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联合环丝氨酸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1-04-10
(抚顺市第四医院,辽宁 抚顺 113123)
耐多药肺结核疾病指的是结核患者的痰或其他标本分离出来的结核杆菌,包括对耐异烟肼(isoniazid,INH)和利福平(rifampicn,RFP)这2种主要的抗结核菌药物产生耐药的疾病[1]。在临床上治疗耐药肺结核疾病的主要方式是化学治疗和辅助治疗,包括免疫治疗、中医治疗、介入治疗等。该疾病的临床治愈率较低,致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本研究旨在分析莫西沙星联合环丝氨酸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4.10±10.22)岁;病程3个月~2年,体质量45~68 kg。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45.10±11.45)岁;病程2个月~2年,体质量44~70 kg。纳入标准:肝、肾功能处于正常状态;空腹血糖水平正常;采用痰结核菌培养和进行耐药性测定的方法;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痰液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排除标准:合并肺外结核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且长时间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耐药情况:耐2种药的患者9例,耐3种药的患者8例,耐3种药以上的患者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认可。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均先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血清学标志物等。对照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25,规格20 mL∶0.4 g),推荐剂量为每次0.4 g,每日1次,经静脉给药,给药时间应控制在90 min左右。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环丝氨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63)口服,成人每日0.5~1.0 g,分早晚2次服用,初始2周每次0.25 g,每日2次,最大剂量为每日1.0 g。用药剂量需根据患者的体质量来决定,如体质量<33 kg的患者使用剂量为15 mg/(kg·d)。注射剂的使用至少应持续6个月,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0个月以上,在治疗过程中应全程使用DOTs,以便能够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出现异常反应,需积极处理。嘱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进行定期复诊,护理人员还需安排随访,及时为患者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15、20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痰菌转阴率:在临床上以连续2个月痰菌培养结果为阴性,且不再复阳为痰菌转阴。不良反应包括食欲缺乏、恶心、头痛头晕、失眠等。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显效为证候积分≥90%,患者的症状消失;有效为证候积分在70%~89%,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无效:患者的症状无明显改善,不符合上述指标。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12、15、20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12、15、20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12、15、20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食欲缺乏1例(3.33%),对照组患者出现食欲缺乏6例(20.00%)(χ2=4.043,P=0.044);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6.67%),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8例(26.67%)(χ2=4.320,P=0.038);观察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0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4例(13.33%)(χ2=4.286,P=0.038)。
2.3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50.00%),对照组患者显效6例(20.00%)(χ2=5.934,P=0.015);观察组患者有效15例(50.00%),对照组患者有效7例(23.33%)(χ2=4.593,P=0.032);观察组患者无效0例,对照组患者无效4例(13.33%)(χ2=4.286,P=0.038)。
3 讨论
耐药结核病患者与非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无较大差别。耐药结核病患者根据耐药情况可分为4种:①单耐药患者指的是结核病患者所感染的结核杆菌在体外被证实对一种一线的药物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3]。②多耐药患者指的是结核病患者所感染的结核杆菌在体外已经被证实对不同包括INH、RFP在内的1种及以上的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③耐多药患者指的是结核病患者所感染的结核杆菌在体外被证实至少对INH、RFP产生耐药性,或者只对RFP耐药[4]。④严重耐多药患者指的是结核病患者所感染的结核杆菌体外被证实除了至少对2种主要一线抗结核药物INH、RFP耐药外,还对3种二线抗结核注射药物耐药(卷曲霉素、卡那霉素)等[5]。
耐药结核并非是变异的结核病,而是人为所导致。这是因为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结核杆菌含有极少的耐药菌,因此由染色体的自发突变导致对1种抗结核药耐药的发生率极低[6]。而且,在联合使用3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时,发生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概率更是微乎其微。在治疗过程中,不合理用药、药物质量不佳、药物供应不足、治疗管理结局不善、间断用药等因素都是导致产生耐药结核的重要因素[5]。耐药结核的传染性问题较为严重,相关研究证明,1例耐药肺结核患者所造成的传染,可使新被感染的患者在发病早期就进展为耐药结核病,由于治疗费用较高,多数患者会因为无法负担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7]。因此,及时采取措施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常规药物治疗如莫西沙星注射液对治疗耐药结核具有一定的疗效。莫西沙星是一类具有广谱活性和杀菌作用的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体外显示出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抗酸菌和非典型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的广谱抗菌活性,杀菌作用机制为干扰拓扑异构酶Ⅱ和Ⅳ[8]。相关研究表明,该药物的耐药率很低,但是在服用时,需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针对性用药,否则患者会发生室性心动过速、低血压、水肿以及癫痫等不良反应,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与之相比,莫西沙星联合环丝氨酸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造成的损伤较少。这是因为环丝氨酸属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但抑菌力较弱,因此对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体外最低抑菌浓度为5~20 μg/mL,并对其他分枝杆菌、立克次体和某些原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该药物的结构与D-丙氨基酸相似,可有效抑制结核杆菌的细胞壁合成,干扰结核菌的细胞壁的早期合成,竞争性地抑制细胞质中的L-丙氨酸消旋酶和D-丙氨酸合成酶,L-丙氨酸消旋酶使L-丙氨酸形成D-丙氨酸,D-丙氨酸合成酶可参与丙氨酸到五肽,为黏肽和菌体细胞壁合成所必需,特别是对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和紫霉素耐药的结核杆菌有效[9]。因此,在临床上应用莫西沙星联合环丝氨酸治疗的疗效显著,且不会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很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患者的接受度较高。此外,还应在临床上规范使用抗结核一线药物,慎重合理地使用抗结核二线药物,严格按照指南对配药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督导,及时给予充足的经费,保证药物的质量和供应齐全[9]。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督促患者坚持用药,对缺乏疾病相关知识的患者进行宣教,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直至患者彻底治愈。
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观察组患者治疗12、15、20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应用莫西沙星联合环丝氨酸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提升治疗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