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老年患者予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方案的疗效及VEGF、MMP-9、Ang-Ⅱ水平观察

2021-04-09孙步时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6期
关键词:短暂性氯吡脑缺血

孙步时

(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内二科,辽宁 大连 11603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TIA,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由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1]。该病发病人群主要为老年群体,多数患者发病后在短时间内能够自主恢复,对患者并无特别影响。一般情况下,该病在临床表现为反复性发病,如果患者发病超过72 h得不到改善,就会造成患者病症恶化加剧,对其自身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该病发病后诱发后遗症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应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3]。通过氯吡格雷结合阿司匹林治疗,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病症,且在给予患者治疗指导中,能够改善患者相关指标,故而得到了患者广泛认可[4]。本研究选取8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老年患者予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方案的疗效及VEGF、MMP-9、Ang-Ⅱ水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基线资料选取8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试验组男女比例为21∶20,年龄平均(79.66±5.21)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6∶15,年龄平均(78.58±3.55)岁。纳入标准:患者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纳入标准,患者具有完整临床资料,且患者年龄超过65岁。排除标准:严重精神疾病,沟通交流障碍、年龄低于65岁以及临床资料不全者不予以纳入。所有患者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就诊,且其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70054,生产厂家: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 mg×14粒),用药方法为每日1次,每次10 mg。对照组:阿司匹林(生产厂商:陕西白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3177;规格:100 mg)治疗,用药方法如下:每日3次,每次100 mg。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生产企业: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160;规格:75 mg)治疗,用药方法如下:每日3次,每次75 mg,两组患者用药周期均为6个月,在用药结束后要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以此了解患者康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判定标准如下。显效:患者治疗后脑缺血症状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脑缺血症状有缓解,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无效:患者治疗无效果,各项指标无改善,或患者死亡。其中,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②治疗前后VEGF、MMP-9、Ang-Ⅱ水平变化对比:分别统计患者治疗前后数据,然后累计计算,汇总求和,计算平均值,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校验;计量资料用t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有差异(P<0.05),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3%。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EGF、MMP-9、Ang-Ⅱ水平变化对比 患者VEGF、MMP-9、Ang-Ⅱ水平变化对比差异有所不同,其中,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有差异(P<0.05),试验组整体好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EGF、MMP-9、Ang-Ⅱ水平变化对比(ng/L,-x±s)

3 讨 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当前临床研究中的发病率是相对较高的,很多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特征,如果不能做好预后处置,患者出现后遗症的概率是非常高的[5]。有相关研究表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大脑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关联,在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血管狭窄、痉挛以及栓塞等症状,因而会造成患者自身健康受阻[6]。由于该病的发病具有较强的反复性,多数患者在发病时没有引起重视,对其自身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一般情况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人群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多数患者在发病后在短时间内自主恢复,因而没有特别关注[7]。但是在发病超过72 h后不能自主恢复的患者中,就需要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通过给药方案设计,帮助患者改善脑缺血症状,如以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缓解其病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为患者自身病情控制提供帮助[8]。

有相关研究表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在发病后,其VEGF、MMP-9、Ang-Ⅱ水平都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因而在给予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该重点针对上述指标的水平变化情况分析[9]。通过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数据,然后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改变可以判断患者治疗效果,对了解患者自身治疗效果有一定帮助。VEGF作为一种受体,能够诱导缺血组织生成侧支循环,代偿性增加缺血脑组织功效,对患者病症控制有一定帮助[10]。而MMP-9作为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是诱发血栓因子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患者MMP-9水平升高,其出现短暂性脑缺血的概率会明显增高。而Ang-Ⅱ是一种具有缩血管功效的肽类物质,能够诱发颅脑内部动脉收缩或痉挛现象出现,因而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病。

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作为常见的临床药物,通过药物作用帮助患者改善脑部组织血液供应形式,对改善患者侧支循环有一定帮助。且在给予患者治疗用药指导中发现,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的联合用药效果是比较显著的,而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通过本研究论证分析后得出,以氯吡格雷结合阿司匹林作为患者治疗药物后,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有改善,其治疗中各项指标变化明显。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3%,由此可见,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药物联合治疗的优势是比较显著的。在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中得出,患者VEGF、MMP-9、Ang-Ⅱ水平变化对比差异有所不同,其中,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有差异(P<0.05),试验组整体好于对照组。由于VEGF、MMP-9、Ang-Ⅱ水平是衡量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病情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现阶段临床研究中验证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指标改善中比较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表明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整体价值要好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剧,使得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老年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多数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会受到各种疾病折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影响老年人晚年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患者在发病后其机体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为了帮助患者改善发病影响,降低患者预后风险,需要在用药方案选择上做出科学的分析,通过氯吡格雷结合阿司匹林治疗后,患者整体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且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因而该法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所以在未来临床治疗研究中,应该结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治疗需求,科学的将用药方案改进,完善氯吡格雷结合阿司匹林用药指导方案,提高患者临床给药水平,以此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短暂性氯吡脑缺血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尤瑞克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8例临床效果观察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