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处理模式及其对策探讨
2021-04-09符华群
符华群
(苏州市吴中生态环境局 江苏苏州 205104)
引言
固体废物也是一种原料,通过加工,它们可以被我们所利用。固体废物充分使用,不仅节约了资源,还缓解了环境压力。控制固体废物的主要方式是对固体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等等。我国对此有着相关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品。因此对固体废物的处理十分重要,这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 固废处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1973 年8 月,我国召开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提出强化固体废弃物管理的具体要求以及具体内容,旨在实现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降低固体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1]。在之后的发展中,受到我国环境形势以及固体废弃物逐年增多趋势的影响,国家又相继出台一系列固废管理的相关规定。虽然在当时对于工业固废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然而在当时将废渣就理解为工业固废。可见,对于工业固废的管理,早就被列为环境污染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受到国家及社会的关注。然而,在社会因素及经济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对于固废的管理相对较晚。同时,固废的污染性具有滞后性、隐蔽性、持续性的特点,对环境及人类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威胁,因而,强化固废处理,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处理固体废弃物,能够降低有害物质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还可以实现固废的循环利用。科学的处理技术能够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再次使用,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推进资源的全面利用,降低能耗,减小环境压力。同时固废的处理,能够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降低由于固废填埋造成的土壤污染,还能够减少由于渗透作用而发生的水资源污染,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2 固体废物概念及常用的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是在人类正常活动和生产中诞生的原始废物。这些废物一般都呈现出一种固体或者半固体状态,也包括不能排放到大气中的气态物质。同样,不能排放到水中的液体物质也算是一种固体废物,因为它们也有危害性。但是在如今这个资源稀缺的时代,固体废弃物也可以成为资源,现在已经成为新兴产业。原来固体废物的使用者只用到了部分,而其它部分可能是其它行业所需要的。在技术处理后,可以转变成有效成分供其它行业使用,可见固体废物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情况非常严重,因此我国对固体废物的处理非常重要,是我国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现在我国对于固体废物的处理有多种方法,包括综合利用技术、堆肥技术和焚烧技术等等。这些技术都有相应的优缺点。
2.1 综合利用技术
在这些处理方式中,比较合适的是综合利用技术。综合利用技术指的是在废物进入环境之前,对废物进行回收利用,这样不仅可以对资源循环利用,还可以减轻后续处理的问题。通过使用综合利用技术,可以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等。有数据显示,我国自从1985 年以来,使用这种方法。利用率有所提高。但是我国的综合利用技术还很薄弱,处于低层次阶段,技术含量不高,缺乏深加工的相关技术[2]。
2.2 焚烧技术
焚烧技术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它有很多优点,无害化程度高、处理量大,并且还能回收热能。焚烧技术是指废物中的可燃物在焚烧炉中和氧气进行燃烧的过程。虽然焚烧技术的好处众多,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它对废物的低位热值有要求。并且在焚烧的过程中,很多可以再次利用的物质也被烧掉,同时焚烧产生的烟气很难处理,从而对环境产生影响。我国焚烧设备较为落后,采用的设备基本上是外国引进,成本较高,投资大,很多焚烧厂都是亏损状态。
2.3 填埋技术
现在对于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来说,从各种方面来看,垃圾填埋技术都是一种对于我国而言特别实用的技术。但是我国很多垃圾处理厂和工业废物的处理达不到标准要求,造成了大量垃圾堆积的情况。我国较早建成的一些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填埋场达不到无害化的要求与标准,不仅污染了环境和地下水,还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3]。
2.4 堆肥技术
堆肥技术指的是利用微生物,将垃圾分解成有机成分的生物化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氧气、细菌和有机物等相互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水和热等,并产生腐殖质。我国大部分的垃圾填埋场是机械化堆肥和简易高温堆肥技术,这两种处理方法的效果并不好,必须和其它的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处理垃圾。
3 固体废物治理存在的问题
3.1 数量问题
