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浅析*
2021-04-09李娟华刘昆明刘晋彪熊道陵兰小机
李娟华,刘昆明,刘晋彪,熊道陵,兰小机
(1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江西 赣州 341000;2 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各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自2009年起,为适应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进行学位制度改革,转变研究生培养理念,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始面向应届生招生[1]。随着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调整优化培养类型和结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比例逐年上升,改变了我国传统的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轻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格局。2017年,在“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的基础上,“新工科”建设应运而生[2-4]。“新工科”背景下,对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培育熟悉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符合行业需求的研究型人才[5]。这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既侧重专业领域“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目标相一致。遗憾的是,传统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难以达到这一培养目标。相对而言,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有助于实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知行合一的培养目标。目前,国内各知名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建立研究生培养“双导师”机制。如清华大学与协和医院合作,建设医学与工程交叉平台,通过“双导师”培养模式提升医学类研究生综合素质[6];浙江大学开展校企联合语境下的“双导师”机制改革,并应用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中[7];上海交大联合宝钢,通过研究生的校企“双导师”培养机制,将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相互融合[8]。尽管如此,鉴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较长时期是以“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为主,在多数地方院校中,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双导师制”研究相对滞后,质量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并且存在诸如校外导师队伍建设被忽视、校内外导师职责不清晰、综合型导师缺乏等问题。对此,江西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结合区域特色和学校实际,对校企“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通过对队伍建设、遴选考核机制、校企合作联培等方面进行浅析,对地方院校中“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
1 通过内培外引途径增强导师队伍力量
全日制专业硕士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导师的水平决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此,江西理工大学通过内培外引的途径来增强导师队伍的专业背景和工程能力。
(1)通过培训校内导师提高其实践指导能力
由于多数校内导师主要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工程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导致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重理论提升而轻实践创新的现象。江西理工大学通过两方面途径来提升校内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一方面,在教师招聘、考核、职称晋升中,将工程背景作为重要考察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如聘请紫金矿业、江西铜业等企业专家为校内导师进行工程实训,或选派校内导师去西部矿业、新余钢铁集团、赣锋锂业等企业实地培训、挂职。
(2)通过吸纳企业专家作为校外导师指导研究生实践
企业专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经验,了解企业需求和行业发展前沿。江西理工大学聘请一定数量和比例的高水平企业专家担任研究生的“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构成指导小组。前者负责对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后者负责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贯穿研究生的选题、开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预答辩和答辩整个过程。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导师”的选聘需经道德修养、理论知识、指导能力等考察合格后,再接受一定的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培训,才能保证对研究生的培养既能“立德”,又能“树人”。
2 建立多维度双导师遴选、考核、激励机制
针对地方院校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遴选,考核、激励机制尚不完善,江西理工大学在“双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尝试引入多维度的选聘机制。由于学校所在地赣州素有“稀土王国”、“世界钨都”的美誉,研究生的培养往往结合行业需求和区域特色。因此,对于校内导师的遴选与考核,不仅要考察其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同时也应当考核其对行业发展的了解程度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导师资格遴选时,除了对论文发表和纵向课题要求外,横向课题和服务地方经济被提升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于校外导师,则着重考察其培养研究生的专业技能、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对学生职业规划,职业素养培养的能力,而没有将学历和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硬性要求。此外,江西理工大学还通过制定校外导师的薪酬补贴和奖励办法、对校外导师进行定期考核,滚动聘任等方式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和考核机制,调动校外导师参与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探索创新“双导师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3 基于“双导师制”构建完善模块化教学体系
针对现有研究生教学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江西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充分利用“双导师制”的优势,即校内导师着重培养研究生的理论知识,校外导师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并基于此构建化工类硕士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在研一阶段,主要由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的基础课程模块的教学,着重培养研究生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研二、研三阶段,则由双导师的培养相结合,完成研究生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课程模块的教学。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中,校内导师通过引入具体的工程案例,引导研究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工程问题。如《化学反应工程》课程中,结合“年产10000吨光固化材料项目”,启发学生将化工设计原理应用在单体合成、反应器设计、三废处理等生产环节中。在实践模块教学中,一方面,通过横向课题实现校内外导师的协同指导;另一方面,校外导师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对研究生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使之更符合生产实际。此外,校外导师还通过引入相关行业的产业动态和前沿信息,使研究生了解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双导师制”下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培养,化工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都获得了有效的提升。
4 构建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建立“双导师制”长效运行的平台
校企双方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是双方达成实际有效合作的前提条件。江西理工大学通过构建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加强校企科研项目的合作,围绕企业和产业需求设立科研攻关项目,以校企科技合作项目为纽带把校内外导师紧密联系起来,使校内外导师都能更好地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给予研究生更加精心的指导,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深度参与到合作科技项目中,努力为企业、产业解决更多的技术难题。如材料冶金化学学部先后与江西广信新材、江西勇骏实业、江西洪达轴承等20余家企业开展合作,开展铜母线连续覆锡装备与工艺、废旧杂铜资源高效利用、新型热镀锡工艺研发等课题研究。在此过程中,既帮助企业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实现了校企合作共赢,使“双导师制”得以长效运行,又利用项目课题推动实践教学和研究生应用实践环节的培养,提升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此外,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培育了一批既具有高水平学术能力,又熟悉行业发展态势的综合性导师。
由此可见,导师队伍的质量、导师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的建立,是影响“双导师制”培养机制的重要因素。其中,校外合作企业的选择是保证校外导师质量的前提,合理的遴选、考核、机理机制是提升校外导师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深度校企合作是维系“双导师制”平台长效运行的纽带。江西理工大学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探索,建立了较完善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为地方院校在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