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乐县实施封山禁牧后的几点思考

2021-04-11梁志锦梁丽娟

甘肃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民乐县封山管员

梁志锦,梁丽娟

(民乐县森林湿地草原保护站,甘肃 民乐 734500)

封山禁牧是恢复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有效保护林草资源,巩固现有绿色成果的重要举措,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目前,民乐县封山禁牧工作已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为林业草原等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

1 民乐县封山禁牧取得的成效

1.1 落实了草原禁牧减畜任务

按照《甘肃省草原禁牧办法》和《甘肃省草畜平衡管理办法》,深入草原放牧区,开展基本情况调查摸底,按照草地类型逐镇、逐村、逐户确定载畜量和超载牲畜数量,并建立基础台账,明确乡、村、户的具体减畜任务。

为完成禁牧减畜任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制定了《民乐县草原禁牧令》和《民乐县实行基本草原划定保护公告》,建立禁牧减畜长效机制。做好新一轮草原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建立健全草原禁牧和减畜任务考核机制,将落实禁牧、草畜平衡和减畜任务同兑付草原补奖资金紧密结合起来,督促农户核减超载家畜。同时做好牲畜清退工作,对在共牧区放牧牲畜的农户进行劝退,对清退后牲畜进行安排布置,对能出栏的牲畜进行出栏,不能出栏的进行租圈养殖,并对部分养殖户进行舍饲圈养饲草料补助,确保农民的收入影响最小化,彻底将放牧区牲畜全部退出,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休养恢复。

1.2 实施了禁养区划定与搬迁

制定了《民乐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将敏感区域划定为畜禽养殖禁养区。制定实施了《民乐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搬迁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县范围内的养殖场进行了摸排,按照方案要求对所有养殖场进行了拆除、关闭或搬迁。同时,严格落实新(改扩) 建养殖场环评、防疫条件审核和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的规定,对计划新(改扩)建的标准化养殖场选派专人从选址、规划、圈舍设计等方面进行技术服务,指导养殖场开展标准化升级改造和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提升生产经营水平。

1.3 加大了林地草原的监督管理

积极与周边地区加强沟通,通过共同协商、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等方式加强共牧区林地草原监督管理。同时,县上成立“禁牧工作督查组”,对禁牧工作进行不间断、不定期的督查检查,对禁牧工作不力的镇村在全县范围内通报,对禁牧责任人不履行职责的,停发或收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并处以罚款。通过督促检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日趋完善,林地草原区内植被盖度逐步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 实施封山禁牧存在的问题

2.1 群众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农牧民思想认识低,受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束缚,其思想观念一时难以转变。特别是对于世代以牧为生的牧民来说,传统的“靠山吃山”的意识,一时难以改变,对有草不能牧,有羊不能放,偏要耗费人力、财力舍饲养畜的做法难以接受,因而产生一些抵触情绪。还有部分农户对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不够强,轻责重利,只注重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资金的数额和兑现时间,而忽视了应该履行的禁牧责任,导致仍有偷牧现象发生。

2.2 舍饲圈养转型动力不足

部分农民生活来源只有放牧收入,采取封山禁牧措施后,对农民收入造成了很大影响。有能力的农户采用圈养的方式进行替代,将减下来的牲畜转移到圈内舍饲,但个别农户由于成本加大,还存在抵触情绪。没有能力圈养的农民因此没有了经济收入,不得不寻求别的出路。

2.3 禁牧工作反弹,监管难度大

受利益驱动造成封山禁牧工作反弹。牛羊市场价格的波动造成牛羊数量时涨时降。近期,封山禁牧的形势不容乐观,随着牛羊生肉价格的上涨,不少养殖户受利益驱动又重新购买牛羊,造成牛羊数量明显反涨,封山禁牧形势十分严峻。

民乐县混牧、有偿借牧草原区涉及面广量大;周边县禁牧区与草畜平衡区相互交错,为禁牧区彻底禁牧带来困难;草原监督管理面广量大,县乡两级草原监管人员较少,村级护林员、草管员待遇低且部分草管员为兼职,工作顾此失彼,导致减畜任务落实监管难度大。

2.4 森林草原火险隐患增大

民乐县实施封山禁牧面积156万m2,其中祁连山天保区41万m2,非天保区115万m2。2016年,实施禁牧以来,森林植被覆盖度增大,成效明显,特别是林草植被茂盛的区域,林下可燃物逐年增多,森林草原火灾隐患随之增大。

3 对策及措施

3.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一是深入重点村组进行宣传,宣传封山禁牧有关规定和政策,宣传封山禁牧的重要性和县委、县政府禁牧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从政策上引导,技术上帮扶,经济上提高收入,从农牧民的切身利益着想,帮助他们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增加收入,使封山禁牧这一工作真正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采取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宣传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封山禁牧和草原保护的良好局面。三要主动与周边县、乡政府联系,争取周边县、乡政府对禁牧工作的支持、配合,共同做好封山禁牧工作。

3.2 项目带动产业转型,推行舍饲圈养

通过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林草奖补政策、三化草原治理、祁连山林地保护工程及祁连山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项目的实施,带动产业转型,巩固禁牧成果。一是加强农户的圈养设施建设,加大林草奖补政策补贴力度,为其提供饲草料资金支持。二是建立优惠快捷的贷款政策,为农户提供信贷支持,确保农户有达标的圈舍和充足的饲草进行圈养。三是通过项目的实施,尽量对退牧还农的、经济收入较低的农户给予就业务工照顾,解决他们务工难、经济收入低的困难。

3.3 加强监管,巩固禁牧成果

加大对禁牧工作的投入,严格落实《甘肃省草原禁牧办法》《民乐县草原禁牧令》,及时督促相关村组落实禁牧政策,坚决禁止禁牧区偷牧行为。加强村级生态护林员、草管员的监督考核管理,督促村级生态护林员、草管员落实管护责任,及时报告和纠正违禁放牧行为。以各镇、村为主体统一管护,由村级护林员、草管员组成巡护队,对禁牧区域常态化开展巡查巡护,靠实管护责任,形成上下联动、运转有序的管理体系。通过积极探索建立封山禁牧长效管护机制,把封山禁牧的工作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山头地块,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 。

3.4 全面推行以草定畜、动态管理

一要贯彻落实好《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法规,坚决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根据民乐实际,制定林草产业发展规划,对照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支持农户退牧还林还草,发展集约型养殖业。二要结合民乐各区域的不同实际,因地制宜实行轮封轮牧,维持林地草原平衡。对祁连山浅山沿山区地带,特别是林草植被盖度较大的区域,可进行长期封短期牧的轮封轮牧方式,即封五年牧一年,循环进行,利于林草生态系统平衡;对民乐县锯条山一带和北部滩等生态脆弱的干旱地区,则采取完全封禁的措施,同时还要积极征引林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通过采取围栏封育、造林、生态抚育和修复等措施,巩固封山禁牧成果,提高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实现民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民乐县封山管员
新丝路
第三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甘肃省民乐县第八届“思温杯”师生书画大赛优秀作品选登
扶贫结出教育“幸福果”——民乐县教育脱贫攻坚纪实
学术环境治理也需要“封山”“休渔”
第二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林业保护中封山禁牧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①
关于葫芦岛市实行封山禁牧有关情况的调查报告
封山育林的重要意义及措施的探究
不断推进草管员队伍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