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载物学程:基于“知情行学习”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1-04-13王丽玲

读与写 2021年9期
关键词:德育教材情感

王丽玲

(浙江省杭州市嘉绿苑小学 浙江 杭州 310000)

1.思索缘起:故事教学现状之透视

故事教学的优势在于它能以一种整体的、具象化的方式关注生活,这正是儿童意义世界建构的前提。杜威曾指出,成人的世界是关于一般原则的逻辑组织,它来源于真实世界的分类和抽象,儿童的世界却不同。它们是一个个直接的经验世界。因此,“儿童理解道德问题通常使用的是一种人际间的、情感的、想象的和像故事一样的方式,而不是像理解科学知识那样通过逻辑推理或者实验证明(证伪)的方式”。

【镜头回放】

【深入思考】

1.1 知偏:故事选材简单化。很多教师由于时间或能力有限,在故事教学上依然采取“照本宣科”的陈述式教学法。而教材中有些故事已离学生的生活很遥远,如果不选择与时俱进的故事,往往是很难让学生理解故事所要表达的含义,而且也容易让学生注意力分散,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2 情浅:教学过程形式化。德育是在学习过程的展开中,“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产生触动与影响。但实施过程中,教师却容易关注教、忽视学、重预设、轻生成,缺少情境,缺乏活动,使得学习活动干涩无味,形式大于内容,使得阅读故事的课堂教学缺乏激情与灵性,学生共情不深。

1.3 行弱:路径探索流程化。学生喜欢新颖、有趣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故事,如果只是简单处理阅读角的故事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碎片化学习,学生也会缺乏主动性和兴趣度。学生没有经历探究的过程,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和践行的行动力,导致道德素养落实缺乏有效的载体。

2.意义价值:故事教学价值之探寻

2.1 梳理故事教材,构建载物体系。教师深度分析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阅读角教材所传达的课程理念,渗透的时代精神,在深刻理解与认同的基础上贯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追求。构建科学性、系统性的阅读角教学课程体系。

2.2 浸入多元样态,增强情感体验。用心设计阅读角的学习过程,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入高效、合理的教学媒体资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活动的实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2.3 强化生活关联,提高德育认知。故事来自生活,超越生活,但同时又重返生活。全面掌握教学阅读角的主要内容,通过关联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和事件,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潜移默化之间增强学生的德育认知。

3.所行所探:载物学程的设计实施

3.1 知明:打开认知视野,开启学程之路。知情行学习中的“知”指的是认同性学习,在学习中对所涉及到的文化达到认知上的认同,消除意义障碍。而达到知明,则需要多方途径打开学生的认知视野。

(1)开放信息窗口,探寻故事素材。阅读角板块中有部分故事内容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因此在课前,通过向家人询问、网络、书籍、电视等媒介搜集资料,提取信息,补充认识,强化学习的认同感。

(2)发挥插图价值,创编趣味故事。部编版教材中,不仅是一门学科的教科书,更应该把它看作一本具有教育意义的连环画册。利用教材中简洁的文字表述,再配上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图画,使整个章节的学习内容变成一个个独立却又连贯的小故事。小学生十分喜爱阅读教材,也容易从中理解其文字含义,进而引发联想,使教材中的教育内涵发挥其应用价值。

(3)联合学校德育,拓宽故事深度。小学生常常会对周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巧妙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实际例子作为教学素材,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目标的达成率,更能够帮助学进行知识内化。此时我们可以有效联合学校的德育机制及大队部活动,收集典型活动中的典型故事,使课堂再现活动场景。

【案例——二上《假期有收获》】

教师让学生交流假期收获的场景,联系自己在假期中进行的有趣的大队部活动,感悟假期收获的同时,继续在活动中与同学交流感受,互相学习,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为接下来即将到来的假期做好打算,在互相的交流中获得愉悦体验。

3.2 情切:引发情感共鸣,注入学程活力。知情行学习中的“情”是一种信奉性学习,在情感上引发共鸣,消除情感障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故事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引发孩子的情感共鸣,以建构通达儿童的意义世界。

