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的职责转变与队伍建设*
2021-04-09王晓瑞金双玲郑玉丽郑康生储耀卿
王晓瑞,金双玲,郑玉丽,郑康生,储耀卿,田 甜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418)
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包括从事实验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人员。在传统印象中,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是指在实验室相关岗位工作,服务于材料专业理论教学的教辅人员,不是技术队伍的主体,因此不被重视。但随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推进,深化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同时,实验教学的作用和地位逐渐得到认可和重视,加上高校实验室功能的拓展与转变,实验技术队伍的重要性得以显现。但实验技术队伍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他们普遍学历偏低、职称偏低且晋升困难、工作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不强、可展示的成果稀少,整体水平远低于理论教师队伍,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不相匹配。
为全面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建设,各级主管部门及高等校院都就进一步加强实验技术队伍人建设提出了若干意见。总体原则是通过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与高素质人才的引进等途径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总体素质,造就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学术结构趋于科学合理,相对稳定的具有现代教学理念,掌握先进实验教学方法,能熟练掌握专业理论和现代实验技术、具有科学管理实验室能力,能够适应高校发展需求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从而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促进科技创新,实现构建高水平的实验技术平台,提高科研水平及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任务目标。
实际上,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角色与职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他们不仅是实验室的核心,对实验教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还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对科研水平提升有着极大的潜力。因此打造一支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更显得尤为重要[1-4]。尽管目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却也是最好的发展时机。
1 高校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职责的转变
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目前仍有一部分人认为高校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的本职工作就是实验室管理员,打扫实验室卫生,维护实验设备正常运转,辅助任课教师准备实验材料与工具等。正是由于这种“重教师轻教辅”现象长期存在,严重阻碍了实验室人才队伍的发展,也使高校实验室的服务功能有所弱化,阻碍了教学、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5]。事实上,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的工作内容早已不是过去单纯的实验准备(辅助)工作,而是直接参与教学和科研的专职人才,职责很多,角色也很多,既是实验室的建设者与管理者,又是实验室及设备运行的维护者;既是实验技术的开发者,又是实验教学的指导者;既是科研工作者,又是教改参与者。这在相当数量的高校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不知不觉中,实验技术队伍的工作职责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体工作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几大方面:
(1)在教学方面,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的工作主要包括实验设计与试做、实验材料及设备的准备、实验教学的讲解与操作指导、实验报告的批改与成绩评定、实验教学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归档、实验教学改革的参与与执行、专业教学及建设的配合工作等;
(2)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的工作主要包括实验室硬件建设,如仪器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及相关检查验收工作和实验室软件建设,如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内涵文化建设等,另外,还有学科平台等专项建设;
(3)在实验室管理方面,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的工作主要包括实验室教学运行安排管理、实验室日常开放管理、安全卫生管理、资产设备管理、大型仪器测试服务及考核管理、化学试剂/气体管理,此外还包括实验试剂材料采购、三废回收处理、实验设备维修维护、财务报销等;
(4)在科研方面,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也是科研团队的重要力量,主持或参与科研试验、材料性能测试及评价、企业技术开发、实验仪器功能开发、科研项目申报验收、撰写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等;
(5)在其它方面,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还要配合学校院系的很多工作,例如各种检查、会议、监考、值班等,甚至还要担任学生班导师、指导学生“三创”类实践项目等。
由此可见,现在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工作内容之多,范围之广,职责之重。
2 高校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的素质要求
在如此多的职责下,特别是在身兼数角的情况下,对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提出了比任何一个岗位都要高的要求,即过硬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素养与不断学习的能力。因为材料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专业发展前沿比较高精尖,但是专业基础面却又很广泛,专业方向分支多,交叉学科也多。比如一般院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多数同时包括无机非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材料物理等几大方向中的几个或全部,如果是研究专业那将更进一步细化,可能涉及到材料学、材料化学、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等很多。部分材料类专业课程是在物理学基础之上,部分又是在化学基础之上,所以无论是实验教学还是实验技术开发,亦或者是参与科研及实验室管理都需要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具有扎实且广泛的专业知识,除了要懂材料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有扎实的化学功底,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反应工程等。此外,对于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使用、材料性能的测试与分析评价等方面工作,不仅需要熟练的操作技能,还需要从原理上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更多的结构、物理、机械、电子电工等各方面的知识与素养。同时,由于现代实验技术涉及的相关理论和知识面越来越宽,前沿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接触高精尖仪器设备越来越多,需要实验技术队伍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因此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更加优秀。
