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ZYJ7 道岔工电结合部问题分析和整治方法

2021-04-11徐世鹏

甘肃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离缝枕木工务

徐世鹏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嘉峪关电务段,甘肃 嘉峪关 735100)

兰新线信号设备的不断更新改造,现场广泛使用ZYJ7 外锁闭液压道岔,但随之而来的道岔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其中因工电结合部问题引发的道岔故障较为突出,长期以来工电双方反复整治,但效果不明显,如何提高道岔转辙设备运用质量,解决工电结合部问题将变得尤为重要。

1 ZYJ7 道岔工电结合部问题原因分析

工电结合部问题对道岔的转换影响较大,在现场因很多问题未能及时发现或整治不及时,造成了长期遗留,最终导致了故障多发,现对道岔结合部问题进行介绍。

1.1 道岔锁闭杆、表示杆不方正问题

(1)枕木底部捣固不实,造成枕木窜动。当枕木向前或者向后发生窜动,枕木将带动转辙机托板移动,易造成动作杆发生偏移,使锁闭杆在道岔转换时产生磨卡,影响严重时,可造成道岔解锁、锁闭受阻,转换或锁闭功率上升。

(2)春融或冬季气温变化较大,造成尖轨、基本轨爬行。锁钩连接在尖轨上,当尖轨相对基本轨发生爬行时,锁钩不居中,动作杆与锁闭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存在弯度,容易使锁钩在锁闭、解锁过程中卡阻、别劲。同时尖轨发生爬行后,表示杆发生偏移,影响表示杆的方正,造成道岔表示缺口频繁变化,易卡口。

(3)道岔长时间单方向行车,也会造成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相错超标大于20mm。当爬行过大时,易发生表示杆与锁钩相碰,会造成轨道区段电压波动,甚至造成红光带。

1.2 道岔尖轨翘头问题

道岔尖轨发生翘头主要原因为尖轨根部部分低、尖轨部分低或靠近尖轨尖端某块滑床板偏高,造成尖轨尖端轨底与滑床板有2mm 以上的间隙。枕木与基本轨因道床不稳造成下沉,从而直接引起尖轨翘头。尖轨翘头会造成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离缝,同时影响道岔转换的平顺性,翘头严重时,将会引起道岔发生不锁闭、不解锁故障。

1.3 道岔不密贴、有抗点问题分析

(1)第一牵引点密贴处有0.5mm 以上离缝。尖端有离缝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工务基本轨轨向不良,轨距或框架调整不当,导致尖端产生离缝;二是尖轨长期使用易发生变形,脱杆后无法在自然状态下与基本轨密贴;三是竖切部分钢轨面有肥边,从而使I 机密贴处产生反弹力,造成离缝;四是道岔锁钩、锁闭杆、锁闭铁有磨耗,压力调整不当。

(2)第二牵引点密贴处有1mm 以上离缝。II 机产生离缝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工务II 机框架不标准(偏大),造成II 机产生离缝;二是工务顶铁顶死,造成II 机有支点不能在自然状态下密贴;三是竖切部分钢轨面有肥边,从而使II 机密贴部位产生反弹力,造成了II 机不密贴;四是尖轨根部轨距调整块调整不良,导致尖轨在II 机密贴位产生了反弹力。

(3)I、II 机之间竖切部分有1mm 以上离缝。车列经过道岔时挤压尖轨,容易产生横向冲击力,引起道岔锁钩、表示杆窜动,造成外锁闭杆件磨耗、表示缺口变化。竖切部分不密贴的主要原因是:一是道岔框架尺寸超标,引起基本轨外移,导致竖切部分存在离缝;二是尖轨长期使用易发生变形,产生抗点,脱杆后无法在自然状态下密贴;三是由于II 机不密贴,引起的竖切部分离缝。

1.4 尖轨反弹问题

尖轨反弹是道岔常见病害,尖轨扳动过程中有异响,尤其锁闭时会发现尖轨与基本轨有碰撞声,近距离查看,尖轨先密贴后又弹开,容易造成接点反弹等。主要原因是道岔压力调整过大、两牵引点动作不同步、轨向不正、尖轨根部夹板安装不顺。

2 ZYJ7 液压道岔结合部整治方法

2.1 道岔不密贴整治方法

(1)现场联系工务整治时,先与工务共同确认存在的结合部问题,检查密贴的方法为“两撬一划”。两撬:用长度350~450mm 的工具向外撬动密贴尖轨尖端轨腰内侧,密贴缝隙有0.5~1.0mm 的位移量,松开后尖轨能自动弹回;用长度350~450mm的工具向上撬动锁钩尾部,锁钩与锁闭杆凸台锁闭平面间有不小于0.2mm 间隙,松手后自动落下,锁钩、锁闭杆应能左右适度摆动,锁钩与锁闭铁锁闭斜面应自动吻合,间隙不大于0.5mm。一划:用塞尺检查宏观密贴,尖轨、芯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密贴缝隙不大于0.5mm,第二牵引点密贴缝隙不应大于1.0mm。

