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骨科创伤患者的Meta分析
2021-04-09肖云久肖洪玲张贻婷陈美玲
肖云久 肖洪玲 张贻婷 王 倩 陈美玲
安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疼痛是继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是机体对各种外界创伤刺激的反应,强调的是一种主观感受[1]。 随着工业及建筑业的发展,骨科创伤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骨科创伤是临床工作中急诊入院患者最常见的原因。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疼痛是最典型的临床症状,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造成了很大影响,甚至会因为剧烈疼痛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对急诊骨科创伤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积极主动的疼痛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强化疼痛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强化疼痛护理能够控制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但缺乏大样本的系统评价,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强化疼痛护理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纳入标准 (1)纳入的文献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并且为中英文发表文献;(2)研究对象符合骨科创伤临床诊断指南;(3)干预措施实验组采用强化疼痛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
1.1.2排除标准 (1)研究对象因骨折导致其他器官病变者,精神障碍、无法正常交流者;(2)重复发表,无法获取全文及数据的文献;(3)综述、个案报道、述评及专家建议或者基线资料等不可比文献;(4)文献质量评价为C级。
1.2 检索策略
构建合理的检索策略,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以“急诊外伤”、“急诊创伤”、“强化疼痛护理”、“intensive pain care”、“enhanced pain care”、“emergency department”、“emergency orthopedic trauma”、“orthopedic trauma”为检索词,对CNKI、VIP、CBM、Wanfang、PubMed、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应用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检索相关文献。中文检索式为:(“急诊外伤”OR“急诊创伤”)AND(“疼痛护理”OR“强化疼痛护理”),英文检索式为:((intensive pain care) OR (enhanced pain care)) AND ((emergency orthopedic trauma) OR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orthopedic trauma)))。
1.3 资料提取
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检索与筛选,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初筛,阅读全文后进行复筛,得出纳入研究的最终结果。资料提取内容包括第一作者姓名、文章发表年份、研究设计类型、样本量、干预措施、对照措施、结局指标等。如在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过程中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意见分歧,2名研究者可以互相讨论或咨询第3名研究者,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1.4 质量评价
2名研究者采用Cochrane协作网制定的Cochrane手册5.1.0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真实性评价。从以下7个方面做出风险偏倚判断:(1)随机序列的产生;(2)分配隐藏;(3)研究对象及干预盲法;(4)研究结果评价盲法;(5)结局指标数据完整性;(6)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7)其他方面的偏倚。评价结果分为高风险、低风险或不清楚,研究者通过评价文献是否符合上述标准,将文献质量等级分为A、B和C,提示文献发生低、中、高偏倚风险。如果纳入的文献质量评价完全符合评价标准,则方法学质量等级为A,若满足部分标准则方法学质量等级为B,完全不满足则方法学质量等级为C。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提取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纳入研究对象的结局指标为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或者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为效应分析统计量,二分类变量资料选择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以95%可信区间表示结果。对纳入的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当各研究间异质性低时(P>0.1,I2<50%),可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若异质性结果较高时(P≤0.1,I2>50%),排除其他异质性来源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对存在明显异质性的研究可采用敏感性分析或者亚组分析。若纳入的研究无法进行Meta分析,可进行一般描述。
2 结 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万方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及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d、Cochrane图书馆,初步检索文献421篇,其中中文文献321篇,英文文献90篇,Endnote软件剔除重复文献88篇。阅读文章标题和摘要,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15篇。进一步阅读全文后,排除文献103篇,最终纳入的文献为15篇。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质量评价
纳入的15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实验,合计样本量为1 386例。文献纳入的基本特征见表1。采用Cochrane协作网制定的Cochrane手册5.1.0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真实性评价,见表2。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
表2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3.1疼痛评分 有15项[2-16]研究对VAS评分情况进行了报道。经异质性检验后提示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P<0.001,I2=89%),经敏感性分析,去掉卢婧[11]、杜亭亭[12]、郭张利[13]、罗盛珍[15]、潘焱[16]等研究后,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P=0.20,I2=27%),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对急诊骨科创伤患者实施强化护理措施,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87,95%CI(-3.07,-2.66),P<0.01],见图2。
图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2.3.2睡眠质量评分 有7篇[2-4,7-8,13-14]文献报道了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异质性检验提示研究间存在异质性(P<0.01,I2=84%),经敏感性分析,去掉郭张利[13]的研究后,各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P=0.16,I2=36%),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07,95%CI(-3.73,-1.83)],见图3。
