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应关注教学的输入与输出

2021-04-13叶风华宋志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5期
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一体化课程技工院校

叶风华 宋志辉

摘  要 根据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的内涵,指出当前一体化课程改革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从教学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教学的方法与对象、教师的能力成长与教学位置等角度,提出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有效“输入”与“输出”的途径以及有效的评价方法,为一体化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综合职业能力;教学资源;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5-0098-03

1 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输入”和“输出”的内涵

目前,技工院校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一体化课程改革。一体化课程是指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的“输入”需遵从人才培养规律、课程体系的构建依据、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而一体化教学设计的“输出”则需关注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情况。

2 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常见的问题

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有了本质区别,这也是改革的难点与重点。一体化课程改革对于大多数技工院校而言更多的是先从简单模仿开始,然后不断地改革创新。改革过程中出现一些好的案例,也存在五花八门的问题,其中“形似神不似”的现象最为常见。

羊皮式教学设计  羊皮式教学设计是当前改革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最浅显的教学设计。从教学设计的表面来看,羊皮式教学设计的教学主题、与之配套的学生信息工作页等学材的标题都体现了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的特征,但是学材内部细节反映的教学内容与传统的教学毫无区别,或仅仅是打乱了一些知识的编排顺序而已,学生信息工作页成为学生须完成的课堂作业,且在知识层面无法与其他的课程进行交叉延伸。上课的实施过程中采用的亦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仍是满堂灌的“输入”,无法体现通过学生的行动过程来实现职业能力的输入性提升。学生缺少实践行动的过程,实践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在评价方法上仍无法摆脱传统的以结果性作业为评定手段的落后方式,学生能力成长的“输出”评价无从谈起,仅仅凭教师个人的主观评判。

碎片式教学设计  碎片式教学设计是摘取某个任务中的某个过程片段来实施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有了重新划分,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了提升,因为该教学设计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技能上的“输入”与“输出”,如数控铣床刀具与工件的拆装及对刀,幼儿教育手工制作的剪纸训练。但是由于任务之间与完整的工作过程相比缺乏关联性与整体性,学生难以体验到完整的工作过程,缺乏对完成整个工作过程需要的系统性能力的“输入”,如策划能力、检测意识、团队合作、规范意识等非技术能力的“输入”,而这些能力正是一体化课程教学开发与改革的价值追求。在学生能力“输出”的评价上以关注某个专项技能为主,缺乏全面性。

套用式教学设计  套用式教学设计是指注重教学程序、注重形式,如采用六步法教学,具备较明显的一体化教学的特征。由于在教学设计中只注重环节过程设计,却忽视了每个环节教学设计的本质与目的,即学习的发生程度低,学生缺乏深度的学习体验。如任务实施中工作计划的制订,往往是形式化、僵硬化的“几点”惯例了事,缺乏执行的可行性,不能反映真实的工作情况。再如语文教学中撰写通知仅仅以某个例子列出写通知的关键词,却没有深入分析具体的原因、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如此的套用式教学设计只是改变了传统的“输入”形式,所谓对学生的行动“输入”也仅仅是一种单一、独立、片段式的,无法构成整体的工作过程。对学生能力“输出”的评价关注的是主观性、形容性的评价,如评价中的“是否参与了团队合作”,仅仅以“是”与“否”来判断,无法显示合作的深度;而应该是以客观的事实来呈现,如反映团队合作情况可设计为:“为完成此任务,与多少位同学一起通过交流、合作完成任务的工作内容?并分别做了哪些内容?”

3 一体化教学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一体化教学模型缺乏深入理解  一體化课程教学设计的本质与传统教学不同,它不再是学科教育,而是职业技能教育,是以项目来进行教学设计,融合了多个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通过以项目为载体,在解决项目问题的行动过程中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如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与他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职业规范操守应有的素质等。其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不同,特别是对于从小就接受传统教育的、刚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成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而言,需要转变原有的思维。

当前技工院校的教师的职业生涯经历相对简单,很多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教师的行列,存在企业经验、实践解决问题的技术能力和案例储备量等不足的先天性问题。尽管有些教师在工作期间能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但是由于实践时长偏短,在企业经验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在项目设计时往往基于概念性的想象或道听途说拼凑而成,以及还存在教师本身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技能水平往往决定了设计项目考虑学习发生因素的丰富性与难易性,教学水平则决定了教学过程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合职业水平则体现了如何将学校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与学生现有的基础进行盘活整合的能力。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教学过程非认知过程,而是行动过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完成项目需要的学习内容、学习性质、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以及工量具等硬件设施,还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完成过程的难易程度、评价指标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各个教学环节间的联系性,而不能仅停留在项目教学初始概念的层面。

学校现有教学资源不足,缺乏支持  由一体化教学设计要求可知,无论是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一体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需要的资源投入大,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不单单是教学问题,而且管理的难度亦将增加,因为存在交叉协调等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模具设计与加工一体化课程中的综合项目需要用到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普通车床、刨床与计算机房等教学资源,而且每个学生完成进度不同,需要区别处理,对于教学资源本来就不丰富的学校而言,实施起来会有较大的困难,同时在教学管理方面会产生一些冲突。出现这些问题,或是因为教师害怕困难而选择逃避,或是因为教师对项目的设计把握不到位,缺乏灵活运用学校现有资源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基于这些原因,教师往往会在教学设计的内容上进行删减处理,改变项目本身的教学意义。

