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控

2021-04-12禹华意

商场现代化 2021年3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互联网时代防控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创新和变化成为新的发展主题、形成以用户体验为主的营销方式、企业财务管理呈现新特征、业绩水平提升具有滞后性等。在这种形势下进行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控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促进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合理化。在现阶段,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防控时存在财务管理缺乏科学性、财务管理目标单一化、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受阻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的难度。文章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控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企业风险防控的方式,以期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风险;分析;防控

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企业正常运营,进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企业财务防控必然会遇到各种挑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完全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要根据互联网时代的不同特点分析现阶段的企业财务防控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方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首先要创新管理理念,同时转变财务管理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各种资源,最终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高度整合。

一、互联网时代下企业新特征

1.创新和变化成为新的发展主题

互联网的发展为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的契机,传统企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逐步开始互联网化,即将传统的商业模式与互联网进行融合,进而探索出全新的企业运营方式,甚至诞生了全新的企业类型。例如,现阶段的各大电商巨头如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都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基础上出现的新兴企业类型。这些新兴企业的出现以及快速成长让更多传统企业看到了互联网的优势,进而创新和变革传统的营销方式,纷纷入围网络营销。目前,“网购”已经成为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传统以线下销售为主的企业在这种趋势下也纷纷入围“线上销售”,以增加企业营收,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以用户体验为主的营销方式

以用户体验为主的营销方式是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呈现的新特征之一。在过去,由于信息闭塞以及物质资源匮乏,商品种类较少,消费者只能在数量有限的产品种类中挑选需要的商品,这就使得“卖家市场”长盛不衰,而这种情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商家哄抬价格,且商品生产不注重提升用户体验。但是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每个人都处于信息洪流之中,各种社交平台以及网购平台的出现使得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对话成为可能,同时商品种类日益丰富,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产品购买,“买方市场”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商家在生产商品的过程中纷纷提升用户体验,以此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进而实现盈利。

3.企业财务管理呈现新特征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呈现出新特征。首先,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挖掘数据信息。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动态的数据体系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真正来临。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谁拥有了数据就意味着财富,所以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挖掘数据信息,以此提升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其次,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注重使用新兴技术产品。与传统的人力劳动相比,借用新兴技术产品不仅能够提升职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犯错的可能,進而提升财务管理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4.业绩水平提升具有滞后性

业绩水平提升具有滞后性是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呈现出的新特点之一。在传统社会中,企业的业绩提升是线性的,即商品销售量增加,企业的业绩就会明显增加;商品销售量降低,企业的业绩就会出现明显下降。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由于技术发展强化了“数字鸿沟”,拥有更高社会地位的人更早接触并使用新兴产品以及技术,而社会地位较低者则滞后于前者,因此各种新兴产品从诞生到被人们熟知并广泛使用,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这就使得企业的经济营收存在一个明显的“临界点”,只有达到“临界点”附近,企业才能实现大规模营收,业绩水平才能得到较快提升。

二、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控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中充斥着大量的经济主体,如各类企业以及商家等,但是由于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经营方式以及经营理念存在差距,这就增加了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同时,市场环境变化莫测,人们难以通过有效的手段准确预测市场走向,这就导致市场环境中的财务风险不断增加,这对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与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但是,企业加强对自身的财务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这对于维护市场环境的稳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同时,企业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有助于形成科学的风险防控体系,进而对市场环境变化保持高度敏感性,以此加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以人工运转为主的基本管理方式逐渐转变为了借用新兴技术的高效经营管理模式,这就促使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从效率和质量两个方面提升。首先,新兴技术为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提供了技术可能。企业进行风险评估需要有大量数据的支持,在传统的人工运转阶段,职工很难收集到大量数据,这就增加了企业风险评估的难度;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新兴技术获得大量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其次,积极采用新兴技术提升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效率。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可以同时计算多种数据类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交叉分析,以此可以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将员工从繁琐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工作中解放出来,进而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3.有利于构建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积极进行财务风险分析与防控有利于构建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首先,财务控制是企业控制系统的核心,承担着会计运算、绩效考核等重要内容,其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良性运转。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市场,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积极借用各种智能化技术进行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有助于强化企业内部的风险防控能力。其次,会计核算以及财务分析结果等都可以用于评估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进而在评估中发现企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通过不断完善内部制度构建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4.有利于促进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合理化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手段的出现,企业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大规模的数据收集,而且与过去人工收集的数据相比,大数据技术收集的数据具有较强的真实性以及利用价值。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在网络中的任何浏览轨迹都会作为数据储存在互联网中,而互联网自身具有强大的“记忆”能力,除非这些数据信息被互联网管理者有意删除,否则会永远储存在网络中。借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广泛收集用户的数据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这就促使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对数据分析的影响,进而使得数据分析结果更加客观、真实。

