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特勤队伍建设的思考

2021-04-09何锋胡斌阿里木马那甫

中国应急救援 2021年4期
关键词:消防站特勤指战员

何锋 胡斌 阿里木·马那甫

0 引言

体制转型后,面对国内“全灾种、大应急”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要全面承担和参与各类灾害和事故的应对处置,其职能逐步由之前的应对单一灾种向应对多灾种转变,由应对“本地救援”向“异地救援”转变,由“灾后救援”向“灾情布防”转变。两年来,应急管理部门在全国部署了8支机动专业队伍,组织了2800多支地震、水、山、洞等专业救援队伍,建设了南北空中救援基地,处置了江苏响水“3·21”爆炸、四川长宁6.0级地震、贵州水城“7·23”山体滑坡、福建泉州“3·7”建筑坍塌、山西榆社“3·17”森林火灾。可以预见,今后这种类似灾害事故,需要规模化和跨区域灭火救援将成为常态。

新疆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2015年以来,全区地震、洪涝、干旱、风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故接连发生,例如,2016年11月25日阿克陶县6.7级地震、2016年7月8日叶城县特大泥石流、2018年7月31日哈密射月沟暴雨洪水等,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而新疆人员聚集的城市,火灾荷载风险也很大。以乌鲁木齐城市为例,高层、地下、石油化工、大型综合体建筑层出不穷,市区燃油、燃气贯通,陆、空、地下三位一体交通覆盖。2019年消防安全重点单位2520家;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生产、充装、储存、供应、销售单位266家;全市综合体20000平方米以上共有53家;高层建筑4831栋,最高建筑楼房宝能城超高层达到285.3米;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有8家,其中仅王家沟油库就有20000立方米大型储油罐42个,50000立方米大型储油罐22个;乌鲁木齐地铁线路开通1号线,长度27.615千米,最高客运量14.46万人次,规划至2030年将由10条线路组成,线路总长340.2千米。疆内自然灾害和城市发展现状,对特勤队伍灭火和救援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对此,乌鲁木齐市支队特勤大队成立调研小组,通过集中座谈、个别谈话、发放问卷、查阅资料[1-2]等形式,先后到所辖3个队站,就如何使特勤队伍走向现代化、职业化、专业化、精细化、多元化建设开展调查研究。期间,共与特勤队6名消防站主官、9名队站党支部成员、20名不同年龄段消防员开展了个别谈话;共发放调查问卷95份,收回有效问卷93份,征求到相关问题及意见建议23条。

1 特勤队伍现状

1.1 基本情况

乌鲁木齐市支队特勤大队成立于1999年11月,下设3个特勤站和1个搜救犬站,配备各类消防车31台,装备各类器材14大类300种10663件套,担负着辖区500平方千米建成区的日常灭火救援、维稳处突任务以及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各类重特大火灾事故的攻坚克难重任。2004年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托特勤大队专业优势,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担负全疆166万平方千米地震应急救援任务。改制转隶后,特勤大队探索新形势下灭火救援的特点和规律,结合现有人员组建了8支专业救援队,累计投入4538万元,购置五大类23种“高精尖”装备器材,含有模块化排烟车、隧道排烟车、核生化侦检车以及等离子切割机、水陆两栖视频探测仪、头盔式热成像仪等,同时开展“精英小班式组训+常态化实战考核”模式,创新高层、地下、人员密集、石油化工火灾以及危险化学品泄漏、建筑倒塌、道路交通事故等29大类战斗编成。

在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特勤指战员敢于上一线、当先锋。 2019年4月8日,在乌鲁木齐县萨尔达坂乡境内一处山谷地带发生雪崩,造成人员被困。被困人员所处地点海拔3200米,实际位置处于与乌鲁木齐南部山区相连的昌吉市阿什里乡境内,是徒步线路狼塔v线中的一段,且被困人员所处山区出现降雪天气,风力在5级左右,被困人员10人中有2人受伤,其中1人伤势较重。乌鲁木齐市消防支队立即调集特勤大队共计4车18人赶赴现场进行营救。雪崩山谷地带,道路崎岖不平,特勤大队指战员借用当地牧民马匹,携带装备展开救援,全程共有31千米,行进途中随时会有再次发生雪崩的危险。指战员不怕困难,连续作战,4月9日,成功救出因雪崩被困山区的10名人员。2020年11月26日,位于东道海子沙漠内的乌阿公路建设处(172千米至175千米处),有1车1人失联,具体位置不明。乌鲁木齐消防特勤大队出动2车8人赶往现场开展救援,历时9小时,被困沙漠50个小时的司机被找到,被困人员生命体征良好,大队利用专业改装越野车及绞盘将其车辆拖出。抖音和快手等平台上,特勤大队在沙漠中救援被困人群的视频,获得了近88万次点赞。

