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州古民居建筑审美探究

2021-04-12唐晓雯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美学思想审美价值

摘 要: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流派,徽州古民居在我国乃至世界传统建筑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是我国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徽州古民居仍然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皖南大地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其精巧的构思设计、精湛的建筑工艺等无不体现着独特的美学思想和审美价值,对现代建筑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徽州古民居;审美价值;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积淀,在一定程度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徽州古民居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可与其建筑风格媲美者寥寥无几,不管是在建筑形态方面,还是在平面布局、装饰装修等方面都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色,清新淡雅的自然美、含隐蓄秀的装饰美、单纯质朴的色彩美、悠远的意境神韵美、和谐的环境人文美更是赋予了徽州古民居建筑极高的审美价值。文章主要从自然美、装饰美、色彩美三个方面对徽州古民居建筑审美价值进行简单分析。

一、徽州古民居概述

徽州古民居是徽州地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深厚地域文化内涵的傳统建筑,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凝结着徽州的地域文化。徽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建筑是一个历史时期社会文明的象征,徽州古民居承载着徽州地区的历史文化积淀,反映着徽州人民的社会生活。徽州地区气候宜人,享有“天然公园”的美誉,徽州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徽派民居,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徽州古民居已经逐渐成为徽文化的重要象征。自徽州古民居形成开始,徽州人民面对风云变幻、硝烟烽火以及自然与人为破坏,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部保护古民居的壮丽诗篇,使得徽州古民居这一宝贵的民居艺术宝库得以保留至今。在现代社会,部分地区的古民居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诸如西递、宏村;有的地区被保护和开发成旅游胜地,大批游客纷至沓来,例如歙县、黟县。许多地区的古民居通过地方政府的保护和翻修仍然散发着璀璨夺目的光华,其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二、徽州古民居建筑特色

建筑之所以能够使人获得美的享受,之所以称得上是艺术,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造型特点。徽州古民居在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虽经风雨和硝烟的洗礼以及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依然保留完整性,成为了享誉海内外的民居艺术宝库。徽州古民居建筑风格统一,造型多样,形式充满艺术性,而且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这一切无不彰显着其浓郁的建筑特色。

徽州古民居村落一般傍山依水,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徽州人民在建造过程中借鉴和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将“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融入了古民居建筑之中,营造出了具有自然美和形式美双重美感的古民居建筑景观,别具一格,赏心悦目,带给人们独特的视觉艺术感受。在平面布局方面,徽州古民居布局遵循了形式美的法则,平面沿轴线对称布置,且结构紧凑,空间处理巧妙,天井、庭院、高墙布置合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均衡对称之美;在建筑造型方面,白墙、青瓦、木结构的门窗、刻有砖雕的门楼与高墙封闭的房屋外形、上下两层的屋檐等视觉构成要素的组合使古民居建筑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造型美;另外,在装饰装修方面,不管是古民居建筑外部空间,还是内部空间都美轮美奂,展现出了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徽州古民居建筑在室内摆设方面,既遵循了形式美法则,又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使得建筑空间对称均衡,例如条案左侧瓷瓶和右侧镜子的布置使建筑空间呈现出了对称均衡的形式美,同时刻有“丹凤朝阳”“双龙戏珠”“鸳鸯戏水”等传统图案的床具及室内摆设的木质楹联都充分体现出了徽州古民居建筑装饰的传统文化特色。

三、徽州古民居建筑审美价值

(一)清新淡雅的自然美

徽州古民居在村落选址、平面布局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期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以及对自然环境艺术之美的追求,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的古民居村落具有别具一格的自然之美。徽州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山野、竹林、清溪等自然界的事物无不散发着清新淡雅的气息。例如西递村山水环绕,街巷沿溪而设,与白墙青瓦、砖雕门楼以及木质结构的房屋建筑相互影响、相互衬托,并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营造出了淡雅别致的建筑外部环境,使古民居建筑具有一种别具一格的自然之美,置身其中,让人心旷神怡。

在徽州古民居村落中,宏村是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背靠雷岗山,溪流蜿蜒曲折,门前清泉流动,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潺潺的流水使得古民居村落更加具有自然气息,走进村落,田园诗般的水乡美景映入眼帘,唤醒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宏村古民居建筑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平面布局顺势就势,以地理环境为依托,展现出了一种自然、古朴、典雅的气质与风貌。徽州古民居建筑崇尚自然、尊重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徽州人民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融于古民居建筑之中,营造出了具有清新淡雅自然之美的古民居建筑。