我国有着众多的人口,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这些固体废弃物极难处理,给环境带来污染。并且我国国民的环境保护观念并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和回收意识。除此之外,我国对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非常薄弱,垃圾站的设置不合理。再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中,还有可能会产生处理掉有用物质的情况。可以看出,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发展了,但是环境管理没有跟上,导致了很多环境问题出现,比如对资源的过渡开采和利用率低下等问题的出现让固体废物的数量增加,回收难度加大。
3.2 技术问题
客观来说,我国的垃圾处理技术非常薄弱。有相关人员来到我国对我国的垃圾处理技术做研究,发现我国的垃圾处理技术达不到标准。并且我国的固体废物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数量不多,这就成为了我国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发展的绊脚石。我国处理垃圾最常用的方式是焚烧、填埋垃圾和堆肥,而在垃圾焚烧这种方式中,大概率会释放出氯化氢这种不良的化学气体,同时也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如果进行垃圾填埋处理,这些垃圾可能会在地下分解成有害分子进入土壤或水源中,影响环境和人们的健康。而且有些城市的垃圾处理系统不发达,很难对大量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
3.3 政策的规范性
我国在环境方面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对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也有了一定认知,但是在一些方面,我国仍然缺乏约束和规定,比如加工和资源利用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则。到现在为止,我国的相关法律为数不多,这就意味着在实施和法律保护方面,我国做的不够全面,导致实际执行的时候非常困难。
4 固体废物的治理对策
4.1 提升工业固废处理产能
首先,要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这样更好地对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和利用,提高固体废物的可利用率,更好地处理固体废物;其次,环保产业的投融资体系需要更新,让新技术在处理固体废物中得到使用;建立完善的经济市场机制,让固体废物处理行业多元发展。这样还能够提高相关企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环保积极性,让更多企业参与融资;最后,如果某个地区的固体废物较多,就需要政府的支持政策和相关补贴,促进该地区的固体废物处理更好的发展。另外,需要大量培养相关专业人员,因为固体废物的处理有一定特殊性,方便更好地利用资源。
4.2 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市场
现在固体废物处理中存在很多管理问题,针对这一点,我国需要更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律可依,依法整改,加强执法等等,从而建立一个健康透明的体系,确保信息透明。对市场进行管理,让市场更加规范。另外还要加强对相关组织和部门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让相关人员有相关的知识。对固体废物回收单位进行审批和环境征税,确保固体废物得到更好的处置。除此之外,企业应该提升自己的相关能力,更好地利用资源。
4.3 加强环保产业的扁平化管理
首先,固体废物处理行业在不断发展,需要标准化服务,同时要大力宣传新技术和工艺,建立示范项目;其二是要信息化环保部门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同时减少环保产业的审批程序。环保产业立法要逐渐完善,确保法律在实施时可以执行,提高监督管理能力。最后还要建立应急预警机制,更好地管理固体废物,形成一个完善的监管系统。
4.4 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虽然公众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但是更多还是一种政府行为。因为只要人们所使用的环境保护设施是免费的,人们就不可能真正地注意环境问题。所以为了提醒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必须分担保护环境的费用,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因此,人们对固体废物认识不足的情况下,传媒有责任向人们进行宣传,引起社会关注。通过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有利于人们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让人们自发保护环境,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约束和社会的责任感。这样能够更好地处理固体废物。
结语
固体废物如果乱放,就是一种对环境的污染。但是对固体废物的处理还有很多问题存在,表现在监管不完善、人们的环保意识不高和技术落后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更新技术、加强行业管理、提高处理固体废物的能力等方法处理这些问题。现在我国在固体废物的处理方面技术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也就意味着政府需要进行资金和政策支持。现在我国有的加工技术过于繁琐,和国外相比而言,非常落后,也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因此,促进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发展,可以通过学习国外新技术,提高自己的处理技术这些方法来进行,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也做到了可持续发展。除了政府的支持、引进国外的新技术等,还要加强人们的环保观念。固体废物有效的处理斌故事一日之功,而是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