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课程故事审思:内涵,问题与对策

2021-04-13何孟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儿童教育故事意义

何孟

【摘要】孩子会根据故事里面的事情举一反三,他们会根据故事来应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所以故事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培养孩子讲故事的能力,是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锻炼他们自己如何有条理的把一件事情清楚地描述出来。锻炼的话,最简单的就是多听故事,将听过的故事自己讲述出来。

【关键词】故事  儿童教育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3-0150-02

1.故事力的内涵

细心的人会发现受欢迎的演讲,往往是通过讲故事来完成的。在我们生活中,受欢迎的领导也很善于讲故事。故事是最有说服力的一种沟通技巧,讲故事不是随意的编造事实,而是创造一种情境,把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放于这种情境当中,让听众受到感染,受到影响。

1.1故事改变了人类的发展史

地球上那么多动物,为什么是人类统治地球?除了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会讲故事。在原始社会,大家都很喜欢围坐在篝火前听故事,讲故事的人能得到最多民众的支持,成为一个部队首领。要知道在险象环生的原始森林中,只有团队的力量才可能战胜洪水猛兽,散兵游泳是不可能的,而故事能把人心聚集在一起,会讲故事的人带领着大家克服凶险建立了早期的人类社会[1]。

1.2故事力是一种营销力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艺术变现的故事。梵高和毕加索都是世界有名的画家,但是两人的人生际遇大不相同。梵高,一生穷困潦倒,死后才声名远播,成为世界有名的画家。毕加索,生前富可敌国,绘画生涯直到91岁高龄,并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知道大家会更喜欢哪个画家,但我相信大部分的读者都更希望能够过上毕加索的人生。毕加索经营人生的秘诀是什么呢?答案就在故事里。初到巴黎,毕加索是无人问津的小画家,他画了许多画,但是当地并没有人认识他。为了改变这个局面,他雇佣了一批学生去各个画廊观赏画展,每到一家店,这些大学生都会问店主几个问题:“请问这里有毕加索的画吗?”

“请问哪里可以买到毕加索的画呀?”一传十,十传百,巴黎的画商们开始互相打听,谁是毕加索,毕加索什么时候来巴黎?当毕加索的名字已经被深深刻在画商的脑海中时,毕加索才带着他的画出现在了巴黎的街头,可想而知,毕加索的画立即就被一抢而空。毕加索懂得将故事应用于生活,顺利实现了艺术变现。与梵高被动的传播方式不同,毕加索的名声是靠自己去传播的,而他传播名声的武器就是通过这种故事营销方式。

1.3故事力是说服人心的能力

大家心中最会讲故事的人是谁呢?我相信很多读者会脱口而出一个人的名字:乔布斯。乔布斯确实是一个故事天才。在苹果公司发布会上,乔布斯习惯以讲故事的形式揭开新产品的面纱。在人际沟通方面,他也很喜欢讲故事,比如他把百事可乐的总监挖过来的故事。当年苹果还是小公司的时候,乔布斯需要一位新的CEO,他把目光锁定了当时任职百事可乐的约翰·斯卡利。乔布斯对约翰说:“你是想卖一辈子的糖水,还是跟我们去改变整个世界?”就这么短短两句话,成功地讓约翰被乔布斯说服。乔布斯通过故事创造了一个情境:苹果就是改变世界的,而可口可乐公司只是一个卖糖水的公司。只有故事可以创造这样一个反差极大的情境,这也是乔布斯的传奇之处。

2.故事的影响力从何而来

故事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影响力工具,会讲故事的人往往能脱颖而出。这引起了我的好奇:为什么故事会有这么大的作用?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2.1大脑的喜好

故事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与我们自己的大脑结构有关。大脑天生不喜欢无聊的东西。在古希腊神话中,绑架了死神的西西弗斯受到了希腊众神认为最严厉的惩罚:把石头推上山,但石头永远都会在快到山顶时又滚下来,如此周而反复。这种彻底无意义的事,无比摧残一个人心智。大脑不喜欢无聊的东西,但是大脑喜欢有画面感的内容,所以我们要把一个故事讲好,细节越丰富越好。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往往有很好的记忆能力,因为大脑就是通过故事和视觉的提示来进行学习的,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如此沉迷于视频的原因。

2.2共情力

共情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通过讲故事可以调动人们的情感,有这么一个故事:阳光明媚的一天,街上有一个盲人举着牌子,上面写着:“我看不见,请您帮帮我吧。”然而路人们匆匆而过,并没有为此停留。这时候有一个老人看到,就把那个木板上的字改成:“这真是美好的一天,可惜我看不见[2]。”路人看到后,纷纷慷慨解囊,帮助老人,而且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这两句话的差别是什么?“请人帮忙”其实是在讲道理,“这真是美好的一天,可惜我看不见。”是调动了人们的同情心,看看这个如此美好的世界,我们都能享受其中,但是盲人却看不见,多么值得同情的一件事情,因此大家愿意帮助老人。亚历士多德说过,“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感情却能做到这一点。”这便是故事的魅力,通过讲故事可以创造情境,调动人们的情绪,达到共情的效果。