(2)道岔密贴力应遵循“由后向前”调整原则。先调尖二再调尖一,如尖一、尖二尖轨与基本轨间有缝隙,要从尖二加调整片,调整合适后方可调整尖一。

(3)道岔脱杆整治。天窗点内对道岔定位(或反位)进行脱杆。工务卸下尖轨各部辊轮,使尖轨及心轨处在原始状态。同时在尖轨第一、二牵引点处使用撬棍使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检查第一、二牵引点之间尖轨与基本轨之间间隙不得大于1mm;在第二牵引点处使用撬棍使尖轨与基本轨之间开口为标准值75mm,此时第一牵引点处开口应为标准值160±3m。脱杆后使用大撬棍自然拨靠,判断尖轨与基本轨能否自然密贴,如无法密贴,则检查是否存在有抗点,由工务对抗点处进行改轨距,使其自然密贴良好;在自然状态下,检查顶铁是否存在顶死现象,发现顶死现象,则要求工务处理;检查发现尖轨在自然状态下不顺直活不能呈现“弓”形弯曲,则通知工务及时对尖轨进行更换处理。同时电务对锁钩、锁闭铁、锁闭杆磨耗进行检查,发现磨耗严重的部位,及时使用打磨机进行打磨处理,防止因磨耗引起的二层台,造成道岔解锁压力大或锁闭压力大。

(4)检查道岔密贴后,轨面是否有肥边,若有肥边及时让系工务进行打磨,同时检查处理道岔“三道缝”,主要指基本轨轨底与滑床台边有缝隙;基本轨外侧轨颚及轨底上部与轨撑接触部分有缝隙;轨撑尾端与滑床板挡肩有缝隙,使其满足要求。

(5)道岔压力调整。工务处理完毕后,及时安装外锁闭装置,转换道岔,先调整尖二压力,通过增减调整片使尖二处密贴良好,再调整尖二压力,密贴良好后,尖一试验4mm 不锁,尖二试验6mm 不锁。

2.2 道岔锁闭杆、表示杆不方正整治方法

(1)枕木不方正时,联系工务及时方枕。方枕前必须先将道岔锁框螺丝松开,调整至基本轨孔距中心位置上;测量两枕木中心间距离是否为650mm,当枕间距不符合要求时,先方枕调整两侧枕木的间距,防止两枕木呈喇叭口。调整好枕木间距后,先用一台方枕器对两枕木的间距进行固定,再使用一台方枕器进行方枕。工务方枕达标后,先紧固弹条、扣件后再取下方枕器,并且让工务对枕木两侧补砟进行捣固,防止道床不实。

(2)当尖轨、基本轨爬行时,先测量爬行量。基本轨爬行量测量时,应使用方尺搭在直基本轨侧,使用直尺、石笔以基本轨眼中心做好标识,可测量出两基本轨之间的相对爬行值(要求不大于20mm)。尖轨爬行量测量应使用方尺搭在直基本轨侧尖轨尖端处,使用直尺、石笔在直尖轨侧做标识,可测量出直尖轨和曲尖轨的爬行量值(要求不大于20mm)。若爬行超标,则可联系工务打开接头拉轨缝;如果存在冻结接头是,则需工务打开接头更换短轨。

2.3 尖轨翘头整治方法

检修或巡视时发现道岔尖轨翘头时,联系工务测量两基本轨水平,由工务进行水平起道捣。基本轨水平达标后,再次检查滑床板与尖轨轨底间隙,确保道岔密贴良好且没有密贴过硬的现象,更换不良或损坏的滑床板胶垫,使上翘部分尖轨降低。如果发现是尖轨硬弯下弓造成尖轨翘头,则对尖轨进行更换。

2.4 尖轨反弹整治方法

尖轨反弹检查基本轨有无影响密贴的方向、框架、轨距是否达标,由工务对基本 轨轨向、轨距进行调整;轨向天天、轨距达标后,检查顶铁间隙,增加或减少调整片,使其不大于1mm;检查尖轨根部连接,固定夹板不别卡;检查定位、反位开程,调整开程定反位相差不大于3mm。

2.5 做好工电联合检查整治

(1)车间成立道岔联合检查小组,工电双方各派2~4 名人员组成,其中1 人为工班长或车间干部。每周对道岔联合检查不少于1 次,状态不稳定道岔每月至少检查1 次,其它道岔每3 个月为周期做到全覆盖检查,及时建立问题库。检查完毕后即研究制定整治方案,区分轻重缓急对接整治计划,增强工电紧密性,有效的提高道岔设备运用质量。

(2)在新线建设、站场改造、工务道岔大修等新铺设道岔,工电双方共同对道岔按标准进行整治,验收达标后电务连接杆件及转辙机进行调试。对开通前存在问题的,采取脱杆整治、精调达标后方可开通。道岔转辙部分清筛、换轨、应力放散、机械捣固等扰动线路及更换转辙机等影响转辙机密贴和表示缺口变化施工,开通前工电双方亦需对各自设备进行精调。

(3)日常工电联合整治过程中,对于道岔密贴及开口不达标、尖轨反弹较大、表示缺口频繁变化等惯性设备隐患,应进行脱杆检查整治。

3 结论

通过对道岔工电结合部问题整治方法分析,在日常天窗维修作业时,结合部的检查项目工电双方务必重点完成,对发现的结合部问题,要相互联系进行整治,减少推诿、扯皮现象,确保道岔设备可靠运行,提高生产运输效率。

猜你喜欢

离缝枕木工务
基于德尔菲法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层间离缝评价指标研究
夜霜泡着枕木
浅谈铁路工务防洪工作
基于分形原理的岔区板式无砟轨道受力特性与伤损等级划分
客货共线砂浆离缝高度对轨道结构的动力影响
板边离缝对CRTS III型轨道-路基动力特性的影响
LKJ电务类、工务类数据结合部问题分析
工务材料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思考及实践
上海局工务系统标准化线路科创建的探索与实践
火车道上为什么铺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