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义复合词“高低”的语法化

2021-04-12刘胜男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3期
关键词:词汇化语法化

刘胜男

内容摘要:“高低”是“高”和“低”经常连用而逐渐凝固成一个双音节词语的。“高低”有名词和副词两种词性,名词“高低”主要是通过“低”字语义的失落完成语法化过程的。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高低”的词义进一步虚化,明代小说中逐渐出现了“高低”作为副词使用的用法。随着“高低”一词意义的不断虚化,其主观性不断加强。

关键词:高低 词汇化 语法化

“高低”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反义复合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解释为:①名词,高度。如:声音的高低。②名词,高下。如:水平高低。③名词,分寸(指说话和做事)。如:不知高低。④副词,无论如何。⑤副词,方言用法,意为到底、终究。那么“高低”从名词到副词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本文在调查语料的基础上,将“高低”从并列名词演化出副词用法的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力求揭示其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并解释其语法化的形成动因。

一.“高低”由并列短语演变为名词

“高低”最开始是由“高”和“低”两个词构成的并列结构。“高低”连用最早见于六朝时期的《全梁文》,如:

(1)既攀藤而挽葛,亦资伴而相提穷羊肠之诘屈,极马岭之高低,雾昏昏而漫漫,风而凄凄,瞻洪川其如带,望巨海其如圭,执玉帛于兹地,会诸侯而赴稽。(严可均《全梁文》)

在这个时期“高”和“低”的关系比较松散,在句中不仅可以作宾语,还可以作定语。如:

(2)北台东北脚,岭下而复上,高低长岭参差。(圆仁《入唐求法》)

例(2)里的“高低”就是“高高低低的”、“或高或低的”的意思,在句中作定语,用来修饰“长岭”。同时,“高低”作宾语的用法也有很多,如:

(3)声有轻重高低,故復以十二声剂量。(朱熹《朱子语类》)

后来,“高”和“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粘合程度也越来越高,“高低”便词汇化为一个双音节的反义复合词,主要用来修饰地势。如:

(4)其或未然,云暗不知天早晚,雪深难辨路高低。(普济《五灯会元》)

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高低”作为高度的意思不仅仅局限于修饰地势,也可以用来形容职位,同“左右”、“上下”一样。这一过程与“高低”的转喻有关,由修饰高度到直接代指人。转喻是一种认知机制,指在两个相关认知域之间用一个突显的事物代替另一事物。①这时的“高低”已经不再具备高度的含义,而是直接用官员的职位修饰词来指代官员本身,即转喻中的用“部分”转喻“整体”。在经历了转喻这一过程之后,“高”和“低”这两个语素自身的意义得到了改变,“高低”整个词的语义也相应的有所延伸,语义进一步虚化。

(5)如敢故违,便即擒捉,不问职分高低,所在处斩讫奏。(王溥《五代会要》)

(6)自入王宫仕(侍)圣居 (君),高低皆说俉(猥)承恩,若论舞胜当如品,纵使清歌每动频。(王重民、王庆菽、向达、周一良、启功、曾毅公《敦煌变文选》)

例(5)中,名词“高低”修饰“职分”,在句中作宾语。例(6)中的“高低”指的就是在王宫里的官员们,在句中做主语。

随着名词“高低”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在语义上有所虚化,可以来描述职位、声音、水平和分寸等抽象事物。

二.“高低”由名词语法化为副词

名词“高低”进一步虚化,出现了副词用法。这种用法最早出现在明清小说中。“高低”在句中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由宾语的位置提前到状语的位置。在明代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中,“高低”出现了副词的用法,共有6例。如:

(7)顾氏道:“没有上门怪人的理。我高低让狄大嫂到家吃钟茶儿。”(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8)今日到十郎书院,见他家青儿,到也眉目乾浄爱人子,不如明日十郎到我府中,高低把青儿舍与我吧!(汤显祖《紫箫记·捧盒》)

例(7)和例(8)中的“高低”有“无论如何”的意思,用在主语“我”之后、谓语“让”之前,处于状语位置,是副词用法。这里的“高低”已经失去了名词含义,作用在于强调说话人坚定的态度和想法,即不管怎样,说话人的想法和要求都不变。

“高低”在作为副词使用时还经常与“不”连用。这种用法一直到现在的现代汉语中仍然有所体现。如:

(9)饭后,县和专区的同志催促我上路,老人高低不让走,说他还要给我表演一下他老家山东的抬花轎哩。(《读者(合订本)》)

副词“高低”与“不”连用的用法在山东方言中出现的最多,在山东作家冯德英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

(10)她要做饭,她们高低不肯,说已经吃过了。(冯德英《苦菜花》)

(11)两个妹妹都和丈夫抱着孩子一块来,惟有大姐孤独一人——那葛琏早把穷丈人撂到一边——她哭得死去活来,高低不回婆家了。(冯德英《苦菜花》)