图3 两组睡眠评分比较
2.3.3护理满意度 有8篇[8-13,15-16]文献报道了实施强化疼痛护理后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的分析,但有2篇[12,16]的评价工具不同,无法提取数据分析。异质性检验提示各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P=0.89,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10,95%CI(2.95,8.83)],见图4。
图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2.3.4疼痛控制满意度 有3篇[4-5,7]文献报道了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异质性检验提示存在异质性(P=0.04,I2=70%),对文献进行分析后,未发现异质性来源,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疼痛控制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9.61,95%CI(8.61,10.60)],见图5。
图5 两组疼痛控制满意度比较
2.3.5疼痛教育满意度 有3篇[4-5,7]文献报道了患者对疼痛教育的满意度。异质性检验提示存在异质性(P=0.004,I2=82%),对文献进行分析后未发现异质性来源,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疼痛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0.82,95%CI(9.93,11.72)],见图6。
图6 两组疼痛教育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3.1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本次纳入的15篇文献中,均未提及分配隐藏和盲法的使用,4篇[2,5,11,15]文献报道了具体的随机方法,7篇[3,6,8-9,12,14,16]文献提及了随机,但未详细说明。全部文献均报道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干预前疼痛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等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文献质量评价为B,提示总体的文献质量尚佳。
3.2 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骨科创伤患者的效果评价
本研究通过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后,验证了通过对急诊骨科创伤患者实施强化疼痛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急诊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疼痛是骨伤患者急诊入院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剧烈的疼痛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影响,持续疼痛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强化疼痛护理是一项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模式,针对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知识以及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科学、合理以及系统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采用无痛或者低痛的方式处理伤口,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合理科学的使用镇痛方式以及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疼痛护理教育。
疼痛会给患者带来一些负面的心理情绪,通过调节患者的心理,使患者对疼痛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心理护理能够缓解负面情绪,减轻疼痛,对后续康复有积极作用[17]。心理干预通过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能够使患者逐渐放松心态,积极面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从而从多方面起到镇痛的效果。
采用无痛或者低痛的护理措施,能够避免在实施护理操作中产生不必要的疼痛感,使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缓解患者的痛苦。注意力转移法是非药物性缓解疼痛的一种方法,通过抑制痛觉中枢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18]。同时配合使用镇痛药物,能够提高药物的效率,提高镇痛效果,减轻疼痛感。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疼痛知识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其对疼痛的认知。让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可以给予患者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医护治疗,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从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准确表达自身的疼痛症状,护理人员能够及时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对强化疼痛护理措施的实施是认可的,强化疼痛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疼痛控制效果,提高疼痛控制满意度。本研究还验证了通过实施强化疼痛护理,可缓解患者的疼痛,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也提高了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管理者借鉴。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尚存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检索的英文数据库有限,检索的文献仅为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未进行系统的小语种检索,并且本研究没有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英文文献,可能存在检索不全而造成偏倚。其次,本研究纳入的文献较少,文献质量不高,纳入的文献在样本量和方法学上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可能会影响本研究的可靠性。在本研究中,多个指标的森林图显示纳入的多个研究中存在异质性,也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偏倚。分析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1)纳入的研究对象在方法学方面存在缺陷,所有的文献都未提及分配隐藏以及盲法的使用,部分文献未提及随机序列的产生;(2)研究对象可能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因此对实施强化疼痛护理措施的疼痛评分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3)各项研究的干预时间未提及,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评分结果。
综上所述,强化疼痛护理措施对急诊骨科创伤患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对临床护理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次的研究中,仅有1篇文献报道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依从性,无法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同时应该增加更多的结局指标,使研究结果更可靠。