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琴札记之五
——音乐艺术理念与音乐教育

2021-04-13关常新

钢琴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音乐学生

文/ 关常新

音乐之于戏剧

音乐,不妨可被看作以音符为台词的戏剧。每种调性、节奏、和声、音型、织体、触键标记、表情记号,所有细节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代表着台词的情绪、气氛、语气、腔调、姿态,甚至面部表情、目光眼神,不一而足。我们不能只是埋头卖力地弹(这充其量只等于打开嗓门大喊大叫而已),而要像戏剧演员那样花更多的心思琢磨剧本中的情节和角色的各种情景,寻找出最能体现情景的表达方式(再次的,姿态、动作、面部表情、目光眼神、语气腔调等一系列细节)—触键发音。

艺术鉴别之一般法则

艺术将人自身与其所处与所创造的自然和外部环境,连同所发生的事物特征及特性进行提炼、加工、修饰、夸张,并典型性地呈现出来。由于艺术首先是出于人的感性体验,即便经过理性的提炼过程,个体的差异仍是不可避免的。为此,艺术本身不可避免、自然而然地带有主观性及个性化属性,难以有度量衡式的统一标准来鉴别。但是,这并不等于完全没有鉴别依据,只不过这个依据是经过时间的考验和沉淀,在某种所谓的国家、地区、民族、派别等量化受众体内部约定俗成的、对大多数人及大多数情况都适用的一个框架性的指标参数。之所以此处用“框架性”一词,是因为这些依据因个体差异所带有的主观性和个性化,形成的是一定的范围,而不可能像一道细线那般具有非此即彼的排他性。我们不妨将这个“框架性”想象成足球门框,门框本身具有一定厚度。网球及羽毛球比赛所使用的鹰眼系统也是为了更加明确地鉴别“擦边球”以减少误判率。然而,它们的边界为了远处观看的视觉清晰度和辨识度也被画成有一定宽度的条框,这再次表明某些事物在现实中如果用一道细线来界定,是难以适应大多数实情的,会显得生硬决绝。这个条框或框架性准则,代表了一定的规范性,反映了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所谓“度”或“分寸感”,因此可被称为普遍性原则。这个普遍性原则就是衡量艺术的一般鉴别法则。

教学的层次

花束—学生被动做老师的要求,生命短暂。

瓶插—学生并非真正热爱,但源于足够的自律性或价值取向可持续一段时间。

土载—真正热爱也具备才能,并把老师的要求接受、领悟、内化为自己的规范、标准和理念,最终引导自己去追求,变为有自主动力,形成生命力。

学琴前的准备工作

我的启蒙方式是家长决定孩子学琴之前至少先对孩子进行三个月至半年的耳朵熏陶—听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各种古典音乐。在尽量创造条件让一家人处在音乐的环境中,如果孩子对古典音乐表现出排斥,那就不能强制。再者,如家长都不能接受古典音乐,让孩子学琴就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起码的道理,更何况学琴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长期工程,如孩子不喜欢,靠高压强制,效果可想而知。

演奏前的演练

学生通常都不把上课弹给老师听当作演奏,因此失去了难得的演练和检验自己练习效果与最终理想的演奏目标之间差距的机会,同时也无法了解自己弹奏的隐患和缺陷。这犹如足球运动员上场比赛前不热身,也不参加热身赛一样,结果自然不能达到正常的状态。

教学因人而异

个别课教学不能只就事论事地讲解,而是必须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及特点、考虑学生听到自己的阐述后会如何反应和理解,再最终决定措辞。

学生与老师的关系

不少学得不好、进展缓慢的学生及他们的家长有一种潜意识:觉得能跟上一位好老师学习就万事大吉。殊不知教师与学生间实质上是一种纯粹的合作关系,各占一半无论哪一方付出百分之百,在学生的学习结果中都只占百分之五十。老师全力付出,学生只付出百分之五十,考试成绩的体现中就大约是75分上下的样子,反之亦然。其实一个真正热爱学习又有才能的学生,只要会学,即使老师不付出百分之百或者老师达不到所谓的顶级水平,也应该学得不错。然而现实中却有很多学生被动地学、被家长绑架着学,甚至根本不学,这对于师生双方无疑都是痛苦的。老师实际上是领路人或向导,可以引领和陪同学生走一段路,但不能“背着”“驮着”“拖着”“拽着”“推着”学生走一路。就像高铁的每一节车厢的车轮本身都自带动力单元,共同推进达到最高时速。试想,如果老师和学生同时全力以赴,那堪比高铁的全速前进啊!

