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钢琴二重奏(十)
2021-04-13董海珠李世卫
文/ 董海珠、李世卫
“叠艺”的中国情怀
在《“漫步”钢琴二重奏》连载到第十期之际,“叠艺”组合想为大家呈现一篇关于中国钢琴二重奏作品的文章,而这一想法的初衷正是源于2019年10月的一场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
近年来,中国音乐界的钢琴家、钢琴教师们对演奏中国作品的热情与重视度逐渐递增。他们对于钢琴文献中具有独特地位的中国音乐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是一种既崭新又传统的尝试和体验。让钢琴“说中国话”,用钢琴表达具有中国人情怀的乐思的作品,使得音乐的诠释变得更为多彩和丰富。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呈现,让中国钢琴家们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历经百年积累,如今,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迎来了硕果,一大批优秀且成熟的独奏作品无疑已经成为“钢琴说中国话”的极佳范例。近十年来,中国钢琴重奏作品也开始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关注。随之而来的相关乐谱出版,也逐渐繁荣了起来,一些比较完整且成熟的钢琴二重奏中国作品,开始能够有机会被大家接触到。“叠艺”组合立志于推广钢琴重奏艺术,这十年中,做了许多演奏尝试与作品推广。近期,我们也开始对中国钢琴重奏作品进行寻找、挖掘与推广,从中选出了一些风格各异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诠释。第一次在舞台上演奏中国钢琴重奏作品,是在2016年年底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主办、《钢琴艺术》杂志承办的“首届全国钢琴教学研讨会”上。虽然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但那次的演奏却赢得了大家的喜爱,这对我们无疑是最大的鼓舞和激励。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们又寻找了一些四手联弹和双钢琴的中国重奏作品,如条件允许,还会与作曲家取得联系,这对演奏和推广作品帮助巨大。通过沟通、交流,我们得以进一步了解作曲家创作的初衷,感受作曲家创作时的所思所想。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精心筛选了九首,这九首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国钢琴作品在不同时期的创作特色,对听众了解不同时代作曲家的一些创作风格和特点有管窥的作用。我们在进行了认真准备之后,于2019年10月在上海贺绿汀音乐厅呈现了一场较为成熟的中国钢琴重奏作品专场音乐会。
“叠艺”的这次中国钢琴重奏作品专场音乐会共分为三大部分:古风音韵、多姿当代、民族斗志。第一部分为民族器乐改编的作品,包括《阳关三叠》《三六》《昭君怨》。这些作品的创作是从古曲、民族小调和戏曲出发,通过西方乐器技法处理,模仿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形”和“声”来呈现别样的韵味。虽然这三首都是在中国特有的民族调式基础上进行的改编,但其中融入了作曲家结合钢琴这一特质音响的独特运用和对作品创作的自我理解,用具有完全纯粹声音特质的钢琴模仿古琴的低喃吟唱,高山流水觅知音般的一泻千里,江南丝竹的委婉甜美,以及描绘民族交响乐里强烈的戏剧性色彩和戏剧情节的冲突。通过节奏速度的变化和音响的张弛,去本真地还原那种古风的质朴音感和戏曲中的独特器乐音响,来展现情绪和风景的多彩画面。
第二部分是专为钢琴创作的当代原创作品,包括《乡愁》《紫衣》《东方布吉乌吉》《丝路》。创作手法依旧从传统音乐的元素出发,结合了西方音乐技法中复杂和声调式的运用,以达到中西合璧的效果。在《乡愁》这首双钢琴作品中,作曲家高为杰先生受潮州音乐的启发,运用中国民间特有的旋律与和声,结合传统的作曲技法,赋予这部作品忧而不伤、思而不凄的述说效果,让听者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一种思乡的情绪中。而《东方布吉乌吉》则是一首完全不同于其他传统音乐、带有典型中国音调的西方古典爵士风原创作品。作曲家姚恒璐先生将美国的布鲁斯布吉乌吉音乐舞蹈节奏与中国音调巧妙结合,把布吉乌吉原本在持续固定低音节奏基础上的旋律演示,在表现上难以逾越的固定格式,与中国民族音调相结合,产生出很多的临时变化音程和所谓的“人工调式”,来区别原有的布吉乌吉格调,营造出一种迥然不同的音响样式。全曲在特有的布吉乌吉节奏贯穿下,带给人们一种自信、愉悦的音乐感受和开朗、奔放的人物性格。再如《紫衣》这首作品,是我们与作曲家沟通最多并且改动最大的一首作品。它是由新一代青年作曲家冯石所作,这首双钢琴作品描写的是“理想中宛若神似的人物”现“如和煦的暖风吹过沙滩般的飘逸的心境”,具有将稍纵即逝的灵感捕捉到的能力,有很强的意识流意境,在作品段落和曲式的设计上都大胆借鉴了西方音乐的创作思维,充分体现了当代青年作曲家在特定时期的敏感与敏锐。《丝路》是整场音乐会中唯一一首四手联弹作品,是青年作曲家艾珺的创作。这部作品有着浓厚的怀古情绪和对西域往事的想象性描绘,音乐中描写了凄美的漫漫黄沙,模仿了驼铃的空灵音响,表现了人们在茶马古道上的艰辛不易和内心对美好希望的憧憬。“叠艺”在演奏上结合技巧和音乐美学,进行了一定的二度创作和新的演奏探索,使音色更加空灵飘逸,旋律悠扬洒脱,描绘出一种凄美之景。
