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复学学生转专业动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1-04-13孙燕霞
孙燕霞
(吉林化工学院 教务处,吉林 吉林 132022)
2001年,首批高校学生办理保留学籍手续后参军入伍,于2003年开始,高等学校中出现了新的群体,退役复学学生[1]。2013年,高校新生在考取的高校办理应征入伍保留入学资格的手续即可服兵役[2],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投身国防,高校退役复学学生这一群体也越来越庞大。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3]。士兵是军队的基础,高校学生入伍,优化了兵员结构,为军队注入了新鲜力量,提高了部队信息化水平和战斗力,加速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进程[4],顺应了新时代强国强军的趋势。近年来,国家为了鼓励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出台了一系列优惠优抚政策[5-6]。2016年新修订的教育部令第41号文件中的第二十一条对退役复学学生转专业提出明确规定:“休学创业或退役后复学的学生,因自身情况需要转专业的,学校应当优先考虑”[7]。
退役复学学生的特殊性在于其学历教育的中断及“学生-士兵-学生”身份的变化[8]。退役复学学生在恢复学生身份之后,极易在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问题。而退役后即申请转专业且成功的学生,还将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因此,积极探查退役复学学生的转专业动因,合理引导退役复学学生的转专业行为,能够有效规避退役复学学生产生学习上的畏难情绪,也有助于稳定学校的教学管理秩序,合理配置学校教学资源,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一、退役复学学生转专业动因分析
(一) 部队经历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高校学生在服兵役两年之后,即会退役复学,回到高校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这两年的部队生活主要是以参加训练、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坚守本职岗位为主,让参军入伍的学生接触到了跟学校不一样的环境,经历了其他学生未经受过的磨砺与考验,锻造了其坚忍不拔的意志,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思想政治觉悟。
部分退役复学学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曾与自己梦寐以求的专业失之交臂,在高考录取时被调剂到了其他专业,两年的部队经历更坚定了初心,于是退役复学后,果断选择了转专业;还有一部分退役复学学生,在部队的本职岗位上兢业付出,逐渐对与其岗位相关的专业产生兴趣,于是在退役复学后积极申请转专业。在这两种情况下,退役复学学生提交转专业申请时都是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都有着明确的目标与坚定的信念。
(二) “热门”专业的吸引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培养社会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9]。据此概念高等教育的实质是为了人才培养,我国的高等学校实质是在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亦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9]。因此,对于大部分的高校学生而言,接受高等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能在毕业之后谋求到一份好的工作。而不同的高校具有自己不同的特色优势专业,随着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导致毕业生人数增多,增大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相比之下,“热门”专业就业前景相对较好,对高校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退役复学学生在得到转专业机会的同时,也会将目光投向了学校的“热门”专业。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我校首次办理退役复学学生转专业工作,共有27名符合条件的退役复学学生申请转专业,其中有10人申请转入我校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占比37%;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共有14名符合条件的退役复学学生申请转专业,其中5人申请转入国家电网主要招聘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占比36%。
(三) 家长干涉的结果
高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及社会阅历的缺乏,他们在面临一些抉择的时候没有自己的主见,大部分时候还是会征询父母的意见;有的学生过分依赖父母,甚至会自己让父母代自己拿主意做决定;还有的家长过于强势,会以自己的意志为主,直接干涉学生的学习生活。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10],家长们大部分都非常重视子女的前途,希望子女能在毕业之后找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退役复学学生在回到高校继续学习的时候,其所在班级的同学年龄基本上都会小两岁,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的家长会觉得年龄上差距对于退役复学学生来说在就业时处于劣势,于是,当退役复学学生拥有了转专业的机会之后,家长们依据自己的经历及人脉,从过来人的角度,打着为子女着想的旗号,迫于学生做出了转专业的决定。
(四) 从众心理在作祟
高校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往往是跟室友或者是要好的同学结伴一起过着集体生活,所以有些学生的行为很容易受到周围其他同学的影响;如果周围同学努力学习,那么这些学生也会跟着一起刻苦学习,如果周围同学有逃课等不良行为,也极容易跟随。退役复学学生在回到学校之后,原来班级的同学已经高出了自己两个年级,此时他们一般会寻找跟自己同一年退役复学回来的同学结成小集体一起学习生活。当其他退役复学同学积极申请转专业时,小集体内的其他退役复学学生为了能跟要好的同学继续一起学习生活,在忽略自己需求的情况下,就会萌动一起转专业的想法。
还有的退役复学学生,在回到学校时,得知自己符合转专业的条件,看其他跟自己一样的退役复学学生都在申请转专业,于是会觉得既然有这个机会可以转专业就一定要使用,不然就浪费了,于是盲目的跟风申请转专业。
(五) 原专业调整导致
高校受国家政策、社会需求等影响,再结合自身的发展定位,会适当调整各专业学生的招生名额,有的专业甚至会暂停招生;还有的专业已不再适合时代发展需要,面临被取消的情况。有的退役复学学生回到高校继续完成学业时,会出现所在年级并无原来专业的班级或者原来专业已被取消的情况。若某专业只是暂时的停止招生并未被取消,经学生同意,学校各部门沟通协调,也可为退役复学学生单独成班,使其继续完成学业。若是原专业已被取消,退役复学学生只能申请转专业到相近专业或者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还有的退役复学学生会觉得自己在原来专业的成绩并不理想,课程学习吃力,有时会出现挂科的情况,便对原专业生出畏惧之心,在符合转专业条件的情况下,就会想转到其他自己觉得学习相对容易的专业继续学习。
二、退役复学学生转专业利弊分析