3.如何讲好故事

哪一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呢?哪一个成年人不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呢?我们要把幼儿中医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幼儿园中的国学声音愈来愈洪亮。那么,结合幼儿启蒙的教育教学,幼儿园的故事教学法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呢?具体说来,又应该如何具体实施、具体操作呢?就此问题,本文作者做了详细地阐述分享。结合幼师培训共学共享共同成长新模式,本文作者归纳总结汇报了幼儿教育中故事教育教学的八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不单纯是理论的阐释,更有相关的案例相辅相成。比如,结合国内第一套3~6岁幼儿启蒙健康教育教学绘本课程,就其中主题为《牙》的健康活动,“多漱口,常刷牙,吃糖多,拔虎牙”,举了啄木鸟帮助老虎拔牙的故事。寓健康生活知识于妙趣横生的故事之中,寓健康生活习惯养成于轻松的氛围之中,一方面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一方面不知不觉中让幼儿学有所得。在故事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操作方面更是给出了简单、方便、易操作的多种策略和方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故事教学方法貌似简单,其实操作起来,也多有变化,奇妙无穷。比如,其中最普通的一项“讲故事”,就给出了三把金钥匙。

3.1第一把金钥匙,语言转化。

幼儿园教师要用自己的嘴巴,讲出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在读课本、读文章、读故事。这个转化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语言转化的功夫养成。幼师要张得开口,要熟悉故事,要贴近幼儿,要时刻关注幼儿的状态和变化。语言转化的方向,就是要转化为更多的生活化,更多的口语化,更多的幼儿化。

3.2第二把金钥匙,拟声词的应用。

神农采百草,雨点“啪啪”打在他的身上,风儿“呼呼呼”吹着,河水“哗哗哗”流淌着……模仿自然的声响,捕捉自然的声音,特别能够影响幼儿的耳朵,从而加深对故事的记忆和理解。

3.3第三把金钥匙,“绘声”之余,也要“绘色”。

幼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运用肢体语言,运用目光神情,运用适当的模拟和夸张,呈现故事里的人物动作,呈现故事里的细节环节,吸引幼儿的眼睛,入心入脑。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讲故事,今日听故事,今日故事教学法,希望给其他幼儿园的幼师更多精神能量[3]。

4.故事设计与案例指导

一些故事,上下句或上下段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逻辑推理关系,这时,你大可不必把整个故事全讲完。并能采取留给孩子一半的方法,启发、鼓励幼儿积极思考,讲述故事的另一半,通过师幼对话的方式,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小免逃跑》的课程设计。小白兔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妈妈说:“如果你跑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啊!”爱的捉迷藏就此展开……妈妈说:“如果你变成溪水里的小鳟鱼,我就会变成一个捕鱼者来捉你。”母亲说:“如果你变成了一朵小花,我仍然会去找你。”讲故事《小免逃跑》之前,可以简单地介紹师幼对讲的方法——请幼儿听清我的上句,编下一个句子。在教师演示完第一组对句后,老师问了两个问题:“小兔想变成什么?兔妈变成了什么追捕?”小孩子不加思索地说:“小兔想变成小鱼逃跑,兔子妈妈变成了钓鱼人把小兔钓上来。”在接受了孩子的回答后,接下来,就可以安排孩子们围绕“如果你是小兔,你会变成什么逃走?”“如果你是兔妈妈,你会怎样追?”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孩子分别站在小兔和兔妈妈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参照第一组对句的句式进行回答。也能让他们做角色扮演,你当兔宝宝要怎么变,你当兔妈妈要怎么变。因为这个“你逃我追”的游戏方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在这方面并不缺乏生活经验,所以孩子很投入。如果他们完全沉浸在这个角色中,那么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答案便接踵而至。有些人还会说:“如果你变成了荷塘里的荷叶,我就变成了青蛙把你找到。”有的说:“如果你变成青蛙找到我,我就变成蜻蜓飞走。”通过这样的问答式问答,即使孩子们更准确地理解故事的内容,体味其中的母子情谊,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5.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的教育在其一生的成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通过故事培养儿童的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是经过实践可行的。所以,我们是可以通过故事性培养儿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晓鑫,谢建罗.浅谈寓言故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1(12):97-98.

[2]陈建平.幼儿教育中“故事”活用之探[J].文理导航(中旬),2020(11):93-94.

[3]归明芳.故事与幼儿教育的融合——关于幼儿故事教育的方法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15):44.

猜你喜欢

儿童教育故事意义
鲁迅儿童教育思想背景研究
卢梭自然教育观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迪
浅论文庙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形式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