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护士人文修养》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1-04-13张彩霞
张彩霞
【摘要】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护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提升,以便于在照顾病患的过程中能够给予充分的耐心与爱心,并借助于一定的谈话以及照料技巧来给予病患足够的心理安慰,帮助其在生病期间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因此很多院校在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过程中会为其开设《护士人文修养》这门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护生能够不断获得思想、心灵、品德等方面的提升,进而实现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而在进行本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可以将思政教育的理念同步融入,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引领价值有机结合,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就能进一步提升育人成效,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职业教育要求。护生的人文修养也会在思政教育的渗透中逐步得到培育,从而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护理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护生也会有更好的能力来应对将来在职场中遇到的任何困难。
【关键词】思政教育 人文素养 护士人文修养 人文修养提升 课程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8-0180-02
高校为护理专业的学生开设《护士人文修养》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护生对于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自豪感,帮助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我对于服务对象的态度,在与病患相处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真诚,从而促进自身工作的更顺利进行。而思政教育本身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等方面进行教育的模块,对于护生职业道德、护理价值观等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作用。学生接受思政教育获得更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职业道德观之后,在与他人进行相处时也会更从容、稳重,在进入职场后也更能关心、理解和支持鼓励病人。也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在护理专业学生的《护士人文修养》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极为必要的,能够进一步促进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育人成效。学生在护理病人以及护患关系处理方面也会做得更好,也能够更好地应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任何困难。
一、高校开设《护士人文修养》这门课程的目的
(一)时代的整体发展需要人文教育的渗透
我们所处的时代需要科学与人文协同发展。如果科学的发展失去人文的支撑,那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就会受到制约。故而长期以来,国家在推动科学事业发展的同时,对于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也从未被忽视过。通过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对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精神需求以及价值观体系等有更多的了解,学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中也能够对是非善恶有更清晰的明辨,整个人生都会呈现出更加积极理想的状态[1]。
(二)护理领域需要人文教育
护理,一个与人类生老病死相伴相行的职业,是一份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工作,在实际落实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也最能体现出“以人文本”的理念。在医学技术突飞猛进、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感叹护理的技术进步了,护士的职业情感却变淡了。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人们对护理从业者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护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是我们职业教育者面临的一大课题。
(三)护士人文素养的提升需要不断创新
近些年来,各大院校对于护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与提升极为重视,学校根据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开设了一系列专业课程。在进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实践教育的过程中,高校逐渐认识到,应该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与教育设立相应的教育框架,要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人文知识进行整合,编写出专业的教材,并将课程作为必修课进行开设[2]。
二、思政教育融入到《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
(一)思政教育融入到相应的教学指导思想中
《护士人文修养》课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融入相应的思政教育理念,要紧紧围绕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以服务于病患为核心的宗旨,以帮助学生更顺利就业为导向,以临床护理岗位的需求为准则,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及护理技能进行培养。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提升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自身的成长,要以立德树人的思想为指导培养护理人才,注重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渗透人文素养与精神的相关内涵。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于思政教育的思路去进行设计,本课程经过整合,将教学内容按照护士成长必经的三个文化路径,分为认知篇、修炼篇与践行篇三个部分。
(二)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护士人文修养》课程的教学原则中
将护士人文修养建设为课程思政引领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目标的确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实施方法的探讨要为实现课程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打下基础。教师要将朴素的育人观念提升高度,要以“引大道、启大智”为目标,避免实际教学中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内容两张皮现象,避免思政教育成简单的说教,要做到思政教育切入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追求[3]。
(三)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护士人文修养》课程的教学内容中
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行设计,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日常与课堂教育中来,要用思政来引领护士人文修养教育的航向,形成正确的护理价值观。
1.帮助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获得进一步提升
職业素养作为维持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能力之一,护士需要在接待患者的过程中注重提高语言修养,学习沟通技巧,规避说话误区,对于提高服务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2.进一步帮助提升学生在伦理道德方面的修养
伦理道德修养既是护士人文修养课程的教育内容,也是思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在促使人际关系的温暖与和谐教育中,需要引导学生对人际交往之间的伦理观念有更深刻的认知,要遵守社会道德准则,要公平对待每一种职业,要保护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要有坚定的信仰,有自己的尊严,在必要时也要学会选择与取舍。
3.进一步帮助提升学生在美学艺术方面的修养
人们常常把护士比作白衣天使,因为天使是生命和爱的象征。通过《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人文之气质——职业形象和文化教养等方面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美学艺术、职业形象、道德情操方面全面提升,使学生人格变得更加健全,美学鉴赏能力和品位进一步提高,培养护士至真、至美、至善的职业理想与应用境界,真正使护士成为美的化身。
4.进一步帮助学生文化修养得到提升
思政教育融入到护士人文修养这门课程中还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得到提升,学生通过学习来自于不同社会民族,不同职业领域,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能够对不同社会个体的人生价值观有更多的理解[4]。
(四)思政教育融入到护士人文素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和“學”兼容为特色,思政教育的融入更要体现知行合一、内外双修、理实融合的人文教育特点,课前以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的人文故事为情境导人,配以讲述音频、人物简介、背景音乐与照片,使学生体验到一种至高至诚、肃然起敬的护理专业人文精神,而且产生一种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引人奋进的职业情怀与意愿。
(五)要进一步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根本在思政,重点在课堂,关键在教师。因此,课程思政的落地实施,关键在于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教研室老师要集体备课,不断完善和统一《护士人文修养》课程的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重难点知识,紧紧围绕以提升护生的职业素养为中心,设置并开展实训课。
(六)要对相应课程的考核形式进行改革
思政教育融入到《护士人文素养》课程中,还需要对相应的课程考核形式进行改革。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并不是仅仅依靠简单的理论考核就能完全对其进行评定的,还必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践行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考评。因此本课程考核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末评价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占70%)具体包括:上课出勤(10%)、平时人文素养展现(10%)、仪容仪表(10%)、课堂表现(20%)和作业完成情况(20%)。终末评价(占30%)包括期中考试成绩(占1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20%)。
三、结束语
思政教育融入到《护士人文修养》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是极为适合也极为必要的,它能够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帮助护生获得人文修养和人文关怀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将来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高校需要将思政教育的理念融入到课程的设计,课程教学原则以及教学方式中,帮助构建更合理的课程体系,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引领价值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护理职业价值观和态度,提升育人成效,落实“立德树人”的职业教育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秀花,徐旻.论课程思政在《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中的实践探索[J].汉字文化,2020(16):22-23.
[2]张永霞.《护理学基础》课程融入人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2):192-193.
[3]余佯洋,廖伟聪,赵振富,等.课程思政视域下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与尝试[J].医学教育管理,2021,7(1):16-20.
[4]王美娜.课程思政视域下《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探索[J].凯里学院学报,2020(6):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