副词“高低”除了在山东方言中出现,在东北方言、山东方言和河南方言中都有“高低”作为副词使用的情形。申盼路(2013)对“高低”在伊川方言中作为语气副词使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解释。方言具有地域特色,副词“高低”表示“无论如何”之外,又有“终究”、“到底”的含义。这种含义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出现的情形不多,大多时候在方言口语中出现。

三.“高低”的语法化成因

语法化的过程是语义、句法和语用共同作用的结果。语法化的主要任务是描写语法范畴和语言成分是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中产生和形成的,解决的是语法成分是如何构造起来的。“高低”的语法化过程是语义的变化、句法环境因素以及语用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3.1语义变化影响“高低”的语法化

“高低”由“高”和“低”的并列结构演变为并列名词,再到偏义名词,最后到副词“高低,其语法化过程与”“高低”一词的语义不断变化有关。“高低”语义的变化与转喻有关,由“部分”转喻“整体”。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高低”的语义进一步虚化,逐渐演化出描述水平、分寸等抽象义的用法,语义中的抽象性不断增加。

(12)驱马上丘垅,高低路不平。(白居易《续古诗十首》)

(13)言未了,铁棍打来,张忠急将宝剑相迎,各比高低。(李雨堂《狄青演义》)

(14)现在想起来,你也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你高低不肯盛在这三家巷里!(欧阳山《苦斗》)

从例(12)到例(14),“高低”从修饰“路”到描述水平再到副词意义“无论如何”,其实在意义逐渐虚化,抽象义在不断增加。

3.2句法环境变化的原因

句法环境在语法化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低”一词的句法位置的改变影响着它的语法化。“高低”一开始主要在句中作宾语,后来可以直接做主语,这都属于“高低”的名词用法。后来“高低”在句中的位置有所改变,从宾语或主语的位置转移到状语的位置,由名词演化出副词的用法。“高低”就具有名词和副词两种用法,语法形式也具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

(15)曹魏开始以品级区分官阶的高低,秦汉以来用“石”表示官位大小的做法被取消。(《中国古代文化史》)

(16)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17)高低今天要早睡,不能再喝酒了。(微博语料)

从例(15)、例(16)、例(17)可以看出来“高低”的语法位置越来越灵活。从宾语到主语再到状语位置,“高低”的使用不再有那么多限制。

3.3语用原因

语用——语义是典型的语法化过程之一。沈家煊(2001)指出“主观性”是语言的一种特性,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情感。“主观化”是指语言为了表现“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高低”从并列短语演变为名词,再到语法化为副词,体现了主观性逐渐增加的过程。名词“高低”在用来修饰地势高度时是具有客观性的,因为地势的高低是可观的。后来名词“高低”在用来修饰职位、水平、效率、分寸时就带有主体的主观性了,因为这些事物是抽象的。在“高低”作为副词使用时,具有更多的主观性,它体现了行为主体的主观态度和情感。从名词“高低”到副词“高低”,主观性在逐渐增加,“高低”也经历了从并列结构到名词再到副词的演变过程。如:

(18)可是走了已经有十五里地了,王二虎高低不让人换,累得他呼嗤呼嗤大口地喘粗气。(李晓明《平原枪声》)

例(18)中,“高低”體现了行为主体“王二虎”“不让人换”的强硬态度,带有行为主体个人强烈的主观性。这里的“高低”已经不再具有实在意义,完全是虚化之后的语气副词。

四.结语

本文对反义复合词“高低”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得出“高低”最初是凝结程度不高的并列结构,后来演化出名词和副词两种用法,副词“高低”是由名词“高低”语法化演变而来的。“高低”因为粘合程度的加深从并列结构逐渐凝结成为一个名词,由于使用频率的增加以及经历了“转喻”,名词“高低”的语义逐渐虚化。随着“高低”语义的虚化,它的语法位置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宾语位置转移到状语位置。由此名词“高低”出现了副词用法,有“无论如何”之义。后来,副词“高低”在某些方言的使用过程中演化出“终究”之义。“高低”的语法化过程与其语义变化有关,语义的虚化又使其句法位置发生变化。同时,“高低”的主观性也在逐渐加深,使得“高低”的语义更加虚化,逐渐完成语法化过程。

参考文献

1.方一新、曾丹 2007 《反义复合词“好歹”的语法化及主观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2.刘哲 2011 《反义复合词“死活”的语法化》,《安康学院学报》第2期。

3.申盼路 2016 《伊川方言语气副词“高低”的多角度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沈家煊 2001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第4期。

5.邢福义、汪国胜主编 2012 《语言学概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 释

①邢福义、汪国胜:《语言学概论(第二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93页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词汇化语法化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汉语史论集》述评
“V三V四”的构式及贬义色彩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