1.2 存在不足

改制转隶以来,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特勤大队指战员紧紧围绕“国家队、主力军”职能定位,主动融入应急管理工作大局、紧盯短板弱项、明确改进措施、找准发展路径,通过大胆创新、攻坚克难,不断优化灭火救援作战组织结构,坚持学用结合,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应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此次调研,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有待改进。

1.2.1 训练与实战标准有差异

当前特勤队指战员通常是按照总队、支队方案下达的冬训九项科目按部就班开展,也基本上是完成任务式训练,对训练的效果和质量重视不够,仅仅满足于完成训练量,不能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随意性较大,训练计划容易被各项任务改变。其次训练针对性不强,导致特勤指战员的体能和普通站一样没有特别的强,按照通常情况制定的训练计划,有时候存在没有充分考虑到指战员身体素质的差异,盲目一刀切的现象,致使部分体能好的同志“吃不饱”,体能差的同志“吃不下”。训练的科目较多,但很多在实战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多是为了比武去训练,特勤指战员自己不能创新,不愿创新,不敢创新,就无法切实提高队伍战斗力。

1.2.2 专业队伍建设力度不强

专业化队伍定位不明确,目前大队专业队建队模式仍然是“拼凑式”,依托原有执勤消防站挂牌成立,没有真正形成拳头和尖刀力量,没有真正解决救援“速度不够快”、“战斗力不够强”、“指挥体系不够顺畅”等现实问题;专业化队伍建设有差距,虽然初步组建了各类专业救援队,但编制、人才、骨干力量不足,装备建设重点不突出、队站部局不合理,职业教育、专业培训、综合保障、运行制度模式不够规范,应急救援的物资准备、组织准备、预案体系、专业训练也有一定的差距。

1.2.3 与地方救援队联动机制不够

队站器材配备有一定量的高、精、尖装备,但不能做到根据辖区灾害事故的特点以及针对快速出动、跨区域救援等作战特点配备,导致人与器材不能有机结合,作战目标与现有器材配备不符等问题凸显,极大制约了战斗力生成。在笔者与新疆蓝天救援队成员学习沟通中,发现在蓝天救援等民间救援队伍中有多种自制简易且代价并不高昂的装备在救援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可见并非一味高精尖装备就能出高战斗力,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另一方面,未及时选派人员到地方企事业单位学习核辐射、生物及化学侦检、洗消等专业性较强业务知识,人员的专业性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2 面对问题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

2.1 特勤发展现代化

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职能定位特种灾害支援。改革转隶后,特勤消防发展要面向未来。一是标定特勤队伍的国际救援属性。特勤队不是普通消防队,也不是一般的政府专职队,更不是什么民间志愿队,而是真正的特勤支援队。这支队伍救援能力要出色,救援水平要超高,在重大灾害事故中打头阵、当先锋,不仅要履行国内救援的职责,还需承担跨国、跨境的救援任务,彰显大国特勤责任与担当。二是明确特勤队伍的地位作用。当灾害发生后,参与应急救援的有军队的应急救援队、有大型矿场企业成立的专业救援队、有各个普通消防站组建的常规专业救援队、还有诸如蓝天救援等民间应急救援队,但在这多样化的救援队伍中,特勤队伍才是主力军,要在救援中当先锋、打头阵,发挥尖刀和铁拳作用,是一支不可替代的核心力量[3]。三是特勤队伍应取消辖区责任区划分。特勤队伍专职作用于急、难、险、重任务的增援及跨区域救援行动,急、难、险、重任务则包含高层、地下、大跨度建筑、石油化工等财产损失大,易造成人员伤亡的较大型火灾扑救,较为典型的为高空、地下、水上、山岳为主的抢险救援任务以及机动性较强的跨区域增援、地震救援等大型救援,一般火灾和事故救援可以作为后备力量增援,而不应成为处置一般火灾事故的主力,避免资源浪费。

2.2 特勤人员职业化

规范人员配备,科学人才储备。一是按照特勤站标准45人,加强配备至60人[4],具体为干部5人,消防员55人。另外15人为从其它普通消防站抽调人员,可不分干部、消防员,采取每队每月抽调1人进行轮换培训的方式,利用特勤站的器材、训练设施及管理方法为辖区周边的普通消防站培训人才,而这15人也可在战时作为特勤消防站后备力量进行战斗。这样既为特勤站配足、配强了力量,同时在支队培训模式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为支队培训了后备力量,为普通站特勤化打下基础,为特勤站建设储备人才。二是常规灭火救援中,特勤站根据不同车辆、不同任务、不同专业按照战斗编成分为5个部分[5]。第一部分为救援一分队,主要处置交通事故、高空、地下、水上、山岳等典型事故及人员疏散救生;第二部分为救援二分队,主要负责危化品泄露处置、堵漏、洗消输转及火场排烟任务;第三部分为灭火一分队,主要负责火场内攻灭火、稀释冷却等任务;第四部分为灭火二分队,主要负责火场供水及第三阵地开辟、物资输转等任务;第五部分为保障分队,主要负责火场保障、医疗急救、资料收集宣传等任务。每个分队配备一名干部,这样人员可以真正做到定岗、定位、定责、定专业。三是特勤站主官产生必须要有在特勤消防站任职满三年以上的经历方可担任,副职干部必须是在同等级条件下,表现优异的人员中择优选取。

