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洛克巨星

2021-04-13赫尔穆特莫罗

钢琴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郎朗钢琴家巴赫

文/赫尔穆特·莫罗

编译/佚 名

终于,郎朗敢碰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了。他花了很长时间学习历史上的录音版本。很少有艺术家能够像古尔德一样,可以与一部作品—《哥德堡变奏曲》联系在一起,也正是古尔德,在世界范围内普及了这部由咏叹调与变奏组成的作品。而现在,中国钢琴家郎朗经过二十多年的深入研究决定录制这部作品,他展现的成果是一部前所未有的、惊人的、多层次的音乐陈述。为此,他请教过各路的音乐家,其中一些现在已经去世了。指挥家哈农库特为郎朗解释了作品中艺术家的快乐和具有创造性的孤独感;大键琴演奏家安德烈亚斯·施泰尔敦促郎朗在弹奏现代三角钢琴的同时要想着古钢琴上那种无变化的强弱和音色。郎朗也尝试演奏古钢琴,不过感觉自己不适合这个乐器。除了古尔德之外,他还列了一些自己的偶像:普莱亚对声音的创造力、巴伦勃依姆融入的交响乐元素,等等。那到底为什么要这样费力呢?是什么让这部作品如此有难度?

古尔德的录音不是这部作品的唯一参考。

首先,你必须考虑选择哪种乐器:古钢琴还是三角钢琴?后者可以给作品带来新的可能性,尤其是强弱上的巨大差异,还有流畅、歌唱的连奏,这有利于通过不断的声部转变和细致的重音来体现对位弹法。在巴赫时代,人们只能用越来越多的装饰音表现,巴赫甚至担心同行们的即兴水平,他将一些装饰音注明在琴谱中,一些则写入了注释中。然而,大多数装饰音还是靠演奏家的知识和技巧加以实践。郎朗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一部分偏向意大利的装饰音传统,一部分偏向于法国的,这是巴赫时代两个主要的方向。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巴赫是想写一部令人愉悦、有趣的作品,还是他想要更多的东西。传记作家尼古拉斯·福克尔给我们留下的轶事是巴赫将作品献给了古钢琴演奏家约翰·哥特利布·哥德堡,是为了帮助凯瑟林伯爵缓解他的失眠。这么说似乎说不通。在纽伦堡的第一次印刷版本中,巴赫并没有把作品献给谁,但要注意的是该作品是“献给那些喜欢放纵的人们”。

它到底是什么?尽管富有很多小装饰,巴赫并没有通过变奏创造出相应的形象,而是在变奏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对位手法,在保持基本特征下不断的发展变化,愈趋复杂。而这就必将挑战钢琴家创造出每首变奏的个性,让每首变奏都像一部虚构的戏剧中一个新的角色出现一样。充满活力是这作品的核心,就连古尔德也无法抵挡戏剧化的诱惑,他在1955年和1981年两版录音中规矩地融入了这些,但这种规矩的手法也许根本不符合巴赫精致的带有巴洛克式艺术设计的特征。古尔德保持一种近乎开朗的心情,这是年轻钢琴家的特征。

然而,古钢琴女神旺达·兰多夫斯卡在1933年的录音中就比较随性,她用古钢琴弹出管风琴合奏的效果。该录音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她不仅改变着发声,而且使自己的演奏适应着、承托着相应的声音。现在看来,这仍然是最有趣的录音版本之一。兰多夫斯卡也许是美国的《哥德堡变奏曲》表现史上的核心人物。但是,按照古尔德的说法是图蕾克影响了他,他“并不喜欢”兰多夫斯卡的诠释。或许兰多夫斯卡更多提倡古钢琴,而图蕾克则偏爱现代钢琴。图蕾克也曾声称古尔德只是模仿她们,使用相同的装饰,而没有任何更深的理解。不过,古尔德对后来的音乐家影响更加明显。尤其是咏叹调根本的节奏—萨拉班德舞曲,这在古尔德的第一张唱片中是轻快的三拍,而在他后来的唱片中,则是像图蕾克一样悠闲。该标准似乎已被保留,郎朗在这里也很慢。

这里有一个细节,该细节的融入也更详细地说明了郎朗演绎的新的东西—就是初始主题重复时对语音的处理。兰多夫斯卡的琶音是从上到下,古尔德和图蕾克也是如此。也有一些钢琴家将琶音往上弹,包括古斯塔夫·莱昂哈特、穆拉·普莱亚、格里高利·索科洛夫、皮埃尔·洪陶伊,还有天分极高的巴赫演奏者康斯坦丁·列夫席兹。

郎朗在第一遍演奏时向上弹琶音,重复时向下,回避了应该向上还是向下弹琶音的问题,从而有趣地发挥了“任意性”。他不想设定一种观点,而是保持着一种几乎愉悦的心情来处理。这是他和年轻一代的钢琴家(如扬·利谢茨基)的特点:这一切不再是为了绝对的严肃性,而是挖掘出隐藏在作品中的各种可能性。在老一辈的钢琴家中,莱昂哈特在古钢琴上演奏出的风格就如此丰富和与众不同,就像郎朗在三角钢琴上一样。

此外,郎朗的版本还具有三维的感觉—创造了巨大的空间效果,而沉着镇定的演奏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效果。同时,郎朗汇集了巴赫作品演奏传统的主要方向,并在他的录音室的录音中将它们带到了共同点。这让人一开始听起来有点过于谨慎,像学生一般温顺,但此时你已经感受到这位钢琴家的好奇心,让你沉浸在一个陌生的声音世界中,呈现出的画面仿佛可以看到他走进陌生的房间,正在惊奇地环顾四周。他学习了所有曾致力于这部作品的著名钢琴家的演奏,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道路,超越了历史悠久的传统。

如果我们假设他抹去了所有的知识,又完全自由地坐在钢琴上,将自己对这部作品的个人经历演变成为声音,会怎么样?他做到了,唱片公司将他的录音室和现场录音制作成同一张专辑。如果世上有一种东西叫作诠释性的真理,那么它就是这样的。

猜你喜欢

郎朗钢琴家巴赫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郎朗与吉娜 在婚姻里活成孩子
郎朗背后的那个男人
最具有诗人气质的大钢琴家
弹琴与补鞋
我和郎朗
让人闻风丧胆的巴赫
我是听巴赫的
钢琴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