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
2021-04-10
(沈阳二四五医院内科,辽宁 沈阳 11004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发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病因在于患者代谢紊乱导致微血管循环障碍,致使肾功能下降,病情严重时会演变成肾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患者一旦确诊该疾病,容易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且该病症治疗周期长,加剧了患者的精神压力[2]。在临床治疗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预后效果,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为此,本文将分析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数字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试验组患者男27例,女22例;年龄42~80岁,平均(61.31±1.08)岁;病史5~19年,平均(10.19±1.81)年;大专及以上的学历12例,高中学历15例,初中及以下学历22例。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23例;年龄43~81岁,平均(61.92±1.63)岁;病史6~21年,平均(11.32±1.96)年;大专及以上的学历11例,高中学历15例,初中及以下学历23例。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4]。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①护理方案的制定:待患者入院后,组织患者开展糖尿病肾病相关知识讲座;之后,全方位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据此制订个性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且在治疗期间全程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若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需适时调整心理护理方案,确保护理方案完美契合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5]。②心理疏导:患者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后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实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认真倾听患者的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疏导患者出现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借以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提升患者对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配合度;另外,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详细告知治疗期间的不适情况,鼓励患者乐观面对治疗结果[6]。③辅助措施提高心理护理效果:基于患者治疗期间的实际病情,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辅助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如在病房播放轻音乐舒缓患者不良情绪;通过按摩的方式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7]。④饮食护理:依据患者的病情,针对性制订科学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严禁使用辛辣、油腻以及高脂肪的食物[8]。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分值越高,其焦虑、抑郁程度越重[9]。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估标准:①十分满意:≥90分;②较满意:60≤分数≤89分;③不满意:≤59分[1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分别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由t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91%,显著高于对照组(73.47%)(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该病病史较长,属于慢性疾病,易引发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是发病率较高且病死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会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降低机体免疫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11]。糖尿病肾病治疗周期较长,让患者极易滋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为此,在临床治疗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症[12]。心理护理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护理中的一种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诉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让患者从被动治疗转为主动的积极参与,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日常沟通与交流,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肾病的认知,乐观地面对疾病,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同时,通过心理和饮食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等不良情绪,进一步提升了临床疗效[13-14]。本文研究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91%(47/49)]显著高于对照组[73.47%(36/49)](P<0.05),与李铃和王静[1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心理护理干预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的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相对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糖尿病肾病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通过心理疏导,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