2.3 特勤训练专业化

坚持科学组训,强化战斗力生成。一是根据不同分组利用专项器材针对不同科目进行分组训练。根据定岗、定位、定责的方式,对每个班组开展不同的专项业务训练。如侦检小组专门进行侦检训练,破拆专业进行破拆训练,堵漏输转专门进行堵漏输转训练,这样既增强了专业性又提高了训练质量。二是加强班组协同作战训练。开展班组协同作战,对破拆灭火、灭火供水、灭火救人等不同任务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进行训练。三是大力开展实战化训练。根据辖区典型火灾和救援特点,针对不同建筑和装置进行实战、实装、实地训练和测试,随机下达不同科目和突发情况,训练指挥员随机处置以班组单独作战能力。四是加强指战员的精英小班集训+常态化考核模式。每周开展指战员精英小班集训工作,针对不同类型事故特点组织开展学习国内外灭火救援方面新成果。开展战例复盘研讨,从战例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加强实战化演练考核模式,磨练指挥员临机处置和指挥能力。五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培训模式。可与其他专业性强的单位建立培训机制[6],例如可选派指战员到国家地震救援的8个培训基地学习,也可选派指战员到市区三甲医院进行跟班实习,重点学习CPR、AED(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急救技术。六是做好灾害类型战斗编成工作。人员定岗、定位、定车、定专业、定器材,根据不同种类火灾和救援任务,制定不同的车辆、人员调派方案,真正做到人与器材完美结合。

2.4 特勤保障精细化

做好后勤保障及人员奖励竞争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对加入特勤消防站人员必须选配业务素质好、政治觉悟高的,对工作表现突出的特勤干部要大胆提拔任用,对特勤消防员在晋升选取、入党考学、评功选优方面增加名额。二是在器材保障上进行优先选配。上级采购部门对器材选配上应优先听取特勤站意见,对高、精、尖装备应优先配备给特勤站使用。在维护保养方面,特勤站应开展每月1次定期定时的装备迎检普查,保证装备良好状态。三是设立专项的训练和战时经费保障。建设针对性强的多场景模拟训练装置,着重加强模拟化、实战化训练,缩短练与战的距离。可以设置专项战时应急经费,在发生跨区域增援等应急救援时,特勤站可申请应急经费,保证战时人员食宿等。四是提高特勤人员津贴补贴。特勤站人员的值班备勤、出警补助、高危补助应为普通消防站的1倍,当地党委政府考评奖励的绩效、精神文明、平安综治奖金应为普通消防站的1倍,专设特勤津贴逐月发放补助。

2.5 特勤文化多元化

紧密围绕“上楼即回家,下楼即战斗”的主题建设。一是规划建设特勤尖刀文化设施。将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每年纳入年度预算,科学筹划安排营区文化宣传阵地,按照“新建与改造结合、配发与自筹互补”的原则,建成“一院七室”4D红门影院、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游艺室、综合娱乐室、乒乓球室、台球室、健身室,营区建成“两亭”(谈心亭和游艺亭)。二是做到文艺骨干培养有计划。充分依托辖区文化部门、文艺团体和文体院校人才资源,加强特勤文化骨干队伍培养。组建特勤文艺队和各类体育竞赛队,聘请专业人员对文艺、体育等方面有特长的指战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得特勤有三员(即文艺教员、文体器材保管员、体育竞赛裁判员),并做到“两能两懂”(即能操作文体器材,能组织文体比赛,懂体育竞赛规则,懂器材维护保养)。三是做到资源共享制度。建立特勤文体联络沟通机制,定期与辖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篮球、乒羽友谊赛,增进了解;立足指战员个性发展需求,联系地方文化部门送知识、送文化、送技能进营区;与辖区图书馆、新华书店签订协议,每月开展1次“读书日”活动,积极回应指战员求知、求乐、求才的新期盼;参加辖区单位文艺表演和各类文艺活动,在文艺交流中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3 结语

本文通过调研,对乌鲁木齐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短板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疆内灾情实际,面对国内“全灾种、大应急”新任务需要,探讨加强和改进特勤队伍现代化、职业化、专业化、精细化、多元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新形势下消防救援工作的新期待。

猜你喜欢

消防站特勤指战员
基于大数据+GIS的消防站布局优化研究
试析消防指战员灭火救援中的紧急避险
漾濞不会忘记你
——谨以献给漾濞5.21地震救援的消防指战员
十堰2082个微型消防站助力火灾防控
浅谈救援指战员心理素质培养的思考
为“蓝朋友”身上增添“文艺范”
基于GIS的鄢陵县消防站布局优化研究
特勤疗养人员体检路径的构建与实施
不同海拔高原特勤疗养员综合体能提高的研究
特勤疗养对高原亚健康的调节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