于资本剥削。但笔者认为,不论是初审工作呈现低技能流水线化,还是复审人员工作时间与空间的无差别化,仅靠资本剥削的主观意愿,是远远不能实现的,而媒介化过程或许能为这些现象的产生提供解释。
随着媒介化逐渐下沉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的重要工具,生产已不限于地理位置与时间的转换,人们工作与私人时间逐渐融为一体。显然,网络媒介的出现给人们的劳动提供了客观前提条件,人们的协作效率只会提高而不会降低。
以头条为例,自这种内容分发平台出现以来,来自全球大批量的用户不断涌入,这就注定了内容生产会变成24小时的不间断活动。同理,我们也能理解把关人员的工作变化:生活节奏被打乱,需要全天候待工,重复机械化劳动。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外包审核,是因为平时审核人员工作需要借助的工具是网络媒介,员工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进行内容把关;而企业若想监控员工工作效率的介质实际也是通过网络媒介,也就是说,媒介能够将雇主与雇员紧密连接在一起,这也驱动了头条将一些非关键性的工作交给外包审核,从而降低雇佣成本。
如此一来,媒介化的出现确实重塑了人工审核把关劳动的性质:虽然在人力审核序列中,初审与复审的把关权力不尽相同,可发挥主观价值判断的程度也存在差异,但他们最终都沦为了媒介与技术的劳工,成为数字审核流水线中的一环。
2.从“媒介劳动化”角度看把关工作外包
头条在完善内部把关机制的同时,也将目光转向外部,在掌握到用户利用媒介进行互动交流这一特性后,头条扩大了“精细刻薄剥削”的范围,使外部力量于无意识或有意识中承担了原本内容审核人员的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
参与到头条把关过程中的APP使用者大致可被划分为三类:普通用户、内容生产者与专家学者。对于头条普通用户而言,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看似是在使用媒介来浏览信息,但他们在平台上发表评论、点赞或转发他人文章等行为,最终都为平台所用。也就是说:用户其实是被媒介使用的,于无形中和平台构建了不对等的劳资关系,免费贡献出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对于内容生产者而言,头条现行的奖惩机制可以从不同层面驱动他们进行内容自审,一些作者会对优秀文章进行研究,从而总结经验,从源头降低内容风险,这也会减轻后期审核的工作负担。一位自媒体作者告诉笔者:“以前我不是全职做自媒体,也就是闲时码码字,一开始有的文章过审需要挺长时间,后面慢慢就知道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了。再加上看见头条对于优质作者的扶持力度还是挺大的,我就研究那些大 V 的文章内容,博眼球、标题党那些真的就是空壳子,尤其是A频道这一块,大家希望看到的是深刻分析,希望看到的是干货。我自己本身学的就是这个专业,所以写出来的文章质量也相对较好,运营账号到现在,我发文的审核时间也越来越短,现在就靠这个吃饭了。”在此过程中,头条扮演的角色是“作者”与“推送端口”的连接者,它通过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促使到达内容审核后台的内容已经经历过了生产者的元把关。
而对于外部质量专家团而言,他们则是“休闲”即“工作”,在放松之余也贡献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头条将这些人平时浏览APP的休息时间转化成了劳动时间,通过特殊化对待(如:发放证书、设置账号认证、专人对接等),将专家团裹挟进了他们本不必参与的内容审核流程中,使他们在心理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自愿对所看到的内容进行专业价值判断。然而,其实质也仍然属于一种高级的“数字劳动”,产出的劳动成果为媒介平台所用。
也就是说,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一些媒介平台便开始利用本身来对受众进行更为广泛的宰制,即媒介也开始呈现出劳动化特征。在媒介劳动化背景下,类似头条的内容分发平台以算法技术为中介,建立用户与媒介之间的联系,通过将用户浏览信息、生产内容、社交互动等行为进行劳动化与商品化,吸纳他们成为把关过程中的“数字劳工”。
五、结论
在今日頭条内容把关的过程中,具备阶级分层的人工审核虽然都属于广义上的把关人,但在劳动媒介化与媒介劳动化的双重影响下,无论是内部人工审核人员还是外部用户,其所承担的工作与传统把关人存在差异,都逐步向具备剥削性质的“数字劳动”靠拢。尤其是初审人员,他们所遵照的并不是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而是已经制定好的审核规范,而头条从作者侧、用户侧及专家侧发力,其最终目的也是通过媒介将外部生产力的剩余劳动价值最大化利用,使得他们自愿进行无偿劳动,在情绪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为整个平台的内容质量提升服务。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的华中科技大学重大交叉培育项目《新闻传播业人工智能的应用与规范研究》的研究成果。)
注 释:
[1]梁苑.浅谈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把关人”的角色深化[J].新闻研究导刊,2016,9:1-3.
[2]邓蓉,刘琼.传播学“把关”行为的理论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7,21(6):124-125.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8-69.
[4]霍洪田.“把关人”在网络媒体中的角色重构[J].编辑之友,2013,4:51-53.
[5]陆趣.“把关人”理论在新媒体情境下的演变和发展[J].新媒体研究,2018,20:15-16.
[6]杨怡溪.智媒时代算法推荐对新闻把关人的冲击与反思[J].传播与版权,2018,10:15-17.
[7]Scholz T.Digital Labor: The Internet as Playground and Factory[M].New York:Routledge,2012.
[8]陈宇恒.论网络时代数字平台对“数字劳工”的剥削逻辑[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1):70-71.
[9]李孟名.从“数字劳工”的视角理解自媒体平台对用户的劳动引导——以“头条号”官方账号为例[J].新闻前哨,2020(01):26-27.
[10]姚建华,徐偲骕.全球数字劳工研究与中国语境:批判性的述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48(05):141-149.
[11]姚建华,徐偲骕.劳动的“媒介化”与媒介的“劳动化”:数位劳动研究的内涵、现状及未来[J].新闻学研究,2019(10):181-214
[12]界面新闻.今日头条成立专家团开放“专家权限”监督平台内容[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9798440827229622&wfr=spider&for=pc,2018-05-07.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