退役复学学生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其转专业过程及结果也尤为特殊,对学生个人及学校相关工作的开展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对于退役复学学生个人而言,如果是在清楚地了解了自身情况,且对自己的原专业和要转入专业都有了明确认知的基础上申请转专业,那么他们的转专业行为是极为清醒的,且是目标明确的,在这种情况下,退役复学学生会有自己的学习及职业规划,能对自己的转专业行为负责,并会继续努力完成学业,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奋斗。毕竟学生是通过转专业的方式寻求专业发展兴趣点,在逻辑上是以“兴趣”为导向的现代教育理念。但是,如果退役复学学生的转专业行为是盲目的或者被迫的,那么转专业成功之后,由于缺乏新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使得学习脱节,将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严重的还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对学习产生畏惧情绪,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另外,退役复学学生在回到学校继续学习的时候,由于学历教育中断,本就面临着学习适应性的问题,而此时若转专业成功,势必会在原有适应性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困难和问题。
对于学校而言,通过转专业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专业发展提供了自主选择的路径。对于那些确实需要转专业的学生,学校应当鼓励和尊重他们申请转专业的意志与想法,更好的体现学校“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及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的宗旨,促进高校学生和谐健康的发展。而对于一些本身没有转专业需求的学生的转专业申请,学校应当加以甄别,毕竟转专业过程及转专业后续工作,都是需要耗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成本的。由于目前我校对于退役复学学生转专业工作的具体执行细则还不成熟,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即可申请转专业,这种情况下退役复学学生有可能盲目跟风,大部分都申请转到某几个“热门专业”,造成这些专业教育教学资源紧张,增加专业建设及管理的难度。还有的退役复学学生,由于自己学习能力限制及学习方法的不当,在原专业时学习成绩就徘徊在及格边缘,转专业成功后,学习成绩依旧没有好的起色,甚至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在增加学校学籍处理负担的情况下,也造成了学校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退役复学学生转专业应对策略
(一) 提高专业认知
包括退役复学学生在内的大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自己将来究竟想要从事什么职业,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更多考虑的也是如何尽可能地报考一个跟自己成绩匹配的大学,为了不与自己填报的大学失之交臂,一般都会服从专业调剂。所以,上大学之后,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认知并不够,并且没有短期或者长期的学习规划以及职业规划,导致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学校应当在新生入学之后,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开展系列专业讲座,向学生充分宣传展示本专业特色、学习要领、就业方向等,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专业特长、发展自己的专业兴趣。
(二)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退役复学学生因其学历教育的中断,导致至少有两年没有足够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还有可能将在服兵役之前的课程内容遗忘,长时间的缺乏系统学习和班级授课,也很容易使得其学习技能弱化,学习热情衰减。在这种情况下,退役复学学生很容易对学习产生畏惧情绪,想要逃离原来的专业,盲目跟风申请转专业。学校应该在退役复学学生回归校园之后,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辅导,使之快速融入校园环境,助其重拾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内容。
(三) 优化专业设置
外部的世界是变化的,高校专业设置也应随之发展变化,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专业结构。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归根结底是要送入社会的,我国从最初的计划经济到如今的市场经济,传统产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弱,必须尽快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力,而产品转型升级关键要靠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离不开人才的推动,于是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挑战。高校应当看清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优化专业设置,使得毕业生能够在就业时具有更大的竞争力,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原专业的竞争力与生存力。
(四) 完善转专业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合理的转专业制度是转专业工作公平、公正、有序开展的前提。学校应当积极探索适合退役复学学生的转专业制度和条件。比如,要适当地将退役复学学生已有的学习成绩作为转专业的条件之一,毕竟学习成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能力。再比如,要真正做到以退役复学学生为本,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为目标,允许退役复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长填报不超过两个的转专业志愿。各个专业也应该按照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资源及时公布接收条件及名额,让真正有转专业需求的退役复学学生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四、结 语
转专业是“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让学生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优势,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给学生一定的专业自由选择权。退役复学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曾为国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贡献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其转专业行为也势必使得他们会扬长避短,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建立健全退役复学学生转专业制度,规范退役复学学生转专业工作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