第三部分的两首作品《红旗颂》和《七七联歌》都是在原曲的基础上,通过钢琴化手法和演奏技术进行改编创作而成,以特有的西方音响来描绘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斗志。在《红旗颂》原有的钢琴版本的作品基础上,“叠艺”组合通过二度创作,在乐曲开始的部分,将连续三和弦的引子乐句进行更加合理平衡的重新分配和修改,音响效果充分展现出两台钢琴的统一和对立。纵深音响和多维横向空间使音乐在聆听上促成一种完美的平衡和交响性的三维立体音响,以达到不同于管弦乐队的交响效果,但与之相比音响上更加纯净,音乐上更具有张力。由郭志鸿先生改编创作的《七七联歌》组曲,包含了《“双七节”挽歌》《游击队战歌》《二月里来》《到敌人后方去》四段,其创作手法异于前面提及的所有作品,每一首改编作品的手法、运用的和声音响都是纯粹的西方创作技法,七和弦、九和弦的频繁出现结合我们自己的民族调式,呈现出别样的和声色彩和音乐律动的独特对立。第一段《“双七节”挽歌》由两架钢琴于最低音区的对话式演奏开始,营造出特殊年代强烈的不安和压抑,伴随着主题旋律的出现,音乐逐渐明朗,富有弹性,两架钢琴的精彩对话在这首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大量的不协和分解音程给乐曲披上了浓厚的斗争感,旋律交织描绘、勾勒出人们心中的悲情之愤慨。第二段《游击队战歌》是《七七联歌》中最为耳熟能详的一曲,音色轻巧,颗粒饱满,旋律灵动,节奏活跃,富于变化,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二月里来》具有清新的民歌风格,装饰音、波音、流动跑句的运用增添了曲调秀美的抒情色彩。这段音乐柔美舒缓,与前两段有着鲜明的对比。悠扬的旋律在指尖与琴键的碰撞中细腻流出,颇具民歌小调的风味,金色麦田之景于琴声中勾勒在观众的脑海里,似战后祥和之景,安宁而恬静。最后一段《到敌人后方去》中大段的跳音与规整的节奏型将进行曲风格进行到底,作品中大量运用扩展的七、九和弦和离调似的临时变化音,使得整首作品的和声音响自始至终在协和与不协和、西式与中式音调之中碰撞,音响厚重而充满张力。这部分的每一段音乐作品都牢牢地根植在中国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之上,作品中的旋律、和声、节奏无不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同时又融进纯西方的和声技法,使得民族旋律和西方技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副独特而浓厚的现代作品的画卷。
“叠艺”组合通过一次次地排练,从熟读谱面到进行分析,由浅入深地挖掘,对乐句、乐段逐一琢磨其意蕴,最终在诠释上达成统一的观点。在完全敲定音乐状态和作品表现之后,再与作曲家进行深入地沟通,结合自身的演奏实践调整谱面,真正做到二度创作,从而使音乐整体上更为顺畅、具有张力,作品诠释更加完整。中国作品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旋律的耳熟能详,更在于独特的音乐语汇和情感的充分渗透。在二度创作中,除了调整谱面各声部的对比及部分和声的精准运用,也必须得到听众充分的共鸣,同时注入自身情感于音乐中,通过演奏来完整表达作品的全部思想,使得音乐作品的灵魂得以充分地体现,这样音乐才能打动听众,直击心灵。把作曲家的作品更好地呈现给听者,最终带动听者去读懂作曲家的所思所想,理解音乐中的所有,使得演奏者、作曲者与听众,达到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共鸣和完全融合的三者统一。
通过这场演出,我们用指尖与琴键碰撞,让观众透过音乐,聆听到了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音乐故事。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听众们对于原创作品的喜爱程度大大超过改编曲目,或许是因为改编曲目对于他们来说早已耳熟能详,且那份情谊也已深深地烙在心田,那些站在当今视角进行创作的更为新颖的原创作品则给予了他们新的体悟和感触,也让他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当代中国作品的模样。
希望通过“叠艺”组合的二度创作及演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钢琴重奏作品,聆听到作曲家的心声,感受中国音乐的魅力。(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