(二)含隐蓄秀的装饰美

徽州古民居建筑虽然没有鲜艳的色彩搭配,流露出一种朴实无华的美感,但徽州古民居建筑内部的装饰非常精美,奇巧多彩的梁架构件、精巧细致的室内装饰构件、古朴雅致的室内陈设等体现出了徽州古民居含隐蓄秀的装饰之美。作为整个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室内陈设尤为重要,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布置在建筑中轴线上的厅堂是最为突出的空间场所,厅堂中央摆放八仙桌、太师椅,匾额以及书画楹联在厅堂正上方高悬。高悬的匾额与书画楹联营造出了典雅庄重的环境氛围,书画楹联体现出了徽州人的儒雅与风度,能够彰显出屋主人的个性化追求。古民居建筑的中堂往往设有条案,其紧靠八仙桌,条案上放置着具有美好寓意的座钟,座钟的两边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又对称放置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花瓶和镜子。座钟、花瓶以及镜子的组合谐音“终生平静”,寄托着徽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个厅堂的布置遵循了形式美的法则,具有均衡对称之美,展现出了厅堂的古雅宁静。

徽州古民居建筑上部丰富的天际轮廓线提升了建筑的立体感和空间的层次感,使得建筑形象更加高大,而马头墙上昂首长嘶的马头依屋面坡度进行布置,密鋪的小青瓦使得马头的形象更加生动,其如马头上的黑毛将马头的形象近似真实地展现了出来,线条简洁流畅,造型丰富,印斗式、鹊尾式马头在墙垣两侧伸出,似天马行空。在一些大型院落中,马头墙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错落有致,极大拓展了院落的空间。传统的马头墙主要具有防火、防盗等功能,人们在保证其功能性的基础上又通过各种装饰赋予了其审美性,进而提升了建筑的整体美感。时至今日,作为徽州古民居具有象征性的建筑元素,马头墙已然成为了一种纯粹的装饰符号,展现着徽州古民居建筑独特的装饰之美。

另外,木雕、砖雕以及石雕在古民居建筑上的应用更是增添了徽州古民居建筑的审美价值。雕刻是徽州古民居建筑最具审美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较为常见。徽州古民居建筑古朴中不失精美,其虽然没有浓漆重彩,但是在精美雕刻的烘托下显得更加清丽高雅。徽州人结合建筑材料选择不同的雕刻方式,并将其应用到建筑的不同方位,例如在徽州古民居建筑屋顶、屋檐等处多用砖雕,在梁柱、门楼等处多用木雕,在廊柱、门墙等处多用石雕。其中木雕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上的应用最为广泛,建筑内部的床具、屏风、窗楹、桌子、椅子等中都可以看到木雕的身影。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图案也丰富多彩,并且很多吉祥图案都具有一定的象征寓意。徽州人利用精湛的技艺雕刻出了构图精妙、传神入微的精美图案,提升了徽州古民居建筑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三)单纯质朴的色彩美

徽州古民居建筑以黑、白、灰微主色调,白墙、黑瓦、灰砖看似素面无光,但是单纯质朴的色彩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在艺术创作中,色彩是最具视觉冲击的元素,色彩的合理搭配可以使作品画面更加具有视觉表现力和感染力,徽州古民居建筑房舍部分在设计和建造时选用当地不同材质、不同色调的自然材料,建筑材料并没有艳丽的色彩,但是却与当地的山清水秀的优美环境相适应,并与当地丰富多彩的绿色植被相互衬托,既突出了徽州古民居建筑色彩的单纯质朴之美,又体现出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生态之美。徽州古民居建筑的木质构件多为红褐色,虽然这种色调在木质构件中的应用较多,但是并不会使人感到乏味和厌倦,其与黑、白、灰的主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黑、白、灰色调有机结合又实现了协调统一,建筑色彩整体统一,如水墨画一般淡雅明快、意境隽永,能够带给人良好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徽州古民居建筑色彩之美并不局限于建筑本身,当地的植物绿化、人物服饰等都极具色彩美感,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古民居建筑美的灵魂所在,展现出了徽州古民居建筑地域性的独特风貌。

四、结语

作为独具一格的建筑艺术,徽州古民居建筑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特色和永恒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徽派建筑美学思想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作为我国传统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徽州古民居建筑在现代社会仍然如璀璨的明珠闪射着耀眼的光辉,其美学思想以及审美价值对现代建筑设计仍然具有深刻的影响,值得每一位现代建筑设计师深入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孙俊桥,薛芃芃.徽派古民居建筑特色及其审美特征研究[J].芒种,2015(9):145-146.

[2]史辉.徽州古民居建筑美学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13):159-161.

[3]余汇芸,左铁峰.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的设计美学特性初探[J].黄山学院学报,2016(1):90-93.

[4]张岩.浅谈徽州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设计美学[J].明日风尚,2017(22):8.

[5]谢涛.论徽州古民居的建筑与装饰风格[J].艺术百家,2013(2):241-243.

作者简介:

唐晓雯,硕士,沈阳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美学。

猜你喜欢

美学思想审美价值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中国门神画之美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