其次要求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从教学辅助角色逐渐转变为教学主导角色,要求实验技术队伍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包括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良好的沟通互动能力和不厌其烦的耐心,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学除了讲知识,还讲技巧,还涉及到很多历史、文化、艺术的背景,特别是在思政进课堂的时代,除了专业知识,还需要把思政元素融进教学,将正能量一同传递给学生,这也对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教学远不如科研工作出成果,地位高,但是实验教学确实非常重要,是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最关键的一步,所以还需要实验技术队伍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再次要求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的意识。无论是实验教学还是科学研究,都要求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客观处理,对出错的实验方法、步骤进行纠正,对实验的安全性及潜在危险做出科学预判,对实验现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实记录,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处理。这些基本素质在科研过程中更是尤为重要。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不是空谈,它也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态度基础之上,拥有了严谨的科学思维和正确的科研方法,再加上对科学发展前沿的敏锐触觉和认真钻研的精神,才能培养创新意识。而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实验技术队伍本身必须要有创新思维,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创新实验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科研开发。
最后还要求具有超强的协调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由于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工作内容多而杂,需要经常与专业教师、部门领导、各职能部门、采购供应单位等联系,此时超强的协调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实验室工作比较辛苦,且不容易出成绩,职称晋升缓慢,甚至有时还要接触到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和气体、电离辐射等,因此要干好实验室工作必须要热爱岗位,不仅要有踏实的工作状态,更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3 高校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措施
如此多的职责,如此高的要求,如此重的压力,曾严重阻碍了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的健康发展。为了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以匹配高水平院校建设的步伐,高校也做了不少工作,普遍认为有效的措施包括:大力引进人才,优化队伍结构;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完善考核激励体系,提高薪资待遇;优化职称评聘条件,调动工作积极性;加强培训交流机制,重视实验人员的再教育;打造实验室文化,提升职业幸福感等[6-8]。但是效果提升缓慢,或是实施有一定的阻力。究其原因,不过是没有找准问题的关键与主次顺序。
在众多的措施当中,最首要,也是最关键的是明确实验技术队伍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队伍为何长期发展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各因素也是相互影响的,最主要的原因当属工作职责不清,内容太多,范围太广。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工作能力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实验技术人员疲于工作,想完成本职工作都很困难,更别说还能做得突出,有成果,有特色。另外,职权不清带来最大问题是责任不清,再加上之前实验教学也不被重视,对实验教学的质量要求也不高,所以工作好坏或者干多干少对个人也基本没有什么影响,久而久之形成了惰性的工作氛围。只有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用人所长才能业精于专,才能更好地发挥实验技术队伍的作用。鉴于此,建议将实验技术队伍分为几类:(1)实验教师,是指以实验教学为主要岗位职责,符合高校技术队伍任职资格的人员,主要负责完成学生的实验教学,积极做好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工作。(2)实验技术人员,也是有能力参与科研工作的一支力量,主要负责部分实验教学、实验指导工作,负责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功能开发与利用,实验的准备及自制实验教具及参与科学研究等。(3)实验室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实验仪器、设备的保管及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及日常事务的协调等工作。(4)实验室技术工人,是指从事实验准备及实验仪器维修保养等工作的工人。明确分工后,才能各司其职,发挥各人所长,才能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同时也才能更便于工作考核与奖罚实施。
其次是健全保障性政策,如人才引进政策、薪资待遇政策、职称评聘政策,培训交流政策等。基本的保障有了,个人的基本需求才得以满足,看得见,够得着,拥有晋升的希望和均等发展的机会,才能安心踏实地工作,才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人才流动才能趋于稳定,队伍整体年龄、学历、职称、知识结构才能得以优化改善,新旧搭配,以强带弱,从而推动材料类实验技术队伍不断发展。
最后是建立激励性政策,如量化考核政策、绩效奖励政策、先进典型宣传等。队伍已进入正常轨道之后,要使队伍能够又快又好地发展,就少不了激励措施。正确、合理的激励能够极大地提高人的积极性、提升进步的欲望,工作效率就提高了,空出时间就多了,就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再培训再学习再教育,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去做科研了,相得益彰。进入良循环后,工作质量、水平自然也就越来越高了,从而实验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就越来越高了。
可见,只有找准突破口,才能打破目前实验技术队伍发展的困境。消除阻碍,保障基础,合理激励,才能如破竹之势,使实验技术队伍加快建设步伐,健康持久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