三、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1.企业财务管理缺乏科学性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存在财务管理缺乏科学性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不注重引入互联网因素。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引入互联网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现阶段,虽然大多企业都意识到了互联网的重要作用,但是并不注重将互联网元素引入到财务管理中,企业的财务管理依然由职工负责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尤其是在数据分析与管理方面,这对于切实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能力来说是及其不利的。其次,很多企业缺乏进行财务管理的经验,且没有较多的财务管理知识,这都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科学性。

2.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单一化

互联网时代,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时存在目标单一化的问题。首先,大多数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是为了实现资金管理、成本费用控制等一系列较为基础的内部管理,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将企业财务管理贯穿到企业管理的各方面是促使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前提,所以企业应当正视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其次,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缺乏广度。大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仅涉及企业内部的收支预算、财产管理等内容,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广泛性。

3.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企业不注重构建风险管理机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大数据时代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以及动态的数据体系,这为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提供了契机。但是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知较为保守,不注重互联网技术构建风险管理机制。其次,企业缺乏明确的风险评估机制。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形成构建风险评估机制的意识,只是简单地跟随市场变化调整经营方针,这不利于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4.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受阻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信息化受阻的问题。首先,企业的高层领导尚未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企业中高层领导的决策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战略,而大多数企业的中高层领导形式较为稳妥,喜欢选择较为保险的方式进行企业管理,而各类信息化设备存在大量漏洞,容易造成重要信息丢失等问题,这就使得中高层难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其次,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化设备利用率较低。虽然有些企业在公司内部引入了各种信息化设备,但是公司职工在日常工作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不注重利用这些信息化设备提升工作效率,这就造成了企业信息化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

四、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风险防控

1.以科学方式进行财务管理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若想实现对财务风险的防控就需要以科学方式进行财务管理。首先,企业要注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引入互联网因素。互联网因素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企业可以通过打造信息化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方式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引入互联网因素。其次,强化对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企业工作人员缺乏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所以企业应当通过公司内部人员培训、聘请专业人士培训等方式提升员工的知识水平。

2.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风险防控能力。首先,企业要建立适合自己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对于提升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可以在总结、分析市场规律以及自身运营能力的基础上建立属于自己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其次,企业要构建明确的风险评估机制。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加剧了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只有建立明确的风险评估机制才能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取稳定的市场份额。企业应该借助大数据技术提升对数据的分析能力,进而通过分析数据建立适合自己的、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

3.构建财务风险大数据处理平台

构建财务风险大数据处理平台是企业在互联网时代提升财务风险防控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首先,企业中高层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技术的重要作用,并将其引入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在企业内部构建财务风险大数据处理平台,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其次,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提升对新兴信息技术的使用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之所以不注重借用各种新兴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相应的技术水平,所以企业要注重强化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促使他们熟练使用各类信息技术。

五、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方式已经出现了一系列弊端,不适应新时代下企业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企业管理者要积极进行创新,通过变革现有的企业风险防控方式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安全性。虽然现阶段企业的财务风险防控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无法得到解决的。从长远来看,企业可以通过创新财务管理方式、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构建财务风险大数据处理平台、以非结构化方式处理财务管理等方式提升财务风险防控水平,进而提升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巩树生.浅谈“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J].商场现代化,2020(21):163-165.

[2]方丹.“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20(05):45+47.

[3]李益兰,熊知齐.浅谈“互联网+”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2):14-16.

[4]牟锐.互联网时代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策略分析[J].中国市场,2019(23):190-191.

[5]方莉.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8(17):241.

[6]翟雪妍.“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的变革与创新[J].商业经济,2018(02):140-142.

[7]舒景玫.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中外企业家,2017(19):179.

[8]孟新智.互聯网+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思考[J].商业经济,2017(03):66-68+106.

作者简介:禹华意(1993.08- ),女,苗族,贵州贵阳人,硕士研究生,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风险互联网时代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有关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