(1)创情境——走进真故事。在课堂中合理适宜地设置一些学生能立即体验的较为真实的生活活动情境和特殊典型的生活活动场景,巧妙地联接学生过去、当下和未来的生活,能有效地开启学生当下和未来生活的实践成长通路,内化儿童的成长体验,帮助学生建构意义世界。

如在《我们小点儿声》一课中,老师创设了“调小小课堂”的情境,进行了一次课堂讨论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落实了“如何小点声”方法的指导,如凑一起、轮流说、小点声、调音师等办法。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得到了体验,能够抒发最真实的情感,感受小点儿声的魅力。

(2)设讨论——触发新体验。德育课程中常用的故事教学策略是让学生阅读或倾听他人的故事并由此展开讨论,这一教学策略可以丰富和拓展儿童的意义世界。但设计行之有效的故事讨论问题才能达到情感体验,使个体经验得以提升。

【案例——一下《大家一起来》】

师:他们这次是代表班级去参加比赛,刚才小朋友们说的方法真的都合适吗?如果要去比赛,我们还要考虑什么?播放《小鹿和猴子》的故事视频。

问题1:小鹿和小猴为什么都吃到了自己想吃的美食呀?

问题2:他们是根据各自的什么来分工的?

问题3:在这次表演比赛中,选择哪种方法最合适呢?为什么?

问题4:如果根据特长分,孙悟空的角色应该分给谁呢?学生自由讨论。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为了让学生更为有效地讨论故事并有所收获,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小问题。通过这些讨论问题的设计,学生更愿意倾听故事并投入讨论,也更容易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有效地互动,进而更好地体会合作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更愿意在今后的生活中开展合作。

(3)借媒体——调用多感官。在故事教学的课堂上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可以通过录像、动画、音乐等辅助创设情境,进行故事的讲解,使故事语言形象化,简单的画面丰富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从而真正通达学生的意义世界。

3.3 行达:内化行为规范,满足学程需求。知情行学习中的“行”是依从性学习,在行为上加以引导,形成规范,消除行为障碍。故事教学的最终目的除了提升孩子的德育认知,更是为了真正落实行为规范。我们应该重视其行为上的指导,做到力学笃行。

3.3.1 “引用榜样”,互帮互学。

(1)身边榜样我来学。儿童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模仿是他们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榜样故事可以把抽象的道德认识具体化、形象化,可以启发儿童主动按道德行为准则行事,使儿童经常用榜样来对照自己,主动克制自己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并克服自身的缺点。

(2)偶像榜样促激励。明星偶像往往能够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如年龄相仿的王俊凯或者远近闻名的马云等,我们都能通过他们的个人经历带给学生无数的正能量,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引领,从而提高行动力。

3.3.2 “虚拟舞台”,角色扮演。在故事教学中,有一些故事学生需要通过游戏或扮演活动才能更好地体会主人公的情感,理解主人公的想法和行为。在游戏和扮演故事教学策略中,学生更容易获得内心的悸动和愉悦,由此实现故事与自身经验的有效互动,促进意义世界的生成。

(1)校内扮演提信心。为学生搭建班级或校级的舞台,在扮演故事中,小学生常常将故事安放在自己身上,将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主人公。不但给了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而且能增强其行动上的信心。

(2)校外演绎增体验。社会这个大舞台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体验场,在一些故事教学中,我们可以直接让孩子们成为故事主人公,在各种公共场合去演绎教材或生活中的故事,获得最真实的情感体验,以落实行为规范。

3.3.3 “巧设彩蛋”,自主探究。在故事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故事和学生的生活经历融合互动,教师还可以采用“故事留白法”,以此促进意义世界的生成。

(1)故事转折促思考。通过故事的转折处来设计悬念,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探寻故事多维交互的对话场,开展行动研究。如在《这些是大家的》,引入公共物品“开水间”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故事转折处去探索开水间哭泣的原因,下课以后自会看到他们围着开水间在想办法解决呢!

(2)情节留白引认同。通过故事情节上的戛然而止来设置悬念情境,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实现故事的延续性和价值,以达成知行合一。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采用了“故事留白法”,让学生续写为什么要给“明明”送上大拇哥,在这个续写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而且促使学生带入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理解,更好地丰富了故事的内容,也加深了对什么才是“我能行”的理解。

猜你喜欢

德育教材情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情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