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精密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04-13胡军谢锋云
胡军 谢锋云
【摘要】“课程思政”教学是将学生思想政治结合到学生所学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建设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充分探索挖掘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意义,达到育人的教育目标。本文针对《精密机械设计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寻找思政教育和课程教学的结合点,通过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探析课程思政视域下《精密机械设计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路径与实践,通过“思政教育”的融入下,加强学生的政治觉悟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课程思政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的成果,项目编号:JXJG-19-5-20。
【中图分类号】G642;TH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0-0047-02
一、“思政教育”在当代大学生培养中的作用与意义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高素质,有文化素养的新型社会人才,提高大学生重视思政教育的意识。在当代的大学生课程体系中,思政教育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教学方面来看学生的思政教育主要以课堂中老师授课的形式为主,在老师讲课过程中把国家的思想政治理念、形式政策以及法律基础与道德修养等知识传输给学生。授课老师通过这种讲课形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开拓创新思维、有利于帮助学生规划今后的人生目标与方向。
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来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融合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学生能够养成“工匠精神”。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讲授过程中,把思政教育有机的引导融入其中,有利于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培养有利于当前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困难
(一)教学体系中缺乏对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引导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始终是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学生的思政教育与所学专业课程长期分开教学的情形一直存在,缺乏对学生学习思政教育建设的引导,在学校评价课程教学成果时,只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而忽略学生的思政教育。
(二)“思政教育”和《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结合度不高
“思政教育”和《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结合,还在实践探索阶段,不少授课教师还不能领会“课程思政”的教学宗旨,在《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育教学中授课老师不能很自然地将思政教育与《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内容有机融合。“思政教育”内容比较刻板空泛,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会有所下降,以至于授课教师很难把“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到《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三、《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
“课程思政”就是把高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和其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通过“课程思政”教育的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理工科类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包括《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以及《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相关的知识点,与很多其它理工科課程联系密切。
学习该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寻找探索挖掘和提炼《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和功能,修改课程教学目标,找出“思政教育”与本课程的结合点,实现课程视域下《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的“思政教育”目标。
针对《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其“思政教育”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点:①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设计机械零部件结构的能力。通过将思政教育的融入,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品德素养,具有团队合作能力精神,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综合型人才。②培养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正确认识与了解。思政教育是授课老师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把正确的思想行为传递给学生,同时也可以培养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加强学生的政治素养。③培养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素养,正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学生养成“工匠精神”。
四、《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途径研究
(一)实现《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
要想将“思政教育”元素与《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有效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要保证专业内容的教学效果不减少,还要增强课程内容新的思想。借助丰富的《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还可以引入与课程相关的有趣故事,通过案例式教学法进行讲述,将我国伟大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思想融入课程,让学生对我国机械设计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有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知识与“思政教育”知识的有机结合,让其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推进新型教育教学方法实践。授课老师在讲授课程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技能所涉及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素养以及文化素养。
用社会模范人物英勇示例激励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负责任的职业精神。优秀的“工科人”身上总是充满了奋斗和创造,充满了故事性和传奇色彩。在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述詹天佑、茅以升等大师的工作事迹,将模范人物的故事引入课堂,必定能对学生产生积极进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新思路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按照与“思政教育”结合的新要求,将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理想、社会责任感相结合,把教育性、技能性融于一体;深入探析《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通过努力学习课程教学内容,脚踏实地、求实奋进,以解决国家的现有问题为己任。
在《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实践性。授课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理论的讲授上,要让学生亲身参与,亲自动手实践。在课程教学中,也要让学生意识到课程的实际功能,在做设计时,应该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来进行。将思政教育传递的人生观、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学生的价值观和实践能力培养进行正面引导,给予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教育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所学专业的课程中,在课堂中透彻讲解课程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在处理科研或者学科问题的时候,实事求是,对其做出综合的思考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学会科学解决问题。
(三)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提高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是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教育者,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和效果。提高授课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是“课程思政”教学成功的保障。把“思政教育”价值塑造融入到学生的知识培养和能力塑造之中,做到“心中有目标、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方法”。
培养“思政教育”的科学思维。对《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深刻的“思政教育”内涵深析与研究,把新时代的社会正能量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深入研究多媒体互联网技术手段与《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追求卓越、迎难而上、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
教师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难点,让学生意识到对自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调整。在教学中自然地融入“思政教育”,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
五、总结
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养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将“思政教育”与所学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必然趋势。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导向”自然的统一于教学实践过程中,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把“思政教育”与所学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学习,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在探索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同时,不忘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参考文献:
[1]陈小强.面向创新社会的精密机械设计基础实践课程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103-104.
[2]李芳,姚玉鹏,李万涛.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精密机械设计基础》为例[J].科技展望,2016,26(26):345.
[3]宋乐,付鲁华,王仲,裘祖荣.面向精密机械课程设计的行动导向教学[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2):114-116+140.
[4]夏岷.浅谈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思路[J].新课程学习(中),2012(6):105.
作者簡介:
胡军(1992年-),男,汉族,湖北孝感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光电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