孩子学琴前,家长应“考级”

当然这是调侃,但家长的“考级”内容似乎也可以按以下内容分级:

1.家庭教育(尤其是对孩子日常生活习惯、自律性及是非、价值观念的训练和培养);2.亲子关系的处理;3.对学习进度和程度自然规律的理解;4.对考级的正确认识;5.对艺术、音乐的认识。

关于钢琴基础教育的层次及顺序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钢琴踏板学习的帖子,让我想到有位朋友前些日子说到教孩子学习音乐分三个层次,大意是第一层学弹琴;第二层学聆听;第三层……(恕我忘记了)。我个人认为假如真是按字面理解的话(当然我相信也希望其内涵应该不是这个意思)把聆听放在学会弹琴之后再学,造成的问题非常大,常见现象就是:1.读谱错误多(基本的音高和节拍);2.音质生硬缺变化和乐感;3.主、伴奏声部不分比例,伴奏声部常常喧宾夺主;4.踏板脏乱不堪浑浊不清。这四个常见问题又恰恰是影响弹奏可欣赏性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考级是否达标的关键指标中的主体部分!这些问题出现之广泛、频率之高,应当引起重视甚至警觉!应该先学会聆听,再学习操作。我们在钢琴普及基础教育上路漫漫其修远兮!

关于个别神童手形问题

的确有少数的孩子天生对琴键位置很敏感,运动机能较早就超过同龄人很多。至于手形的问题,一切都与各关节是否能灵敏及时地合理承受、传导手臂重量和力量按压琴键推动琴槌击弦发音有关。一般的孩子在智力发育到可以学琴的年龄,肌体仍没有达到上述状态,因此用拱形这种易于分散重量的形状以减少手臂重量过于集中到指端关节(指端关节最软弱),让掌关节、二关节分担重量,这样利于手指相对灵活地进行触键动作。而少数极有天赋的孩子本能地知道如何将重量和力量传导到琴键发音,因此外形已不重要,继而产生了你所看到的视频里的现象。不过绝大多数的孩子不具备这样的天生的本能,因此仍需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训练。

关于对车尔尼练习曲教材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全盘否定、推翻车尔尼练习曲是过激主张,不可取。条件允许,当然教材越丰富越好。条件不够,没有其他合适的,车尔尼仍然是很好的技术训练教材。关键和根本不是练什么,而是按什么标准练、怎么练,且一定要练出音乐性来!这才是练习曲的目的。所以教材不是关键,关键是意识、理念、标准和方法!

理论很重要

在国外,本科阶段至少学两年音乐史,有些学校甚至学三至四年。无论什么专业都一视同仁要学作曲技术理论“四大件”,关键是都要写作业,而不是只分析,所有的学生都要学键盘和声、赋格、为三声部片段配器,毕业后到任何一个中小学,都可以编配作品。而现在有些国内院校到了研究生阶段才把这些融合起来做综合性分析,本科阶段都是分开学的。国内大部分专业院校的课程有缺陷,因此我们的学生在注释作品时太笼统、太空泛、太粗糙、太随意。郎朗在给国内的学生上课时说弹琴不能跟着感觉走!里面有很多原则甚至规范的东西要遵循。我们一些学生弹得很难,但是风格和细节都不能深究,就是因为脑子里没概念。一到参加国际比赛,大多数(我强调大多数,有例外)都因为风格问题和细节处理的规格问题比不过别人,这里面当然有多种原因,但不可否认,这方面是很大一个缺失。我在国内、国外都读过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对这种差别体会很深。即便是非常注重舞台效果处理的钢琴大师霍洛维兹,也是学作曲出身的,看似不是搞学术的,但每一个细节处理都依靠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史论背景信息的辅助。国内有一种认识和主张,认为学术和表演不是一码事,甚至认为学术太理性,而艺术、表演是感性的,所以搞学术对表演有拖后腿的作用。确实,不乏有部分搞理论的没有结合实操去做研究,纸上谈兵,只在文字上为理论而理论,但不应因此而把理论“一竿子打死”,全盘否定。只能说我们在表演理论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比较滞后。我的父亲教音乐史,母亲教作曲。这种环境的影响令我对这两方面都很感兴趣,也学得比一般演奏专业的学生稍多些,再加上在国外学习时那些理论课程的经历,令我在自己的演奏和教学方面有更多的切入点和着眼点,这个是经过对比后的感受和体会。的确,理论不能完全解释音乐现象,但也不是绝对,而对理解和释绎音乐作品的辅助作用却不可否认,并且作用有时令人惊讶地不可低估。我曾为学生用申克分析法分析浪漫大师肖邦的一首前奏曲,结果小伙伴们和我自己都惊呆了!没有理论知识,全凭感觉,不是不行,但在我看来这与舟舟指挥乐队表演性质相近。总之,我希望不要因为我们在理论课程和教学方面的不足而低估甚至否定理论的价值和作用。

