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1-04-13

广西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经肛吻合器直肠

陈 婷 康 杰

(1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成都市 610000,电子邮箱:chentingdp@126.com;2 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急诊科,四川省成都市 610051)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科疾病之一,可分为急性便秘和慢性便秘,其中慢性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包括出口梗阻型便秘、慢传输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临床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便秘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1-2]。出口梗阻型便秘一般是由肠外机械性梗阻导致肠内容物运行发生障碍而引起的肛肠疾病,以直肠内套叠和直肠前突为主要病理学特征[3-4]。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是近年来提出的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新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术后疼痛[5]。本研究探讨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4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6]中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相关诊断标准;(2)年龄在18~65岁之间;(3)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直肠炎、慢性腹泻疾病者;(2)患有恶性肿瘤者;(3)妊娠期、分娩期、哺乳期妇女。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25例,年龄34~56(47.38±5.16)岁,病程1~4(2.43±0.17)个月;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7例,年龄32~57(46.91±5.23)岁,病程1~4(2.43±0.18)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相关伦理标准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黏膜柱状缝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1)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全身麻醉及消毒铺巾,取仰卧位,手术时采用组织钳对结肠齿线以上进行夹持,松弛黏膜上端,采用弯钳对多余的底部肠黏膜进行牵拉,然后用可吸收线从脱垂的黏膜上端向下端进行黏膜纵行缝扎,用生物纸及凡士林对肛管进行填充后常规包扎。(2)观察组:患者行全身麻醉后取折刀位,明确直肠前突位置后充分扩肛并暴露手术视野;采用一次性使用肛肠吻合器(厂家:江苏钱璟,型号:QYZ-32)分别于肛管直肠环上方2.5 cm、3.5 cm、4.5 cm做3个顺时针方向的半荷包缝合;切除直肠后壁内脱垂部分后检查出血点情况,采用抗菌线对切口进行缝合后止血加固。

1.3 观察指标 (1)患者切口疼痛及便秘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7]评价患者手术前、手术后3 d切口疼痛程度,疼痛VAS评分为0~10分,分数越高患者疼痛感越强。(2)患者便秘情况:手术前、手术后3 d采用Wexner便秘评分量表[8]对患者的便秘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次数、排便时间3个项目,每个项目20分,总分为60分,分数越高,患者便秘情况越严重。(3)疗效评价:根据《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9]制定的相关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每周排便次数3次以上,排便时通畅、便质转润;有效:患者每周排便次数3次及以下,排便时较为费力,便质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每周排便次数1次左右,便质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术后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吻合口感染、出血、大便失禁。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t检验或t′检验,组内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及Wexner便秘评分的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Wexner便秘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和Wexner便秘评分均低于手术前及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及Wexner便秘评分的比较(x±s,分)

2.2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9.35%(43/62),高于对照组的91.94%(5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7,P=0.002),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大便失禁,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4%(3/62),低于对照组的29.03%(18/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899,P<0.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 论

出口梗阻型便秘高发于老年人群,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0-11]。出口梗阻型便秘主要以排便不畅、排便不尽感、肛门堵塞感为临床表现,且患者排便时粪便在肛管直肠处排出受到较大阻碍,对患者生活造成较大不便,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2]。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疗原则是解决患者排便困难,有时需要手法辅助患者进行排便。有学者认为,出口梗阻型便秘不仅对患者生活造成较大影响,还会引发肛门直肠局部病变,粪便长期堆积在直肠会造成患者直肠膨胀,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体型肥胖、面部黯淡、痤疮、失色、皮肤暗黄、皮肤粗糙、皮肤色斑等[13-14];而部分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长期依赖泻药进行治疗,容易导致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15-16]。本研究探讨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拟为临床医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提供参考。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后观察组的疼痛VAS评分和Wexner便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采用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可以降低出口梗阻便秘患者术后疼痛感和便秘严重程度。分析其可能原因为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操作较为简便,切口较小,患者术后疼痛感较轻,且术中能够较好地切除病变组织,患者术后排便较为通畅,排便次数显著增加[17]。本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可能原因为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不仅能够切除直肠内部已经发生形态学变化的全层直肠壁,还能纠正直肠异常形态,使患者排便通畅,治疗效果较好[18]。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安全性更高。排便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生理过程,大便到达直肠和乙状结肠后会触动直肠感觉系统,直肠收缩后引起内外括约肌松弛从而排便,而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能够调节患者直肠感觉系统,从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9]。

综上所述,与常规黏膜柱状缝扎术相比,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术后疼痛感及便秘情况,疗效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适合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选取的样本例数较少,可能导致研究结论存在误差,其结论今后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验证。

猜你喜欢

经肛吻合器直肠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成功开展一例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
探索吻合器行业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腹腔镜与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比较
经肛拖出式腹腔镜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附视频)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基于磁吻合技术的消化道吻合器的研制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吻合器直肠黏膜切除吻合术联合中药口服治疗直肠内脱垂性便秘128例
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