4 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有效“输入”和“输出”的途径

教学设计应考虑与教学模型相结合  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需要考虑两个因素:行动与项目。要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是一种行动过程,而不是一种认知过程,因为只有学生的行动才会引起学习的发生,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才能形成从认识到思考、反思、内化、升华的螺旋式成长。通过教学设计驱动学生直接行动或间接行动来完成“输入”与“输出”。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项目不同于仅仅处于工作的项目,因为这里还存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不但对教师的能力要求高,而且对教学设计投入的成本高,因此,其综合度非常高,在教学设计时需紧扣教学模型。

教学设计需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最容易被忽视,也是教学中最难做到的内容。教学设计要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并没有对生活和工作的软能力要求高。如为高效高质量完成一件事时需要的前期计划设计的能力与意识,主动与同伴沟通、共同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操作安全规范意识等,显得更加重要。在教学设计时应使学习过程具有像干活的样子,而且干起活来应该有模有样、有头有尾,从而为学生建立整体的工作思维,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思维、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如在会计实务课程中“填制会计凭证”典型工作任务的一体化课程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有填制会计凭证的完整规范操作过程外,还特别要求学生一定要采用黑色签字笔进行签字记录,对规范学生以后的记账习惯具有很好的规范性。

教学设计需考虑教学方法与教学对象  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有很多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旋转木马法、卡片复习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优势,分别有不同的应用场合。在实际应用中不应仅抓住一种教学方法,或为追求教学法的数量而一味设计多种教学方法,否则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课堂结束后,学生却未能留下有用的知识与能力。教学方法的应用应注意教学过程的逻辑性,有些概念性的知识需要教师讲解时则应讲解,而不能将问题直接抛给毫无基础的学生,如不加引导,只采用找出关键词的教学法来让学生理解或突出某个概念的特征等。得不到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将这些概念性的知识进行延伸,因为他们还不具备这些能力,如该概念与其他内容有什么关联?为什么需要如此定义?不能仅仅建立在了解层面,因为其内涵远比其信息本身更加丰富,只有有了对内涵的深入理解,才有利于为学生建立知识的全局性理解。

教学设计中除了关注大体的学生外,还应关注特殊人群,因为学生的资质不同,学习能力亦各有差异,主要表现为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性情、沟通能力的差异等。教师可适当地进行分层教学,或引导一些能力突出的学生来带动该部分学生的学习。如此安排,教师可空出更多时间进行整体关注与解决突出问题;对能力突出的学生而言,可以使学习内容得到内化与升华;对被教者而言,有利于降低学习焦虑,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设计需要考虑教师成长与教学位置  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输入”时应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但也不能一味要求以学生行动为准则,仅仅发号施令式地布置任务,剩下的工作全由学生完成。

一是因为学生是一个学习者。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往往是新知识,他们只是一个初学者,在学习新知识时具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而言,不利于其学习兴趣的產生,会严重拖慢教学进度。教师应该选择性地增加教学环节和跳出学生学习圈。如一些概念性知识需要教师的引导,为加强学生对此类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教师可以深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二是因为学生不具备完成项目的工作能力。项目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有别,需要进行教学化处理,因为这里有教的过程。如在学生制订工作计划时,教师应参与其中,因为没有教师的参与指导,学生制订的工作计划往往很简单,与实际工作过程的贴合度就会变得很低。而且这一环节的关键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制订工作计划的重要性和科学性,以及学习制订工作计划的方法。

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伴随性教学。实际教学过程现场发生的教学环境往往不如人所愿,存在很多变化。而且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与能力本来就比较弱,此时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教和引导以促使行动学习的发生。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是集设计者、引导者、参与者、学习者、监督者于一体的综合导师。

5 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学生“输出”的有效评价方法

“输出”评价的方法   评价是对学生当前学习效果的最佳反馈方法,因此,项目实施过程必须有评价环节,可分为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应突出过程性评价。常用评价方法有学生通过海报展示、总结演说等形式进行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其中,教师的小结点评不可缺少,原因是学生在任务实施的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方面,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往往还不具备自我诊断与反思修正的能力,特别是缺乏分辨自身优缺点的能力,而这个时候教师的介入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教师的点评,学生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存在问题。

“输出”评价的维度  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点,而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评价教学效果时应紧扣由这些能力衍生出来的客观性或主观性的评价点。

1)专业能力应关注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是否体现职业技术要求,完成质量是否超越任务的本身要求,工作过程中工量具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包括动作、摆放、选择、操作是否安全规范等。

2)方法能力应关注学生工作计划制订的可行性与科学性、现有环境资源的整合运用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思考问题的宽度与深度、工作过程中是否具有创新性。

3)社会能力应关注学生交际与合作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执行的能力、推销自我的能力、口头表达与书写总结的能力、谈判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

评价时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且要细致化、能落地,避免主观臆断。如反映学生是否参与了任务的完成过程与对知识等掌握情况等,在海报展示环节可以通过挑选非主要制作海报人来解说,通过评判学生的表达是否流利、内容是否正确、肢体语言是否紧张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总体情况。

6 结语

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中心工作,而教学过程是培养的重要手段与载体。在当前一体化课程改革浪潮中,需要特别关注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输入”与“输出”。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到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才不失为一句空话,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珀金斯.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M].杨彦捷,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2]徐国庆.基于学习分析的职业教育项目教学设计模型[J].职教育论坛,2015(18):4-11.

[3]徐朔.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5-7.

[4]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猜你喜欢

综合职业能力一体化课程技工院校
一体化课程
一体化课堂分组教学中确定展示学生的策略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浅谈一体化课程的教案设计
浅谈一体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技工院校礼仪课课程建设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