关于专业学习的内容

专业学习的内容大多都是在乐谱上没有标出的,看不到的理念、意识、标准、原则、方法、习惯。

音乐是一种语言

要学就学标准,千万别带“口音”。

最近刚观摩完一个艺术周上的大师班,有感于我们不少学生读谱的随意、不严谨,其中最基本的音高时值都出现错误,更不用说对各种标记的误读甚至无视了。其实所有的弹奏通则和规范,都是构成音乐语言正规标准的发音,如果不遵循这些通则和标准,就会在弹奏时发生用音乐这门语言说话有口音的现象,甚至出现茱莉亚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卡普林斯基博士所说的“文理不通”的后果(她本人用的措辞是“you have to know the grammar”)。“grammar”意为语法,她以此比喻音乐表演中的规范与通则。即便别人能明白你的意思,听着也会别扭,即便不会取笑,也绝不可能认可你从事播音员、主持人、评书播讲人等以语言作为工具的职业,即便作为演员,台词也只能在拍摄后由他人配音,因此难以让人喜欢上你的表演。

音乐作为语言之一,也同样有声调、音节、抑扬顿挫、语气强调等语法标准。如果不按照这些标准弹,同样会让人觉得有“口音”,当我们弹错哪怕是一个升降号,在音乐的语言里都绝不仅仅是乐理意义上的错误而已。因此,我们一定要学明白音乐中的“语法”,即文体结构(曲式结构)、语句结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及字词正确读音(音高时值),以便掌握好抑扬顿挫、语气腔调,恰当地表达音乐内容。

音乐如小说、戏剧、电影一样之于人的作用

决定这场导赏演奏会曲目之前(注:本人分别举办的莫扎特、肖邦作品专场演奏会),一直踌躇于大多曲目是悲伤性质而犹豫。然而,曾经有过的念头和感想忽然重又降临:如果说,悲剧发人深省、引人自我检视,喜剧则令人忘却苦难、轻装前行。古典音乐,也大约如此。当我们听到悲剧,大多会深思内省,自己如何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减少悲剧的发生,无论是对人对己。而当我们听到喜剧的结果,多少都被那情绪所感染,无论我们遇到多少苦难,都仿佛包袱被卸下,重拾信心和力量继续前行,哪怕是短暂的瞬间,却不啻是一支精神上的兴奋剂。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大家都不自觉被以正能量结尾的警匪片、动作片、武侠片所吸引。即使我们当中大多数人都没有足够的权力、能量去对抗甚至改变世间的不公、黑暗和恶势力,然而,这些片子总能让我们从心底里、脑深处相信,总有一天会更好!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钢琴家、指挥家普雷特涅夫说,俄罗斯人把听古典音乐会当做寻求解决人生问题的选择之一,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要去听音乐会!所以他们听音乐会都充满仪式感,要着正装。

伟大的作品

有人说,伟大作品其实都是伟大心灵的角逐。技艺永远是表层的,支撑它能走得更远更好的,永远是你的识见、格局、人格焕发出来的魅力和灵魂能抵达的高度。

是否心甘情愿

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弹琴、表演时在表达音乐方面听起来总是与作品和乐器貌合神离?他们不缺才能、乐感、技能,然而却显得被动、不情不愿、半推半就、扭扭捏捏?因为学习音乐不是他们心甘情愿的!(全文完)

猜你喜欢

音乐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奇妙的“自然音乐”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音乐从哪里来?
学生写话
音乐
音乐
聪明的学生等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